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文明接觸

在宇宙大航海時代的第一次重大發現的消息傳回地球之後,宇宙人類政府首先考慮的不是向那顆已經誕生了碳基生命的行星移民,也不是向另外一顆環境適宜的行星移民,甚至不是改造其他十多顆較爲合適的類地行星,而是把目光放在了那顆已經出現了文明、或者說是智慧生物的行星上。

當時,宇宙人類政府考慮的,是要不要滅掉這個星系,或者是滅掉那顆行星。

客觀的講,這幾乎是一個不需要考慮的問題。

要知道,那個被命名爲“天狼a”的外星文明仍然處於矇昧階段,對人類文明根本沒有威脅。

根據探險飛船發回來的消息,“天狼a”文明的主體是一種類人智慧生物,除了在外形上與人類不一樣之外,其他方面都與人類相似,即是碳基生命,有一個發達的大腦,已經誕生了語言與文字,爲陸生行走生物,文明處於工業階段後期,即基本上掌握了化學能,能夠製造以金屬爲主的機械設備,具有改造自然環境的能力,而且已經形成了國家、民族等政治意識。

可以說,除了長着四條腿、四隻手,有兩對眼睛,沒有頭髮與皮毛、皮膚爲綠色、視覺主要在紅外波段之外,這種外星智慧生物與人類是沒有任何區別的。當然,這種身體外形上的差別,在浩瀚的宇宙中比比皆是,根本就不是判斷生命體特徵的主要依據,甚至不能以此來劃分生命體。

一個仍然處於矇昧時期、工業時代末期的文明能對人類構成什麼威脅?

要知道,這個文明,甚至還沒有掌握原子能技術,也就沒有自我毀滅能力。

事實上,就算這個文明掌握了原子能技術,又能對人類怎麼樣?要知道,當時任何一個人手裡掌握的技術、或者說任何一個人所代表的生產力,都能夠輕而易舉的毀滅掉這個“原始文明”。

那麼,宇宙人類政府還有什麼好擔憂的呢?

當然,肯定有理由,不然那些管理着一萬多億人的政治家,絕對不會杞人憂天。

最大的擔憂就是,這個遠在四十五光年之外的文明,也有可能發生科技大爆炸,也就有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進入宇宙階段,從而掌握毀滅其他文明的能力。如果這個文明發現了太陽系裡的人類,而且發現人類文明的進化程度更加高級,那就會毫不遲疑的用盡一切手段來毀滅人類。

要知道,就算人類打算毀滅這個文明,也要在四十五年之後才能得逞。

在這四十五年裡,誰能保證“天狼a”文明不會發展壯大?

毫無疑問,這是一種未知的威脅。對於在宇宙空間內四處闖蕩的文明來說,未知的威脅就是最大的威脅。

當然,早在兩百多年前,羅素就提到了這一點,即科技大爆發不可預測。

似乎,毀滅掉這個仍然處於萌芽狀態的文明,成爲了唯一的選擇。

只是,並非所有人都認爲,應該毀滅掉“天狼a”文明。

不可否認,人類確實是好戰成性,但是同樣得承認,人類能夠倖存下來,而且得已迅速發展壯大,根本就是在人類中,也有一部分不那麼好戰的成員,而且正是這些秉承着善良傳統的成員,一次又一次的把人類從毀滅的邊緣拉了回來。如果沒有他們,人類早就在不存在了。

結果就是,仍然有很多人認爲,不應該毀滅掉“天狼a”文明。

當然,這些人中,絕大部分贊成在暗中監視“天狼a”文明,不進行干涉,只有在確定其已經構成威脅的時候,纔出手鏟除。

只是,還有一些人認爲,應該與“天狼a”文明進行交流。

這些人中,竟然有很多科學家,特別是宇宙社會學家。

當時,這些宇宙社會學家提到,與“天狼a”文明進行交流,能夠大力促進宇宙社會學的發展與完善。

要知道,在與宇宙有關的所有學科中,宇宙社會學是發展得最爲緩慢的一個。

主要就是,宇宙社會學本身不是科學,而是社會學,而社會學必須有研究對象,可是在此之前一直沒有研究對象,宇宙社會學家一直是在以揣測、臆測,或者是根據人類本身的經驗來進行研究。

顯然,這是很不妥當的研究手段。

當時,宇宙社會學家還提到出了一個應該進行交流的理由,即人類的發展一直是在自身內部進行的,在學術層面上,相當於是近親繁殖,即人類科學家只知道人類的原則,沒有與其他文明接觸過,所以很容易在進行科研探索的時候走上企圖。事實也證明,人類確實在科研領域走了很多彎路。如此一來,通過與其他文明進行交流,哪怕對象是一個級別低得多的文明,也將獲益匪淺。

可以說,這兩個理由已經非常充足了。

問題是,當時絕大部分人都認爲,與“天狼a”文明進行交流的風險非常大。

這些人,最擔心的問題就是,在交流的過程中,人類文明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不小心流落到了“天狼a”文明手中,促成了“天狼a”文明的科技大爆發,從而導致“天狼a”文明對人類構成威脅。

可以說,這絕對不是杞人憂天。

當時,已經有科學家提出,人類的科技大爆發已經持續了兩百多年,而且還有可能繼續持續兩百多年,與一個因素有很大的關係,即人類文明的科技發展線路與宇宙文明的正常發展線路完全不一樣。事實上,對火星上的文明遺蹟的考古研究表明,人類文明肯定與曾經存在的火星文明有很大的區別,而最爲顯著的區別就在科技發展線路上。如果火星文明已經在二十億年前滅亡,而人類文明能夠進入到其他星系,則表明人類是幸運兒,而且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人類文明的科技發展線路。

由此得出的結論就是:如果“天狼a”文明無意間獲得了人類的科學技術,那麼引發的科技大爆炸很有可能超過人類文明,也就很有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比如四十五年之內獲得摧毀人類文明的能力。

當然,即便是反對進行交流的人中,大部分也認爲,沒有必要摧毀“天狼a”文明。

在人類文明內部僵持不下的時候,宇宙人類政府只有命令發現“天狼a”文明的飛船留下來繼續觀察,並且等待政府的近一步指示。

如果不發生意外的話,多數意見,即暗中監視“天狼a”文明就會變成現實。

只是,在不到一年之內,發生了兩件意外的事情。

第一件意外的事情是對“天狼a”文明的暗中考察發現,這個文明誕生的時間很有可能不到兩千年,農耕時代只持續了大約五百年,隨後就進入工業時代,而且在不到一百年內就進入了工業時代末期。

這是意外嗎?

毫無疑問,這絕對是意外。

要知道,人類文明的農耕時代大概持續了五千年,而人類文明的工業時代大概持續了四百年。

也就是說,“天狼a”文明的科技發展速度是人類文明的四倍以上。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進化速度極快的文明,其後期發展潛力甚至超過了人類文明,因此大概在兩百年、甚至一百年之後,就有可能對人類文明構成威脅。當然,前提是該文明也在攻破量子理論的難關之前,掌握了反重力場技術。

這下,問題來了。

在宇宙尺度上,一百年比人類正常壽命裡的一秒都要短暫。

如果把人類文明與“天狼a”文明比喻成兩個準備決鬥的劍客的話,在一秒鐘前,人類文明手裡的利劍還頂在“天狼a”文明的咽喉上,而在一秒鐘之後,“天狼a”文明的利劍就刺穿了人類文明的胸膛。

顯然,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威脅。

第二個意外,是在發現“天狼a”文明大約一年之後,在“天狼a”文明裡爆發的一場內戰。

這下,學者找到了“天狼a”文明快速進化的原因。

與人類一樣,戰爭成爲了促進“天狼a”文明科技發展的主要動力。

更加驚人的發現是,在這顆行星上,存在的智慧生物不是一種,而是兩種,另外一種是水生智慧生物,而且其科技水平超過了陸生的“天狼a”文明,而且這場內戰就是在這兩種智慧生物之間進行的!

當然,這已經算不上是內戰了。

這也更好的解釋了“天狼a”文明快速進化的原因,即不同智慧生物之間的戰爭,能夠更加有效的推動科技發展。

當時,幾乎每一天都有更加驚人的發現。

比如,“天狼a”的兩個智慧物種之間的戰爭幾乎沒有停歇過,達到地球時間一年的休戰期已經是非常罕見的了。這兩個智慧物種,完全是在戰爭的磨練下發展壯大的,而且已經出現了進入核能時代的徵兆。

這些驚人的發現,把“天狼a”文明釘上了十字架。

宇宙人類政府的最終判決很直接:毀滅掉“天狼a”的兩個文明,但是不用毀滅掉那顆可以容納數千億人的行星。

執行這個任務的,正是發現“天狼a”的探險飛船。

當時,每一艘探險飛船上,都配備了武器,還有一支規模不算太小的軍隊,以確保在必要的時候毀滅掉一個星系。

必須承認,人類是幸運的,而且幸運到了極點!

第15章 虧本買賣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41章 糧食投資第74章 交易第44章 艦炮怒吼第91章 迎難而上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153章 關鍵日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58章 新班子第79章 海灣第107章 和解爲主第31章 返航第82章 擔憂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204章 坐失良機第90章 高效率打擊第3章 戰前會議第306章 第一步第58章 海航突擊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218章 政治決策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80章 情況有變第92章 突擊失敗第41章 瘋狂準備第60章 艦隊北上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82章 戰火再起第68章 歷史時刻第46章 大戰略第287章 警鐘第115章 遭遇第98章 戰略轟炸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167章 預見性第3章 戰前會議第46章 豐收年第81章 臨時調整第49章 拋開幻想第17章 運氣不錯第63章 一箭三雕第314章 大重建第29章 選將第70章 後果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80章 戰術推斷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7章 又見熟人第79章 盲目猜測第230章 重壓之下第104章 猛然覺悟第249章 舉世震驚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86章 戰術偵察第219章 做徹底第20章 別無選擇第10章 重在過程第56章 快馬加鞭第240章 涉險過關第120章 多面手第52章 順手拈來第177章 大兵壓境第22章 大決戰第12章 開戰第11章 不可否缺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224章 內耗第117章 高姿態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35章 後方部署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53章 生存競賽第45章 補欠賬第83章 離岸平衡手第55章 積極外交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61章 猛然醒悟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56章 守株待兔第44章 防空火網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319章 反思第214章 倉皇而逃第155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39章 投送力量第43章 門檻第105章 以退爲進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99章 耐心的艇長第129章 準備進攻
第15章 虧本買賣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41章 糧食投資第74章 交易第44章 艦炮怒吼第91章 迎難而上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153章 關鍵日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58章 新班子第79章 海灣第107章 和解爲主第31章 返航第82章 擔憂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204章 坐失良機第90章 高效率打擊第3章 戰前會議第306章 第一步第58章 海航突擊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218章 政治決策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80章 情況有變第92章 突擊失敗第41章 瘋狂準備第60章 艦隊北上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82章 戰火再起第68章 歷史時刻第46章 大戰略第287章 警鐘第115章 遭遇第98章 戰略轟炸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167章 預見性第3章 戰前會議第46章 豐收年第81章 臨時調整第49章 拋開幻想第17章 運氣不錯第63章 一箭三雕第314章 大重建第29章 選將第70章 後果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80章 戰術推斷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7章 又見熟人第79章 盲目猜測第230章 重壓之下第104章 猛然覺悟第249章 舉世震驚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86章 戰術偵察第219章 做徹底第20章 別無選擇第10章 重在過程第56章 快馬加鞭第240章 涉險過關第120章 多面手第52章 順手拈來第177章 大兵壓境第22章 大決戰第12章 開戰第11章 不可否缺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224章 內耗第117章 高姿態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35章 後方部署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53章 生存競賽第45章 補欠賬第83章 離岸平衡手第55章 積極外交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61章 猛然醒悟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56章 守株待兔第44章 防空火網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319章 反思第214章 倉皇而逃第155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39章 投送力量第43章 門檻第105章 以退爲進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99章 耐心的艇長第129章 準備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