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戰略意

因爲SQS-53C球首聲納被炸燬,所以瞭望員發現魚雷時,已經太晚了。

一條直航魚雷足以擊沉完全喪失航行能力的驅逐艦。

威斯特霍芬沒有猶豫,立即發出棄艦令。只是魚雷已經逼近,沒時間放下救生艇,跳海是唯一的逃生手段。

這次擊中“格里德利”號的是一條五百三十三毫米魚雷。

爆炸點在驅逐艦中部正下方,與戰艦水線中央的偏差不會超過五米。

雖然五百三十三毫米魚雷的威力比不上六百五十毫米魚雷,但是足以把“格里德利”號炸成兩截。

最後關頭,兩名軍官強行把打算殉艦的威斯特霍芬拖出艦橋。

落水後不久,威斯特霍芬看到四枚反艦導彈從東北五海里處的海面上躍出,爬升後轉向朝西北方向的兩艘運輸船飛去。

海面下,分成前後兩批的七條魚雷正在追擊逃竄的運輸船隻。

“海蛇”號首先發射的六條魚雷中,除了攻擊“格里德利”號的那條魚雷,三條五百三十三毫米魚雷奔向快速運輸船,兩條六百五十毫米魚雷奔向戰略預置艦。汪譽涵沒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比起排水量只有兩萬多噸的快速運輸船,排水量接近十萬噸的戰略預置艦更有誘惑。

爲了發射反艦導彈與最後兩條六百五十毫米魚雷,第一批魚雷全都採用自導模式。

汪譽涵並不在乎攻擊成功率,反正不能讓那些運輸船逃走。

第二批發射的兩條六百五十毫米魚雷,採用了線導模式,而且攻擊對象是遠處的戰略預置艦。

兩條魚雷,攻擊兩艘戰略預置艦。

算上前面兩條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魚雷,總共攻擊了四艘戰略預置艦。

攻擊結果,比汪譽涵預期的還要理想。

切斷兩條六百五十毫米魚雷的導線後,“海蛇”號的聲納接收到六次爆炸聲,兩次來自運輸船所在的方向,四次來自預置艦所在的方向。隨後,聲納又截獲了船體斷裂與船隻沉沒時發出的聲響。

因爲噪聲過於嘈雜,所以無法判斷有多少艘船隻斷裂沉沒。

汪譽涵沒讓“海蛇”號浮上去用潛望鏡與對海搜索雷達確認戰果,因爲美軍的反潛巡邏機與韓軍的反潛直升機已經趕到。

“老汪,聲納入水。”

“多遠?”

“東北方向,三海里。”

“反潛巡邏機”汪譽涵咬了咬牙,說道,“加速航行,靠近美軍驅逐艦。”

“靠上去?”姜歆維有點猶豫。

汪譽涵點了點頭,說道:“動作快點,我們得跟驅逐艦挨緊點,才能避開美軍的反潛巡邏機。靠近後,啓動測距聲納,把握好分寸。”

姜歆維沒再羅嗦,親自控制潛艇朝正在沉沒的“格里德利”號駛去。

雖然第三條魚雷把“格里德利”號炸成兩截,但是在此之前,損管人員關閉了所有水密門,驅逐艦下沉的速度並不快。

在如此狹窄的海域內,潛艇很難躲過反潛巡邏機。

唯一的辦法就是靠近“格里德利”號,以驅逐艦的殘骸做掩護,騙過反潛巡邏機。

與驅逐艦相比,“海蛇”號“苗條”得多。

“格里德利”號滿載排水量上萬噸,相當於三艘“海蛇”號;長一百五十五米,是“海蛇”號的兩倍;即便斷成兩截,也比“海蛇”號大得多。

只要靠得足夠近,反潛巡邏機就很難從驅逐艦的殘骸中找到“海蛇”號。

汪譽涵考慮得非常周到,只是他沒想到,此時美軍的心思根本沒在“海蛇”號上。

最先到達的那架P-3C投下聲納浮標後,發現海面上有很多漂浮物,憑肉眼就能看出是潛艇上的東西。

潛艇已經被驅逐艦擊沉了?

巡邏機飛行員早就收到消息,“格里德利”號遭到攻擊後,發射了一枚“阿斯洛克”反潛導彈。

至於驅逐艦遭到的第二次攻擊,因爲戰艦受損,反潛巡邏機的飛行員根本不知道。

戰場上的情況很混亂,“格里德利”號被擊沉,還有六艘快速運輸船與三艘戰略預置艦被魚雷擊中。

海面上,漂浮着兩百多名“格里德利”號的官兵。

遠方,還有上百名跳海船員等待營救。

複雜的情況,讓巡邏機飛行員忽視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格里德利”號被魚雷炸成兩截之後,潛艇發射了四枚反艦導彈。

從時間上看,足以證明潛艇沒被擊沉。

只是,海面上有幾百名官兵等待營救,還有不少傷員。

此外,威斯特霍芬一直懷疑對馬島北面埋伏了幾艘潛艇。之前,“哈爾西”號在海峽西端被潛艇擊沉。

投下聲納浮標後,P-3C在低空盤旋兩圈就飛走了。

爲了防止遭受更大的損失,反潛巡邏機必須在海峽西端設立反潛警戒線,還得在海峽東端加強警備。

wWW•tt kan•¢ ○

四架反潛巡邏機,剛好組成兩個反潛巡邏編隊。

隨後趕到的反潛直升機的首要任務不是反潛,而是救援落水官兵,特別是那些傷勢比較嚴重的傷員。

海面上,兩艘韓國海軍的護衛艦也在全速趕來。

船隊遭到伏擊,兩艘驅逐艦被擊沉,六艘快速運輸船與三艘戰略預置艦被魚雷擊中,絕對不是小事。

阿倫在第一時間收到消息,戰場信息同步發送給國防部與白宮。

錢德勒趕到白宮時,前線發來最新消息,四艘快速運輸船與兩艘戰略預置艦沉沒,另外三艘船隻也即將沉沒。

雖然船隊遇襲海域水深不到一百米,但是船隻上的物資裝備都完蛋了。

“阿倫將軍,你能說得更詳細一些嗎?”林德伯格不是軍事專家,也不想被軍人矇在鼓裡。“有多少運輸船與預置艦沒有受到攻擊,船上運載的哪些裝備與物資,能否支持第一陸戰師在元山登陸?”

“戰場局勢非常混亂,我們正在做進一步調查。”

“也就是說,你也不知道能不能繼續按照原計劃進行?”

見到阿倫不知輕重,錢德勒立即摁下電話機的暫停鍵,對林德伯格說道:“總統,襲擊剛剛發生,得給阿倫一些時間。”

“我們的時間很充足嗎?”

“當然不是,只是我們必須有耐心。”錢德勒長出口氣,說道,“第一陸戰師已經到達兩棲艦隊,登陸作戰即將開始。如果船隊損失嚴重,我們得撤消登陸計劃。如果還有足夠的物資,就得繼續按照計劃進行。”

“所以必須搞清楚這個問題,是不是?”

錢德勒點了點頭,把手從電話機上拿開了。

“將軍,你得儘快給我一個明確答覆。”

“調查工作正在進行,兩個小時內就能獲得確切消息。”

“首先搞清楚物資損失情況,你只有一個小時。”

“明白。”

林德伯格沒跟阿倫羅嗦,主動掛斷了電話。

錢德勒知道總統的心情很不好,沒打算留下來自討沒趣。在他起身的時候,房門被秘書推開,斯特勞斯急匆匆的走了進來。

“錢德勒局長,你在就好,收到消息了嗎?”

“什麼消息?”錢德勒有點迷惑。

斯特勞斯沒多說,過去打開電視機,轉到CNN的國際新聞頻道。“看來,CNN的記者更值得信賴。”

錢德勒坐了下來,打算看看斯特勞斯演的哪一齣。

只是,登臺唱戲的不是斯特勞斯,而是遠在地球另外一邊的黎平寇。

屏幕上,中國國務院常務副總理正在發佈一條非常重要的消息:由中央政府提起、經代表大會常委會審議通過的《民資存貸類銀行暫行管理辦法》與《民資存貸類銀行具體實施細則》將從八月一日開始實施。

現在是北京時間七月三十日下午,離行政法案生效不到四十個小時

看完新聞報道,錢德勒的臉色非常難看。

如此重大的事情,CIA竟然沒有收到消息

雖然錢德勒是軍人,不大瞭解經濟,但是作爲一名有政治天賦的軍人,他非常清楚這兩項行政法案的戰略意義。

林德伯格更加清楚,這兩部法案意味着,中國在戰略上邁出了一大步。

現代戰爭,拼的無非是錢。

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美國聯邦政府一度瀕臨破產,中國中央政府也不太富裕。

湊不出戰爭經費,仗就沒法打。

美國的解決辦法是讓聯邦儲備銀行多印鈔票,購買聯邦政府發行的債券,最終通過貨幣貶值等方式,抵充聯邦債務。因爲聯邦儲備銀行是私人的,幕後大老闆是各個財團,所以增發的美元要麼以投資的方式流入其他國家、要麼由大財團承擔,對美國國內消費市場的衝擊並不明顯。

這一招,中國用不上。

人民幣不是國際性貨幣,增發的人民幣只能留在國內,稀釋老百姓手裡的財富,讓本已負擔過重的民衆爲戰爭買單。爲了增加就業率,中國仍然得依靠出口,也就得繼續拿貨物換美元,在國內發行更多的貨幣。採用美國的做法,要不了多久,中國國內市場的惡性通貨膨脹就將完全失控,陷入滯脹困境。

走到這一步,就算中國打贏了戰爭,也會輸光全部家底。

這就是美國的戰略計劃:讓中國因爲捲入朝鮮戰爭爆發內亂,不用美軍踏上中國領土就能推翻中國政權。

從戰略上講,美國自斷臂膀,中國則是爲自己套上絞索。

不管中國內亂的結果如何,至少在未來數十年之內,美國可以高枕無憂。

現在看來,局勢沒有朝着林德伯格預期的方向發展。

第316章 理智與成熟第7章 機關算盡第128章 意外頻頻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19章 水深火熱第299章 戰爭動物第77章 太有主見第49章 彈道導彈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71章 任人唯才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277章 小心爲上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34章 中流砥柱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第1章 關鍵人物第80章 戰術推斷第74章 交易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35章 軍事政變第21章 一鍋端第31章 事態惡化第71章 拼盡全力第11章 經濟圍剿第51章 整軍備戰第58章 死撐第9章 做徹底第57章 提前行動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19章 第二戰線第59章 擊鼓傳花第9章 血染橫濱第30章 周旋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22章 登陸作戰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113章 潛艇禁區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24章 勇敢面對第71章 再上戰場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90章 機遇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10章 重在過程第45章 面面俱到第204章 坐失良機第33章 最後反擊第28章 風馳電掣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83章 離岸平衡手第313章 千年戰爭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284章 轉變第20章 政治聯盟第193章 主旋律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33章 嘎然而止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84章 連環拳第168章 上前線第126章 內訌第45章 關鍵情報第47章 唯一選擇第57章 提前行動第38章 打工皇帝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12章 封鎖第11章 打擊利器第32章 拼光拼盡第2章 利益交換第118章 壯士斷臂第63章 朋友第43章 各有所謀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35章 奔赴前線第83章 一錯再錯第67章 全面動員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95章 迎難而上第89章 統一第8章 擴軍浪潮第55章 積極外交第23章 堅持主見第59章 於公於私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71章 以進爲退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118章 和解第9章 以退爲進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221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69章 惡仗
第316章 理智與成熟第7章 機關算盡第128章 意外頻頻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19章 水深火熱第299章 戰爭動物第77章 太有主見第49章 彈道導彈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71章 任人唯才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277章 小心爲上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34章 中流砥柱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第1章 關鍵人物第80章 戰術推斷第74章 交易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35章 軍事政變第21章 一鍋端第31章 事態惡化第71章 拼盡全力第11章 經濟圍剿第51章 整軍備戰第58章 死撐第9章 做徹底第57章 提前行動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19章 第二戰線第59章 擊鼓傳花第9章 血染橫濱第30章 周旋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22章 登陸作戰第208章 毀滅之路第113章 潛艇禁區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24章 勇敢面對第71章 再上戰場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90章 機遇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10章 重在過程第45章 面面俱到第204章 坐失良機第33章 最後反擊第28章 風馳電掣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83章 離岸平衡手第313章 千年戰爭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284章 轉變第20章 政治聯盟第193章 主旋律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33章 嘎然而止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84章 連環拳第168章 上前線第126章 內訌第45章 關鍵情報第47章 唯一選擇第57章 提前行動第38章 打工皇帝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12章 封鎖第11章 打擊利器第32章 拼光拼盡第2章 利益交換第118章 壯士斷臂第63章 朋友第43章 各有所謀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35章 奔赴前線第83章 一錯再錯第67章 全面動員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95章 迎難而上第89章 統一第8章 擴軍浪潮第55章 積極外交第23章 堅持主見第59章 於公於私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71章 以進爲退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118章 和解第9章 以退爲進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221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69章 惡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