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

好在這個時候殿內傳來趙元昌的誇讚聲,總算讓陳佑稍稍心安。

趙元昌誇的是長子德昭,一句話陳佑聽得模模糊糊,趙元昌說的誇的那個詞也不知道是“聰敏”還是“聰明”。不過聽起來官家心情不錯,興平郡王也沒惹官家生氣,那就好得很。

在宦官的指引下,陳佑走過前殿,進入後方的一間屋子。

果不其然,皇帝皇子都在屋內。

陳佑進來的時候,趙德昭正在向父親展示他自己做出來的一個小玩具。

陳佑眼神不錯,立刻就看出來,那是一個簡易的顯微鏡,主要材料是兩個放大鏡。難得趙德昭這麼一個五六歲的小孩能沉下心來調整兩面放大鏡的距離,以達到可以視物的程度。

不過想要調整到合適位置,要是運氣不好,得嘗試很多次。一個孩子天天抱着兩個放大鏡玩,也不怪傳出興平郡王玩物喪志的消息了。

陳佑進門纔看清屋內情形,正準備行禮,就聽趙元昌道:“大哥把這東西拿給長陽子看看。”

“好!”

清脆的童音響起,趙德昭小心翼翼地捧着那根簡陋的顯微鏡走到陳佑面前,舉過頭頂:“給陳先生看。”

陳佑連忙接住:“有勞大王。”

趙德昭微傾腦袋考慮了一下,然後擺正臉色道:“不必多禮。”

沒等陳佑反應過來,他又面帶急色指着陳佑拿在手裡的顯微鏡:“這個要放在眼睛上看,就對着樹葉!”

一邊說話還一邊用手比劃,顯然十分期待陳佑對這件作品的評價。

陳佑看了眼一臉滿意神色的趙元昌,見他點頭,這才接過趙德昭遞過來的樹葉,舉起顯微鏡和樹葉,對着光看去。

可能是樹葉太厚的原因,也可能是光不夠強,總之陳佑看到的景象十分黯淡雜亂,但不可否認,這的確是一個顯微鏡!

陳佑心中感慨,將顯微鏡還給趙德昭,讚了一聲:“這是一個改變世界的發明。”

此言一出,趙德昭還有些茫然,不知道該不該表現出被誇讚的喜悅。一旁的趙元昌卻收斂笑意,正色問道:“將明此言何意?”

陳佑解釋:“好叫官家知曉,方纔臣發現通過興平王做這個,臣覺得稱呼爲‘顯微鏡’比較合適,通過顯微鏡看到的樹葉同我們平常看到的樹葉不同。臣認爲,顯微鏡的出現,將我們的目光從眼前這個大尺度的世界,擴展到平常看不到的小尺度的世界。至少在醫學上面,有了顯微鏡的幫助,將會有極大的進步。”

說實話,趙德昭並不明白陳佑是怎麼從顯微鏡聯繫到醫學進步的,他不理解其中的邏輯關係。甚至於有那麼一瞬間他都懷疑陳佑是不是在拍趙德昭的馬屁,只不過一想到趙德昭的年紀,這個猜測就被他拋棄了。

不過沒關係,他是皇帝,像顯微鏡這種無關緊要的小事,丟給底下人就好了。若是真如陳佑所說,就能爲趙德昭揚名,即便不成也沒什麼損失。

“既然如此,嗯,正好本草還在編着,准許你從太醫署調人在你那書院開一個醫學院,專門負責此事。”

這算是意外之喜了,陳佑當即躬身一禮:“臣遵旨。”

這事說完,趙元昌喊來姆媽帶興平王去尋聖人,他自己則同陳佑來到前殿。

“聽說你今年要把妻兒都帶去長安?”

驟然被問到這個問題,陳佑不明白趙元昌的心思,只得照實道:“正是,長子已經五歲,帶在身邊正好教養。”

說到這裡,他一臉苦色:“說出來也不怕別人笑話,我這離家近兩年,年前回到家中,兩個孩子卻是已經不認識我這個父親,被嚇得哭出聲來。”

趙元昌點點頭:“那是得帶着。”

陳佑沒有說話,他等着趙元昌繼續往下說。

過了一陣,就聽見趙元昌問道:“你說要教養兒子,可有什麼計劃?”

這個問題陳佑一直在考慮,不爲其他,就爲了不把自己兩個兒子養廢了。

因此,當趙元昌問到之後,陳佑只是稍一猶豫,便痛快開口:“家中二子尚幼,故而只是準備教一教識字,和簡單的詩詞,同時教導他們一些爲人處世的道理。”

“哦?”

陳佑解釋道:“譬如長輩在不可先食,譬如言而有信,譬如尊老愛幼。”

“都是一些常說的東西。”趙元昌有些奇怪,“那你準備什麼時候讓他們學習典籍?”

“大概十歲左右可以讓他們接觸典籍了,只不過除了古籍經典,還準備叫他們接觸物理算術等,以後是學習什麼,就看他們長大之後對哪方面感興趣了。”

沉默一陣,趙元昌再次開口:“沒想過培養他們入仕麼?”

這一次陳佑沒有立刻回答,他終於明白了,趙元昌還在因爲皇長子的教育問題而煩惱。那麼在他臨出發離京之前把他叫進宮來,難不成是想讓他做皇長子的老師?

想到這裡,陳佑眼皮一跳,幸好之前說了就別之後兒子不認自己的事情,不然怕不是要把皇子帶到京兆去。

陳佑都不願意想這個猜測成真的可能性,帶着一個五六歲的皇子出鎮,那跟抱着核彈上戰場沒什麼兩樣。一不小心即便核彈沒爆,只要出了點小小的問題就夠他受的。

深吸一口氣,不管官家有沒有讓他當興平王老師的想法,都得提前打消。

整理了一下思緒,陳佑開口了:“好叫官家知曉,臣以爲兒孫自有兒孫福,父母管的再多,到最後決定人生的還是自己。我不在乎子孫們能不能出將入相,只要能爲國爲民做出一些微小的貢獻,一輩子縮在書院研究典籍也好、探尋物理也罷,我都不反對。”

我又不打算一定要子孫當官,隨便他們怎麼發展,我可不懂如何培養一個合格官員甚至合格皇帝。

這就是陳佑話語中蘊含的意思。

趙元昌或許聽懂了,也或許沒聽懂,但是他是皇帝,有任性的權力。

於是,好不容易放下心來的陳佑聽到了一個對臣子來說比較驚悚的問題:“將明,你以爲什麼樣的皇帝是一個好皇帝?”

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
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