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

見兒子老實了,盧金嬋這纔看向陳佑:“少保說得有些嚴重了。科舉舞弊當然要查,可也不能爲了抓人而強闖宰相府邸吧?”

陳佑擡起頭來,目光炯炯:“若是宰相涉嫌舞弊,還有甚德性坐在政事堂中?”

不等盧金嬋開口,他又補充道:“春闈舞弊,未成大錯,罪不至死,且只是想叫溫年虎配合調查罷了,怎料到他溫美才百般阻攔。如此行徑,不得不叫人懷疑。”

他停了一下,一字一頓地道:“他是否就是背後主使!”

溫仁福當然不會把兒子交出來!

只是配合調查罷了。

呵!治安寺與河南縣都同王樸、陳佑有關聯,以溫仁福對兒子的重視程度,必然不會放心。就算王、陳二人不動他兒子,也保不齊會不會有其他人想要嫁禍二人挑起爭端。

陳佑和王樸之前想法是,叫溫仁福在辭相和兒子被逮捕之間選一個。

按照他倆的估計,溫仁福一定會選擇保住兒子。

只是讓人沒料到的是,提到溫年虎的時候,溫仁福會那麼過激。若不是陳佑常年習武反應迅速,說不得就要死在那輛馬車上。

這一下,不等盧金嬋反應,趙德昭忍不住出聲:“還是要查清楚!”

“官家明鑑,的確要查清楚。”

陳佑拱拱手,搶先拿住話頭不讓盧金嬋說話:“故而臣來請示官家,以溫美才如此行爲,該如何處置。”

他話音剛落,殿外宦官高呼:“平章事王樸、樞密使馬青求見!”

話音未落,盧雲華立刻起身避回偏殿。

太后在這裡沒問題,但她這個外戚出現在議政之所就逾矩了。太后聽政時候架的簾子也主要是爲了遮她,現在來不及架簾子,她只好暫避。

盧雲華的身影剛消失,兩位宰相便走了進來。

先後向皇帝和太后行禮,馬青直接坐到陳佑讓出來的位置上。

王樸則站在原地,看了一眼坐在馬青下手的陳佑,朝趙德昭拱手朗聲道:“啓稟官家,臣昨日聽聞舞弊事涉集賢殿大學士溫仁福之子,故央陳少保前去說項。”

說着,他朝陳佑點點頭,接着道:“怎料到溫仁福喪心病狂,身爲宰相竟妄圖毆殺另一位宰相!”【1】

其實這件事可大可小,別說是用燭臺砸頭,便是持劍劈砍,也可以說成是“鬥毆”——正如盧金嬋之前所說。而陳佑也好,李樓也罷,還有現在王樸,都死死咬住一個“殺”字。

其中差別,不言自明。

陳佑聽到這番言語,微微低頭不說話。

馬青接過話頭:“如此行徑,着實叫人心寒不已。”

他頓了頓,語氣加重:“今日敢殺陳將明,明日就敢殺王文伯,敢殺我馬青!爲了一個春闈舞弊案就能殺宰相,還有什麼是他不能做的!”

這句話說到了趙德昭心坎裡,他擡頭看向自己的母親,見盧金嬋臉色變幻不已,頓時心中快意。

他收回目光,輕咳一聲,故作沉穩地問道:“依兩位相公之見,溫仁福當如何處置?”

王樸抿着脣同趙德昭對視一眼,隨即長揖:“臣請將溫仁福交至大理寺議罪!”

話音剛落,馬青起身:“臣附議!”

“臣,附議。”陳佑也站了起來。

建隆三年二月丙戌,宰臣溫仁福以襲殺太子少保陳佑坐免。先是,仁福涉科舉弊案,故殺佑以自保。事敗,帝以大理寺論其罪。

溫仁福畢竟曾做過一鎮節度,府中護衛全都是從軍中挑選的,寧強帶着治安寺警員上門時差點打起來。

也幸好溫仁福在家中,及時阻止護衛動手。

無它,在洛陽,他無法反抗。真要是抗旨不尊,或許連家人都保不住。

最終,春闈舞弊這件事沒有牽扯到溫年虎,而是安在了溫仁福頭上。因竇少華等人力保,再加上他奉上八成家資納入國庫,“襲殺陳佑”這一條最後也去掉。

等到宣判時,溫仁福僅僅是被剝奪官身,且不得離京。

這都是後話了,二月初五在溫仁福罷相的軒然大波中過去,次日,便是許多人期待已久的春闈。

初六,起居朝會、兩府議事先後結束。

王樸一下按倒一位顧命大臣,現在無人會同他爭鬥,況且現在也沒什麼好爭的,除了那個空出來的宰相位置。不過這件事至少也要等科舉結束纔會拿出來討論。

兩府相公參政們各自散去,陳佑叫住王樸。

兩人站在路邊,陳佑臉上滿是無奈:“王相恐怕還不知道昨晚寧行仁去找我了。”

“哦?爲了溫年虎?”

王樸笑呵呵地問了一聲。

陳佑長嘆:“相公慧眼!”

“呵呵。”王樸微微搖頭,“不動溫年虎是底線,怎麼都不可能變。”

一個是立下規矩,以免政爭累及家人;另一個則是展現出寬大的心胸,防止其他人被逼抱團。

陳佑無奈:“相公的意思我都明白,可他寧行仁非要裝作不懂!”

“那就得靠將明你去說服他了。”王樸笑容溫和,“畢竟寧強是你的舊部。”

陳佑點點頭,輕聲道:“不過,這治安寺現在要少一個少卿吧?”

這話一出,王樸臉上笑容立刻就消失,面無表情地看着陳佑。

陳佑毫不退縮地同他對視,嘴裡繼續道:“總歸也就半個多月,總不能臨到頭了再來騰出個位置。”

這句話說出後,兩人安靜地對視良久。

終於,王樸緩緩點頭:“將明此言有理,這段時間治安寺有些不像話了。”

兩人達成共識,便就此告辭。

王樸回到政事堂,立刻就叫人去請王彥川。

雖然他同陳佑纔剛剛合謀扳倒溫仁福,甚至接下來還要合夥對付外戚盧家,但現在已經出現矛盾了。

既然陳佑要割他的肉,想來已經做好了王彥川繼續留在樞密院的準備。

另一邊,胡承約尋到了竇少華。

剛進書廳,胡承約開門見山:“如今政事堂僅餘相公和王平章,相公這還是一個英華殿大學士就有些不合適了啊!”

竇少華笑而不答,問道:“某這邊只有酒,德儉可喝得慣?”

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
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