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登陸作戰

身爲陸戰隊司令,牧浩洋肯定得考慮陸戰隊的作戰問題。

雖然陸戰隊由總參謀部直接指揮,只是在名義上隸屬於海軍,但是在規模上,陸戰隊仍然偏小。

牧浩洋收到任命書的時候,陸戰隊僅有四個旅與八個獨立營,總兵力不到五萬。

在這五萬官兵中,作戰人員僅有兩萬四千人。

編制偏小,不是牧浩洋的錯,主要是他的前任,即吳建軍完全按照特種部隊的標準打造陸戰隊。也不能說吳建軍做錯了,在他擔任司令期間,陸戰隊本來就是一支規模較小的特種作戰力量。

在編制上,陸戰隊的四個旅分別隸屬於四大艦隊。

因爲北海艦隊的規模較小,以訓練爲主,所以隸屬於北海艦隊的第一陸戰旅也是陸戰隊的教導旅,編制僅有其他三個旅的三分之一。此外,四大艦隊還各有兩個獨立營,即後勤營與綜合戰鬥支援營。在編制最爲齊整的印度洋艦隊中,陸戰隊總兵力爲一萬六千人,其中非戰鬥人員多達八千人。

牧浩洋已經制訂了陸戰隊的擴編計劃,只是還沒得到落實。

按照他的要求,除了第一陸戰旅之外,其他三個陸戰旅均升級爲陸戰師,規模擴大三倍以上。每個陸戰師下轄三個陸戰旅、六個旅屬獨立營與四個師屬獨立營,兵力在二萬六千人到二萬八千人之間。此外,還將增設三個二級陸戰師,各轄一個滿編陸戰旅與兩個預備陸戰旅。完成擴編之後,陸戰隊的總兵力將達到二十萬,作戰人員超過十二萬,相當於陸軍總兵力的百分之三十。

當然,這只是美好的憧憬。

即便立即着手擴建陸戰隊,也要到二零三五年才能完成擴編工作。

在這場戰爭中,牧浩洋能夠動用的不是四個陸戰旅,而是兩個,準確的說是兩個半。

按照黃峙博做出的安排,他只能動用南海艦隊與東海艦隊的陸戰旅,北海艦隊的陸戰旅將作爲預備隊,主要負責後方的組織與訓練工作,而印度洋艦隊的陸戰旅要留下來鎮守安達曼-尼科巴羣島。

兩個陸戰旅,總兵力也不過一萬四千。

算上北海艦隊的半個陸戰旅,總兵力在一萬六千人左右。

這點兵力能做什麼?

真要打大規模地面戰爭的話,一萬六千人只能滿足戰術級別的作戰需求,連一場戰役都支撐不起。

當然,這是傳統的地面戰爭思想。

在佔據了絕對制空權與制海權的情況下,地面戰爭只是配角,越軍再能打,也不可能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打贏地面戰爭。

要知道,現在不是二十世紀六零年代。

牧浩洋要面對的,不是當年那支悍不畏死的越軍,而是在經濟改革浪潮下衝刷了三十年的越軍。

這支軍隊有多少戰鬥力,恐怕誰的心裡都沒底。

最大的變化,在地理環境上。

六十多年前,越南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森林覆蓋面積,而到二零二九年,越南的森林覆蓋面積已經降到百分之三十以下。人口急劇膨脹,大片森林被開墾成耕地,紅河三角洲與湄公河三角洲已經看不到熱帶雨林了,即便在人口較爲稀少的偏僻地區,熱帶雨林也被橡膠種植園、香蕉種植園、甘蔗種植園等農墾基地取代,而這些農作物,絕大部分出口到中國,農業在越南經濟中仍然佔了很大的比重。

沒有了熱帶雨林,越軍就沒有打游擊戰的基礎條件。

在考慮地面戰爭時,牧浩洋早就意識到,憑藉一萬多名陸戰隊員,不可能在廣泛區域內與越軍打運動戰。

陸戰隊只有一個使命:切斷越南的南北交通大動脈。

在戰術選擇上,牧浩洋把重點放在了陣地戰上。

也許在當時看來,這是很落後的戰術思想,但是最適合越南的特殊國情。

要知道,越南是一個南北長,東西狹窄的國家。在中部廣平省,最狹窄處只有大約六十公里。

這就是越南的死穴。

只要抓住這個死穴,就取得了一半的勝利。

“我的意見是,陸戰隊登陸之後,在戰線南北兩端設置隔離帶。”牧浩洋翻出地圖,在上面畫了兩筆,“兩條隔離帶間隔五到十公里,在隔離帶外圍的主要公路上,設置前進觀察哨所。陸戰隊的主要任務就是守住隔離帶,阻止越軍進行戰略機動,並且把這裡變成越軍的禁區。”

龐躍龍看着地圖,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戰術上,陸戰隊要充分利用我軍的火力優勢,特別是空中優勢。”牧浩洋稍微停頓了一下,點上煙後,又說道,“陸戰隊上岸之後,我會向海南增派四百架作戰飛機,專門支援陸戰隊作戰。到時候,‘黃帝’號航母戰鬥羣也將到達,在海南島南部海域活動,也專門爲陸戰隊服務。如果有必要,我還會增派幾艘大型戰艦,在靠近海岸線的地方巡邏,隨時爲陸戰隊提供炮火支援。”

“即便如此,陸戰隊仍然需要獨立的火力支援能力。”

牧浩洋笑了笑,說道:“這是小事,兩個陸戰旅有兩個炮兵營,而且戰鬥支援營也有炮兵。控制了洞海之後,我會優先考慮炮兵的後勤保障工作。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從第一陸戰旅與第四陸戰旅抽調炮兵。”

“這樣的話,大概有八百門重型火炮與火箭炮。”

шшш ☢тt kan ☢C〇

“差不多吧,集中使用這些炮兵,足以彌補遠程火力支援的不足。”

龐躍龍點了點頭,說道:“問題是,越軍不見得會發起猛攻。”

“這個問題你就不用擔心了,越軍肯定會發起猛攻,你需要考慮的是如何頂住越軍的猛烈反擊。”牧浩洋看了龐躍龍一眼,說道,“越軍主力是步兵,而且在人數上有絕對優勢,所以你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公路上,必須盯住整條戰線。說得直接一些,如何在整條戰線上頂住越軍的進攻,纔是關鍵。”

“這……”

“要知道,越軍步兵不一定需要公路,即便在叢林裡,也能發動進攻。”

“那隻能把隔離帶修得再寬一點。”

牧浩洋笑了笑,說道:“我的建議是,構築一條越軍步兵無法逾越的鴻溝,比如挖掘兩條足夠寬的壕塹。”

“壕塹?”龐躍龍有點不大明白了。

“現在是五月份,雨季即將到來。”牧浩洋在地圖上指了一下,說道,“洞海北面與南面各有一條比較湍急的河流。你可以利用這兩條河流,分別在南岸與北岸構築防禦陣地,並且以火力爲支撐,阻止越軍渡河。”

龐躍龍看了眼地圖,表示明白牧浩洋的意思。

“爲了保險起見,你還可以在防禦一側挖掘壕塹,構築戰略防線。目的只有一個,必須徹底切斷越南的戰略交通線。”

“這樣的話,需要足夠多的工程兵。”

“工程部隊不是問題,兩個陸戰旅都有工程營,我會增派兩個工程營。”牧浩洋點上了第二根香菸,說道,“有必要的話,還可以從陸軍抽調工程兵。不過,陸戰隊首先得在地面上站穩腳跟。”

“只要火力支援到位,問題不大。”

“需要幾天?”

龐躍龍沉思了一陣,說道:“建立灘頭陣地至少需要三天,在此期間攻打洞海,並且出動小股部隊進行敵後滲透作戰。在大部隊向內陸推進之前,必須建立後勤保障基地,恢復海運能力,大概需要五天。預計十天之內,陸戰隊就能完成地面進攻,抵達越老邊境,完成作戰任務。”

“十天?”

“最多十二天。”

牧浩洋笑了笑,說道:“比我預期的少,不過重點不在以對快的速度推進,而是儘量減少戰鬥傷亡。”

龐躍龍點了點頭,表示明白牧浩洋的意思。

“還有問題嗎?”

“還有一個問題。”龐躍龍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如果越軍進入老撾境內,我們該怎麼辦?”

牧浩洋一愣,隨即說道:“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

“這……”

“放心吧,老撾境內的戰鬥與陸戰隊無關,我已經做了安排。”牧浩洋掃了眼幾位高級指揮官,“地面戰鬥即將打響,真正的戰爭現在纔開始。只不過,這還不是關鍵時期。打好第一戰,才能打好接下來的戰鬥。雖然這與之前制訂的作戰計劃有出入,但是我相信各位能夠做好本質工作。”

顯然,這番話是對楊禹方說的。

登陸越南的關鍵不是陸戰隊能不能打,而是空中支援能否及時到位,因此楊禹方必須對空中作戰計劃做出重大調整。

至於怎麼調整,牧浩洋沒有多問。

楊禹方已經做出保證,在陸戰隊登陸之後,將全力支持陸戰隊作戰,並且保證完成空中支援任務。

有了這個保證,也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

五月十日上午,登陸艦隊在海南島南部海域集結完畢,隨同行動的還有十多艘大型運輸船與軍事輔助船。

當天下午,龐躍龍前往登陸艦隊,向陸戰隊各級指揮官下達了作戰命令。

入夜後,登陸前的火力準備開始。

首先出動的是空軍,在兩輪轟炸中,四百多架戰鬥機出動了近八百架次,向洞海南面的登陸場投擲了數千噸炸彈。

隨後海軍加入進來,出動艦載戰鬥機轟炸了洞海附近的越軍防禦陣地。

天快亮的時候,“炮擊編隊”到達,炮火打擊開始。。.。

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3章 本性難移第26章 戰爭宣言第88章 奢望第60章 立即反擊第89章 輪番轟炸第60章 振作第52章 兇猛打擊第22章 大決戰第8章 不知進退第33章 嘎然而止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21章 決戰開始第18章 猛然覺醒第20章 惹是生非第7章 機關算盡第61章 戰略禁運第49章 拋開幻想第76章 作戰策劃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39章 積極備戰第24章 空中打擊第83章 試探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41章 瘋狂準備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43章 各有所謀第2章 完美主義者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62章 戰略意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39章 戰禍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66章 起航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18章 畫蛇添足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9章 以退爲進第25章 光明磊落第83章 空中遭遇第43章 根源第112章 和平第2章 離弦之箭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66章 回家第25章 光明磊落第2章 厚積薄發第95章 迎難而上第3章 把握機會第12章 漸行漸遠第111章 長遠考慮第110章 保守戰術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11章 不可否缺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38章 戰前會議第65章 門檻第24章 重大發現第85章 重拳出擊第44章 蛇困淺灘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19章 伏擊第107章 臨時政府第67章 突然打擊第9章 做徹底第41章 求生第25章 自食其果第51章 精密計劃第73章 餘波第34章 空軍出擊第5章 泰山北斗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85章 突擊開始第39章 機會第148章 勇敢的選擇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27章 商船立功第322章 經濟動物第71章 任人唯才第75章 預演第80章 轉變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33章 孤注一擲第8章 倒計時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第46章 逃命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8章 節外生枝第11章 經濟圍剿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102章 反導攔截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4章 掃帚星第70章 外交戰場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27章 精妙戰術
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3章 本性難移第26章 戰爭宣言第88章 奢望第60章 立即反擊第89章 輪番轟炸第60章 振作第52章 兇猛打擊第22章 大決戰第8章 不知進退第33章 嘎然而止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21章 決戰開始第18章 猛然覺醒第20章 惹是生非第7章 機關算盡第61章 戰略禁運第49章 拋開幻想第76章 作戰策劃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39章 積極備戰第24章 空中打擊第83章 試探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41章 瘋狂準備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43章 各有所謀第2章 完美主義者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62章 戰略意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39章 戰禍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66章 起航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18章 畫蛇添足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9章 以退爲進第25章 光明磊落第83章 空中遭遇第43章 根源第112章 和平第2章 離弦之箭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66章 回家第25章 光明磊落第2章 厚積薄發第95章 迎難而上第3章 把握機會第12章 漸行漸遠第111章 長遠考慮第110章 保守戰術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11章 不可否缺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38章 戰前會議第65章 門檻第24章 重大發現第85章 重拳出擊第44章 蛇困淺灘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19章 伏擊第107章 臨時政府第67章 突然打擊第9章 做徹底第41章 求生第25章 自食其果第51章 精密計劃第73章 餘波第34章 空軍出擊第5章 泰山北斗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85章 突擊開始第39章 機會第148章 勇敢的選擇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27章 商船立功第322章 經濟動物第71章 任人唯才第75章 預演第80章 轉變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33章 孤注一擲第8章 倒計時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第46章 逃命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8章 節外生枝第11章 經濟圍剿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102章 反導攔截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4章 掃帚星第70章 外交戰場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27章 精妙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