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拜師(一)

楊集。

自從英娘、莫二郎一家走後,林嬤嬤悉心照料青雀的日常起居,晚晚陪青雀一起睡覺。青雀白天像個小大人,到了晚上就流露出孩子氣的軟弱。每每把小身子拱到林嬤嬤懷裡,她便會格外安心,格外滿足,那柔順依戀的小模樣,讓林嬤嬤心軟的一塌糊塗。

楊閣老會帶着瑜哥兒、琪姐兒和青雀去書房,把典籍之中的精華之處細細講給他們聽,半分不枯燥。太爺爺洋洋灑灑的講着,三個孩子聚精會神的聽着,受益匪淺。

“太爺爺,我若不做個大有學問的小孩,簡直對不起您的名頭。”下了課,青雀一下子活潑起來,跑到太爺爺面前搖頭晃腦的發着感概,“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保,太爺爺您身兼三職呢,有您這位宮保尚書做老師,我若不能滿腹經綸驚才絕豔,那真是暴殄天物呀。”

“怎麼着,楊閣老這樣的當世大儒,教出了個不學無術的小學生?不成不成,不能給太爺爺丟人。”

玉雪可愛的小女孩兒,眉飛色舞,言辭生動,清脆的聲音如珠落玉盤,悅耳動聽,太爺爺看着這般鮮活的小青雀,心情飛揚愉悅。

瑜哥兒和琪姐兒原地坐着不動,看向青雀的目光中全是縱容。他倆本就比青雀略大,習慣以哥哥姐姐自居;自打經常一處玩鬧之後,交情漸深,頗見親呢。對青雀,他們既喜愛,又憐惜,很願意讓着她。

就連二少奶奶,見英娘也走了,莫二郎一家也走了,覺着青雀孤零零無依無靠的,待她也比從前有耐心。這不,盛夏過後,秋風漸起,她要到靈泉寺隨喜,特意提出要帶上青雀。

“靈泉寺供奉的是三世佛,極靈驗的。”二少奶奶熱心的推薦,“另外,寺內極清雅安靜,清泉、古樹、北魏佛塔,都值得一看。”

二少奶奶大展口才,不止把青雀說動心了,最後竟連楊閣老也來了興致,“那棟北魏佛塔確有玄妙之處,瑜哥兒,琪姐兒,小青雀,到時候太爺爺指給你們看。”

瑜哥兒、琪姐兒、小青雀都是喜笑顏開。又能出門,又能看風景,還能聽太爺爺講古,太值了!

二少奶奶聽了楊閣老的話,大大出乎意料,眼光閃爍,低頭無語。

不只楊閣老,連林嬤嬤也是常年鄉居,消遣極少。聽說要到靈泉寺隨喜,當面求了楊閣老,也一同前去。

二少奶奶心中頗爲煩燥,卻不好多說什麼,只能滿臉陪笑的湊趣,“如此,更加熱鬧了。”

到了這天,楊宅門前黑壓壓停着半街的馬車。楊閣老是省事之人,可是既有女眷和孩子們要出門,侍女、婆子、媳婦便要多帶。楊家主子連同青雀在內不過五人,不過隨行的僕婦衆多,聲勢極大。

楊閣老的馬車很寬大軒敞,瑜哥兒、琪姐兒和小青雀都坐了進去,一路之上說說笑笑,談談講講,頗不寂寞。

到了靈泉寺,瑜哥兒和琪姐兒跟着二少奶奶禮佛,楊閣老牽着小青雀,只看景色。二少奶奶實在是不懂,不禮佛,祖父你到靈泉寺做什麼?還有青雀,女孩兒家不敬神佛,哪家夫人太太能喜歡你。

林嬤嬤是極虔誠的,她不止自己逐處跪拜、上香,還特特的走過去勸說小青雀,“妞妞,快,過來拜拜。”-----其實她也想勸說楊閣老來着,不大敢。

青雀嬉嬉笑着,搖頭,“嬤嬤,這麼多人都有事要求佛祖保佑呢,佛祖可是太忙了。我心疼他,不給他添亂!我呀,凡事求自個兒,您說好不好?”

這是什麼歪理,林嬤嬤被她說的哭笑不得。

楊閣老微笑看着小青雀,欣賞讚嘆之意,流露無遺。王堂敬啊王堂敬,這孩子無論神情、語氣、行事做派都跟你像的很,卻比你討人喜歡多了。只是你竟不知道世上還有一個她,令人唏噓。

拜佛的拜佛,遊玩的遊玩,到了中午,都在靈泉寺吃齋飯。不知是齋飯格外味美,還是孩子們都餓了,總之胃口奇佳。青雀埋頭苦吃,一會兒功夫,她跟前的素炒扁豆就見了底。瑜哥兒幹掉一大海碗米飯,琪姐兒稱讚,“這五行蔬菜湯真見功力。”喝了兩小碗,還嫌不夠。

用過齋飯後本是要出寺回府的,二少奶奶忽想起大悲庵就在附近,也該過去燒柱香,添添香油錢。林嬤嬤陪同二少奶奶,帶着瑜哥兒、琪姐兒去了大悲庵,青雀問了問,“大悲庵有沒有好景緻?”聽說沒什麼特別之處,搖頭不肯去,跟在楊閣老身邊看北魏佛塔。

二少奶奶撫額。世上怎會有青雀這樣的小妞妞,靈泉寺有好景色,就肯賞光。大悲庵沒有,就不肯去了?敢情你一個小姑娘家,只顧着貪看景緻不成。

在大悲庵,二少奶奶恰巧遇上了曹集的曹大太太,便客客氣氣的見了禮,敘了話。曹大太太是寧國公府的姑娘,鄧麒的姑母,按着輩份青雀應該稱呼一聲“姑奶奶”的。二少奶奶看在青雀的份上,對曹大太太應酬的很周到。

曹大太太面有悽色,“家母年邁,這些日子身子不大爽快。子孫們皆是憂心,京城的大嫂在家吃齋唸佛,大侄媳婦更是帶着兩個姐兒到西山清淨庵住着,每日布衣蔬食,在佛前虔誠祝告。我雖是出嫁女,卻是做母的,論起孝心來,難不成竟比不上大侄媳婦?我也在大悲庵做做早課晚課,替家母修修功德,只願她老人家身子康健,長命百歲。”

二少奶奶嘆息,“您這份孝心,感天動地。有您這樣的孝女,寧國公夫人定會身子大好了,福壽雙全。”

林嬤嬤在旁聽着,心裡咯登一下。曹大太太這番話可不是隨口說說的,分明是衝着小青雀。寧國公夫人是青雀的曾祖母,她這一生病,世子夫人在家吃齋了,世孫夫人帶着女兒乾脆到清淨庵修行了,連曹大太太這出了閣的庶女都要做出這幅姿態,青雀呢?

若是青雀一切照舊,難免不被人譏笑,“眼裡沒長輩,目中無尊長”。若是青雀也跟着到大悲庵住着,呸!孩子才走了養母、英娘,成了小可憐,再到這冷冰冰的庵堂住着,要命呢。

她再裝的像個小大人,內裡究竟還是個孩子啊。林嬤嬤想起青雀一到了晚上就流露出來的軟弱,拱在自己懷裡一動不動的小身子,心疼的不行。

這什麼狗屁寧國公府,不通人性!硬生生把孩子的親孃逼走了,這會子又來逼個六七歲的孩子!林嬤嬤紅了眼圈,忿忿瞪了曹大太太一眼。

曹大太太哪會理會林嬤嬤這麼個下人的眼神,她正看着二少奶奶,爲難的說道:“依理說,青雀也是該爲曾祖母儘儘心的。卻不知,貴府老爺舍不捨得?”

“家母膝下唯有大哥、二弟兩個兒子,二弟一家遠在寧夏,常年不回京城。大哥家裡的女眷,唯有大嫂、大侄媳婦和兩個姐兒,再餘下的,就是青雀了。”

“若貴府老爺過於疼愛青雀,實在捨不得她,我也無話可說。不過,對青雀的名聲不大好呢,好說不好聽。”

林嬤嬤在旁聽着,牙癢癢。

二少奶奶涵養好,微笑回答,“青雀雖是家祖父的小學生,可也是寧國公府的姐兒,寧國公夫人抱恙,她這做曾孫女的,豈會不憂心?”

曹大太太皮笑肉不笑,“青雀是有良心的好孩子,自是憂心的。”

不鹹不淡的敘過話,二少奶奶款款站起身,神色從容,“天色不早,請恕我竟要先告辭了。”曹大太太無可奈何,只好任由二少奶奶飄然離去。

二少奶奶回到靈泉寺,自是一五一十稟報過楊閣老。楊閣老溫和說道:“早課晚課,吃齋修行,在家裡做也是一樣的,只要心裡虔誠便好。既然寧國公夫人抱恙在身,小青雀這些時日便吃素罷,另外,替寧國公夫人抄錄《金剛經》,供奉佛前。”

林嬤嬤大喜,忙討了這差使,親到大悲庵,鄭重告訴曹大太太,“青雀聽說寧國公夫人身子不大爽快,心情鬱郁,神色不歡。從今日起,到寧國公夫人身子大好之前,青雀便在家裡吃素了,絕不茹葷。曹大太太您不知道,小青雀本是無肉不歡的,可孩子孝順啊,爲了曾祖母,連肉都不吃了。”

林嬤嬤把一通門面話說的無比堂皇,之後,施施然離去。

曹大太太氣了個仰倒。林嬤嬤走後半晌,她才顫微微說道:“楊閣老一向嬌慣她,她在楊家吃肉還是吃素,外人哪裡知道?”

過了一個月,楊閣老命人送了一卷《金剛經》給曹大太太,“妞妞親手抄的,雖是筆法稚嫩,卻是一片真心。”

曹大太太沒法子,只好戰戰兢兢向京城的嫡母覆命。她雖出嫁多年,曹家無權無勢,她要倚仗孃家的事且多着呢,實在不敢違了嫡母的心意。

京城寧國公府,國公夫人荀氏摔了手中的茶盞,大發雷霆,“我熬了一輩子,到頭來連個小丫頭都管不了!”

荀氏嫁了個有能爲的夫婿,替她掙來國公夫人的榮耀。兒子、孫子一個比一個孝順,兒媳婦、孫媳婦在她面前全是恭恭敬敬、惟命是從。唯一不趁心之處,就是心愛的孫子偷娶了水性楊花的女人,生下一個野丫頭。

這野丫頭來路本就不正,性情尤其不堪。絆倒親祖父、親叔叔,對於曾祖母,她看都不看一眼!

荀氏對青雀的厭惡,早在見到她之前就已是極濃重。見到之到,更是到了深惡痛絕的地步。

“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青雀雖是鄧麒的親生女兒,還和鄧麒長的極像,荀氏卻是想起她就煩,恨不得這世上從來沒有她。

“我是堂堂寧國公夫人,那野丫頭的曾祖母,能拿她沒辦法?”荀氏怒髮衝冠,厲聲喝斥,“去,告訴那個沒用的,我已奄奄一息,熬不過這個年!”

世子夫人孫氏低眉順眼的答應着,急急去了。荀氏口中“那個沒用的”,說的是嫁在曹集的庶女曹姑太太,趕緊的給曹姑太太送去一封急信,便是了。

送出信,在荀氏面前小心翼翼服侍許久,見荀氏氣哼哼躺下了,孫氏方纔脫身出來,料理了一回家務。

晚上孫氏心頭煩燥,命人請了世子鄧暉進來商議,“母親心緒不寧,這可如何是好?”鄧暉皺眉道:“要你做什麼?孝順母親、服侍母親,本是你份內之事。”

孫氏忙道:“我便是再怎麼疲累,也不敢抱怨!只是母親一直這般生氣,怕她老人家氣壞了身子,心中不安。”

鄧暉也無奈,“父親、麒兒都在宣府,母親想是心裡不痛快,你多勸解便是。這麼些年了,但凡父親不在家,母親總是會焦燥些,你又不是不知道。”

孫氏頭都大了,“母親只和青雀見過一面,也不知怎麼的,就惦記上那孩子了,定要把青雀送到庵堂去。若依着我,孩子不聽話,只管日復一日月復一月的慢慢教,水滴石穿,總有她醒悟成人的那一天。這才六七歲的孩子,又沒個親孃在身邊,若到庵堂修行,未免苦了些。”

鄧暉臉色一滯,連連擺手,“這事我不管!外院歸我,內院歸你,青雀是個丫頭,怎麼教養她,你拿主意。”

父親要把孩子寄養在楊家,母親一會兒鬧着要把孩子接回來,一會兒鬧着要把孩子送到尼庵,你讓我怎麼辦?兩位我都惹不起!

不等孫氏答話,鄧暉已灑脫的站起身,揚長而去。

孫氏總不能上去追他,只能眼睜睜看着他走了。事到如今,只盼着楊閣老能體諒一二吧。否則,寧國公府真是家無寧日。

楊集。

曹大太太坐在客廳裡,拿帕子拭着眼淚,“家母已是年過六旬,年邁體衰,臥牀不起。她老人家平日總是少氣無力的,只有聽到曾孫女們親到庵堂,日夜在佛前爲她祈福,纔會露出欣慰的笑容……”

二少奶奶眼中閃過絲惱怒。曹大太太話說的這般露骨,楊家若再不同意青雀去庵堂,簡直成了別有用心,離間骨肉。

這是逼到家門口了。

青雀住哪兒,二少奶奶不會放在心上。可如此這般逼迫楊家,二少奶奶是極爲在意的。

二少奶奶板着臉,命侍女到楊閣老面前稟報,“曹大太太的話,原封不動的帶過去,一個字不許多,一個字不許少。”侍女曲膝答應,盈盈離去。

曹大太太忐忑不安的等着,二少奶奶讓着她喝茶用點心,客氣而冷淡。

沒多久,侍女回來了,“老爺吩咐,便遂了寧國公夫人的心意,青雀到大悲庵住上數日。”

曹大太太欣喜若狂,滿面春風告訴二少奶奶,“如此,我在大悲庵等着了。”連連道謝,心滿意足的走了。

書房裡,青雀笑咪咪安慰神色不虞的楊閣老,“太爺爺,除了不能吃肉,沒別的不好。橫豎我也住不了多久,過不幾天便回來陪着您。”

話說完後歪頭想了想,改了口,“不是,是煩着您。”嘻嘻一笑,天真可愛。

楊閣老捏捏她的小臉蛋,心裡實在不明白,這麼好的孩子,怎麼寧國公夫人這做曾祖母的會厭煩至此?孩子好好的在楊集住着,她滿心不服氣,硬要把孩子逼到清冷的庵堂受苦。

這一刻,楊閣老忽有些同情起青雀的親孃。她若不能毅然決然離了鄧麒,或許會和青雀一起,在寧國公夫人的淫威之下苟延殘喘,永世不得超升。

楊閣老神色怔忡,青雀笑嘻嘻湊了過來,“別呀,太爺爺,這總比我被送回去強,是不是?”

楊閣老把這懂事的孩子攬到懷裡,悠悠嘆息,“妞妞,你必有後福。”

林嬤嬤抹着眼淚,給青雀打點行裝,準備車馬,第二天便要上大悲庵去。瑜哥兒、琪姐兒知道後,都說到佛堂淨淨心沒什麼不好,也想分別到靈泉寺、大悲庵小住。二少奶奶嚇的魂兒都沒了,“琪姐兒,庵堂苦的要命,不許瞎想!”厲聲訓斥着,把一雙兒女喝住了。

第二天,青雀輕車簡從,一大早就出了門。臨分別的時候,青雀得意的跟太爺爺吹噓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便是這樣的啦。太爺爺,我是要做大事的人!”

太爺爺憐愛摸摸她的小腦袋,把她抱上了車。

青雀的馬車離去之後,太爺爺站在門前,心情如眼前這秋景一般蕭瑟。王堂敬,莫說是我了,便是你在跟前,咱們也難把鄧家人怎樣。青雀,她究竟是鄧麒的親生女兒。

這會兒,青雀該到了大悲庵了吧?吃上飯沒有,素菜可不可口?中午,楊閣老吃着飯,沒滋沒味的。

青雀這會兒到了大悲庵,不過,沒有午飯。“你來晚了,庵裡沒備你的飯。”到了之後,隨行的小丫頭就被另外安置,青雀被一位面無表情的沙彌尼帶到一個偏僻的小屋子,屋裡只有一張木板牀,牀上除了一張薄牀單,連被子都沒有。

沙彌尼冷冷站着,等着聽青雀的驚呼聲,等着青雀大吵大鬧。

青雀往四周看了看,禮貌的衝沙彌尼道了謝,別的什麼也沒說。

沙彌尼忍不住提醒她,“住在這兒,會很苦的。”

青雀笑了笑,“我也不是來享福的。”

媽的,我在太爺爺家纔是享福呢,有人費盡心思把我弄到這兒,不就是爲了讓我吃苦麼?

看你能忍多久!沙彌尼哼了一聲,轉身走了。

“中午沒有我的飯,晚上也不會有吧。”青雀摸摸鼻子,信步出屋,在前後左右轉了一圈。這裡很偏僻,但是並沒什麼野果可摘,也沒種着菜,想找點吃的,看來是比較難。

再往前走,前方出現一條小溪。“有吃的了!”青雀來了精神,挽挽袖子,折下一枝樹枝,懷中取出小匕首削尖了,站在溪邊,凝神往水裡看。

水裡一條黑色的影子閃過,青雀眼疾手快,伸出樹枝j□j水中。一道優美的弧線揚起,“好肥的魚呀!”青雀眉花眼笑。

拿匕首剖了魚,掏乾淨內臟,青雀喜滋滋到了溪邊石頭坐下,拿出懷中火折,燃起拾來的木柴,架火烤魚。

“可惜沒有鹽,還有,沒有肉,沒有菜。”青雀盯着漸漸散發出香味的烤魚,心裡遺憾。

估摸着差不多烤熟了,青雀試探着咬了一口,“鮮掉眉毛!”小女孩兒歡呼一聲,又咬了一口,吃的興高采烈。

“丫頭,怎麼能吃獨食呢。”青雀耳中聽得一聲優美低沉的女子聲音,眼前一花,面前的大石頭上盤腿坐着位比丘尼打扮的青年女子。這女子相貌極好看,肌膚瑩白如玉,一又丹鳳眼微微上翹,勾魂奪魄。

“天呢。”青雀張大嘴巴吃驚了半晌,嘖嘖讚歎,“你若留起一頭青絲,會好看死的!”

比丘尼娥眉微蹙,這是個什麼孩子,自己這麼着個出場,她注意的居然是好看不好看!

比丘尼毫不客氣的伸手索取,“分我一半。”青雀盯着她的手看了好一會兒,“手如柔荑,說的就是你了。”很大方的分了比丘尼一半烤魚。

“可惜沒有鹽。”兩人吃着吃着,不約而同的抱怨。

抱怨完,相互看看,展顏一笑。

“我看你蠻順眼。”吃着魚,比丘尼漫不經心的說道:“小丫頭,我收你做徒弟吧,教你最上乘的武功。”

青雀歡快的把最後一口魚吃完,小樹枝扔掉,笑咪咪看向美貌的比丘尼,“我不缺師父,缺娘。你做我娘好不好?”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曹某到此一遊和唐唐送的地雷,謝謝唐唐給舊文送的地雷。

好肥的一章,撒花撒花。

我寫的慢,入v三更對我來說還是很費勁的,這兩天都沒怎麼出門。現在我要出去轉轉,今天只有這一更了。l3l4

第53章 林家(一)第179章第70章 四哥第52章 利器第19章 寧國公(一)10 索子一第178章第73章 親情?第40章 風骨(一)第45章 未央宮(二)4 豔陽天一第71章 較量3 雷雨夜三11 索子二第156章 小勇第114章 起居注第115章 入獄第134章 相互第118章 蒼茫第107章 較量第111章 廟見第19章 寧國公(一)第140章 小住7 春光明媚一第111章 廟見4 豔陽天一第126章 青雀的疑問第43章 親事(二)第78章 宴會(二)第171章 狼狽第73章 親情?第186章第107章 較量第92章 八月第14章 三年(二)第175章第176章第82章 張佑第68章 二十三年(二)第88章 宮廷第170章 妖妃第109章 納徵第54章 林家(二)第62章 英爹第13章 三年(一)第102章 選擇(一)第50章 母親第164章 履新第91章 輕敵第94章 信使第54章 林家(二)第28章 祁玉(二)第99章 令旨第182章第97章 接風第42章 親事(一)第125章 宣城伯府的宴會第135章 神棍第118章 蒼茫第67章 二十三年第158章 遼王的固執第91章 輕敵第113章 生第155章 淘氣第61章 孩子第100章 烤魚第140章 小住第183章第131章 鄧麒的憤怒第75章 失望9 春光明媚三第36章 宸妃(一)第95章 孫女第52章 利器第24章 沈茉(三)第49章 英國公夫人第13章 三年(一)第57章 獵物(一)第162章 彌留第168章 時光第72章 較量(二)第107章 較量第179章第47章 長者(二)第84章 邵夫人第116章 申斥第101章 唯一第16章 初見(一)第54章 林家(二)第141章 放火(上)第60章 二十年3 雷雨夜三第83章 舒心第16章 初見(一)第16章 初見(一)第103章 選擇(二)第162章 彌留7 春光明媚一第63章 祁青雀
第53章 林家(一)第179章第70章 四哥第52章 利器第19章 寧國公(一)10 索子一第178章第73章 親情?第40章 風骨(一)第45章 未央宮(二)4 豔陽天一第71章 較量3 雷雨夜三11 索子二第156章 小勇第114章 起居注第115章 入獄第134章 相互第118章 蒼茫第107章 較量第111章 廟見第19章 寧國公(一)第140章 小住7 春光明媚一第111章 廟見4 豔陽天一第126章 青雀的疑問第43章 親事(二)第78章 宴會(二)第171章 狼狽第73章 親情?第186章第107章 較量第92章 八月第14章 三年(二)第175章第176章第82章 張佑第68章 二十三年(二)第88章 宮廷第170章 妖妃第109章 納徵第54章 林家(二)第62章 英爹第13章 三年(一)第102章 選擇(一)第50章 母親第164章 履新第91章 輕敵第94章 信使第54章 林家(二)第28章 祁玉(二)第99章 令旨第182章第97章 接風第42章 親事(一)第125章 宣城伯府的宴會第135章 神棍第118章 蒼茫第67章 二十三年第158章 遼王的固執第91章 輕敵第113章 生第155章 淘氣第61章 孩子第100章 烤魚第140章 小住第183章第131章 鄧麒的憤怒第75章 失望9 春光明媚三第36章 宸妃(一)第95章 孫女第52章 利器第24章 沈茉(三)第49章 英國公夫人第13章 三年(一)第57章 獵物(一)第162章 彌留第168章 時光第72章 較量(二)第107章 較量第179章第47章 長者(二)第84章 邵夫人第116章 申斥第101章 唯一第16章 初見(一)第54章 林家(二)第141章 放火(上)第60章 二十年3 雷雨夜三第83章 舒心第16章 初見(一)第16章 初見(一)第103章 選擇(二)第162章 彌留7 春光明媚一第63章 祁青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