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最後的堅持

皮特怎麼也想不到,志願軍能在一天之內打下平壤,而且沒有動用多少兵力。

平壤落入志願軍手中,幾乎讓皮特徹底絕望。

可以說,這個打擊來得太猛了。

幾個小時前,皮特還認爲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突圍的希望非常大,甚至着手安排突圍後的事情,即如何用這兩個步兵師守住三八線。當時,皮特甚至認爲,如果能讓第2步兵旅撤下來,還有希望守住開城。

希望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如果第三步兵師、第四步兵師覆滅,聯軍別說守住開城,能不能在三八線站穩腳跟都是個問題。

在徹底絕望後,皮特甚至沒有心思考慮其他問題。

要知道,就在上個月,也出現過類似情況,而最後結果是,第一陸戰師在尚存一萬多兵力的情況下,不得不向志願軍繳械投降。

如果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步第一陸戰師的後塵,恐怕誰也不會指望美國能夠打贏這場戰爭。

個人榮辱還是小事,皮特只是覺得自己沒能做得像想象中的那麼好。

事實上,最震驚的不是皮特,而是杜立德上將。

雖然林德伯格還沒有正式任命他爲聯軍總司令,但是作爲代總司令,杜立德必須爲聯軍的作戰行動承擔責任,也就得對幾萬美軍負責。

作爲司令官,他還能怎麼負責?

把皮特找來前,杜立德直接做了安排。

“我已經下令,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可以在突圍無望後向志願軍投降,只是在此之前,他們還得堅持兩天。”

“兩天?”皮特強打起精神。

部隊還在戰鬥,因此還不能說已經輸掉了這場戰役。

“我看過你的戰報,以及戰前的評估報告。”杜立德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雖然我不大瞭解地面戰爭,但是我肯定比你清楚戰爭的必要因素。在你提交的報告中提到,志願軍的後勤問題非常嚴重。”

“這……”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認爲志願軍的進攻最多維持七天。”

“也許是十天。”

杜立德笑了笑,說道:“不管是七天、還是十天,志願軍已經猛攻了五天,如果我們的運氣比較好,兩天之後,志願軍就不得不停止進攻,而且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無法發動第三次戰役。”

皮特點了點頭,表示就是這個意思。

“當然,也許我們的運氣不大好,志願軍還有足夠多的物資,能夠堅持五天。”杜立德長出口氣,說道,“果真如此的話,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將首先用光物資,不得不向志願軍投降。”

“將軍……”

“投降不是恥辱,他們已經盡了全力,而我們也應該更加客觀一點。”杜立德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但是不管是兩天、還是五天,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在打光最後一枚炮彈之前不會投降。”

皮特皺起了眉頭,等着杜立德說下去。

“很明顯,這場戰役不是這場戰爭的最後一戰。”杜立德拿起放在桌上的文件,丟到皮特面前。“這是國防部發來的,總統已經簽署了派遣第一裝甲師與第二裝甲師的命令,兩個師將在月底之前到達。”

皮特猛的瞪大了眼睛,似乎看到了救命稻草。

“隨同到來的,還有總統正式任命的聯軍總司令。”

“這……”

“你應該認識他。”

“誰?”

杜立德笑了笑,說道:“中央戰區司令官博茨曼上將,我沒記錯的話,在他擔任第二裝甲師師長的時候,你就在這支部隊,而且是在升任上尉之後才調到第八集團軍,擔任阿倫上將的參謀。”

皮特勉強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麼。

博茨曼確實是他的老上司,只是皮特與這個老上司的關係並不怎麼樣,當初申請調到第八集團軍,就與此有關。不是說博茨曼不是一名優秀的軍人,在很多人眼裡,他絕對是非常優秀的軍人,甚至被人認爲是“巴頓第二”。皮特與他的矛盾,不在軍事上,而是在私人問題上。

當然,皮特也非常瞭解博茨曼。

從西點軍校畢業後,博茨曼只花了七年就成爲少校,晉升速度比美軍軍官的平均速度快了一倍。三十七歲的時候,博茨曼就成爲準將,而且爲第二裝甲師的代師長,兩年後成爲師長。雖然在服役期間,博茨曼沒有參加多少戰鬥,甚至沒有機會去伊拉克與阿富汗,但是他提出的軍事理論卻非常有名,因爲他是美軍將領中,最反對前任國防部長推行的軍事改革中的一個,爲此還多次向總統“上書”,要求儘可能的保留美軍的正規作戰能力,以應付未來的大規模局部戰爭。

可以說,博茨曼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人。

早在十多年前,他就預測,美國註定要跟一個重量級的對手交戰,而且會在戰場上付出慘重代價。

只是,他預料的對手不是中國,而是俄羅斯。

當時,他還委託一名專職作者出了一本書,詳細闡述了俄羅斯進行經濟改革失敗後導致內亂,從而爆發內戰,爲了防止數以千計的核彈頭落入恐怖組織手裡,美國不得不出兵平定俄羅斯內亂,在東歐戰場上與俄軍作戰。

正是這本書,讓他被很多人認爲是戰爭狂人。

因爲不受待見,所以博茨曼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非常落魄。但正是在此期間,他完善了自己的戰爭思想,並且以更加高調的方式讓更多的人認識到,美國不可能通過反恐戰爭這樣的小打小鬧維持世界霸權。金融危機爆發後,博茨曼甚至預言,只有一場世界大戰,才能把美國從泥潭裡拖出來。

也正是因爲與衆不同的思想,讓博茨曼在美軍中受到排擠,特別是在拉姆斯菲爾德與蓋茨擔任國防部長期間,他僅由准將晉升爲少將,而且一直留在第二裝甲師。直到三年前,蓋茨捲鋪蓋離開國防部,他才被調往中央戰區,然後在三年內兩次獲得晉升,並且成爲中央戰區司令官。

博茨曼得到重用,正好反映出了美國的戰略變化。

事實上,在他被調往中央戰區,而且出任戰區司令官之後,很多人多認爲,美國將拿核問題做文章,對伊朗開戰。

“上校……”

皮特回過神來,朝杜立德看了過去。

“兩天後,博茨曼上將就回到來,你得準備一下。”

“我知道,只是……”

“不管你與他有什麼個人恩怨,你得知道,在離開這裡之前,你仍然是聯軍司令部的作戰參謀。”

皮特點了點頭,表示明白杜立德的意思。

“不管怎麼說,我們還沒有輸掉這場戰爭。如果能在接下來的幾天裡,耗光志願軍的彈藥物資,我們就能阻止志願軍迅速發動第三次戰役,從而獲得調整防線的機會。”杜立德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所以,在這幾天裡,你得抓住一切機會。雖然打成這個樣子,不是我一個人的責任,但是我不想在離開的時候,把一個爛攤子留給別人,更不希望被別人看成是一個戰敗了的將軍。”

皮特長出口氣,說道:“我會盡力而爲。”

杜立德點了點頭,沒再多說。

顯然,第三步兵師與第四步兵師不會立即投降,在彈盡糧絕之前,絕對不會投降。

事實上,問題遠沒有杜立德與皮特想象的那麼嚴重。

在他倆商討的時候,黃峙博也在處理同一個問題,即志願軍的後勤保障。

在攻打平壤的戰鬥中,志願軍消耗了大量彈藥,遠遠超過補給速度,結果就是,在與第四步兵師決戰的時候,幾支部隊都出現了彈藥嚴重不足的情況。這個問題,還影響到了第三十九集團軍與第五十四集團軍。當時,後勤保障沒有出問題的,大概只有已經在正面進攻中損失了半數兵力的第二十四集團軍。

問題是,第二十四集團軍無法突破第三步兵師的防線,也就無法參與圍殲第四步兵師的戰鬥。

在作戰部隊嚴重缺乏彈藥的情況下,黃峙博要考慮的不是如何吃掉兩個美軍師,而是如何讓部隊減少傷亡,或者說如何迫使美軍投降,而不是在美軍的陣地上,與美軍拼得魚死網破。

結果就是,在二十日白天的戰鬥中,志願軍非常缺乏突擊能力,不得不以防禦爲主。

一定要說什麼的話,杜立德繞過皮特下達的命令,幫了黃峙博大忙。

當時,第四步兵師仍然有一些突擊能力,而且彈藥還算充足,至少兩天內用不光,也就有能力衝擊第四十七集團軍的防線,甚至有機會攻入平壤,然後從平壤南下。結果杜立德的命令讓第四步兵師放棄了單獨突圍,而是留下來等待第三步兵師從戰線上撤下來,然後一起向平壤突圍。

這個局面,讓志願軍獲得了最後一點優勢。

第二十四集團軍的補給不成問題,自然沒有理由放過第三步兵師,因此第三步兵師要想從戰線上撤下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到了二十日晚上,第三步兵師開始撤退的時候,第二十四集團軍立即咬了上去。

黃峙博不是笨蛋,立即意識到,美軍即將發動最後的突圍行動,只要擋住美軍的突圍步伐,就能迫使美軍在平壤北面投降。

他要做的,就是把能夠調動的部隊全部派過去。

第75章 咄咄逼人第10章 站隊第61章 防空作戰第102章 反導攔截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179章 空軍的沒落第49章 拋開幻想第13章 底線第89章 統一第12章 措手不及第19章 主動攻擊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188章 自告奮勇第128章 數量致勝第69章 外援第61章 戰略打擊第62章 頭號王牌第205章 突襲第42章 找準目標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47章 搶先攻擊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49章 果斷反擊第10章 迎難而上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59章 再接再厲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17章 決戰之前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197章 無果而終第241章 統一大業第297章 警戒圈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37章 刺刀見紅第63章 毀滅第36章 艦隊司令第83章 一錯再錯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60章 艦隊北上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62章 太陽風暴第155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110章 保守戰術第43章 格鬥戰鬥機第52章 順手拈來第37章 回國第66章 起航第90章 高效率打擊第54章 最後衝刺第190章 總攻第85章 重拳出擊第95章 快馬加鞭第16章 耐心等待第13章 底線第16章 暗藏殺機第4章 怎麼打第50章 民間力量第52章 統一意見第64章 退與不退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170章 崩潰第73章 沉默是金第65章 明智之舉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28章 出人意料第319章 反思第84章 戰將第282章 秘密第78章 廣泛動員第79章 盲目猜測第162章 彈雨第168章 暴風雪第4章 戰爭陰雲第52章 空中力量第86章 全面競賽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65章 國家意志第13章 周密計劃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15章 虧本買賣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6章 戰略籬笆第27章 地面戰爭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37章 回國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58章 新班子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108章 因勢利導第25章 走投無路第192章 選擇權第56章 快馬加鞭第73章 餘波第137章 陰雲密佈第47章 唯一選擇第15章 預判
第75章 咄咄逼人第10章 站隊第61章 防空作戰第102章 反導攔截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179章 空軍的沒落第49章 拋開幻想第13章 底線第89章 統一第12章 措手不及第19章 主動攻擊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188章 自告奮勇第128章 數量致勝第69章 外援第61章 戰略打擊第62章 頭號王牌第205章 突襲第42章 找準目標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47章 搶先攻擊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49章 果斷反擊第10章 迎難而上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59章 再接再厲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17章 決戰之前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197章 無果而終第241章 統一大業第297章 警戒圈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37章 刺刀見紅第63章 毀滅第36章 艦隊司令第83章 一錯再錯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60章 艦隊北上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62章 太陽風暴第155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110章 保守戰術第43章 格鬥戰鬥機第52章 順手拈來第37章 回國第66章 起航第90章 高效率打擊第54章 最後衝刺第190章 總攻第85章 重拳出擊第95章 快馬加鞭第16章 耐心等待第13章 底線第16章 暗藏殺機第4章 怎麼打第50章 民間力量第52章 統一意見第64章 退與不退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170章 崩潰第73章 沉默是金第65章 明智之舉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28章 出人意料第319章 反思第84章 戰將第282章 秘密第78章 廣泛動員第79章 盲目猜測第162章 彈雨第168章 暴風雪第4章 戰爭陰雲第52章 空中力量第86章 全面競賽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65章 國家意志第13章 周密計劃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15章 虧本買賣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6章 戰略籬笆第27章 地面戰爭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37章 回國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58章 新班子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108章 因勢利導第25章 走投無路第192章 選擇權第56章 快馬加鞭第73章 餘波第137章 陰雲密佈第47章 唯一選擇第15章 預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