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大限將至

收費章節(12點)

十二月十二日,龐躍龍與周渝生向牧浩洋提交了攻打美國本土的行動草案。

當時,牧浩洋就嚇了一跳。

要知道,對美國的戰略轟炸還沒有開始呢,空軍在毛伊島上修建的第一座基地要到十二月二十日才能投入使用。按照母祁鐵的安排,要到十二月二十五日,空軍纔會初次轟炸美國本土。

不是母祁鐵不求上進,而是轟炸機較爲特殊。

戰略轟炸機不是電動運輸機、也不是戰術戰鬥機,需要大量的地勤設備,也需要完善的基礎設備。如果把戰略轟炸機部署在野戰機場上,每執行兩次作戰任務,就需要返回後方的空軍基地進行一次全面維護,而部署在設備齊全的空軍基地裡,能夠連續執行五次作戰任務才需要進行全面維護。主要就是,戰略轟炸機執行任務之後,都需要得到適當的維護,才能保持狀態。明顯,在設備簡陋的野戰機場上,根本無法維護轟炸機,也就無法確保轟炸機處於最佳狀態。

當然,戰略轟炸機也極爲高貴,一架就頂得上十架大型電動運輸機。

受此影響,空軍必須首先在前線修建設備齊全的基地,然後把轟炸機派過去,進行幾天的適應性鍛鍊,才能執行作戰任務。

要知道,離夏威夷羣島最近的中國空軍基地在一萬公里之外,如果讓轟炸機每執行兩次任務就返回維修,作戰效率肯定會低得嚇人,還不如花點時間在前線修建空軍基地,提高轟炸機的作戰效率。

現實上,就算戰略轟炸開始了,也不能立即攻打美國本土。

美國的國土面積跟中國差不多,即便除掉阿拉斯加州,也不比中國小多少,而美國西海岸地區的面積相當於法國與德國之和,其西海岸線長達上萬公里,有數十座人口在百萬以上的大城市,其中西雅圖、舊金山與洛杉磯都是超級大都市,加上附近的城鎮,三座城市羣的人口都在兩千萬以上,洛杉磯更是高達三千五百萬。如此稠密的城市、如此多的城市,意味着美國西海岸地區有數量衆多的軍隊,還有較爲完善的軍事設備,有足夠的能力抵抗登陸部隊。

從難度上講,登陸美國西海岸肯定超過了二戰時的諾曼底登陸戰役。

現實上,根本不能進行對比。

原因很簡單,美國在本土戰場上,不存在兩線作戰的問題,因而不用把兵力集中部署在東部地區,完全能夠集中力量守衛西海岸地區,而當年的德軍,必須把主力部隊集中到東線戰場上,留在西線的部隊不但少,而且素質低下。

能夠說,要想登陸美國西海岸地區,中國要做的準備,肯定超過二戰時的盟軍。

問題是,當時隊還沒有爲此做準備。

要知道,按照牧浩洋的規劃,在戰略轟炸取得一定的效果之後,纔會考慮在美國西海岸地區登陸。

從時間上看,這肯定是二零五六年第二季度的事情了。

龐躍龍與周渝生在這個時候提出登陸美國西海岸,而且認爲在年底、最遲二零五六年一月就能實施,明顯過於樂觀了。

明顯,牧浩洋不會批准如此瘋狂的作戰方案。

當時,還有另外一件事,讓牧浩洋必須得暫時放下攻打美國本土的想法,而且還讓他給母祁鐵下令,把初次大規模轟炸美國本土的時間訂在了二零五六年一月一日,這件事就是歐洲聯邦的最終選擇。

在二零五五年八月底,歐洲聯邦完成了必要的政治進程,宣佈正式成立。

九月一日,歐洲聯邦的三個邦國,以及已經在原則上答應加入歐洲聯邦,正在積極準備全民公投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與奧地利以準邦國的身份,舉行了盛大的國慶典禮,並且在柏林、巴黎與羅馬分別升起了歐洲聯邦的國旗:藍色底、中心爲一白色正三邊形。藍色底意味着歐洲,而且與歐洲聯邦的前身、即歐盟的旗幟基色一樣,白色正三邊形代表法國、德國與意大利這三個核心邦國,也同時意味着歐洲聯邦好像三邊形一樣穩固,是完整如一與牢不可破的國家。

今後,歐洲聯邦的國旗還會變化,即在白色正三邊形外面增加白色五角星,意味新加入的邦國。

到二零五五年十二月二十日,除了法德意之外,已有六個國家,即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奧地利、匈牙利與捷克加入歐洲聯邦,其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與奧地利已經完成了全名公投表決,匈牙利與捷克將在二十四日公佈全民公投結果。也就是說,歐洲聯邦已有九個邦國。

按照歐洲聯邦與中國的密約,只需有十個邦國,歐洲聯邦就向美國宣戰。

當時,歐洲聯邦正在跟斯洛伐克進行談判,爭取第十個邦國。

只是,談判進行得並不順利,主要就是斯洛伐克在聯邦基礎議會中的議席問題,而誘因是斯洛伐克遞交的人口統計數據存在嚴峻的水分,引起了荷蘭、奧地利與捷克等邦國與準邦國嚴峻不滿。

在歐洲聯邦的政治結構中,邦國在基礎議會中的席位,間接決定了邦國的地位。

決定席位的,正是邦國的人口水量。

當時,斯洛伐克提交的數據是,擁有一千四百萬人,而荷蘭、奧地利與捷克指出,斯洛伐克的人口統計數據來自於二零三五年之前,也就是全球自然災害之前,而全球自然災害導致全球人口大幅度降低,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例外,而斯洛伐克在二零五零年的人口普查結果是不到一千萬。

四百萬的差距,相當於八個席位。

明顯,這讓荷蘭、奧地利與捷克這三個老實遞交了人口調查演講的國家非常不滿,認爲斯洛伐克想擴大在歐洲聯邦的影響力。

當時,捷克以至要挾要退出歐洲聯邦。

要知道,捷克還沒有提交全民公投的結果,因而在法律上只是歐洲聯邦準邦國,隨時能夠退出。

這下,問題變得複雜了。

讓斯洛伐克重新進行人口普查,至少需要一個月才能完成,也就不可能在年底之前正式加入歐洲聯邦。更要命的是,斯洛伐克已經通過了全民公投,如果重新進行人口普查,肯定會讓很多斯洛伐克人感到不滿,覺得歐洲聯邦不信任他們。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斯洛伐克議會中的反對黨很有可能要求重新進行全民公投。暫且不說再次公投的結果(當時斯洛伐克支持加入歐洲聯邦的比例只有百分之五十四,反對的爲百分之四十六),拖延的時間就非常致命了。

法德意三國非常清楚,中國絕對不會把給歐洲聯邦更多的時間。

要知道,隊已經攻佔了夏威夷羣島上的兩座大島,接下來就會對美國本土進行戰略轟炸。從軍事上講,戰略轟炸將持續幾個月,然後纔是地面進攻。在此期間,中國肯定會處理歐洲問題。說得間接一點,如果歐洲聯邦不能在年底獲得第十個邦國,中國就會發動歐洲戰爭。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當時中國確實已經爲歐洲戰爭做好了準備。

在大陸戰場上,中國陸軍依然保持着四十個集團軍,而且後撤的兩百公里根本不會對隊發動進攻形成影響。

到了十二月二十七日,隨着中東軍團攻佔特拉維夫,中東戰爭宣佈結束。

三天之後,土耳其開始與中國談判,提出了參戰條件,而中國也較爲傾向於接納土耳其爲盟國。

此外,美國海軍全軍覆沒,中國海軍艦隊已能遠征大西洋。

別忘了,到十二月,中國海軍已經擁有二十七艘超級航母,組建了二十七支由十一艘大型戰艦組成的航母戰鬥羣,而歐洲聯邦總共也就只有六支航母戰鬥羣,而且擁有的都是在戰前建造的大型航母。

真要打的話,歐洲聯邦海軍在一場戰鬥中就將灰飛煙滅。

這些事情無一例外的表明,中國正在加緊完成針對歐洲的作戰部署,而且有足夠的能力在二零五六年一月一日發動進攻。

對歐洲聯邦來說,打贏這場戰爭的機會爲零。

不能與中國打,也就只能設法處理內部問題,儘快獲得第十個邦國。

當時,歐洲聯邦採取了兩條線路齊頭並進的處理措施。

第一條線路,就是積極爭取另外一個邦國,而最有可能在年底加入歐洲聯邦的是瑞士與奧地利之間的列支敦士登。這個山地小國只有幾萬人,而且以奧地利人爲主,早就有加入歐洲聯邦的傾向,全民公投表決能在三天之內完成。雖然列支敦士登是極不起眼的小國,但是作爲一個國家,只需加入歐洲聯邦,就湊齊了十個邦國。現實上,盧森堡就是一個與列支敦士登差不多的彈丸之國。

第二條線路,就是向斯洛伐克施壓。在十二月二十日,歐洲聯邦國防軍已經在斯洛伐克的東北方向上部署了十五個師的龐大兵力,而且開始策劃進軍布拉迪斯拉法的作戰行動,估計用一天就能佔領斯洛伐克首都。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別的選擇,歐洲聯邦國防軍將攻佔布拉迪斯拉法,然後宣佈接管斯洛伐克,使其成爲歐洲聯邦的邦國。當時,歐洲聯邦政府已經準備好了一項法案,主要內容就是通過軍事行動統一歐洲大陸,準備在必要的時候交給聯邦議會審批。

在如此緊要的關頭,牧浩洋肯定得盯着歐洲聯邦。

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51章 時間點第73章 餘波第38章 狼羣第18章 畫蛇添足第116章 敗不餒第57章 戰術偵察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204章 小人物第9章 錯誤的航線第91章 戰略突擊第40章 此消彼漲第33章 再次出擊第157章 將星隕落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211章 大包抄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30章 誰更瘋狂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72章 愛國商人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3章 戰前會議第3章 本性難移第20章 混戰第16章 暗藏殺機第60章 振作第30章 誰更瘋狂第105章 新德里戰役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90章 獨木難支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121章 全電動潛艇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25章 奮起一戰第18章 千鈞一髮第28章 直升機空戰第43章 闖關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37章 抽絲剝繭第7章 關聯性第16章 陰差陽錯第37章 抽絲剝繭第84章 連環拳第10章 共同體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123章 核潛艇的明天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51章 整軍備戰第135章 全局第54章 最後衝刺第39章 餘輝第81章 同盟集團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9章 臨時考覈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50章 另有其人第136章 夾心餅乾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13章 希望尚存第6章 點火第29章 血戰戈蘭高地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141章 入朝第63章 誤打誤撞第66章 末端攔截第37章 刺刀見紅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49章 最佳選擇第53章 軍事部署第80章 情況有變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170章 崩潰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27章 商船立功第98章 大規模佯攻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234章 決勝點第119章 技術就是力量第91章 浮上水面第253章 謀略家第43章 根源第24章 重大發現第21章 突如其來第30章 援朝總司令第10章 欲蓋彌彰第69章 登門求教
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51章 時間點第73章 餘波第38章 狼羣第18章 畫蛇添足第116章 敗不餒第57章 戰術偵察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204章 小人物第9章 錯誤的航線第91章 戰略突擊第40章 此消彼漲第33章 再次出擊第157章 將星隕落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211章 大包抄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30章 誰更瘋狂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72章 愛國商人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3章 戰前會議第3章 本性難移第20章 混戰第16章 暗藏殺機第60章 振作第30章 誰更瘋狂第105章 新德里戰役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90章 獨木難支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121章 全電動潛艇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25章 奮起一戰第18章 千鈞一髮第28章 直升機空戰第43章 闖關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37章 抽絲剝繭第7章 關聯性第16章 陰差陽錯第37章 抽絲剝繭第84章 連環拳第10章 共同體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123章 核潛艇的明天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51章 整軍備戰第135章 全局第54章 最後衝刺第39章 餘輝第81章 同盟集團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9章 臨時考覈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50章 另有其人第136章 夾心餅乾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13章 希望尚存第6章 點火第29章 血戰戈蘭高地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141章 入朝第63章 誤打誤撞第66章 末端攔截第37章 刺刀見紅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49章 最佳選擇第53章 軍事部署第80章 情況有變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170章 崩潰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27章 商船立功第98章 大規模佯攻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234章 決勝點第119章 技術就是力量第91章 浮上水面第253章 謀略家第43章 根源第24章 重大發現第21章 突如其來第30章 援朝總司令第10章 欲蓋彌彰第69章 登門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