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

只是全師雄的好運道似乎就這麼結束了,先是手下軍兵擅離治下,緊接着魏城爆發民亂。

之前已經說了,全師雄手下數萬人,真正的嫡系是拉到的漢州州兵以及以前的舊部,總共不過數千人。

本部兵馬除了帶到涪城攻梓州,就是留在巴西縣守城,綿州其餘諸縣都是分出去的草頭將軍,自己拉的一干人馬。

這年頭,正規軍的軍紀都沒辦法保證,更別說雜牌軍了,所謂匪過如梳、兵過如篩可不是說說的。

於是,“苦周久矣”的蜀地父老們在喜迎王師之後,發現“王師”的吃相比起周官更加不堪,活脫脫的剛出狼穴又入虎口。

其它地方也就算了,有點反抗很快就被撲滅。

然而魏城卻有一個縣尉先是虛與委蛇,等民怨起來之後煽動亂民衝擊軍營,帶着幾個心腹趁機斬殺佔據魏城的草頭將軍。

如果魏城是在綿州漢州邊境,或許這個縣尉會一戰成名,成爲平亂功臣。

可惜魏城靠近劍州,正愁地盤不夠大的楊光遠得知魏城生亂的消息之後,立刻領兵攻魏城。

手頭沒有可戰之兵,這校尉不得不領着數十下屬棄城遁走。

當全師雄得到消息的時候,魏城已經被楊光遠佔了。

這邊內部正亂着呢,那邊劉承澤領兵出陽平關,於三泉大破吳柳樹軍,一干盜賊散入山林,劉承澤兵鋒直指綿谷縣!

而另一邊,持續不斷的襲擊固然讓詹勝元部行軍速度遲滯,但在沒有數百米外傷人的火器、也不能縱馬馳騁的情況下,叛軍的犧牲十分巨大。

終於在詹勝元攻克難江之後,集州境內再也沒有成規模的反抗。

從難江,有一道近兩百里的谷地直通利州的嘉川、綿谷,就彷彿一把刀子直抵腹心。

在吳柳樹兵敗的情況下,王世安不可能擋住東、北兩個方向的敵軍,要麼困守綿谷城,要麼放棄利州,退往葭萌、劍門。

大好局面,一朝而崩。

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降而復叛,再次投降就算不死,估計也是監禁一生的待遇。

全師雄的想法是讓王世安退到葭萌關,楊光遠帶人進駐劍門關,兩關互爲犄角擋住周軍,甚至可以尋找機會破其一路。而他自己則在綿州防備漢州和梓州方向的周軍。

只可惜,沒人聽他的,他也只得拋棄合作的想法。

就在全師雄心憂該如何行事的時候,馬建成領着周將軍那三千餘人開始穿越石碑谷。

穿過石碑谷,沿着紫巖山腳南下,就能越過綿竹縣城,之後一路平坦,過什邡、濛陽、新都三縣,到達錦官城下。

馬建成自然知道這三千餘人不太可能攻下錦官城,但他不在乎成敗,之所以辛辛苦苦來幫助周將軍,完全是爲了報復陳佑。

在他的計劃中,經過什邡抵達濛陽之後,先破濛陽縣城,驅濛陽之民攻新都,再驅新都之民攻錦官。

濛陽到錦官不過五十里路,如果速度快一點,完全能在錦官府尚未反應過來之前驅民至錦官城下。

腹地兩縣被攻破,軍民損失慘重,敵兵至錦官城下,有了這三條,想來陳佑一定不會好受。

至於這個周將軍會是什麼個結局,不在馬建成的考慮之內,等最後戰鬥開始,他便會遁走。

自從除了城內那些商賈之後,陳佑輕鬆許多。

雖然因爲商業蕭條導致稅收減少,但之前抄家得了不少錢銀,一干用度十分充裕,唯一可慮的便是糧草。

庶民用糧無須煩憂,之前有餘錢的都買了不少糧食,買不起的自有其手段能活下去,只是軍糧還需要他來籌措。

好在夏收將至,新扶持的商賈也漸漸走上正軌,謹慎一些的話,可以在存糧用完之前購入新的糧食。

除此之外,這段時間也有不少好消息。

首先是府內所有行商坐賈都老老實實的交稅,算是開了個好頭。

其次是錦官府書院終於開張了!

由於書院開在城內,也就沒有大動土木,而是依託數個宅院花園改建而來。

書院落成當日,陳佑帶着府衙縣衙一干官員出席儀式。

正門牌坊上是陰刻的書院名字——澤潤書院。

這四個字乃是陳佑親自書寫而成,按照他的說法,是希望書院學子“達則爲聖人,澤被天下;窮則爲君子,溫潤如玉”。

澤潤書院暫且分爲經、書、算、律四院,每院設院長、教授、助教。分別以黃賢、徐師進、韓寅韜、賈義爲四院長。

四院之上有執事長負責考覈課業、執行院紀,有司業處理庶務、考評教員。分別以李華宇爲執事長,張採石和胡德佑爲司業。

書院之主爲山長,陳佑親任山長,但是他不可能分出太多精力在書院上,所以任命魏仁浦爲祭酒,總領書院事宜,司業爲祭酒之副。

凡改造人,當從思想上來改造,而澤潤書院就是陳佑用來改造人思想的武器。

他現在也沒多餘的想法,就三個目標:一是可以讓能工巧匠地位和收入提高,推動技術機器的發明創造和改進;二是藉助目前亂世的便利,重現百家爭鳴的局面,並且這個百家不侷限於哲學社科,還能延伸到自然科學上去;三是培養自己的黨羽。

三個目標,兩公一私。

說起來可能有些諷刺,私心最重的那個目標最容易實現,其餘兩個目標比較困難。

不過沒關係,陳佑現在才二十多,只要能一直在朝堂上立足,這三個目標都有實現的可能。

他已經做好未來幾十年都爲了這些目標而奮鬥的準備了,畢竟利用書院培養黨羽,再快也需要十年才能見成效,其餘兩個目標更不必說。

以後他的官做到哪,澤潤書院就開到哪,而且他也會招攬人才,爭取開設諸如醫、工、武、農等院。

總之目標遠大,同志必須努力!

錦官府這個書院現在是掛在府衙名下,等他調任之後,這個書院就會劃歸陳佑私人所有。

咳!不要誤會,這可不是侵吞國有資產,這是發揮優質社會資源的教育作用,提供更有性價比的教育資源。

你們吶!要理解陳佑的拳拳爲民之心!

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
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