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倒黴的郭鈺

(?)

話說山東遭受大面積的饑荒,文登縣是一枝獨秀不假,是遭到山東官員集體彈劾不假,其它沿海縣城是沒開放海禁不假。

可是那不代表各地官吏沒有能力賑災,從開春二月時至深秋十月,山東境內基本沒有餓死之人。

爲何?自然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總的來說就是因爲有了前年慘痛教訓後所積累的經驗,積極興修水利開墾荒田,種植果樹放牧養魚,編百戶尊重老輩帶頭互爲守住,教化大戶出糧出力,積攢糧食鼓勵商賈來往等等

面對餓肚子的饑民,開設粥廠是必須的,而糧食有限得細水長流,一天一碗清澈見底的米粥雖說根本填不飽肚子,可也餓不死人。

郭鈺倒是慷慨大方了,得以讓饑民高價買回糧食吃的飽飽,結果就是三天後就沒飯吃了,上千人堵在衙門前滿臉期盼的等待着父母官繼續施捨。

郭鈺起初沒當回事,大罵饑民不知好歹,奈何外面羣情激奮大聲鼓譟,趕緊命典史又去募捐,吩咐衙役開設粥棚。

可嘆升米恩,鬥米仇,吃了三天飽飯的饑民再也不想被官府用一碗湯水吊着命,明明城裡有錢有糧,憑什麼叫咱老百姓餓的半死不活?

正當憤怒的饑民把粥棚推倒踩踏的時候,就聽哎呀哎呀的叫嚷聲接連響起,竟然頃刻間倒地斃了三四十人,嚇得衙役慌忙扔下手裡的東西逃回縣衙裡。

郭鈺唬的臉色蒼白,憤怒大罵道:“竟然有人在糧食裡摻毒,來人把城內所有大戶都給本官統統抓起來,老子丟官之前不能輕饒了他們。”

趕來的仵作貓着腰走出去,就見遍地皆是坐在地上捂着肚子痛苦呻-吟的百姓,頓時什麼都明白了。

仵作嘆道:“大人,連續大半年靠着一口米粥活命,餓的太久受不住驟然飽腹。他們死命吃穀物做成的饃饃,一喝水胃裡鼓脹,吃的越飽死的越快。”

郭鈺只聽得瞠目結舌,他哪裡懂得這些?也怪典史等人當日生了一肚子悶氣,回來後把募捐而得的銀錢往上一交,徑自回家去了。

面如死灰的郭鈺暗叫一聲完了,這才上任幾天就捅出來這麼大紕漏?人就死在眼前,就連官場慣例一切爛賬都推給前任都辦不到了。

最後一清點死去的人數,竟高達二百六十四人,這還多虧了大戶們不踊躍。城內數千饑民大多曉得藏些錢糧以備不時之需,死的那些都是自持年輕力壯,只顧眼前吃飽喝足的愣頭青。

倒是應了禍兮福之所倚,如果饑民沒有大批餓死,難保下一刻被人攛掇着四散衝進城內有錢人家裡大肆搶劫,哪怕一旦死了一位舉人或鄉紳,都比死了二百多窮人的性命影響更大。

郭鈺連夜修書一封,請求家裡疏通此事,倒黴的是徐灝的奏疏到了乾清宮。

好在朱元璋是最明白飢餓是怎麼回事的人了。而且徐灝奏疏裡寫的很公允,就是把事實說了出來。

郭鈺身爲貴胄不知民間疾苦,好心辦了壞事罪不至死,再來就是這一年掉了腦袋的官員太多。山東這是發生的頭一樁慘事,帝王無需殺雞儆猴。

結果郭鈺被吏部撤職限期回京查辦,算是保住了一條小命,想來時何等風風光光。而走時灰頭土臉,這一趟短暫的山東之行完全淪爲了官場笑柄。

楊士奇連升三級,從正七品的知縣直接晉升爲從五品的知州。吏部行文命他火速趕到登州城善後。

石落村,臨走前的楊士奇就好像做夢一樣,感慨的道:“士奇能有今日都是託了先生之福,真是捨不得離開呀。”

徐灝笑道:“原本想留你在我身邊,誰知聖上慧眼如炬,我當日曾說過士奇有大才,就算沒有我之舉薦,早晚也會一飛沖天。”

楊士奇激動的深施一禮,正色說道:“與先生相處這一段時日,士奇受益良多,這一生當以學生之禮待先生。”

徐灝趕緊說道:“論才華我拍馬也不及你,可別如此沒的臊死。”

送走了依依不捨的楊士奇,徐灝無精打采的坐在院子裡,眉頭緊皺。

沐凝雪見狀柔聲道:“捨不得楊大人?”

“不是。”徐灝憂心忡忡的道:“昨晚收到燕王府快馬傳信,我姑父非常敬重的道衍大師失蹤了。”

沐凝雪蹙眉道:“道衍大師?可是當年曾名動京師的那位?後來被聖上舉薦給了燕王。想大師乃世外高人,或許過些日子就會現身。”

“就是他,希望如此吧。”

徐灝苦於無法說出道衍和尚的秘密,好在只是失蹤,要不然歷史豈不是改變了?

燕王來信里語焉不詳,幸運的是沒有疑心於徐灝,畢竟徐灝並不知道衍和尚當時到了京城,又去雲遊四方拜訪各地主持,這是燕王府最核心機密,除了朱棣外沒人知曉行蹤。

假如姚廣孝真出了意外,徐灝可以想見這對於朱棣的打擊太大了,姚廣孝是第一個鼓吹朱棣天命所歸的神棍,他死了豈不是意味着法力不高預言不準?本身姚廣孝才智不凡心思慎密,乃朱棣身邊不可或缺的軍師幕僚。

現在的問題是朱棣急切希望徐灝趕去北平接替姚廣孝留下的空缺,看來朱棣已經確認他死了,因爲連十位護衛一併消失的無影無蹤。

朱元璋也要徐灝儘早返回京城,今年天下大旱,京城周圍一樣苦於饑民遍地,山東起碼還能自食其力,而富饒江南長期被課以重稅,百姓負擔過重苦不堪言,今年爲了籌集糧食運往西北可謂是刮地三尺,爆發了流民起義。

耿炳文剛剛把白蓮教匪剿滅乾淨,又急忙率兵南下江南,生怕流民打到金陵,是以果斷採取了圍堵之策,以至於漕運不通京師糧食不夠吃了,而天下各地依然如雪片般送來請求朝廷賑濟的奏摺。

徐灝感嘆道:“當皇帝真難啊!做官就已經夠讓人操心費力了,這些年來陛下真不容易。”

沐凝雪緊挨着未圓房的丈夫坐下。伸手攬着男人胳膊,她一如往常般姑娘家打扮,長髮並未盤起,只因徐灝喜歡看那她清麗絕俗的少女模樣。

雖說沒有睡在一起,可是時時刻刻耳鬢廝磨不下話下,沐凝雪多少有些習慣了和丈夫親密無間。

“那你有何良策?”沐凝雪一臉期盼,任何妻子都希望自己的丈夫無所不能。

徐灝搖頭道:“朝廷自有辦法解決無須你我擔心,我倒是有良策,可是這時候鞭長莫及。”

“說來聽聽。”瞅着左右無人,沐凝雪把頭靠在了男人肩膀上。

徐灝感受着軟玉溫香。立即精神一振,說道:“俗話說湖廣熟天下足,而去年恰恰是湖南湖北糟了蝗災又來了旱災,農田顆粒無收,江南也大受影響糧食減了三成,所以天下面臨沒飯吃的窘境。可惜我人言輕微,去年提出過派海船前往南越等國過購買糧食,以絲綢茶葉瓷器換取稻米,無需輸出大量金銀。只需一船載着一成香料返回即可抵得上此行所費。

遷徙江南福建等地流民渡海去對面的臺灣島墾荒,遷徙廣東百姓去瓊州島,那裡氣候炎熱更甚於江南,一年可種三季水稻。當地物產豐饒有的是辦法自籌稅賦修建城池房屋,當然也需要朝廷資助,沒有幾十年不會見到成效,但人要有長遠眼光。短暫看畢竟可以緩解南方人煙稠密的困境。

遷徙西北山東流民北上河北遼東,減輕湖廣賦稅平息民怨。可嘆陛下堅持已見,不許和海外諸國進行貿易往來。認爲海島孤懸海外管理不易,煙瘴遍地百姓不易生存,否了我的建言,其實只要注意衛生喝開水,天涯海角可以是安居樂業的福地而不是絕地,不然南洋諸國豈不是沒人生存的絕域?更是一併否了我派船前往未知大陸尋找新糧食作物的提議,唉!”

沐凝雪若有所悟的道:“怪不得你會來文登縣籌備水師,聖上肯定能猜到你的心思,是以派人前來掣肘。”

徐灝抱着妻子輕笑道:“陛下明知我的打算,表面上派了郭鈺和肖偉過來,他二人豈能真的制衡於我?陛下還是希望我能帶給他驚喜。只可惜時間太短準備不足,我擔心沐皙他們太沖動,因此一直沒有說出此事。”

沐凝雪擔心的道:“茫茫大海深不可測,萬一三哥他?他還沒成親呢。”

“是呀!探險必須具備置死地而後生的勇氣,還得各方面做到準備充足,我大明航海技術雖領先世界,但還是缺了阿拉伯人的技術,三角帆三桅帆船艉舵等等。此外還得想辦法發明六分儀和羅盤,教會船員如何繪製海圖和航海日誌,這方面我倒是不擔心,因我漢人有指南針和天象學,能夠辨明航向。”

沐凝雪癡癡看着丈夫侃侃而談,崇拜的道:“枉自我讀書多年,真才實學遠遠不及你,你到底是如何學到這些淵博雜學呢?”

“以後再告訴你。”徐灝得意的道:“格物致知之道纔是一個國家繁榮富強的基礎,你想我們吃的用的穿的,哪一樣不涉及到雜學?八股文章吟詩作賦不是不好,可是對一個國家的建設沒有多大益處,但它是衡量一個民族文化文明的標誌,思想上也必不可少。”

沐凝雪嘆道:“古人云活到老學到老,天幸奴家嫁給了夫君,一生都可以請教時刻學問了。”

徐灝忽然神色古怪的道:“以前紅葉就喜歡問我這些雜學,貌似最近那丫頭都不纏着我了,反倒是去纏着你哥,會不會他們倆王八看綠豆,對上眼了?”

沐凝雪忍俊不住的慎道:“哪有你這麼說妹子的?如果人家郎有情妾有意呢?朱高煦那邊該怎麼辦?”

徐灝笑道:“自然都依着我妹妹的心意來,她要是喜歡沐皙,老子就把沐皙捆上逼着他拜天地。”

沐凝雪頓時無語搖頭,忍不住微微嫉妒的道:“恐怕在你心裡,我萬萬比不上紅葉吧?”

“那當然了。”徐灝扭過頭來大笑,凝視着凝雪嘟着朱脣不滿的俏模樣,低下頭去深深一吻。

好半天才分開,凝雪已是滿臉紅暈羞不自勝,徐灝笑道:“家裡紅葉排第一,你排第二,我呢敬陪末位。如果你們倆同時掉進河裡,嗯,一個都不救,正好換個妹子和媳婦,哈哈!”

雙頰嫣紅的沐凝雪氣道:“就知道你沒良心。來年夏天我就和紅葉一定學會游泳。哼!求人不如求己。”

徐灝兩眼放光的道:“可惜今年來得晚了,沒法一起戲水,可惜可惜。”

沐凝雪美眸流轉,橫了男人一眼,悠悠的道:“你是想戲水呢?還是想欣賞芷晴芷煙的身子呢?”

第4章 家鬥第460章 言之命中第835章 半斤八兩第722章 三叔三嬸第778章 勘察第237章 被嫂子調戲了第1148章 不醉不散第644章 悉聽尊裁第271章 衆矢之的第798章 湘西第950章 開學典禮第1051章 不交白卷而已第193章 出仕第1271章 愛豆第365章 新的時代第472章 難堪第349章 玉花遜雪第996章 醫患糾紛第702章 飛醋第876章 扇墜第1003章 牛第706章 能屈能伸第786章 失和第19章 媳婦第270章 謠言不攻自破第469章 賽秦淮第1026章 招搖第996章 醫患糾紛第97章 鬼才信呢第1241章 巡檢司第106章 種瓜得瓜第183章 展翅第330章 理事第1048章 國喪第25章 膽小鬼第662章 戴的冤枉第341章 殺紀綱第234章 出氣第496章 故人第827章 成親趣事第154章 升官了第747章 江湖第708章 不忠不義第1142章 哭笑燕雙-飛第724章 苦節牌坊第826章 白沙青草第660章 女僕第471章 官字兩張口第1029章 葬牛第1131章 議論第778章 勘察第96章 科舉第267章 穿越不是罪第261章 終於做了文壇大盜第932章 妙手聖醫第106章 種瓜得瓜第1043章 制衡第126章 該起牀了第125章 節操爲何物?第604章 天網恢恢第513章 先生第945章 紫酥肉第736章 得意事第323章 名聲鵲起第444章 談佛第131章 丫鬟的野望第613章 長隨第563章 鸞鳳爭鋒第735章 高麗妹子第426章 人命官司第1095章 對策第533章 小心着涼第656章 舉事第842章 教師生涯第348章 返家第378章 功德第757章 通惠河第701章 判刑第816章 革新黨第743章 鄭和海峽第290章 失望第660章 女僕第748章 挪用第14章 寂寞第525章 距離第538章 也是第482章 遷都第1004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758章 震撼教育第968章 苦肉計第324章 三秋木香第489章 祖孫第129章 釣魚第858章 新師爺第1203章 單槍匹馬第58章 韞玉第51章 紅梅第567章 隱仙派第216章 劉伯溫第二第861章 奴隸貿易
第4章 家鬥第460章 言之命中第835章 半斤八兩第722章 三叔三嬸第778章 勘察第237章 被嫂子調戲了第1148章 不醉不散第644章 悉聽尊裁第271章 衆矢之的第798章 湘西第950章 開學典禮第1051章 不交白卷而已第193章 出仕第1271章 愛豆第365章 新的時代第472章 難堪第349章 玉花遜雪第996章 醫患糾紛第702章 飛醋第876章 扇墜第1003章 牛第706章 能屈能伸第786章 失和第19章 媳婦第270章 謠言不攻自破第469章 賽秦淮第1026章 招搖第996章 醫患糾紛第97章 鬼才信呢第1241章 巡檢司第106章 種瓜得瓜第183章 展翅第330章 理事第1048章 國喪第25章 膽小鬼第662章 戴的冤枉第341章 殺紀綱第234章 出氣第496章 故人第827章 成親趣事第154章 升官了第747章 江湖第708章 不忠不義第1142章 哭笑燕雙-飛第724章 苦節牌坊第826章 白沙青草第660章 女僕第471章 官字兩張口第1029章 葬牛第1131章 議論第778章 勘察第96章 科舉第267章 穿越不是罪第261章 終於做了文壇大盜第932章 妙手聖醫第106章 種瓜得瓜第1043章 制衡第126章 該起牀了第125章 節操爲何物?第604章 天網恢恢第513章 先生第945章 紫酥肉第736章 得意事第323章 名聲鵲起第444章 談佛第131章 丫鬟的野望第613章 長隨第563章 鸞鳳爭鋒第735章 高麗妹子第426章 人命官司第1095章 對策第533章 小心着涼第656章 舉事第842章 教師生涯第348章 返家第378章 功德第757章 通惠河第701章 判刑第816章 革新黨第743章 鄭和海峽第290章 失望第660章 女僕第748章 挪用第14章 寂寞第525章 距離第538章 也是第482章 遷都第1004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758章 震撼教育第968章 苦肉計第324章 三秋木香第489章 祖孫第129章 釣魚第858章 新師爺第1203章 單槍匹馬第58章 韞玉第51章 紅梅第567章 隱仙派第216章 劉伯溫第二第861章 奴隸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