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引流疏導

黎平寇回到北京,馬不停蹄的趕往元首府,隨即趕往國賓館,找到盛世平。

“聽說,元首在你們面前發火了。”

“誰叫趙德亮說話不講分寸!”盛世平笑了笑,說道,“我到沒什麼,錢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又沒什麼牽掛。我這輩子最大的目標,就是在臨死之前把錢花光,一分都不剩。”

“老盛,只有你想得開。”

“不過話說回來,元首確實太理想了一些。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一萬個人,就有一萬種價值觀。爲國家、爲民族,我們絕對是義不容辭。可是爲了一個鄰國,而且是一個經常給我們製造麻煩的鄰國,把什麼都搭上,也太……”盛世平搖了搖頭,沒有把最後一個詞說出來。

“這是眼界問題,你看到的,我不一定看得到,元首看到的,你也不一定看得到。”

盛世平笑了笑,說道:“我完全理解元首的參戰決策,也非常支持。這場仗,我們必須打,還必須打贏。只是在其他問題上,比如以什麼方式打、以及如何纔算打贏,我就很難認同了。”

“老盛,你不是愛抱怨的人。”

“我沒有抱怨,只是說出自己的想法。”

“看來我是沒辦法說服你了。”黎平寇笑了笑,說道,“你有什麼想法,比如達到目的的更好手段,我可以幫你轉告。如果沒有,那就不要抱怨了。至少在我看來,元首的決策是捍衛民族利益的唯一選擇。”

盛世平嘆了口氣,黎平寇這番話說到了重點上。

“我過來,是要跟你解釋元首的想法。”

“想法?”

“這場戰爭既是挑戰,也是機會,對內外局勢來說,都是機會。”

盛世平的眉頭跳了幾下,聽出了黎平寇的言外之意。

“回中央幾年,我一直負責經濟工作,非常清楚國內的經濟環境。你比我有眼光,還周遊了全國各地,肯定比我更加了解社會的基本面貌。”黎平寇嘆了口氣,說道,“雖然元首沒跟我提到過,但是我覺得,元首擺了很大一盤棋,車馬炮卒都擺好了,出兵朝鮮就是將死對手的第一步。”

“藉此推動國內的經濟改革?”

“不僅僅是經濟改革,還會涉及到更深層的社會矛盾。”黎平寇笑了笑,說道,“其實僅僅是經濟改革,就能耗光我們這代人的精力。”

“這麼說來,元首確實站在最高處,看得更加長遠。”

“看得遠只是其一,能走多遠纔是關鍵。”

“還得看怎麼走。”

黎平寇點了點頭,說道:“當今社會矛盾的主要是利益分配。雖然從根本上將,利益分配不均的根源在權力分配上,但是直擊要害的風險非常大,在維持社會穩定的前提下,也不能直擊要害。”

“只能一步一步的走,步子邁大了,受害的是平民百姓。”

“那就只能從經濟上着手,讓需要獲得利益、或者說希望重新分配利益的人在權力分配上獲得發言權,制衡既得利益集團,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最終實現利益與權力的再分配,讓最多的人成爲既得利益者。”

盛世平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表示認同黎平寇的觀點。

“元首要做的,就是走出這一步。”

“怎麼走?”

“深化經濟改革,讓更多的人獲得利益,爲保護利益積極爭取權力。”

盛世平皺起了眉頭,覺得黎平寇又把話繞了回來。

“老盛,你是商人,你覺得應該怎麼辦?”

“難!”

“難就好,至少證明不是辦不到。”黎平寇非常樂觀。

“真要深化改革,就得放開國營壟斷行業,減少對國營企業的支持,給民營企業更多的生存與發展空間。”盛世平嘆了口氣,說道,“在平時,這都很難辦到。現在需要集中力量做大事,恐怕更難了。”

“難不難,我們暫且放在一邊。”黎平寇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如果可以辦到,但是隻能一步一步的來,你希望從哪裡入手?”

“這……”

“萬事開頭難,不可能一下全部放開,但是可以先放開一個。”

盛世平思索了一陣,說道:“只能選一個的話,我會選擇金融業,特別是銀行,給數以萬億計的民間資本一條出路。”

“僅僅是出路?”

“目前看來,僅僅是出路。”

“怎麼講?”

盛世平笑了笑,說道:“國內矛盾在這個時候變得尖銳,在很大的程度上,與最近幾年的金融政策有很大關係。金融危機爆發後,我們先是四萬億投資、後是七萬億放貸,還有十萬億地方債務。現在社會上的錢,把全部物資買下來,還能剩餘一半。資本就像堰塞湖裡的水,不能引流疏導,遲早會溢出來,或者沖毀大壩。這幾年的發生的事足以說明問題,房地產高燒不退,古玩、玉石、字畫先後受到追捧,一塊河灘上的石頭都有人標價三億,後來連大蒜、生薑、綠豆等等與‘稀缺’佔不上邊的生活物資都遭到炒作。這些現象說明,社會上的錢太多了,而且集中在少數人手裡。爲了追逐利益、或者說跑贏印鈔機,持有大量資本的投資者會積極尋找出路。該炒的、能炒的炒完了,接下來該怎麼辦呢?我委託調查機構做了調研,要在短期內,大概三個月吧,把大米與麪粉的價格炒高一倍,只需要兩千億,炒高十倍也只需要五千億。對於堰塞湖裡的水來說,這點錢就是九牛一毛。別說溫州商會與山西商會,今天去元首府的九個人,一天之內就能拿出這麼多現金。現在水已經溢出來了,再不加疏導,後果不堪設想。”

一口氣說完,盛世平輕鬆了許多。

這番話,他原本想給傅秀波說,只是沒有找到機會。

“你覺得,元首沒有看到這個問題?”

“肯定看到了,只是不好解決。”

“我來找你,就是要告訴你,元首已經找到解決辦法。”

“是嗎?”盛世平的眉頭跳了幾下。

“中央已經決定出兵,只是在戰爭經費上存在嚴重分歧。讓朝鮮拿國有資產抵押,獲得戰爭融資,只是權宜之計。歸根結底,戰爭結束前,這筆錢仍然得由我們出。朝鮮什麼時候能把欠債還完,誰也說不準。”

“所以讓我們來扛?”

“那得看你們扛不扛得住,以及有沒有這個膽量。”

盛世平笑了笑,等着黎平寇把話說完。

“中央今年的預算早就花得差不多了,拿不出多少錢來。地方債臺高築,而且地方政府沒有義務爲戰爭買單。從銀行融資,除非中央政府擔保打贏戰爭,不然很難辦到。從政治上講,元首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保證。”

盛世平點了點頭,表示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如果傅秀波保證打贏戰爭,暫且不說打不贏會有什麼影響,至少意味着,中國將全力以赴,從而在外交上失去轉圜餘地。

“無法從國有銀行獲得足夠的戰爭融資,只能向民間資本敞開大門,讓民營銀行爲戰爭融資。所以說,得看你們有沒有這個膽量。押對了,民營銀行就是頭號功臣,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拿到朝鮮抵押的礦山、水利、森林等資源,以及戰後重建的工程項目,有多大的盈利空間,你比我清楚。”

“押錯了呢?”

“錯不了。”

“你能保證?”

黎平寇笑了笑,說道:“老盛,我只能保證,押錯了,你就能實現最大的人生目標,而且會提前實現。”

“那就不是目標,而是悲哀了。”盛世平笑了起來。

“沒什麼好悲哀的,因爲這不是你一個人的悲哀,而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悲哀。”

盛世平收起笑容,嘆了口氣,說道:“你說得沒錯,確實不能錯,也錯不了。那麼,你有什麼方法讓民營資本進軍金融業呢?”

“中央一號文件。”

盛世平愣了一下,隨即鎖緊了眉頭。

“我回來前,元首就讓央行做了評估。具體政策已經制訂好了,高層審覈後,將交給代表大會表決。最多一週,也許就這兩三天,文件就會正式生效,最終將以法律的形式得到確認與鞏固。”

“這麼說,我們得抓緊籌資了。”

“那是當然,戰爭就是燒錢機器,資本不足的話,還是靠邊站,免得血本無歸。”

“大概要多少?”

黎平寇伸出了五根手指頭。

“五百億?”

黎平寇笑着搖了搖頭,說道:“這點錢,最多夠第一批入朝部隊的裝備採購費用,還不包括官兵的津貼。”

“五千億?”

“你開始不是說了,你們幾個一天內就能拿出這麼多錢。以我的瞭解,你一個人恐怕也不止這個數吧。”

“那得看怎麼計算。”

“與其他銀行一樣,只需交納存款保證金。你們可以拿手裡的資產做抵押,從央行獲得貸款餘額。”

“這可是我們的命根子。”

“反正不能錯,也錯不了,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盛世平笑着搖了搖頭,說道:“老黎,你這口才,不去當外交官,真是太可惜了。”

“要不是這點口才,當年能說服你,讓你回國發展嗎?”黎平寇也笑了起來。

“行,我會把你的意思告訴他們幾個,等你提到的文件生效後,我們再詳細商討。至於出資的事,我會盡力而爲。”

“你要相信我,就應該單獨押注。”

盛世平笑了笑,對黎平寇的建議不置可否。

黎平寇也沒多說,因爲他說得實在夠多了。

第15章 預判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10章 站隊第36章 負擔第85章 地區共同體第257章 切入點第16章 陰差陽錯第59章 擊鼓傳花第138章 警鐘第314章 大重建第45章 阻止戰爭第91章 浮上水面第49章 果斷反擊第58章 功虧一簣第266章 門檻第226章 戰略進攻第168章 暴風雪第25章 自食其果第22章 橫掃全球第6章 愈演愈烈第49章 拋開幻想第8章 高歌猛進第53章 再次攻擊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57章 提前行動第27章 地面戰爭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66章 分工合作第79章 撲火第31章 出兵的價格第79章 盲目猜測第37章 刺刀見紅第13章 希望尚存第270章 投降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2章 厚積薄發第31章 接觸第94章 技術軍官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12章 戰爭推動者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18章 雙輸第67章 全面動員第319章 反思第85章 重拳出擊第259章 遺贈第168章 暴風雪第155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88章 十字路口第28章 屈服第84章 青出於藍第219章 火線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192章 煙消雲散第3章 演習第39章 投送力量第43章 傳奇人物第60章 艦隊北上第7章 機關算盡第116章 幸運之神第144章 拿命去賭第71章 新理論第51章 時間點第214章 倉皇而逃第77章 分歧第40章 奮起直追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57章 老少校第85章 欲擒故縱第84章 連環拳第91章 戰略突擊第36章 前仆後繼第70章 忙裡偷閒第77章 微型超級大國第67章 全面動員第129章 重返戰場第94章 戰略價值第77章 太有主見第6章 爭取和平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27章 地面戰爭第281章 月球工程第57章 戰爭決議第77章 針鋒相對第190章 主動權第62章 太陽風暴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21章 次優選擇第76章 作戰策劃第3章 大國實力第75章 咄咄逼人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14章 鬼子出動第219章 火線第15章 宣戰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67章 外行看熱鬧
第15章 預判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10章 站隊第36章 負擔第85章 地區共同體第257章 切入點第16章 陰差陽錯第59章 擊鼓傳花第138章 警鐘第314章 大重建第45章 阻止戰爭第91章 浮上水面第49章 果斷反擊第58章 功虧一簣第266章 門檻第226章 戰略進攻第168章 暴風雪第25章 自食其果第22章 橫掃全球第6章 愈演愈烈第49章 拋開幻想第8章 高歌猛進第53章 再次攻擊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57章 提前行動第27章 地面戰爭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66章 分工合作第79章 撲火第31章 出兵的價格第79章 盲目猜測第37章 刺刀見紅第13章 希望尚存第270章 投降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2章 厚積薄發第31章 接觸第94章 技術軍官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12章 戰爭推動者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18章 雙輸第67章 全面動員第319章 反思第85章 重拳出擊第259章 遺贈第168章 暴風雪第155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88章 十字路口第28章 屈服第84章 青出於藍第219章 火線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192章 煙消雲散第3章 演習第39章 投送力量第43章 傳奇人物第60章 艦隊北上第7章 機關算盡第116章 幸運之神第144章 拿命去賭第71章 新理論第51章 時間點第214章 倉皇而逃第77章 分歧第40章 奮起直追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57章 老少校第85章 欲擒故縱第84章 連環拳第91章 戰略突擊第36章 前仆後繼第70章 忙裡偷閒第77章 微型超級大國第67章 全面動員第129章 重返戰場第94章 戰略價值第77章 太有主見第6章 爭取和平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27章 地面戰爭第281章 月球工程第57章 戰爭決議第77章 針鋒相對第190章 主動權第62章 太陽風暴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21章 次優選擇第76章 作戰策劃第3章 大國實力第75章 咄咄逼人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14章 鬼子出動第219章 火線第15章 宣戰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67章 外行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