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不測風雲

看到停靠在碼頭旁的巍峨戰艦,牧浩洋很有感觸。

五年前,在他制訂海軍裝備建設規劃的時候,根本沒有時間去想,這些紙面上的戰艦會航行在大海之上。

“怎麼樣,要上去看看嗎?”

聽到楊禹方的招呼聲,牧浩洋回過神來,說道:“不用了,我等下就返回總參謀部,你們什麼時候開始訓練。”

“兩天之後,讓官兵上岸緩口氣。”

“行,我爭取儘快趕回來。”

“記得給我電話,我派飛機去接你。”

牧浩洋點了點頭,說道:“時間不早了,我去機場。有事的話,電話聯繫。讓官兵們悠着點,別在上場前耗光的了精力。”

楊禹方笑了笑,幫牧浩洋拉開了車門。

“不用送我了,你該幹什麼就幹什麼。”

五個小時後,牧浩洋回到了北京,在吃早飯的時候見到了黃峙博。

“艦隊的情況怎麼樣?”

“我離開的時候,剛到榆林港,戰艦的狀況還不錯,楊禹方正在組織對抗訓練。作戰計劃確定下來後,我就返回艦隊。”

“不用這麼急,我們還在等二部的消息。”

“什麼消息?”

“你不是想讓日本艦隊留在港口裡嗎?”

牧浩洋愣了一下,說道:“二部開始行動了?”

黃峙博搖了搖頭,說道:“我也不清楚具體情況,李國強在安排。耐心點,老李會及時通知我們。”

牧浩洋不缺乏耐心,但是他知道,二部的行動至關重要。

只是,在這件事上,他也使不上力。

接下來兩天,牧浩洋吃住都在總參謀部,忙着制訂作戰計劃。準確的說,是作戰行動的預案。只有在獲得二部的確切消息之後,才能根據實際情況制訂作戰計劃,即要不要針對日本航母戰鬥羣採取單獨行動。

六月二十八日,周渝生回到總參謀部。

牧浩洋沒有去打擾他,而是讓他回家住了一個晚上。

第二天一早,牧浩洋纔給周渝生打了電話,把他叫了過來。

“怎麼樣?”

“還不錯,比我預想的好得多。”周渝生很有精神,看樣子夫妻團圓,讓他嚐到了久違的家庭滋味。“除了兩艘跟隨航母戰鬥羣南下的095之外,還有兩艘093與兩艘095可以調動,那艘097的狀態也不錯,七月十日之前就能下水。”

“這幾艘潛艇夠了嗎?”

“那得看執行什麼任務。”

牧浩洋笑了笑,說道:“到底怎麼打,現在還不清楚,你得按照最糟糕的情況決定潛艇部隊的參戰規模。”

“那顯然不夠。”

“還需要多少常規潛艇?”

“當然是越多越好。”周渝生笑了笑,說道,“現在說這些也沒用,我還得去武漢造船廠跑一趟。如果那艘097能夠及時歸隊,八艘攻擊核潛艇就足夠了,說不定還能讓兩艘093留下來。”

“什麼時候去?”

“今天吧,反正你也不想讓我閒着。”

牧浩洋笑着搖了搖頭,沒跟周渝生一般見識。

第一艘097級攻擊核潛艇已經服役,只是在進行極限性能測試的時候出了些問題,所以在五月份回到武漢造船廠進行維護。葫蘆島造船廠建造的是第二艘097級攻擊核潛艇。因爲首艇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所以工期延長了一個月,預計在七月十日下水。延遲下水,並沒有影響服役安排。

因爲海軍準備建造十艘以上的097,在年初下達的訂單就達到了六艘,所以在首艇服役後,海軍調整了官兵訓練安排,讓兩批艇員同時進行訓練。第二艘097服役後,能夠立即達到作戰標準。

至於剛剛動工的第二批四艘,至少也要等到五年後才能服役。

現在的問題是,在武漢造船廠維修的097首艇能否及時歸隊。工期安排到八月底,要想在七月上旬歸隊,就得讓造船廠加把勁。

八艘攻擊核潛艇就夠了嗎?

也許不是八艘,而是六艘,因爲兩艘093的性能已經落後,還要考慮爲戰略核潛艇提供掩護。

牧浩洋心裡沒準,只能聽周渝生安排。

忙到七月三日,牧浩洋收到了周渝生從武漢造船廠打來的電話,潛艇的維修工作將在七月五日完成,七月七日下水,最快能在七月十日到達舟山海軍基地,隨同兩艘095型一同前往榆林港。

同一天,牧浩洋收到了一條不大好的消息,“黃帝”號的反應堆發生故障,被迫返回大連軍港。

即便只是普通故障,沒有造成核泄漏,“黃帝”號也很有可能留在大連。

少了一艘航母,等於少了三分之一的作戰能力。

牧浩洋不敢掉以輕心,當晚就趕往大連了解情況。

問題並不嚴重,是二號反應堆第二回路的一根高壓水管焊接處斷裂,大約有五百公斤高放射性廢水進入反應堆內部,沒有造成嚴重的放射性污染,在碼頭上就能進行維修。只是最少也需要兩個月,才能解決所有問題。

這讓牧浩洋非常失望,因爲這意味着“黃帝”號將無法參加作戰行動。

回到總參謀部,牧浩洋對艦隊部署做了調整,把“黃帝”號航母戰鬥羣裡的一艘防空驅逐艦與三艘護衛艦抽調出來,派往榆林港。

因爲“黃帝”號主要在黃海北部海域執行訓練任務,所以沒有攻擊核潛艇隨行。

隨後,楊禹方也對航空兵做了調整,把隸屬“黃帝”號的第3艦載航空兵聯隊派往榆林港航空兵基地。如果有必要,第3艦載航空兵聯隊將被打散用來增強第1與第2艦載航空兵聯隊。

和平時期,艦載航空兵聯隊都按照正常標準配備作戰飛機。

雖然考慮到航母的最大載機能力是正常標準的一倍半,海軍岸基航空兵也採購了艦載戰鬥機,以便在必要的時候用來增強艦載航空兵,但是從飛行員素質上講,岸基航空兵肯定比不上艦載航空兵。

別的不說,只有最優秀的飛行員纔有資格上艦。

用艦載航空兵來增強艦載航空兵,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艦載航空兵的作戰能力,比增派岸基航空兵強得多。

當然,如果戰事拖到九月初,“黃帝”號可以搭載一個聯隊的岸基航空兵出海。

到這個時候,如果需要“黃帝”號參戰,中國海軍肯定奪取了制海權與制空權,主要任務不再是與印度艦隊作戰,而是支援地面部隊作戰。在這類作戰行動中,素質較差的岸基航空兵也能勝任。

七月八日清晨,周渝生回到總參謀部。

這一天,發生了一件非常引人矚目的事情。

大概在東京時間凌晨…左右,“赤城”號航母停靠的橫須賀軍港內發生爆炸,冒起的火柱在幾十公里外的東京市區都清楚可見,爆炸聲震碎了方圓十公里內的所有窗戶,幾艘在港口外航行的漁船還差點被掀翻。

雖然日本當局立即封鎖了消息,但是這麼大的事,肯定無法完全遮蓋。

五個小時後,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日本防衛省不得不公佈了第一條消息:軍港彈藥庫發生爆炸,連帶炸燬了附近的兩座燃料庫,三百多名官兵在爆炸中喪生,還有上百名消防隊員在滅火時遇難。

這個時候,網絡上出現了爆炸現場的衛星照片。

雖然日本防衛省沒有提到“赤城”號航母、以及其他戰艦的情況,但是從商業衛星拍下的照片來看,爆炸點就在“赤城”號停靠的碼頭附近,爆炸後,“赤城”號的停泊位置移動了近五十米。

毫無疑問,“赤城”號沒能倖免。

上午十點左右,牧浩洋接到了馬明濤從二部打來的電話。

日本防衛省沒有撒謊,發生爆炸的正是彈藥庫與燃料庫。

只是在“赤城”號的問題上,日本防衛省保持了沉默。

“赤城”號在爆炸中遭到波及,艦首飛行甲板嚴重受損,一號彈射器與三號彈射器肯定嚴重損毀。如果在爆炸後,“赤城”號撞上了碼頭,艦尾也一定有所損傷,只是暫時無法確定受損程度。

到底是怎麼回事,牧浩洋心裡非常清楚。

再過幾天,“赤城”號就將離開橫須賀軍港,奔赴印度洋。按照計劃,“赤城”號將在港口內進行最後一次全面維護。從停泊的位置來看,“赤城”號應該正在裝載彈藥。在這個時候彈藥庫爆炸,絕對不是巧合。

中午不到,二部送來了更加確切的情報。

“赤城”號不但艦首嚴重受損,艦尾也遭到嚴重損壞,一號與二號推進軸斷裂,一號螺旋槳脫落。

顯然,這絕對不是小傷。

更換推進軸與螺旋槳,必須在幹船塢內進行。把航母移入幹船塢,再進行維修作業,至少需要五天。更換推進軸與螺旋槳,需要拆除艦尾底部的船殼,甚至還要在艦體內部做大手術,沒有兩個月肯定辦不到。

日本造船廠再厲害,也不可能讓“赤城”號在八月底之前歸隊。

等到“赤城”號恢復作戰能力,恐怕印度洋上的戰爭已經結束了。

只是,這個時候出現了新的問題:印度會不會在沒有日本的支持下,單獨發動戰爭?

只要印度領導人有點頭腦,就不會鋌而走險。

印度按兵不動的話,中國有必要採取主動,讓局勢惡化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因爲維持現狀對中國有利。

想明白這一點,牧浩洋也鬆了口氣。

不管怎麼說,在戰爭中流血犧牲的軍人,能不打,最好不打。

只是,天有不測風雲,而且積極尋求戰爭的不是中國,而是日本。。.。

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17章 緊急出動第33章 超級航母第22章 備用計劃第4章 科技競賽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3章 前沿科技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46章 海軍新銳第65章 完勝之途第228章 毀滅性武器第13章 底線第28章 一觸即發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2章 利益交換第319章 反思第27章 樹梢優勢第16章 陰差陽錯第87章 人挪活第61章 垂死掙扎第97章 針鋒相對第48章 外派第20章 惹是生非第51章 整軍備戰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31章 風捲殘雲第3章 大國實力第11章 打擊利器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62章 開戰在即第70章 忙裡偷閒第20章 權衡利弊第80章 持續性災難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47章 搶先攻擊第45章 越界第78章 兩強標準第93章 空中偷襲第110章 敗局已定第15章 全面展開第56章 創新之舉第237章 攻堅戰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273章 共同化第54章 生於憂患第76章 熱點地區第266章 門檻第9章 十萬火急第75章 咄咄逼人第4章 戰爭危機第4章 怎麼打第47章 金蟬脫殼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51章 快節奏空戰第18章 雙輸第3章 大國實力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25章 走投無路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175章 三板斧第28章 力所不及第6章 定論第3章 大難不死第30章 全面對抗第97章 長遠考慮第29章 初顯身手第154章 總撤退第43章 各有所謀第22章 年關第11章 不可否缺第18章 左右逢源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58章 潛艇伏擊第227章 滅絕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39章 去臺灣第52章 大獲全勝第205章 突襲第24章 空中打擊第7章 關聯性第296章 能量假說第99章 故技重演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56章 窗戶紙第72章 愛國商人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46章 海軍新銳第94章 再戰印度洋第40章 援助戰第15章 風頭正勁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274章 覺悟第68章 南海戰略第43章 門檻第322章 經濟動物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17章 緊急出動第6章 錯失先機
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17章 緊急出動第33章 超級航母第22章 備用計劃第4章 科技競賽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3章 前沿科技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46章 海軍新銳第65章 完勝之途第228章 毀滅性武器第13章 底線第28章 一觸即發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2章 利益交換第319章 反思第27章 樹梢優勢第16章 陰差陽錯第87章 人挪活第61章 垂死掙扎第97章 針鋒相對第48章 外派第20章 惹是生非第51章 整軍備戰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31章 風捲殘雲第3章 大國實力第11章 打擊利器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62章 開戰在即第70章 忙裡偷閒第20章 權衡利弊第80章 持續性災難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47章 搶先攻擊第45章 越界第78章 兩強標準第93章 空中偷襲第110章 敗局已定第15章 全面展開第56章 創新之舉第237章 攻堅戰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273章 共同化第54章 生於憂患第76章 熱點地區第266章 門檻第9章 十萬火急第75章 咄咄逼人第4章 戰爭危機第4章 怎麼打第47章 金蟬脫殼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51章 快節奏空戰第18章 雙輸第3章 大國實力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25章 走投無路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175章 三板斧第28章 力所不及第6章 定論第3章 大難不死第30章 全面對抗第97章 長遠考慮第29章 初顯身手第154章 總撤退第43章 各有所謀第22章 年關第11章 不可否缺第18章 左右逢源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58章 潛艇伏擊第227章 滅絕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39章 去臺灣第52章 大獲全勝第205章 突襲第24章 空中打擊第7章 關聯性第296章 能量假說第99章 故技重演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56章 窗戶紙第72章 愛國商人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46章 海軍新銳第94章 再戰印度洋第40章 援助戰第15章 風頭正勁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274章 覺悟第68章 南海戰略第43章 門檻第322章 經濟動物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17章 緊急出動第6章 錯失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