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屈服

十一月四日下午,新加坡總理親自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新加坡將嚴守中立。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在召開新聞發佈會之前,新加坡總理跟美國大使進行了長達六個小時的會談。新加坡總理明確提出,美國應該儘快向新加坡派遣作戰部隊,至少得增援一個師的兵力。美國大使卻認爲向新加坡增兵的時機已經過去了,中國空軍有足夠的能力攔截前往新加坡的運輸機羣與運輸船隊,因此建議新加坡宣佈保持中立,暫時不要觸怒中國,以此爭取時間。

從戰略上講,這是當時新加坡能夠採取的唯一自保手段。

要知道,在十月底,中國空軍部署在東南亞地區的作戰飛機就超過了一千五百架,部署在新加坡附近的作戰飛機在一千架以上,此外還可以動用本土的數百架轟炸機,有足夠的能力奪取制空權。除此之外,中國海軍已經在安達曼海部署了十多艘潛艇,另外在爪哇海也部署了大量潛艇。即便美軍艦隊就在附近,也很難掩護運輸機羣與運輸船隊突破中國的軍事封鎖區。

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新加坡總理只能採納美國大使的建議。

只是,此舉並沒產生實質性效果。

半個小時之後,杜小蕾在國務院召見了新加坡大使,向新加坡下達了最後通牒,主要內容是:正式宣佈與美國解除同盟關係,並且在十一月五日零點之前,向中隊開放港口與機場,新加坡國防軍在此之前全部返回基地、停止一切軍事活動,把蘇東島、巴威島、安樂島與實馬古島移交給中國陸戰隊。

這就意味着,在五日凌晨之後,中國就將發動進攻。

當時,新加坡當局已經收到情報,三日還在關丹的中國登陸艦隊已經出港,將在五日凌晨抵達新加坡附近。

在新加坡大使把消息發回去的時候,中國空軍已經增強了在新加坡附近的巡邏力度。

留給新加坡的時間,只有不到八個小時了。

下午…,杜小蕾發出最後通牒後大約半個小時,新加坡總理再次召開新聞發佈會,強烈譴責了中國的“無理”要求,號召國際社會與國際輿論共同指責中國,並且宣稱新加坡將永不屈服。

隨即,新加坡國防軍進入戰備狀態。

因爲中國空軍的作戰飛機沒有進入新加坡領空,所以雙方沒有發生直接衝突,只是在附近的公海上空出現了對峙。

也就在新加坡總理再次召開新聞發佈會的時候,新加坡大使向杜小蕾提交了一份協議。

在這份協議中,新加坡承諾立即與美國解除同盟關係,並且在二十四小時之內驅逐境內的美事力量,按照中立國的基本立場向中國的非軍用飛機與船隻開放機場與港口,但是拒絕交出海峽內的四座主要島嶼,更拒絕讓國防部隊返回營地,因爲這等於讓新加坡自行解除武裝。

這時候,杜小蕾也做出了讓步,只要求無條件開放機場與港口,並且由中隊控制。

也就是說,不再要求新加坡交出海峽內的四座島嶼,也不要求新加坡國防部隊自行放下武器。

問題是,新加坡大使沒有再次讓步。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之內,杜小蕾與新加坡大使又進行了三次會談。

夜間十點,按照杜小蕾的安排,中國駐新加坡外交人員、以及五百多名滯留在新加坡的中國公民全部到達樟宜國際機場。一個小時之後,由中國外交部租用的五架民航班機就將把他們接走。

可以說,新加坡正在錯失最後的和平機會。

半個小時後,搭載着第三陸戰師的登陸艦隊在南海區艦隊的掩護下,到達了離德光島不到五海里的地方。因爲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最狹窄的地方,北面是馬來西亞,南面是印度尼西亞,所以其領海寬度不到五海里。

與此同時,已經部署就位的第三十預備陸戰師也已展開。

當時,一些居住在新加坡北部的居民,甚至聽到了中國陸戰隊進行炮火測試時產生的巨大聲響,一些居民甚至宣稱看到中隊在柔佛海峽北岸堆積了大量架橋設備,正在爲渡過柔佛海峽做準備。

戰爭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

只是,直到夜間十點半,新加坡總理依然態度強硬。

十分鐘後,由新加坡空軍參謀長送來的一份報告,徹底讓新加坡總理軟了下來。

這份報告中提到,新加坡周圍的中國戰鬥機已經超過了四百架,由美國援助的遠程防空警戒雷達還探測到了出現在阿南巴斯羣島上空的轟炸機羣,規模在兩百架以上,足以在一次轟炸中摧毀新加坡的所有軍事設施。

新加坡空軍參謀長在電話中提到,新加坡根本沒有勝算,也許連一個晚上都堅持不了。

按照新加坡空軍參謀長的建議,總理應該儘快登上潛艇,以免在中國空軍的首輪打擊中喪生。

說得簡單一些,中國空軍肯定會採用斬首戰術。

要知道,新加坡只是一個國土面積僅爲幾百平方公里的島國,根本沒有可以抵抗戰略轟炸的軍事防禦設施。

面對如此嚴峻的軍事威脅,新加坡總理屈服了。

隨後,新加坡總理給陸軍與海軍參謀長打了電話。

兩位將領的答覆都很直接,新加坡沒有任何軍事勝算,海軍肯定會在開戰後的幾個小時內被擊潰,唯一有機會逃脫的只有四艘潛艇。陸軍參謀長的答覆更加悲觀,即中國空軍的全面轟炸,將徹底摧毀軍隊的士氣與鬥志,而且新加坡無險可守,大規模地面戰爭只會禍及數百萬新加坡人民。

在美國不肯伸出援手的情況下,新加坡的唯一選擇就是向中國屈服。

這個時候,中國外交人員與遊客已經開始登機。

十一點十五分,新加坡總理召開緊急內閣會議。

半個小時之後,內閣一致通過了總理的提議,即接受中國的最後通牒,把港口與機場交給中隊,立即與美國斷交,在二十四小時之內驅逐美事人員與外交人員,招回駐美外交人員。

十一點五十分,新加坡總理給駐華大使打了電話。

五分鐘後,新加坡大使正式通報杜小蕾,新加坡接受最後通牒。

杜小蕾沒有耽擱,當着新加坡大使的面,給牧浩洋打了電話,讓他立即取消一切針對新加坡的軍事打擊行動。

命令火速傳達給了前線部隊,可以說是千鈞一髮。

要知道,在前線部隊收到命令之前,空軍司令部已經下達了作戰命令,定在零點整轟炸新加坡的軍事設施,執行攻擊任務的戰鬥機已經部署就位,飛行員也收到了指令,部分戰鬥機已經在飛往新加坡的途中了。

如果再晚兩分鐘,炸彈就將在新加坡的國土上炸響。

萬幸的是,沒有晚兩分鐘。

這些戰鬥機沒有轉向,而是繼續飛往新加坡,只是沒有投下炸彈,而是作爲首批軍事力量監視新加坡國防軍。

當時,誰也不知道新加坡國防軍是否會放下武器,因此戰爭警報還沒解除。

所幸的是,在新加坡總理做出最後決定之前,新加坡空軍參謀長就向各級部隊下達了禁止開火的命令。

不然的話,第一批進入新加坡領空的中國戰鬥機很有可能遭到攻擊。

一個小時後,第三十預備陸戰師的先頭部隊通過了柔佛海峽,並且在凌晨兩點半進駐樟宜機場。

凌晨一點半,第三陸戰師的的先頭部隊在新加坡港上岸。

導致新加坡當局屈服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國空軍的四百架戰鬥機與兩百架轟炸機。

可是根據戰後公佈的資料,當時中國空軍只出動了戰鬥機,而沒有動用部署在本土的轟炸機。

在四百架戰鬥機中,只有兩百多架執行攻擊任務,另外的一百多架中,部分負責奪取制空權,部分則掩護跟進的預警機。

正是如此,戰後有人認爲,新加坡空軍參謀長提供了虛假情報,甚至因此認爲他早已被中國情報機構策反。從這個結論出發,部分人認爲,裝備了四百多架新式戰鬥機的新加坡空軍有足夠的能力頂住中國空軍的打擊,甚至能夠攻擊中國的地面部隊與登陸艦隊,使中國在新加坡的登陸行動遭受重創。

顯然,這種觀點根本佔不住腳。

根據前後發生的事情,當時新加坡空軍探測到的“兩百架轟炸機”,很有可能是中國海軍艦隊出動的防空戰鬥機,以及正在飛往關丹的運輸機羣。因爲從海南島到關丹的航線大致指向新加坡,所以新加坡空軍做出了誤判。至於新加坡空軍參謀長被策反,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當然,新加坡有能力抵擋中國空軍的打擊,更是沒有根據。

要知道,新加坡是一個國土面積狹小的島國,就算有足夠多的戰鬥機,也沒有足夠多的空軍基地。可以說,即便在首輪交戰中,新加坡空軍能夠控制住局面,也不可能保住僅有的空軍基地。

沒有了基地,還怎麼作戰?

更重要的是,在必要的時候,中國空軍不但可以動用戰略轟炸機,還能得到海軍艦載航空兵的支持。

對新加坡當局、數百萬新加坡人民來說,和平纔是真正的安全基石。

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15章 轟炸任務第46章 預料之外第51章 精密計劃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第234章 決勝點第60章 艦隊北上第33章 白宮的晚餐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57章 戰術偵察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39章 積極備戰第50章 關鍵技術第52章 統一意見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99章 妥協第82章 十一比八第180章 歸宿第58章 海航突擊第57章 戰術偵察第57章 收穫的季節第148章 勇敢的選擇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34章 盟友第56章 守株待兔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58章 搶先一步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1章 千錘百煉第50章 重創第45章 關鍵情報第18章 猛然覺醒第73章 沉默是金第88章 奢望第52章 兇猛打擊第162章 彈雨第95章 迎難而上第84章 戰將第83章 空中遭遇第3章 大國實力第127章 改進第95章 快馬加鞭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90章 一網打盡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250章 信心崩潰第62章 戰略意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28章 裁軍大會第35章 打掃戰場第63章 全力以赴第16章 準備第29章 選將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第112章 以炸促戰第230章 重壓之下第20章 混戰第48章 突發奇想第86章 全面競賽第12章 開戰第14章 戰爭前奏第50章 沉默第1章 扶桑的自救第14章 首相之死第58章 潛艇伏擊第162章 彈雨第63章 反導攔截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219章 做徹底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178章 最後的機會第9章 臨時考覈第250章 信心崩潰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270章 投降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47章 第一槍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4章 各算各的第50章 重創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92章 選擇權第75章 預演第50章 關鍵技術第82章 十一比八第65章 全面行動第10章 補充攻擊第43章 格鬥戰鬥機第28章 裁軍大會第277章 小心爲上
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15章 轟炸任務第46章 預料之外第51章 精密計劃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第234章 決勝點第60章 艦隊北上第33章 白宮的晚餐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57章 戰術偵察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39章 積極備戰第50章 關鍵技術第52章 統一意見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99章 妥協第82章 十一比八第180章 歸宿第58章 海航突擊第57章 戰術偵察第57章 收穫的季節第148章 勇敢的選擇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34章 盟友第56章 守株待兔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58章 搶先一步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1章 千錘百煉第50章 重創第45章 關鍵情報第18章 猛然覺醒第73章 沉默是金第88章 奢望第52章 兇猛打擊第162章 彈雨第95章 迎難而上第84章 戰將第83章 空中遭遇第3章 大國實力第127章 改進第95章 快馬加鞭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90章 一網打盡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250章 信心崩潰第62章 戰略意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28章 裁軍大會第35章 打掃戰場第63章 全力以赴第16章 準備第29章 選將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第112章 以炸促戰第230章 重壓之下第20章 混戰第48章 突發奇想第86章 全面競賽第12章 開戰第14章 戰爭前奏第50章 沉默第1章 扶桑的自救第14章 首相之死第58章 潛艇伏擊第162章 彈雨第63章 反導攔截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219章 做徹底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178章 最後的機會第9章 臨時考覈第250章 信心崩潰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270章 投降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47章 第一槍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4章 各算各的第50章 重創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92章 選擇權第75章 預演第50章 關鍵技術第82章 十一比八第65章 全面行動第10章 補充攻擊第43章 格鬥戰鬥機第28章 裁軍大會第277章 小心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