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盲目猜測

可以說,不是牧浩洋厲害,而是辛巴把問題想得太複雜了。

辛巴對戰局做出的判斷,有一個極爲重要的先決條件,即牧浩洋已經準確判斷出了印度艦隊的行蹤。

不可否認,牧浩洋確實懷疑印度艦隊在十日中午轉向南下。

問題是,這只是他的懷疑,而沒有任何情報能夠證明。作爲艦隊指揮官,牧浩洋不可能憑自己的臆測來斷定敵人的行蹤,更不可能以此決定艦隊的作戰行動,不然他早就敗給了以前的對手。

在前提條件都不成立的情況下,辛巴的推斷就站不住腳了。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牧浩洋根本沒有設定戰場,甚至不清楚會在什麼時候、在什麼地點與印度艦隊遭遇。

在辛巴猜測牧浩洋的戰術企圖時,他還在努力尋找印度艦隊呢。

可惜的是,辛巴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事實上,只要辛巴能夠從更加客觀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受對手以往的戰績影響,就不難做出準確判斷。只是當局者迷,而且牧浩洋以往取得的勝利,足以讓任何一名海軍將領感到欽佩。

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對辛巴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也讓他做出了錯誤判斷。

根據戰後公佈的資料,當時艦隊作戰參謀甘德拉上校曾經提到,在沒有明確證據表明已經暴露行蹤的情況下,艦隊應該繼續南下,即便不能如期找到特遣艦隊,也可以在更加廣闊的海域內活動,避免被特遣艦隊發現。航空作戰參謀尼亞也持同樣的觀點,去更加廣闊的海域尋找作戰機會。

可惜的是,辛巴否決了兩人的建議。

雖然沒人知道辛巴爲什麼要堅持己見,但是以當時的情況來看,他肯定擔心遭遇最壞的情況,即在南下途中與特遣艦隊遭遇,不得不在遠離本土、即遠離岸基戰鬥機掩護的地方與特遣艦隊決戰。更重要的是,如果在大洋深處與特遣艦隊決戰,印度海軍的反潛巡邏機很難發揮作用。只有在離本土較近的地方,才能得到岸基航空兵掩護,也才能夠利用反潛巡邏機去消耗特遣艦隊的防空戰鬥力。

說得簡單一些,辛巴按照自己做出的判斷,選擇了最保險的戰術。

在他看來,特遣艦隊去安達曼-尼科巴羣島南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牧浩洋會認爲印度艦隊前往該海域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不會重點搜索這片海域,也就沒有多大可能及時發現印度艦隊。

更重要的是,在這裡作戰,印度艦隊有足夠多的戰術優勢。

即便特遣艦隊已經轉向南下,也會向西搜索,而不會直接南下,因此在攻擊印度艦隊的時候,也會進入反潛巡邏機的打擊範圍。如果能夠把握好時機,比如在夜間縮短距離,就能與岸基航空兵聯手攻擊特遣艦隊。

對此,辛巴有足夠大的把握。

從某種意義上講,辛巴的判斷沒有錯,畢竟印度艦隊的綜合作戰能力遠遠比不上特遣艦隊,所以應該避開特遣艦隊的鋒芒,避免單獨與特遣艦隊作戰。在偷襲特遣艦隊的可能性變得微乎其微的情況下,聯合岸基航空兵作戰,是擊敗特遣艦隊、保存印度艦隊唯一可行、也是唯一能夠成功的作戰方案。

結果就是,十一日天亮前,印度艦隊的航向就轉到了七十度,即北偏東三十度。

按照辛巴的判斷,如果特遣艦隊已經轉向南下,在接下來的幾天之內,與其遭遇的可能性非常低。大概兩到三天之後,在向南搜索無果的情況下,牧浩洋將不得不相信,印度艦隊仍然在本土附近,因此特遣艦隊將轉向北上,進入印度海軍反潛巡邏機的搜索範圍,首先暴露行蹤。

這樣一來,反潛巡邏機等於擴展了艦隊的偵察搜索範圍。

要知道,印度艦隊的艦載戰鬥機的搜索範圍只有一千五百公里,而反潛巡邏機的搜索範圍在三千公里以上。也就是說,只要離海軍航空站的距離不超過一千公里,反潛巡邏機就能爲印度艦隊提供兩千公里以上的搜索距離,而特遣艦隊的艦載戰鬥機,在執行搜索任務的時候最大作戰半徑也就只有兩千公里。

說得直接一點,辛巴有足夠的把握首先發現特遣艦隊。

當時,辛巴沒有忘記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即中國部署在孟加拉國與緬甸的反潛巡邏機能夠搜索整個孟加拉灣,而且還能把搜索範圍延伸到大尼科巴島以南一千公里之外,或者向西延伸一千多公里。

如此一來,印度艦隊就得呆在中國海軍反潛巡邏機的搜索區域之外。

事實上,可供印度艦隊藏身的海域並不遼闊,主要集中在斯里蘭卡島東南。

因爲中國在斯里蘭卡的軍事基地已被炸燬,而且中國空軍暫時沒有奪得印度半島南端的制空權,所以中國海軍沒有向斯里蘭卡派遣反潛巡邏機,也就無法利用斯里蘭卡的軍事基地擴大搜索區域。

也就是說,即便印度艦隊在斯里蘭卡附近活動,只要保持無線電靜默,而且嚴格禁止防空戰鬥機靠近斯里蘭卡,就不大可能被中國海軍發現。

根據這些基本因素,辛巴確定了艦隊的活動區域。

問題是,他忽略了一個極爲重要的問題,即牧浩洋是總參謀長,不但能夠調動海軍的反潛巡邏機,也能調動空軍的作戰力量。也就是說,牧浩洋完全可以用航程更遠的轟炸機來彌補反潛巡邏機的不足。

事實上,牧浩洋也正是這麼安排的。

在辛巴下令轉向的時候,牧浩洋也在猜測印度艦隊的行蹤。

雖然在十一日下午,牧浩洋就斷定印度艦隊已經轉向南下,但是沒有任何情報支持他的這個推斷。更重要的是,印度海軍襲擊快速戰鬥支援艦,肯定會對印度艦隊的作戰行動產生影響。

其實,在命令快速戰鬥支援艦打破無線電靜默的時候,牧浩洋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

當時,他就推翻了之前的猜測,然後以印度艦隊可能朝任何方向航行爲基礎,讓章玉廷調整了航空偵察部署。當然,這也影響到了海軍反潛巡邏機與空軍戰略轟炸機的搜索偵察部署。

說得直接一些,牧浩洋不再胡亂猜測,而是決定搜索整片海域。

準確的說,是嚴密搜索特遣艦隊附近兩千公里範圍內的海域。

得益於反潛巡邏機與戰略轟炸機提供的幫助,特遣艦隊派出的偵察機只需要重點搜索南面海域。

如此一來,在以特遣艦隊爲核心,方圓兩千公里的範圍內,都有足夠的偵察力量。

也就是說,不管印度艦隊出現在哪個方向上,都能及時被偵察機發現,而特遣艦隊也能及時發動攻擊。

要知道,J-32與J-32B不止在執行偵察任務的時候,作戰半徑能夠達到兩千公里,在執行護航任務的時候,也能達到兩千公里。如果把載彈量降低一半,即只攜帶兩千公斤的作戰負荷,J-32B的攻擊半徑也能達到兩千公里。當然,這樣一來,J-32與J-32B在返航的時候所剩燃油將寥寥無幾。也就是說,如果在回收戰鬥機的時候出現意外情況,導致回收效率降低,肯定會損失部分戰鬥機。

如果能夠全殲印度艦隊,牧浩洋非常樂意承擔這個損失。

說得直接一點,只要能夠全殲印度艦隊,哪怕讓全部艦載戰鬥機在艦隊附近迫降,也算不了什麼。

要知道,補充戰鬥機是非常簡單的事情。海軍裝備庫裡不但有兩百多架J-32,還有近千架J-25P呢。這些戰鬥機從雲南的空軍基地起飛,能夠在進行空中加油的情況下,直接飛到艦隊上空。

也就是說,只需要幾個小時,四艘航母就能補充損失的戰鬥機。

當然,關鍵是首先找到印度艦隊,並且在印度艦載戰鬥機的打擊半徑之外發起攻擊,避免遭到印度艦隊反擊。

天亮後,牧浩洋非常準時的去了軍官餐廳,吃了早飯。

雖然身在艦隊,但是作爲總參謀長,他仍然得處理一些重要戰報,以便準確掌握戰場局勢。

重點仍然在空中戰場上,母祁鐵增加了戰術航空兵的出動量,以便抽調一百架H-20B執行偵察任務。

爲了分擔空軍的作戰壓力,陸軍也參與了打擊行動,即利用部署在東西兩條戰線上的遠程火炮,打擊印度邊境地區的軍事目標。在此之前,一直是由空軍的戰術航空兵負責打擊這些目標。

顯然,母祁鐵與戚凱威都在全力支持艦隊作戰。

雖然牧浩洋的部署在作戰計劃之外,但是兩位將領都知道,戰爭初期的主要戰場在海洋上,只有奪取了制海權,才能順利進行戰略封鎖行動,也才能最大限度的削弱印度的戰爭潛力。

更重要的是,只有奪取了制海權,才能在印度洋方向上開闢第二戰場。

從戰略上講,及時開闢第二戰場是迅速擊敗印度的關鍵。如果無法辦到,空中打擊行動將延長一個月以上,而且陸軍得在印度北部地區投入足夠多的兵力,纔有足夠的把握擊敗印度陸軍。

顯然,這是母祁鐵與戚凱威都不想看到的結果。

也正是如此,母祁鐵與戚凱威纔會任勞任怨的支持艦隊作戰。

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49章 第二戰場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83章 離岸平衡手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54章 自亂陣腳第88章 最後關頭第24章 伏擊戰第114章 向前看第221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205章 突襲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2章 鬥爭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82章 十一比八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60章 圍剿第259章 遺贈第25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62章 弄巧成拙第20章 剋制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3章 把握機會第66章 起航第7章 鋼鐵鯊魚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12章 封鎖第13章 周密計劃第77章 微型超級大國第34章 理智戰勝衝動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121章 全電動潛艇第16章 急轉直下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第42章 找準目標第92章 怎麼打第5章 戰略方向第75章 積極迎戰第40章 豐收時期第13章 無限制第260章 超級胡蘿蔔第24章 勇敢面對第22章 大決戰第237章 最後的反擊第11章 不可否缺第127章 雷暴第40章 突襲第116章 敗不餒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141章 入朝第101章 反擊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20章 保持沉默第41章 反擊第20章 權衡利弊第7章 鋼鐵鯊魚第86章 全力以赴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18章 千鈞一髮第56章 窗戶紙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69章 休假第179章 空軍的沒落第94章 J-20突擊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273章 共同化第153章 運氣成分第38章 狼羣第6章 軍事化第24章 裂痕第175章 犯糊塗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40章 此消彼漲第177章 大兵壓境第190章 總攻第12章 絕命之行第129章 準備進攻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85章 科技戰爭第70章 後果第100章 恐懼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129章 重返戰場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11章 玩火自焚第55章 決戰在即第17章 地區戰爭第11章 導彈攻擊
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49章 第二戰場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83章 離岸平衡手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54章 自亂陣腳第88章 最後關頭第24章 伏擊戰第114章 向前看第221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205章 突襲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2章 鬥爭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82章 十一比八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60章 圍剿第259章 遺贈第25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62章 弄巧成拙第20章 剋制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3章 把握機會第66章 起航第7章 鋼鐵鯊魚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12章 封鎖第13章 周密計劃第77章 微型超級大國第34章 理智戰勝衝動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121章 全電動潛艇第16章 急轉直下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第42章 找準目標第92章 怎麼打第5章 戰略方向第75章 積極迎戰第40章 豐收時期第13章 無限制第260章 超級胡蘿蔔第24章 勇敢面對第22章 大決戰第237章 最後的反擊第11章 不可否缺第127章 雷暴第40章 突襲第116章 敗不餒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141章 入朝第101章 反擊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20章 保持沉默第41章 反擊第20章 權衡利弊第7章 鋼鐵鯊魚第86章 全力以赴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18章 千鈞一髮第56章 窗戶紙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69章 休假第179章 空軍的沒落第94章 J-20突擊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273章 共同化第153章 運氣成分第38章 狼羣第6章 軍事化第24章 裂痕第175章 犯糊塗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40章 此消彼漲第177章 大兵壓境第190章 總攻第12章 絕命之行第129章 準備進攻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85章 科技戰爭第70章 後果第100章 恐懼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129章 重返戰場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11章 玩火自焚第55章 決戰在即第17章 地區戰爭第11章 導彈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