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章 江南望族

貢院附近的一座普通民宅,院子早已收拾出來,徐慶堂在臨時書房裡,指揮小廝整理帶來的書籍,徐煁陪在一邊。

徐煜則覺得悶坐很無聊,走出來站在門口,看見有個年輕人挑着擔子,沿街叫賣道:“黃沙瓤、紅沙瓤的三白黑皮啊!即能清暑,又可解渴,還能解酒呢!大娘你來一塊嚐嚐?五文錢一蓮瓣,咬一口全是蜜水。”

白髮蒼蒼的大娘面前一口鍋,舉起木勺指着他,嗤笑道:“我賣的酸梅湯,稀罕你的瓜?”

“嘿嘿。”年輕的貨郎訕訕一笑,走開了。

“過來。”徐煜衝着他招招手,“挑兩個甜的,切好了送進去。”

“好嘞!”賣西瓜的小夥高高興興走過來,放下擔子。

瑣事自有花農等人打理,徐煜對他笑了笑,朝着對面走去。

那坐在門前的大娘馬上招呼道:“客人請嚐嚐我家的酸梅湯,誰人不知以前秦淮河以邱家爲京城第一?”

“來一碗。”徐煜笑道。

“稍等。”大娘揭開鍋蓋,邊舀湯邊說道:“老婆子親手釀製的酸梅,配了上好冰糖熬煮,調以玫瑰、木樨和冰水,吃一碗包管您精神百倍。”

徐煜接過來碗,嚐了一口,果然好喝,讚道:“其涼振齒,好味道!不過大娘你的生意爲何如此慘淡?”

念過半百的大娘苦笑道:“實不相瞞,早年我家着實掙了一筆錢,秦淮河上的姐兒哪個不點我家的酸梅湯?後來亡夫豬油蒙了心,非吵着要回老家開個酒店,結果沒幾年他撒手走了,兒子媳婦又不善經營,老身也年紀一大把,這不就將店鋪賤賣,一家子又回來了。”

“哦。”徐煜點點頭,付了兩倍的錢,在大娘一疊聲的道謝中,走回去望向遠處的秦淮河。

河面上遊船如雲,船艙裡好些花枝招展的女人們,但望不清楚。岸邊鱗次櫛比的店鋪買賣興隆,那些小商販熱火朝天的叫賣西瓜桃子,還有賣小菜的,賣豆腐的,甚至還有賣牛肉的,與遊人相互擠來擠去,路邊還有幾個測字攤子。

忽然花農領了個白面書生走過來,說道:“爺,這位是房子主人的公子,在縣裡讀書。”

“晚生烏岱雲見過徐兄。”書生恭恭敬敬的施禮。

“在下徐煜,拜見仁兄。”徐煜也客氣的拱拱手。

徐煜不知道這位名叫烏岱雲的書生,其父親名叫烏必言,原籍江西臨江府,洪武十二年遷入金陵,憑藉家族在家鄉的望族地位,謀授予了未入流的上元縣書辦。

後來又花了數百兩銀子,做了秦淮河支流的縣河吏官,背靠教司坊,管着河裡幾十只花船,收所謂的花粉之稅。

奈何距離天下第一的秦淮河太近,磁石效應,他管着的都是些年老色衰的土妓流娼,這個缺兒根本賺不到什麼錢。好在在地方上也算有頭有臉之人,手下有幾個人當差,有什麼事一呼就有,比做書辦那是強多了。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烏必言這一輩子就好個色,是以便召喚來四個女人,玩膩了時常更換,名義上對外說是服侍妻兒子女,其實留着自己受用。

每天吃着花船孝敬來的酒菜,擁着嬌娃,夜夜而伐之。其中有個剛滿十六歲的女孩,名叫錢姐,模樣很不錯,並學過許多的內媚之術,烏必言最得意她。

但是四十多歲的人了,精力有限,兼且錢姐年紀輕輕索求無度,漸漸烏必言就難免應付不過來了。父親雖然不行了,兒子卻是精力旺盛,烏岱雲打小念書,“有事弟子服其勞”念得最熟。

眉來眼去的,**管你什麼父子不父子,烏岱雲與錢姐很快打得火熱。有一天,二人正在翻雲覆雨,被半路回家的烏必言撞見了,氣得把二人打了一頓。

將錢姐攆了出去,烏必言尋思這樣不行啊,兒子成天在家,終究不好,於是命烏岱雲進城去,在城裡的宅子看房子兼讀書。

徐煜和烏岱雲聊着天,雖說不知其人底線,可漸漸發覺對方言語輕浮,眼神遊移不定,每當路過身段容貌不錯的婦女,眼睛便情不自禁的追着人家看。

一看就不是個正經人,所以徐煜不耐煩了,勉強又聊了一會兒,推說祖父惦記,說了聲告辭,轉身徑自回去了。

烏岱雲神色惋惜的目送他離去,倒也沒什麼察覺,人家是什麼身份,自己是什麼身份,初次見面就能說了小半天話,已經很幸運了。

他一轉身走進了隔壁人家,姓孫,乃是紹興府餘姚鎮人。說起來餘姚孫氏在明代可是一等一的江南世家大族,被譽爲“橫河孫家境,紗帽八百頂”,也就是說一個大家族,秀才以上的人竟達到八百多的記載。

不過餘姚孫氏徹底興起於幾十年後,現在家族只出現了一位進士。

孫姓向來是中國大姓之一,單單餘姚一房的孫氏早已開枝散葉,現在男丁人口大概四千多人,最遠的居住在雲南,廣西,像蘇州、吳江、金陵等地,皆有族人。

這戶孫家是經商的,妻子史氏生有一子孫江,妾李氏生了大女兒孫蕙欣,次妾任氏生了小女兒蕙若。

餘姚孫氏與傳統的江南望族不同,先祖是後唐忠臣,名將孫嶽,餘姚老家有孫大將軍墓,子子孫孫爲了守墓而留居。

歷經動亂,秉承家風,孫氏族人大多自小習武,世代以種田爲生,整整一門家境貧寒。

據說第六世的族人出家爲僧,纔有了機會讀書識字,學習佛經之餘,也專研儒家典籍,後來父母故世,返鄉安葬雙親,並結廬守墓三載。期間召集侄兒和族中子弟,教授論語、孟子、詩經、禮記,由此孫氏逐漸成爲了書香之族。

宋代時,孫氏一族經過七八代人近二百餘年的不斷積累和苦心經營,終於在南宋末期,由寒門細族成爲了餘姚縣的名門望族之一。

但是,元朝期間一切又打回了原點,也是孫氏不願替異族效力,朝廷又不許江南百姓讀書識字,全族人又成爲了一羣目不識丁的農夫。

可也正因爲此,惱怒江南人敵對自己的老朱同志,頻頻下旨遷徙江南各大望族,士紳豪富進京,孫氏一族幸運的沒有在名單裡。

如今的孫氏恢復了家家戶戶誦讀聲的盛況,族中子弟也不忘種地練武,源遠流長的家族盛名,使得族人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又文又武的彪悍族風,使得孫氏再一次形成強大的地方宗族勢力,在江南擁有着崇高的社會聲望,即使在全國也有相當程度的名聲,這一切使得孫氏一門具備了走向鼎盛的條件。

後人評價:“姚江望族,鹹誦王、孫”;更有“國朝二百餘年來,海內僅此一家而已”的讚歎。

所以說在這樣重新復甦起來的望族裡,族中子弟可以做官,可以當兵,可以務農,可以做小買賣,但就是不許成爲商賈。金陵孫家可謂觸犯了族中大忌,也因此被家族除名,並全家逐出了餘姚。

孫老爺也因此憤而改名,但兒子出於前途考慮,依然按照族譜取名孫江,而那位第一個考中進士的孫家人名叫孫鴻,乃是現任御史,按輩分是他的族侄。

明朝很多大族受到了朱元璋的影響,流行依照金木水火土的部首取名,直到明朝中葉後,纔有了變化。

(說了這麼多廢話,因爲新書大概和餘姚孫氏大有關聯,痛定思痛的小釵已決定放手一搏。)

沐王府這邊,沈姨娘去了紅雯房裡,先替媚奴賠了不是,然後勸紅雯去給太太謝罪。

紅雯清楚姨娘是老爺請來的,一時間礙於面子,猶猶豫豫的不願服軟。經過沈姨娘的再三勸說,也就順着臺階答應了,一起來到上房。

杜芊芊沒說話,紅雯主動上前磕了頭,說道:“都是奴家的錯,求太太原諒。”

沈姨娘在一邊幫她打圓場,杜芊芊臉色漸漸好看了起來,畢竟是自己多年的丫頭,幾乎情同母女,開口道:“你想想自己那目中無人的樣子,應該麼?今兒你既然知道自悔,我自是沒什麼了,只求你從此改過,不要再犯那日的狂病,就是了。”

“哎呦!太太真真好大度。”沈姨娘笑着恭維,眼見太太不惱了,趁機硬要將耳門開了。

說了若干湊趣的笑話,紅雯也小心翼翼的陪着,伺候太太梳頭更衣。杜芊芊的氣徹底消了,留她們一起吃了飯。

半個時辰後,沈姨娘看太太已經恢復如常,放心的和紅雯退出來各自回房。她處理完今日的諸事後,逼着媚奴去上房以及紅雯房裡挨個請罪。

先說杜芊芊這邊,本就沒生媚奴的氣,來與不來的都不打緊,不過走個過場而已。至於紅雯則是因爲她磕了頭,不得不叫媚奴過去走一遭,使得紅雯臉上過得去。

總之在這件事上,沈姨娘處理的八面玲瓏,誰不得贊她一聲好?完全把紅雯比了下去。

媚奴來道了歉,弄得紅雯好生無奈,即使不願意也得隨後去沈姨娘的房裡表示一下感謝,禮尚往來嘛,於是乎此次風波終焉。

真的終焉了嗎?哪怕是生性大度的男人怕不也會記在心裡,隨着時間忘卻,而生性計較的女人更是打死也不會忘記,無論如何也會從此心生芥蒂。

不管是紅雯記恨沈姨娘的裝好人,還是沈姨娘防着她報復,連杜芊芊也對待紅雯再不同往日了。每當遇到分歧,不給一絲好臉,杜芊芊是擔心若稍有縱容,仗着受寵的紅雯將舊態復萌,到了那時自己一旦沒了威嚴,恐怕更難約束。

這裡面大概只有沐昂真以爲內宅風平浪靜了,十分歡喜,去了沈姨娘房裡,謝她的賢惠,又痛贊她善於調停。

沈姨娘笑了笑,意有所指的笑道:“我可當不起你的謝,只求不怪我,已經萬幸。”

“怎麼會呢。”沐昂笑道。

“那今晚?”沈姨娘輕輕說道,一瞬間眼眸流轉,風情無限。

沐昂哈哈大笑道:“自然是爲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

再說烏岱雲進了孫家,來找朋友沈濤,這沈濤自然也是江南著名大姓沈家後人。

沈氏一族同樣源遠流長,與孫氏一樣祖先皆爲周朝分封的諸侯之一,姬姓子孫,也都是因春秋時期小國被大國所滅,子孫遂以國爲姓氏。

戰國時期,秦國實行商鞅變法,沈氏舉族避居江南。後來其中一支又徙居到烏程,即浙江湖州舍不鄉,乃沈氏吳興支派的始遷祖。

最有名的是著有“夢溪筆談”的沈括,據說是沈氏第七十世祖。

元末戰亂,張士誠盤踞三吳之地,發民爲兵。沈族第八十世的族長沈子文,帶來族人隱居臨近的吳江縣城。

但到了洪武二十五年,到底全族被厭惡富人的朱元璋,下旨徵戎廣西南丹衛。當然也或者與此無關,反正沈族被拆分的七零八落。

吳江沈氏這一支,在南丹衛從軍多年,洪熙年間改調真定府茂山衛。其中沈濤的兄長沈浩,身高力壯,相貌不俗,被選爲了殿前大漢將軍,舉家搬到金陵。

沈家的日子開始好過了,有錢供養幼弟沈濤,兒子沈敬等人讀書。

前幾年,四十來歲的沈浩在操練時,不慎扎傷了同僚,致人重傷,被免去軍功軍籍,放歸老家。

對沈家這樣的門第來說,這個處分不是禍而是福啊,所以全家人興高采烈的收拾收拾行李,乘船返回闊別多年的家鄉。

沈敬是沈浩次子,爲人勤儉善於理家,在縣城裡修了房子出租,在城外不停的購置田產,如此精打細算的過日子,沒幾年就致富了。於是修了個“覽勝樓”,收藏了很多書,希望自己的兒孫能夠通過讀書科舉,重振沈氏一族門楣。

而他的哥哥大概以爲能繼承父親的軍職,在京城呼朋喚友,遊手好閒慣了,回到老家不會過日子,家業逐漸衰落,好在兒子能免費去弟弟的私塾唸書。

有趣的是,大抵正因爲兄弟倆一富一貧,到了下一代,沈敬的兒子終於不負衆望,成爲成化四年的歲貢生,即地方保舉的公費大學生。

儘管沒能考中進士,也令吳興沈氏恢復了詩書禮讓之風。

沈敬哥哥生了四個兒子,尤其長子沈奎,因家庭的遭遇,自小刻苦讀書,並事親至孝,四兄弟一輩子住在一起,相互扶持,兄友弟恭,爲鄉人所稱頌。

儘管沒錢走科舉之路,但在這樣的貧寒環境下,給了沈奎很多人生感悟,其文詞不失矩度,詩詞風格淳古,直逼漢魏,成爲民間文壇一代大家,始開吳江沈氏一門文學之先。

沈奎死後,吏部尚書周用親自爲他撰寫墓誌銘。嘉靖初年,朝廷贈其子沈漢爲刑部科給事中,由此沈氏走向振興。

第36章 來訪第1034章 喜訊第765章 考古學第712章 宗族第166章 共浴第749章 南拳北腿的鼻祖第1122章 爲民做主第709章 逛新園第471章 官字兩張口第二百五十九章第1171章 幸與不幸第1073章 爲紅顏第1180章 深宵第889章 傳奇第590章 **賊第890章 籃子第1261章 雙蘭第1259章 是有一點第1031章 自甘下賤第1175章 少年心思第1160章 長不大的丈夫第1032章 代缺丈夫第39章 絕技第1069章 成人之美第1015章 登高第462章 何錯之有第88章 偷窺第209章 不解風情第900章 帝師第983章 死不忘恩第147章 道衍第530章 回孃家第96章 科舉第756章 我的雙兒你在哪裡?第822章 封王第1075章 鬧事第235章 不欺負你欺負誰第237章 被嫂子調戲了第382章 海洋第175章 遊園第1080章 作客第482章 遷都第1198章 文無第一第24章 風騷第226章 荒唐之夜第661章 結束第67章 賀新年第216章 劉伯溫第二第1186章 吃蟹猜謎第1205章 手帕第1253章 想不開了第111章 花四姐第261章 終於做了文壇大盜第587章 閒話第1051章 不交白卷而已第221章 大明公主們第1016章 學成歸來第999章 禮教第626章 坎上愁帽第1161章 閨中姐妹第1207章 以一變十第1192章 梅庵第1118章 蠢娘們第428章 南洋第207章 陪嫁第68章 孝第324章 三秋木香第392章 母親第769章 丹心第855章 望月樓第906章 一片美人香和第789章 迅猛第719章 銀子是什麼顏色?第120章 德性第137章 報復第733章 希望第894章 戲曲第484章 冬吟白雪詩第777章 漢韓信第1046章 兒女大婚第56章 酒樓第943章 恍如**第805章 說親第285章 海闊天空第255章 又見百合第405章 結拜第1051章 不交白卷而已第1286章 兼職第657章 混戰第312章 三戰三捷第742章 大明的白山黑水第381章 水落石出第1256章 應對第528章 煮麪第1260章 老孃也不含糊第384章 莫愁湖第405章 刻薄第811章 條頓騎士團第278章 成親第1243章 落花生
第36章 來訪第1034章 喜訊第765章 考古學第712章 宗族第166章 共浴第749章 南拳北腿的鼻祖第1122章 爲民做主第709章 逛新園第471章 官字兩張口第二百五十九章第1171章 幸與不幸第1073章 爲紅顏第1180章 深宵第889章 傳奇第590章 **賊第890章 籃子第1261章 雙蘭第1259章 是有一點第1031章 自甘下賤第1175章 少年心思第1160章 長不大的丈夫第1032章 代缺丈夫第39章 絕技第1069章 成人之美第1015章 登高第462章 何錯之有第88章 偷窺第209章 不解風情第900章 帝師第983章 死不忘恩第147章 道衍第530章 回孃家第96章 科舉第756章 我的雙兒你在哪裡?第822章 封王第1075章 鬧事第235章 不欺負你欺負誰第237章 被嫂子調戲了第382章 海洋第175章 遊園第1080章 作客第482章 遷都第1198章 文無第一第24章 風騷第226章 荒唐之夜第661章 結束第67章 賀新年第216章 劉伯溫第二第1186章 吃蟹猜謎第1205章 手帕第1253章 想不開了第111章 花四姐第261章 終於做了文壇大盜第587章 閒話第1051章 不交白卷而已第221章 大明公主們第1016章 學成歸來第999章 禮教第626章 坎上愁帽第1161章 閨中姐妹第1207章 以一變十第1192章 梅庵第1118章 蠢娘們第428章 南洋第207章 陪嫁第68章 孝第324章 三秋木香第392章 母親第769章 丹心第855章 望月樓第906章 一片美人香和第789章 迅猛第719章 銀子是什麼顏色?第120章 德性第137章 報復第733章 希望第894章 戲曲第484章 冬吟白雪詩第777章 漢韓信第1046章 兒女大婚第56章 酒樓第943章 恍如**第805章 說親第285章 海闊天空第255章 又見百合第405章 結拜第1051章 不交白卷而已第1286章 兼職第657章 混戰第312章 三戰三捷第742章 大明的白山黑水第381章 水落石出第1256章 應對第528章 煮麪第1260章 老孃也不含糊第384章 莫愁湖第405章 刻薄第811章 條頓騎士團第278章 成親第1243章 落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