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革新

徐灝不清楚大連名字的由來,據古籍記載早在夏商時期,大連即爲先商國領地,從那時起就有了蓬萊至大連的古航線。商湯滅夏後,大連出現了山東嶽石文化所影響的方國。六千年前的青銅器時代,遼東半島一直源自中原文明。

春秋戰國時期,大連自然屬於齊國領地,齊桓公開發遼東大量移民,征伐小國成就霸業,當時被擊敗的萊國數萬人北徙大連。

從此每逢中原戰亂,就會有漢人大規模的渡海逃亡到遼東半島,很多先民逐漸往遼東腹地遷徙,形成了由旅順口通往東北的古道。

可嘆每當漢民把最新的農耕文明傳播過來,就會直接間接的促使某個外族崛起,迫使漢人被同化爲異族,最近這數百年間歷經遼、金、元的戰亂,遼東半島的漢民人口下降至了低谷期,儘管依然佔據着絕對人口優勢,但境內已經分佈着數十個少數民族。

歷史證明唯有漢人爲主體的政權,才能使得各族百姓和睦相處安居樂業,因滿族還未形成,徐灝打算對境內蒙古朝鮮女真等實行大明嚴苛的同化政策,對其他人口少於千人的小族採取和漢人同等地位的民族政策,至於一些居住在深山老林裡的小部落則任其繁衍生存。

徐家暫時安置在距離港口不遠處的小縣城裡,把家事交給兩位嫂子和妻子,他每天忙着籌劃擴建港口炮臺,籌備工廠等事宜,具體事務交給於鵬去操心。

因朱棣取消了逮捕軍令,徐灝依然是位高權重的遼東將軍,命沐毅鎮守遼陽張鑫輔佐。來往政令和消息經過陸路或海路傳遞,大抵遼東不設郡縣官府,各地衛所大多各自爲政,大多數命令是出自北平府而不是遼陽府。

先期從秦皇島遷來了近千匠戶,任命德高望重的鳳陽匠師王鑑爲司廠。設立大連兵工廠,下轄造船廠鋼鐵廠等。

遼東衛所的性質屬於軍政府,徐灝也認爲重中之重是成立真正的軍政府,只有集權纔是經營開發遼東最有效率的政治模式。知會朱高熾請求調派四弟徐淞來擔任蓋州衛世襲指揮,打算從此把大連作爲家族領地。

爲了經營大連,徐灝設立蓋州都督府。爲了籠絡身邊人和本地人,設司令、軍務、參謀、政事四部,收集遼陽等地知名之士,大量任命心腹手下,分任職司。

爲了不同於明朝官職,以達到不引人注目的目的。必須要更改軍職了,哪怕暫時不惹人矚目,等將來根據實際情況再說。

因此徐灝親自執筆推出一系列條例,既然是從無到有的草創革新,那就乾脆借鑑近代制度,開明宗義各部直轄於都督,受都督指揮命令。執行主管事務。

司令、軍務、參謀部自下級軍官以上,政事部自局長以上,均有都督親任。下級軍官,由該管長官呈請都督批閱委任。

關於軍政等重要事件和來自北平府的命令,由都督召集臨時軍事參議會議或顧問會議,議決施行。關於此條徐灝是爲了等將來返回北平任職而提前制定的死規矩,除了便於遙控外,正所謂一人智短衆人智長,也爲了培養儘可能多的人才出來,參與到經營遼東的核心體系中來。

都督府設秘書官若干員。由都督自行闢用,如此於鵬張鑫薛文都成爲了秘書官,免去了暫時沒有官職的尷尬。軍務部總務科員,仍兼任秘書官,由此一大批威海水師學堂出身的青年涌入到了整個官吏體系。

當然徐灝又加上了一條凡發佈軍令及任免文武各官。均屬都督之大權。

徐灝還兼任司令部總長,這就純粹屬於徐灝本人的惡趣味了,受到某本小說的影響,他覺得總長的名稱很厲害的趕腳。

其實所謂司令部就是衛所,各地衛所千戶百戶身邊置幕僚若干,相互牽制互相監督,徐灝的都督府設立親衛隊一千人,收掌員四人,書記員四人,收遞官四人等等。

軍務部置部長一人,副長一人,下列七科:總務科、軍務科、人事科、軍需科、經理科、執法科、醫務科。

總務科屬於文職系統,相當於徐灝的大管家,處理軍事公文類之收發、編撰、保存、印刷及翻譯文書等事項。徵發物資、表冊報告及統計事項等等。

軍務科涉及建制以編制事項,軍隊配置事項,演習及教練事項,動員計劃,戒嚴及徵發事項,制定關於戰時規則等事項。

人事科涉及將校、士官及附屬文官之進退任免,調派、定俸等事項。人員名冊以兵籍事項。軍官升遷轉業、進位、恩賞等事項。

軍需科關於軍事出納、預算、決算報告事項;關於軍官兵士軍餉以旅費之規定事項;關於軍裝糧餉及馬匹給予之規定事項。

經理科關於軍裝被服之製造及檢查事項;關於戰用軍需器械以馬具事項。

執法科涉及軍政裁判事項;凡關於犯罪等觸犯軍法行爲,應由軍法會議議決施行,但都督有特赦命令者,不在此限。

醫務科關於衛生及飲水用水事項;醫療病院及各營療養場所管理等事項;衛生材料及恤兵團體之組織事項。

以上具體配置還得等時間來增減檢驗,有些是徐灝根據帶兵總結出來的,有的則借鑑腦袋裡的記憶,有的則是超前一步,總的來說徐灝認爲軍隊必須要制定出嚴格而詳細的規章制度,這是軍事史必然的發展趨勢。

徐灝有感於自己在兵法上的不足,異常重視參謀部的設立,任命沐皙爲參謀長,副長兩人,參謀官若干人,由都督於畢業於講武學堂或將校中選拔深通軍事學者親任之。

參謀輔佐都督,參劃防戰及關於用兵等一切事項;參謀部應行各事,經都督覈准批閱後,即移送於各部各科照章施行。

政事部設部長一人,副長一人,下設七局:外務局、內務局、財政局、司法局、交通局、文事局、編制局。政事部條例今後另定之。

遼東算是未經開發過的新大陸,這裡沒有根深蒂固的宗族,沒有頑固守舊的地主階層,沒有權貴和豪商,沒有滿腦子八股文章的秀才舉人,有的只是逃難或被迫遷徙而來的平民百姓及流放罪民,尤其是在縣吏都沒有的大連,不管做什麼事都不會遇到任何阻力。

本身遼東一些衛所任命的是蒙古或女真人,對治下完全自治,朝廷基本不進行干涉。因此作爲土皇帝的徐灝可以在大連全面取消戶籍世襲制,允許各行各業的百姓自由選擇職業,開墾荒地免十年稅賦,但必須參加每年兩個月的勞役,興修道路水利等設施。

設立義務制六年學校,三年制的綜合性大學,重新設立陸軍學院和海軍學院,哪怕只是搭建一個框架出來,這些都需要時間去慢慢發展,現今徐灝最不缺的恐怕就屬時間了,倒是缺少所有人和物。

夜晚徐灝從百廢待興的工地上回到家裡,蕭氏忍不住埋怨道:“你瞧瞧紅葉翠柳她們的房間,好似銅匠鐵匠的作坊似的,桌上都是些器具,還有什麼瓶子,墨汁,銀水的堆滿了一架,哪裡像個小姐的閨閣?”

徐灝苦笑道:“太缺人手了,什麼方面都缺,比起外面的男人,反倒是妹妹們能幫我分憂。”

精神奕奕的朱巧巧一臉笑容,因極度缺乏人才,她竟然搖身一變從徐家大奶奶成爲管理整個遼東開墾農田的內政官員,也算是得以一展比肩男兒的夢想,即使得隱居幕後。

如今展望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再也看不上徐家一畝三分地了,朱巧巧把家事都交給了王玄清來打理。

朱巧巧笑道:“那些辦事之人多爲門外漢,我好歹和灝兒一起商議了幾年,也算學到了一些東西。比方說測量土地,一堆人好幾天都沒個章程,我就帶着咱家老人去教,沒幾天就把千頃土地給釐清了。”

蕭氏無奈搖頭,望着老太君苦笑道:“母親您瞧瞧這像話嗎?巧巧拋頭露面的還做了官呢。”

老太君也跟着苦笑,徐灝說道:“沒什麼不可以的,今後遼東女孩子一樣可以學習做工養家。嗯!得成立女子學院。”

“是不是有些過了?自古以來女人相夫教子,你這麼做太過離經叛道。”老太君問道。

徐灝做到炕上,解釋道:“遼東人口稀少,周圍有着各種各樣的異族虎視眈眈,自古以來出過多少異族王朝?每次外族興起漢人就會倒了大黴,不是被殺就是當做奴隸般對待,再說女人佔了人口比例的一半,都呆在家裡洗衣做飯,單單靠着男人去種地做工,當兵抵禦外族能成嗎?在這裡每個漢人都是最寶貴的,不能浪費。”

劉氏因兒子被徐灝舉薦擔任世襲指揮,心情很不錯,連帶着暫時對定居所謂的苦寒之地也不在乎了。

袁氏也是如此,笑道:“原本以爲這裡荒涼寒冷,來時老大不樂意呢,要不是三哥執意,真是一千個不願意,哪知這夏天竟是不比金陵差多少,城外景色令人流連忘返呢。”

徐灝哈哈一笑,其實對於自家女眷來說,哪怕住在最繁華的京師,一年又能出門幾次?反倒比不上大連來的自由自在,隨時隨地都能出門遊玩。

徐家有自己的船隊,各種物資會經過各地送來,全家這麼多口人能保證衣食無憂。連帶着隨之而來的親朋故舊將近一兩千人,誰還會嫌沒有應酬往來感到太寂寞?以往深宅大院住久了就算髮發牢騷,問題是你也回不去了。。)

第894章 戲曲第785章 倒黴的樣兒第1051章 不交白卷而已第66章 意外中獎第941章 兩碼事第636章 接盤俠第75章 風雨來臨第267章 穿越不是罪第602章 驢友會第942章 了結第329章 蜜餞第1251章 賭氣第572章 迎花神第140章 沐春第2章 喜事第568章 聊天第770章 柳少爺的故事第646章 委屈第271章 衆矢之的第435章 底線第1194章 雅俗共賞第544章 滅口第944章 平凡的真諦第1112章 身正不怕影子斜第96章 科舉第133章 傻兄弟第401章 櫻桃嘴第22章 青梅竹馬第810章 三角第773章 腐儒第1016章 學成歸來第1249章 許二姐打工第782章 煜哥兒第454章 鞋第830章 不好不收第1215章 笑柄第713章 族會第932章 妙手聖醫第62章 中醫的偉大第541章 得意忘形第1089章 我們的兔子終結者第743章 鄭和海峽第200章 侮辱了也不喊第368章 外交第331章 揚州後事第782章 煜哥兒第1187章 大格爾和卓第37章 回家第1022章 朝野震動第1006章 控訴第321章 冰霜堡壘第660章 女僕第1083章 吃癟第398章 新家第237章 被嫂子調戲了第125章 節操爲何物?第244章 美女百花第1217章 瘋了第280章 迎親第203章 田地和嫁妝第687章 背背第1194章 雅俗共賞第543章 煞氣第871章 出事了第92章 有一種親戚第501章 做客第1273章 進香第141章 安撫第1068章 國士無雙第446章 魔窟第617章 淘氣學生第917章 必然的奇蹟第1086章 情詩第1116章 火第1051章 不交白卷而已第1187章 大格爾和卓第12章 選秀第1125章 律呂第1262章 崴了腳第691章 北青蘿一路走好第395章 後患第490章 安王妃第361章 南下京師第2章 喜事第405章 刻薄第885章 惋惜第1106章 臭味相投第1287章 老爺第669章 鬱悶第33章 三爺第119章 美人嫂子第780章 鶯鶯和沉魚第81章 落風塵第251章 頓悟第877章 報案第1098章 選房第229章 微服私訪第1000章 貞節牌坊第380章 內閣第1048章 國喪
第894章 戲曲第785章 倒黴的樣兒第1051章 不交白卷而已第66章 意外中獎第941章 兩碼事第636章 接盤俠第75章 風雨來臨第267章 穿越不是罪第602章 驢友會第942章 了結第329章 蜜餞第1251章 賭氣第572章 迎花神第140章 沐春第2章 喜事第568章 聊天第770章 柳少爺的故事第646章 委屈第271章 衆矢之的第435章 底線第1194章 雅俗共賞第544章 滅口第944章 平凡的真諦第1112章 身正不怕影子斜第96章 科舉第133章 傻兄弟第401章 櫻桃嘴第22章 青梅竹馬第810章 三角第773章 腐儒第1016章 學成歸來第1249章 許二姐打工第782章 煜哥兒第454章 鞋第830章 不好不收第1215章 笑柄第713章 族會第932章 妙手聖醫第62章 中醫的偉大第541章 得意忘形第1089章 我們的兔子終結者第743章 鄭和海峽第200章 侮辱了也不喊第368章 外交第331章 揚州後事第782章 煜哥兒第1187章 大格爾和卓第37章 回家第1022章 朝野震動第1006章 控訴第321章 冰霜堡壘第660章 女僕第1083章 吃癟第398章 新家第237章 被嫂子調戲了第125章 節操爲何物?第244章 美女百花第1217章 瘋了第280章 迎親第203章 田地和嫁妝第687章 背背第1194章 雅俗共賞第543章 煞氣第871章 出事了第92章 有一種親戚第501章 做客第1273章 進香第141章 安撫第1068章 國士無雙第446章 魔窟第617章 淘氣學生第917章 必然的奇蹟第1086章 情詩第1116章 火第1051章 不交白卷而已第1187章 大格爾和卓第12章 選秀第1125章 律呂第1262章 崴了腳第691章 北青蘿一路走好第395章 後患第490章 安王妃第361章 南下京師第2章 喜事第405章 刻薄第885章 惋惜第1106章 臭味相投第1287章 老爺第669章 鬱悶第33章 三爺第119章 美人嫂子第780章 鶯鶯和沉魚第81章 落風塵第251章 頓悟第877章 報案第1098章 選房第229章 微服私訪第1000章 貞節牌坊第380章 內閣第1048章 國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