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

“無論如何,在實戰證明新城牆效果確實比老城牆好之前,這種新式築城方法不宜推廣。”

開口的是王彥川。

當初見識了新築城法然後派人去延州試驗是兩府一同做出的決策,但這不妨礙他現在反對這件事。

因爲最開始提出這個建議的是陳佑,大家之所以認同,是對陳佑的信任。

現在出了新法築城被攻破的意外,這個信任就要打個折扣。

陳佑面容沒有絲毫波動:“這也是我想說的。”

“咳。”王樸輕咳一聲,結束關於新築城法的話題,“那就按將明所說,政事堂去信延州,照往常處置。”

宋敏貞“嗯”了一聲,示意這件事他負責。

王樸點點頭,繼續往下說:“爲了夏州之戰,我們準備的時間太長,定難軍有所警惕實屬正常。不過也正因爲準備時間拉得足夠長,定難軍現在只是警惕,而沒有備戰。”

陳佑敲了敲桌子示意自己要發言,其餘四人目光移到他身上後,他開口道:“定難軍同契丹不一樣,定難軍中高層基本上不是党項人就是党項化的漢人,而且西有瀚海、南有白于山,我方細作想要混進定難軍已是艱難,更別說獲得重要情報。

“不過,安定下來倒也能打探到一些消息。大部分之前給諸位看過,只說最新的,前兩天才收到,不過送出消息的時間是去年年末,十二月底。”

陳佑頓了頓,他原本不覺得這樣的情報有拿到宰相面前討論的必要,不過既然党項做出了試探,說不定兩者能夠聯繫起來。

“去年十二月,定難軍節度使李彝殷召集党項各部首領聚於朔方。”

朔方,是朔方縣,夏州州治,同時也是定難軍節度使治所,同位於靈州的朔方節度使相差有五百多里路。

房間內安靜下來,只剩下燭花爆開的聲音偶爾響起。

陳佑等了一陣,才反應過來大家是在等他繼續往下說,嘴角不由自主地扯動:“就這些,沒有更多的消息了。”

想了想,他又補充道:“還沒有傳來間諜失聯的消息,也沒有朔方動亂的消息。”

“這證明,至少目前党項諸部無人會反對李彝殷。”

王樸說出了陳佑想說的結論。

他長出一口氣:“那就不需要多想了,這是李彝殷的試探。”

竇少華聞言開口:“這樣的話,我認爲沒必要再讓延州和從前一樣應對。”

“我贊同。”陳佑立刻開口,他已經想明白了,“先是擊敗契丹,後又平滅嶺南,以我大周威風,本不當對党項太過容忍。”

竇少華點頭:“的確如此,若當做無事發生任由延州照前例處置,李彝殷只會有兩種猜測:我等欲對其動兵,朝廷軟弱只能坐視。”

“但若突然強硬,會不會刺激到李彝殷?”

提出疑問的是王彥川。

說來在座五人獨自帶過兵的,就只有陳佑和竇少華兩人。但王樸、宋敏貞也曾跟在先帝身邊出謀劃策,對行伍事不陌生。

所以涉及軍事的話,王彥川話語權最低,故而他想要多體現自己在這方面的存在感。

這也無所謂,到了他們這種程度,軍事政治不分家,任何軍事行動,必然有政治訴求在後面支撐。

“十之八九。”

王樸回答了王彥川的問題,同時他手指輕輕敲擊桌面,顯然也在考慮陳佑和竇少華的建議。

王彥川繼續道:“而且朝廷雖然準備了幾個月,但爲了不叫定難軍發現,兵馬糧草都還分散在沿邊各州,後方運輸糧草的丁夫還沒開始徵發,這也需要時間。”

“我提醒一下松嶺相公,一旦我們真的開始調集兵馬糧草,最晚不過半個月,李彝殷就會收到消息。”陳佑語氣嚴肅,“沿邊各州情況比我們想象的要嚴峻,定難軍收買的內應可不少。”

“呵。”王彥川乾笑一聲,沒有迴應。

好一會兒,王樸停下手中動作,看向宋敏貞:“方正怎麼看?”

宋敏貞瞅了一眼陳佑,然後同王樸對視,呵呵笑道:“我就一個問題,朝廷做好了在三月同定難軍開戰的準備了麼?原先我們計劃是到四月底五月初,一邊派出使者一邊準備開戰,現在提前近兩個月,能不能行。”

“需要重新評估。”陳佑開口,“至少三天時間。”

王彥川插話道:“三天還是等得起的。”

“不能再等了!”竇少華出言反駁。

他稍稍估算,語氣有些急促:“延州消息送到京城本身就耗費了時間,戰場之上除非行險,否則都得料敵從寬,我們不能把勝利的希望放在定難軍疏忽輕慢上面!”

說着,他忍不住一拳砸在桌面上,十分堅定地掃視陳佑等人:“我的建議是,立刻派出使者要求定難軍交出喜玉部,至少是喜玉部一干首領,同時調集兵馬準備攻入定難軍!”

“如果失敗。”宋敏貞看着竇少華,“的確,不能把勝利的希望放在敵人身上,但要是出現大敗,對我等來說就是一個難以翻越的坎。”

他有一句話沒說出口,一旦失敗,對兩府威望打擊巨大,前線總指揮巴寧泰因爲手下有兵,不一定會出問題,但兩府必然要有人負責請辭。

屋內再次安靜下來。

竇少華抿着嘴脣,好一會兒,他終於開口:“我來……”

“我有一個建議。”

陳佑打斷了他的話。

情緒一旦被打斷,就很難在續上。

竇少華嘆了口氣,目光移向陳佑。

此時,陳佑的臉上古井無波,完全看不透他在想什麼。

王樸開口道:“將明有話直說便是。”

陳佑點點頭,看了宋敏貞一眼,然後道:“我贊同伯菁相公的建議。”

第一句話就推翻了他之前的想法。

“掩飾還是要有的,如果李彝殷願意交出喜玉部,那當然好,但若不願意,朝廷就得迅速做出反應。”

他語氣沒有絲毫起伏:“我的意見是,派遣使者和讓延州自己應對一同做,但也得開始調動兵馬給定難軍以壓力,做好隨時開戰的準備。如果戰事不順。”

他頓了頓,掃視諸人,說出了最後一句話:“如果戰事不順,我去西北接替巴寧泰。”

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
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