第347章 談判

不等派往朝鮮國的官吏返回,徐灝便帶着兵馬從虎山長城經過短短大半天的行軍,返回到了後世丹東境內,無視於朝鮮村落,直接越過數百米的冰封河面抵達朝鮮平安道,派出五百騎兵光明正大的直指平壤城。

平壤因爲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向來是朝鮮半島最大的門戶重鎮,高麗王朝立國後宣稱:“平壤古都,荒廢雖久,基址尚存??以固藩屏,爲百世之利云云”,於是大量收留各族百姓,遷徙境內諸州軍民以實之,對外號稱大都護府。

騎在馬上的徐灝覺得很是蛋疼,不怪後世明明小國卻非要自稱大韓民國,這祖上根本就是一個德行。

平壤作爲朝鮮西京也有‘柳京’之美譽,高麗時期經過多年經營,平壤很是繁華,城內遍佈柳樹,高麗著名詩人鄭知常讚美“紫陌春風細雨過,輕塵不動柳絲斜。”

作爲抵禦外敵的重鎮,平壤也算是多災多難,先後被契丹、女真、蒙古反覆入侵蹂躪。

元朝時期,平壤是遼陽行省之東寧府,隸屬朝廷直接管轄,一直到了1290年,應高麗忠烈王的請求,日暮西山的北元爲了拉攏屬國,遂把東寧府歸還給了高麗,但仍爲元朝的間接領地,控制着高麗國王。

徐灝沒打算把平壤收回來,有些過於深入朝鮮境內了,起碼暫時沒有,失去了重鎮的朝鮮國絕對不會甘心。

晚上燕軍兵臨通商大城的義州城下,混跡於城內的五十明朝商人隨即強行砍殺守衛,奪取了北門。

幾乎沒有遇到抵抗,數百守軍馬上宣佈投降,徐灝騎在馬上對着跪在雪地裡的數十個朝鮮官員,居高臨下的冷笑道:“趁宗主國不備,大肆侵佔我領土,你等可知罪?”

阿哈出站在一邊冷眼旁觀,暗道威風八面的朝鮮官員見了大明將軍竟猶如奴隸見了主人一樣恭順,倒是見了女真人比惡狼還要兇狠。

從四品的府尹李誠趕忙辯解道:“稟報將軍。下官是奉王命前來收容逃難百姓,設立商市而已,並非是有意侵佔。再說此地自古就是我族繁衍生息的故鄉,怎麼成了上國土地?”

徐灝冷笑道:“洪武二十六年六月,李成桂招募五百女真潛渡鴨綠江,欲寇我遼東,阻止先帝在平安道恢復鐵嶺衛,可有此事?”

李誠解釋道:“可是到底沒有設立,而且平安道向來乃我朝土地,望大人明鑑。”

徐灝說道:“漢朝時這裡乃四郡之地。爾等的故鄉在最南邊。侵佔土地還有理了?我懶得與你爭辯。來人把這些人全部剝皮示衆,他攆回去。”

朝鮮官員一聽臉都綠了,很多人大叫道:“將軍,我等祖上都是漢人。非是兩班貴族。”

“等等。”徐灝揮了下手,想了想吩咐道:“暫且關進大牢裡,如果李成桂不給我滿意答覆的話,縱火屠城!”

不提李誠失魂落魄的隻身而去報信,第二天一早,徐灝親自主持祭拜先人。元朝末年,也是在這寒冷的冬季,曾有四萬紅巾軍爲了報復高麗人協助元軍鎮壓起義,踏冰渡過鴨綠江接連攻破了靜州、鐵州、麟州和西京平壤。轉戰千里。因人地生疏缺乏給養,被高麗調集大軍反撲,加上天寒地凍大量軍士被凍傷,使得戰力銳減,最終近乎全軍覆沒。僅有三百人倖免。

來年三月,紅巾軍以戰船七十多艘由海上進攻高麗沿海,但因各種原因失敗了。

爲了復仇,十月二十日,十餘萬紅巾軍再次渡過了鴨綠江,攻陷四洲之地大敗高麗軍主力,隨後高麗人採取堅壁清野之策。十一月,兩軍在安州會戰,高麗大敗,兩位上將軍戰死,指揮使投降。

由此高麗軍全線潰退,紅巾軍乘勢攻破慈悲嶺,迫使高麗王難逃利川,紅巾軍攻佔王京開城,焚其宮殿,很多被土地兼併深受壓迫的農民百姓加入了紅巾軍,據說多達十數萬人之多。

李成桂就是因大破紅巾軍的戰功奠定了日後篡位自立的本錢,將近二十萬紅巾軍的戰死,徐灝不會忘記。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此時的李氏朝鮮和大明一樣剛剛立國不久,解決了國內土地高度兼併和腐朽的王室貴族,正處於國力蒸蒸日上的全盛時期,因此徐灝不能率軍肆意而爲。

明朝的突然出兵對於朝鮮的朝廷震動很大,退位的李成桂已然老邁不復當年神勇,疾病纏身常年遠離漢城在鄉下靜養,歷史上英明神武的世宗李芳遠因政變未遂被殺。

今年二十歲的國主李芳碩遂問計於掌握大權的大臣,外祖父鄭道傳。

鄭道傳說道:“那上朝將軍即是助大王平叛的徐灝,曾有恩於國,近日傳聞燕王屢次大勝官軍,派徐灝帶兵征討遼東,不過一個月就打了下來,期間發生兩起駭人聽聞的屠城,所以依臣之見應該即刻放還境內漢民,如此徐灝自會退兵而去,不然激起了其怒氣,恐怕後果會不堪設想。”

天資聰穎的李芳碩稍微沉吟,欣然道:“那派出使節就以此爲條件,解決鐵嶺衛難題,讓明人承諾平安道乃我朝領地,最好要回遼陽以南的所有土地。”

可還未等派出使者,就聽聞明軍已經裹挾了義州城周遭近萬百姓,帶着所有東西退回了鴨綠江以北,只留下一座空空如也的城池。

因徐灝不代表天朝,鄭道傳無奈派遣幾個禮曹官員前往遼陽談判,對於老成持重的文臣來說,動兵乃是迫不得已時的最後選項。

徐灝並未走遠,就在河對岸豎立起了安東都督府的招牌,談都不談鐵嶺衛的領土問題,留作日後要挾朝鮮的藉口,要求先歸還所有漢民,然後才釋放手中的八千朝鮮百姓。

很快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爲求息事寧人的朝鮮痛快答應歸還兩萬人,而歷史上永樂朝歸還了一萬五千人。並且承諾提供兩萬人的糧食和種子等,倒是死活不給耕牛和其他任何值錢東西,禮曹官員把這人民財產看得比命還重。

朝鮮國也就比遼東富裕一點點,人民生活水準不提也罷。立足未穩的徐灝並不想和朝鮮鬧僵,承諾按照眼下沿着長白山鴨綠江的疆界互不侵擾,互相開放貿易,至於長白山以北的遼闊區域,雙方很有默契的都沒提及。

等到漢民遷徙的時候,徐灝選擇三山海口即後世大連安置兩萬久居朝鮮的漢民,作爲承諾全部分給將士們爲佃戶,開墾的荒田都算作獎賞,徐灝絲毫沒有迎接同胞迴歸故土的覺悟,完全當成了自己的私產。

把這些事都交給於鵬去操心。大連旅順有着遼東最好的天然海港。算是將來的基業重中之重。而且距離遼東腹地最遠,和山東隔海相望,不怕有將領反叛。

他自己坐鎮遼陽,命張鑫去營口匯合沐皙的船隊籌備擴大港口和修建船廠等事宜。

返回遼陽後。燕王府派來的將領率三千人進駐了錦州和瀋陽,接管了城防。徐灝便開始着手調換遼陽各衛所的千戶百戶,安插自己人接替因戰死或投降空缺出來的大量位置,一點點的逐步掌控遼東。

有了底氣後,下令從軍戶裡挑選了一萬青壯年組成遼東軍,命沐皙爲指揮使抓緊時間操練士卒,熟悉火器,名義上是準備進關參戰,實則不動聲色的要徹底擺脫燕王府對於自己的控制。

營口位於遼東半島中樞。遼河入海口左岸,西臨渤海遼東灣,與葫蘆島隔海相望。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氣候溫和。降水適中,光照充足,農耕條件非常優越,乃遼陽府下轄的出海口。好吧以上出是百度!

遼陽府有着徐灝所需要的一切資源,成片成片的原始森林和金銀鐵銅等礦藏,足以養活數百萬人的黑土地,只等着去勘探開發。歷史上的營口是中國最早興辦近代工業城市,也是民族工業發祥地之一。

除了建造海船外,在瀋陽等地陸續開設內河船廠,道路不暢必須要優先發展河運,以節省人力物力。

徐灝準備派馬和等王府官吏跟隨阿哈出遠赴黑龍江和松花江一帶,繪製地圖和詳細河道,招撫各族。

東北有着悠久的航運歷史,從先秦到遼金時期,水運的活動範圍逐年擴大。

兩江流域有着長達兩千多公里的天然河道,而且可以興修水利灌溉附近農田。徐灝認爲只要能保證和平安定,甚至無需官府動員,有的是漢人會源源不斷的前來冒險,到時賣給火槍自衛,爲了安居樂業不愁漢人會一直往北往北再往北,直到遷徙到無法生存的地域爲止。

歷史上就是如此,哪怕滿清頒佈流民歸還令,也未能阻止生活所迫的華北大批漢族農民流入吉林黑龍江一帶,更別提後世轟轟烈烈的闖關東了。

徐灝對着馬和說道:“你要找到元朝曾征服過的骨嵬人,就在大海對岸有個非常大的大海島,骨嵬人在兩岸有居住地,要想辦法招降他們,此外海島上還有其他民族生存,好像叫做阿伊努人。”

博覽羣書的馬和笑道:“此事不難,前朝曾派萬人軍隊,船千艘攻打過骨嵬人,此後連年交戰,骨嵬王善奴遣人請求歸降,成爲開元路的治下邊地。有了前例應該不難打交道,我多帶些茶葉鐵器等。對了,據記載那一帶的吉里迷人善於造船,可以招撫聘爲船工。”

徐灝笑道:“都依着你,等到了我在地圖上畫的長春,那裡有敵我不明的部落,要事事聽從阿哈出的,到時自有猛哥帖木兒等女真人趕來一路保護你,但還是要小心謹慎。”

當下徐灝親自送別鄭和帶領的三百人探險團隊,帶着輕舟等物資朝着女真人世代繁衍的地區以及令後世的庫頁島前進。()

第279章 軍師第755章 娛樂活動第501章 做客第295章 好事難成第1028章 反叛第774章 好人第1223章 花能開幾日?第208章 騷年,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1064章 內部矛盾第114章 電閃雷鳴第461章 慎擇佳婿第364章 勸進第1204章 白絲細發朝如雪第377章 洪熙變法第362章 土雞瓦狗第352章 危機降臨第996章 醫患糾紛第803章 微笑着第250章 禽獸第629章 因果第1238章 花聖笑柳第717章 宰客第223章 如意坊第1132章 隨風而逝第532章 傻媽媽第59章 上元夜第1185章 習俗第631章 神仙雞第166章 共浴第1110章 彬彬有禮第1069章 成人之美第73章 兄妹同奸商第598章 心去意難留第736章 得意事第240章 搶親第1186章 吃蟹猜謎第935章 死而復生第1240章 少年的夢想第714章 了無牽掛第782章 煜哥兒第1186章 吃蟹猜謎第663章 數不清第429章 真臘第410章 促狹鬼第1042章 望月之肉第523章 御溝宰相第18章 心思第890章 籃子第995章 煙友第885章 惋惜第603章 孝夫第721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305章 蕩平第235章 不欺負你欺負誰第283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559章 行兇第212章 公忠體國的徐大人第885章 惋惜第1006章 控訴第1144章 生意上的故事第1207章 以一變十第218章 梅雪爭春第525章 距離第200章 侮辱了也不喊第945章 紫酥肉第1235章 暢談衷曲第714章 了無牽掛第318章 兵荒馬亂第2章 喜事第1087章 掃黃運動第899章 濁酒第312章 三戰三捷第827章 成親趣事第740章 遠走高飛第526章 大年夜第928章 文人的心眼第858章 新師爺第213章 徐灝的錦衣衛第1169章 冒名第972章 封建家長第1019章 婚姻自由第614章 情絲第617章 淘氣學生第1244章 雨天第363章 殞命第604章 天網恢恢第744章 鬼雄第1022章 朝野震動第1235章 暢談衷曲第1231章 誤會第50章 瑣事第526章 大年夜第645章 紅顏最耐秋第289章 寧王伉儷第709章 逛新園第137章 報復第669章 鬱悶第381章 水落石出第1034章 喜訊第776章 百順千依
第279章 軍師第755章 娛樂活動第501章 做客第295章 好事難成第1028章 反叛第774章 好人第1223章 花能開幾日?第208章 騷年,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1064章 內部矛盾第114章 電閃雷鳴第461章 慎擇佳婿第364章 勸進第1204章 白絲細發朝如雪第377章 洪熙變法第362章 土雞瓦狗第352章 危機降臨第996章 醫患糾紛第803章 微笑着第250章 禽獸第629章 因果第1238章 花聖笑柳第717章 宰客第223章 如意坊第1132章 隨風而逝第532章 傻媽媽第59章 上元夜第1185章 習俗第631章 神仙雞第166章 共浴第1110章 彬彬有禮第1069章 成人之美第73章 兄妹同奸商第598章 心去意難留第736章 得意事第240章 搶親第1186章 吃蟹猜謎第935章 死而復生第1240章 少年的夢想第714章 了無牽掛第782章 煜哥兒第1186章 吃蟹猜謎第663章 數不清第429章 真臘第410章 促狹鬼第1042章 望月之肉第523章 御溝宰相第18章 心思第890章 籃子第995章 煙友第885章 惋惜第603章 孝夫第721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305章 蕩平第235章 不欺負你欺負誰第283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559章 行兇第212章 公忠體國的徐大人第885章 惋惜第1006章 控訴第1144章 生意上的故事第1207章 以一變十第218章 梅雪爭春第525章 距離第200章 侮辱了也不喊第945章 紫酥肉第1235章 暢談衷曲第714章 了無牽掛第318章 兵荒馬亂第2章 喜事第1087章 掃黃運動第899章 濁酒第312章 三戰三捷第827章 成親趣事第740章 遠走高飛第526章 大年夜第928章 文人的心眼第858章 新師爺第213章 徐灝的錦衣衛第1169章 冒名第972章 封建家長第1019章 婚姻自由第614章 情絲第617章 淘氣學生第1244章 雨天第363章 殞命第604章 天網恢恢第744章 鬼雄第1022章 朝野震動第1235章 暢談衷曲第1231章 誤會第50章 瑣事第526章 大年夜第645章 紅顏最耐秋第289章 寧王伉儷第709章 逛新園第137章 報復第669章 鬱悶第381章 水落石出第1034章 喜訊第776章 百順千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