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全民動員

七月八日,美國總統盧卡斯發表電視講話,宣稱美國絕對不會同侵略者媾和,號召所有熱愛自由的美國公民拿起手裡的武器,捍衛家園與土地,保護親人與同胞,跟野蠻的侵略者死戰到底。

隨後,美國聯邦戰爭委員會就下達了全民動員令。

在戰爭時期,由聯邦政fǔ、國會主要委員會、聯邦最高法院與聯邦檢察院共同組成的戰爭委員會是美國的最高權力機構,集司法、立法與行政權於一體,而總統是委員會主席,爲美國最高統帥。

戰爭委員會下達的命令就是法律。

看上去,美國準備死戰到底了。

可以說,這絕對不是可以兒戲的小事。

根據國際機構統計,大戰爆發前,全球的槍支總量在十二億左右,其中七億在美國,相當於每個美國人都有一把槍。在全球所有人口超過一億的國家中,美國是唯一允許公民合法持槍的國家。在美國的絕的部分地區,一個家庭擁有兩到三把槍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美國民間有大量槍彈儲備。在一些槍文化比較濃厚的地區,比如在弗吉尼亞州(該州是美國獨立戰爭的主要功臣)、以及內華達州(該州犯罪率居美國之首),槍支的保有量甚至超過了居民的數量。

對於任何一支攻佔美國領土的軍隊來說,美國民衆手裡的槍支都是心腹大患。

事實上,美國民間槍支引發的問題,在西海岸地區已經顯現了出來,而且成爲造成駐軍傷亡的頭號因素。

不到半年,中國在美國西海岸地區的駐軍就有上萬人傷亡,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在與持槍平民發生衝突時導致的。

針對這一情況,佔領軍出臺了極爲嚴厲的槍支管制規定,開始收繳平民手裡的槍支。

比如,在佔領洛杉磯之後,中國軍隊就發佈公告,要求當地居民在四十八小時止內上繳所有槍支,逾期不上繳者,將遭受嚴厲懲罰。隨後,駐軍把槍支與生活保障掛鉤,只有上繳了槍支的居民才能獲得必要的生活物資。在爲期一個月的整肅期間,駐軍將逐一搜查所有居民住所,發現‘私’藏槍支者將遭到嚴懲,不但不能獲得駐軍配發的生活物資,還將沒收所有個人財產。在整肅之後,駐軍仍然會不定期的突擊搜查可疑居民住宅,對‘私’藏槍支者按照密謀暴‘亂’論處。

問題是,這些政策並沒有起到明顯效果。

主要就是,藏匿槍支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而且搜查行動也不可能徹底。

在洛杉磯,駐軍只在一個月之內收繳了不到一百萬支槍械,而保守估計,洛杉磯居民保有的槍械在一千萬到一千五百萬支之間。也就是說,持續了一個月的肅清行動,只收繳了十分之一的槍支。

事實上,洛杉磯的收繳行動還算順利的了。

在大西雅圖地區,駐軍只收繳了不到五十萬支槍械,而該地的儲槍量應該在一千萬支以上,而在薩克拉‘門’託,居民只主動上繳了十萬支槍械,被‘私’藏起來的多達四百萬支,而且以自動武器爲主。在聖迭戈,居民甚至拒絕上繳槍械,還爲此跟駐軍發生了衝突,導致數千人死亡。

面對這一情況,中國軍隊開始採用“連坐制度”。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劃分片區,只要有一個人‘私’藏槍支,該片區內的所有居民都將遭到懲罰。

後來,這一制度被擴大。

在聖迭戈,駐軍的管制條例最爲嚴厲,即任何居民持槍上街,都會被視爲暴‘亂’份子,駐軍可以在不詢問的情況下當場擊斃。如果駐軍遭到襲擊,則襲擊發生的片區將被視爲集體暴‘亂’,所有成年人都將被視爲暴‘亂’份子。

當然,在嚴厲的管制措施下,也有對應的獎賞措施。

在各地,駐軍都大力獎賞主動上繳槍支的居民,比如優先爲其提供生活保障,幫助其改善生活環境。對於舉報‘私’藏槍支者,駐軍除了爲其保守秘密之外,還會給予其他獎賞,比如提供更好的工作崗位。

當時,中國軍隊在美國西海岸的各個城市,都成立了“駐軍管制司令部”,後來還組建了“西海岸地區管制司令部”,專‘門’負責管理佔領區,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收繳佔領區內的槍支。

經過數個月的努力,中國軍隊在西海岸地區的收繳行動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到六月底,中國軍隊在西海岸地區已經收繳了大約五千萬支槍械,其中不少是從美軍中流落出來的自動武器,甚至包括機關槍、電磁槍等高‘性’能槍械,還收繳了大量只有軍隊纔有的單兵武器,比如反坦克導彈、單兵防空導彈、火箭筒等等。這些收繳的武器,都被中國軍隊統一銷燬,部分美軍的制式武器則保留了下來,後來提供給了美國國民衛隊,即美國的地方治安部隊。

問題是,大規模收繳槍械,也帶來了負面影響。

最大的影響,就是在佔領區內,出現了大大小小數千支游擊隊。

當時,由民衆自發組成的游擊隊的規模都不是很大,一般只有十多人,而且大多數都是城市居民。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美國本身就是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在大戰前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居住在城市裡面。只有很少一部分游擊隊的規模較大,而且離開了城市,在山區裡活動。

所幸的是,中國軍隊早就掌握了與敵國游擊隊作戰的方式。

對付城市裡的游擊隊,主要辦法就是讓其自覺放棄抵抗,而採取的手段,主要是迅速恢復正常秩序,爲居民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並且組織城市居民進行戰後重建,讓大部分居民都有事可做。

說白了,平民自發進行遊擊戰,主要就是對現狀不滿,而不滿的根源,又主要與生活質量降低有關。如果能夠讓佔領區的居民過上正常生活,讓其有勞動的機會,就能有效遏制游擊隊。

當然,這些招數,對付那些由潰散軍人組成的游擊隊沒有多大作用。

對付這些游擊隊,駐軍的辦法更加直接:趕盡殺絕。

根據在俄羅斯戰場上的經驗,佔領美國西海岸地區的中國軍隊組建了大批專‘門’與游擊隊作戰的部隊。這些部隊的規模都不大,而且以特種兵或者偵察兵爲主,主要作戰手段是通過空運進入游擊隊較爲活躍的山區,搜尋游擊隊的藏身地點,然後動用重火力,徹底消滅游擊隊的根基。

當然,這將不可避免的導致平民傷亡。

要知道,即便在山區裡面,游擊隊的根基也是平民,而且往往會把一些小村鎮、農場等當成落腳點。

只是,中國軍隊沒有手下留情。

俄羅斯的反游擊戰已經證明,要想單獨對付游擊隊是不可能的事情,在打擊游擊隊的時候將不可避免的危及到平民。

所幸的是,美國的城市化比俄羅斯高得多,山區裡的平民更是少之又少。

可以說,當時西海岸地區的戰鬥並沒結束。直到大戰結束,也就是美國宣佈無條件投降之後,仍然有不少游擊隊在山區裡面活動,而且很多游擊隊堅持了數年之久。最後才因爲失去了羣衆基礎,不得不放棄抵抗。

由此可見,對付游擊隊的唯一辦法,就是撲滅戰火。

只有在戰火燃燒的地方纔有游擊隊,在世道平靜下來之後,沒有任何人願意放棄平靜的生活,到山區裡當游擊隊員。

當然,這也引出了一個新的問題,即佔領美國全境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要知道,僅在美國西海岸地區,中國軍隊就動員了一百多萬軍人,負責佔領、以及打擊游擊隊。

從面積上講,當時中國軍隊的佔領區還不到美國本土面積的十分之一。從人口上講,也只有美國的六分之一。也就是說,即便以佔領區的人口規模爲標準,佔領美國全境就需要七百萬到八百萬軍隊。毫無疑問,佔領區的範圍越大,佔領軍的數量越多,那麼在佔領期間產生的傷亡就越多。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牧浩洋大搞戰略轟炸,不太熱衷於地面進攻的根本原因。

如果以美國西海岸地區的情況爲準,那麼在佔領美國全境後的第一個月內,中國就要付出大約十萬名官兵陣亡的慘痛代價。如果佔領持續半年,陣亡數字將上升到三十萬,而且每天都會有數千人傷亡。

顯然,在戰爭快要結束的時候,這個代價太大了。

雖然戰略轟炸對物資的需求高得多,但是比起傷亡來說,多消耗一些物資也很值得。

要知道,就算從經濟上計算,陣亡一名二十歲的軍人,意味着在今後四十年內,至少將損失數千萬元的社會勞動財富。

問題是,戰略轟炸就能徹底打敗美國嗎?

牧浩洋希望能夠,可是現實告訴他,特別是在七月八日,美國總統發表的電視講話,讓牧浩洋不得不相信,戰略轟炸無法徹底打敗美國,地面戰爭還得打下去,也就得按照之前制訂好的計劃行動。

也就是說,在七月底,中國軍隊就得再次發動地面進攻。

七月十日,牧浩洋簽署了作戰計劃,並且把作戰指揮權下放給前線司令官,進攻行動將在七月下旬開始。

第111章 長遠考慮第80章 情況有變第42章 第五代第99章 進退兩難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177章 大兵壓境第84章 青出於藍第214章 小國的立場第270章 投降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39章 救援行動第234章 決勝點第25章 走投無路第12章 前途未卜第162章 彈雨第53章 生存競賽第14章 拉力賽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20章 惹是生非第45章 阻止戰爭第47章 證據第59章 起始點第123章 女性軍人第40章 突襲第47章 證據第25章 自食其果第43章 試探第97章 針鋒相對第131章 掃蕩第80章 另尋出路第35章 奔赴前線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84章 守株待兔第299章 戰爭動物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36章 權衡第319章 反思第210章 甕中之鱉第30章 全面對抗第60章 艦隊北上第25章 偃旗息鼓第168章 暴風雪第58章 海航突擊第38章 合作愉快第250章 信心崩潰第281章 月球工程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51章 精密計劃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46章 登島第88章 最後關頭第146章 最後的錯誤第82章 十一比八第29章 力挽狂瀾第179章 救星第94章 再戰印度洋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4章 不留活口第33章 最後反擊第39章 投送力量第35章 奔赴前線第36章 艦隊司令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8章 膽識第38章 狼羣第20章 保持沉默第97章 戰前會議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96章 迴歸正位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5章 宣戰第120章 多面手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36章 分外之責第58章 死撐第87章 人挪活第96章 迴歸正位第31章 出兵的價格第204章 坐失良機第22章 登陸作戰第297章 警戒圈第37章 遠洋護衛第98章 嚴陣以待第109章 未來第6章 軍事化第87章 積極爭取第34章 矯枉過正第91章 戰略突擊第66章 末端攔截第13章 周密計劃第56章 守株待兔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267章 文明的飛躍第73章 餘波
第111章 長遠考慮第80章 情況有變第42章 第五代第99章 進退兩難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177章 大兵壓境第84章 青出於藍第214章 小國的立場第270章 投降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39章 救援行動第234章 決勝點第25章 走投無路第12章 前途未卜第162章 彈雨第53章 生存競賽第14章 拉力賽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20章 惹是生非第45章 阻止戰爭第47章 證據第59章 起始點第123章 女性軍人第40章 突襲第47章 證據第25章 自食其果第43章 試探第97章 針鋒相對第131章 掃蕩第80章 另尋出路第35章 奔赴前線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84章 守株待兔第299章 戰爭動物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36章 權衡第319章 反思第210章 甕中之鱉第30章 全面對抗第60章 艦隊北上第25章 偃旗息鼓第168章 暴風雪第58章 海航突擊第38章 合作愉快第250章 信心崩潰第281章 月球工程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51章 精密計劃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46章 登島第88章 最後關頭第146章 最後的錯誤第82章 十一比八第29章 力挽狂瀾第179章 救星第94章 再戰印度洋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4章 不留活口第33章 最後反擊第39章 投送力量第35章 奔赴前線第36章 艦隊司令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8章 膽識第38章 狼羣第20章 保持沉默第97章 戰前會議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96章 迴歸正位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5章 宣戰第120章 多面手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36章 分外之責第58章 死撐第87章 人挪活第96章 迴歸正位第31章 出兵的價格第204章 坐失良機第22章 登陸作戰第297章 警戒圈第37章 遠洋護衛第98章 嚴陣以待第109章 未來第6章 軍事化第87章 積極爭取第34章 矯枉過正第91章 戰略突擊第66章 末端攔截第13章 周密計劃第56章 守株待兔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267章 文明的飛躍第73章 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