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

轉眼就到二十三了,總共也才一千套試卷,趙振宇等人花了兩天時間終於全部批改完。

此時幾人帶着五十三份答卷來到陳佑書廳。

趙振宇將試卷捧到陳佑桌上:“啓稟使君,這是此次預備錄取的考生試卷。”

張採石也將自己手裡的試卷放上去:“這是各科頭幾名的試卷以及排名。”

“坐吧。”陳佑招呼一聲,拿起排名表仔細查看。

排名是分科來的,經義科有二十人,策論科十六人,律法科只有七人,算術科有十人。

經義策論不太好評價,陳佑直接抽出算術科十人的試卷。

只有第一名答對所有算術題,其餘人等或多或少都有錯處。

不過讓陳佑心中略微滿意的是即便是第十名也足足答對了九道題。還不算太過分。

只是這十人,名字有些熟悉啊!

他擡頭看向算學院院長賈義:“賈院長,這裡面可有學院院生?”

賈義聽到這個問題,臉上露出一絲自豪的笑容:“好叫使君知曉,這十人之中,足有七人是院生!”

陳佑點點頭,接下來只要安排好這十個人的職事,算學院的名聲就起來了。

一邊將試卷放到一旁,一邊道:“放榜之後,抽個空將算術科考卷、試卷張貼出來。”

“是!”賈義點頭應下,坐在一邊不再開口。

緊接着是律法科的試卷,同算術科一樣,律法科排名也是按照正確率來排的,正確率相同,再看統考判詞和兩首詩。

這也不容易出問題,陳佑只是隨便翻翻便放到一邊。

至於經義和策論,不出他所料,排名首重文采,其次是運氣——比如你的觀點是不是恰好和閱卷考官相同。

不過好在陳佑在這批試卷中看到了幾個眼熟的觀點,而且名次還都不算低。

這也是陳佑不着急完全改變科舉現狀的原因之一,畢竟歷朝依靠科舉選拔人才,也出了不少政治上有爲之人,證明這種考試內容,並不能攔住那些一小撮特別優秀的人。

至於有沒有偏科的天才被埋沒,十有八九是有的,陳佑要做的就是擴大科舉內容的包含範圍,儘量減少人才被埋沒的可能性。

但飯要一口一口的吃,長安城也不是一夜就建成的。

就像陳佑看到自己眼熟的幾個觀點後就不準備翻閱未錄取的試卷搜尋遺珠一般,既然現階段能起到足夠大的作用,就沒必要急着去挑戰既得利益者。

慢慢來,積攢到足夠的力量再說。

大概掃了掃這三十六份試卷,陳佑給一些人重新排了名次。

由於這次錄取的絕大部分都要留在錦官府,陳佑就耍了一個小心眼。

經義頭名選了文采最好的那一個,算是給趙元昌推薦了一個文學之士;而策論的頭名和第二名分別是一個文中似有諍諫之意的考生和一個稍微有些實幹之意的考生。

前兩個不是陳佑需要的,最後一個也不是陳佑最看好的,但文學、諍臣、做事之人,各推薦了一個,應該能讓趙元昌滿意。

有人可能會問了,你陳將明既然有私心,爲什麼不索性全部推薦那些文章寫得花團錦簇之人入京?

要知道,陳佑希望錦官府能有更多的人才、自己能網羅到有潛力的部署,最終的目的還是表現自己的能力、贏得更多的支持。

別的不說,就說全部都推薦那些文章寫得好的人入京,如果這三個都不堪大用,敗壞的是錦官府試的名聲,影響的是別人對陳佑辦事能力和識人眼光的判斷!

截留人才是行政機構的本能,但爲了截留人才而壞了機構當家人自己的前途,那就得不償失了。

將最終名單確定,陳佑放到桌子上用食指點了點:“就照這個來,午時之前張貼出去。”

“是。”

趙振宇從桌上拿過名單,躬身答應。

“嗯,另外,準備鄉飲酒禮。”陳佑說着說着頓住,考慮了一下時間才接着道:“就二十五那天中午。”

“喏!”幾人答應下來,告罪離開。

鄉飲酒禮自周便有,從唐時起是地方長官宴請當地將入京鄉貢的宴會,主要目的是爲了祝福鄉貢們在科舉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同時和未來的官人們拉一拉關係,表示一下自己禮賢下士的風範。

由於在宴會上會齊唱《鹿鳴》,鄉飲酒禮後來又被稱爲鹿鳴宴。

雖然錦官府這次不是送鄉貢上京考試,但畢竟是府試結束,辦一下這個鄉飲酒禮也正合適。

“多福!別看書了,走,咱們兩個出去轉轉!”

體態有些豐腴的高多福擡起頭來,看向自己的室友,無奈道:“嚴麻子你就不能消停一會嗎?再過幾天就是月考了,還不趕快複習!”

“哈!”臉上滿是麻子的嚴無病臉色誇張道:“複習?復個屁習!”

說着,上前幾步伸手勾住趙多福的脖子:“咱不都是對過答案了嘛,這次府試肯定能過!咱們啊,按照使君所說那就是該畢業了!腦殼子有毛病才複習月考!”

高多福一臉無奈,知道嚴無病說得有道理,可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他可是知道官府有多黑,當年他父親手裡有一個鋪子,雖不是日進斗金,但也能支撐他進學讀書。然而之後硬是被縣衙主簿給下手黑掉了!

這一家人就這麼跌入谷底,好在家中還有幾畝薄田,高父放手快沒被趕盡殺絕,又借了些錢做一些小商小販的生意。

只可惜後來蜀國滅亡,一系列的動亂讓他家一直沒什麼起色。

得知陳使君開辦學院後,高多福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才入了算學院,之後又報名參加府試,希望能給藉此獲得一個向上的機會,擺脫目前困境。

也因此,他雖然對陳使君比較感激,但對官府裡面那些人可沒什麼好的印象。

尤其是在聽說過不少孟蜀時科舉舞弊事件之後,即便自我感覺考得不錯,對自己這個沒錢沒勢的窮人能考上的期望也不高。

“走吧!”嚴無病見高多福不再說話,便試圖拉他起身,“今天是曾三郎設宴,聽說他家新收了幾間鋪子,說不得就要招賬房先生!”

得!聽他嘴上說得好聽,原來對府試得中的期望也不是太高,反而想要靠上富戶當一個賬房。

這就是窮人的無奈了,如果沒有科舉或者科舉不公的話,他們將徹底失去晉身渠道。

而如果不是陳佑開了算學院,可能連進大戶人家當賬房的機會都沒有!

兩人並肩而行,一邊說着對這次府試的猜測,一邊向經學院行去——那曾三郎正是經學院的院生。

走了沒多遠,突然看到一個院生從大門處跑進來:“放榜了!放榜了!”

放榜了!

嚴無病高多福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擡腳朝學院大門跑去。

曾三郎是誰?他家要招幾個賬房?

都這時候了,誰還在乎一個賬房先生的工作啊!

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
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