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前哨

在中美共同出面斡旋下,印巴兩國坐到了談判桌旁。

三月二十七日,雙方簽署了第一份與錫亞琴冰川礦產資源有關的協議,除了規定在未來五年之內不進行工業開採之外,還組建了一支由兩國地質學家、以及中美日俄四國地質專家組成的聯合勘探隊,對礦脈的分佈情況進行全面勘探,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資源所屬權的相關談判。

雖然問題沒有得到實質性解決,但是爆發衝突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要想搞清楚礦脈的具體分佈情況,至少需要兩年。兩年之後,印巴雙方的軍事力量對比將發生轉變。

爲了防止印度在獲得優勢之後進行軍事冒險,就得適當增強巴基斯坦的軍力。

四月四日,由黃峙博率領的軍事訪問團到達伊斯蘭堡。

作爲主要隨行成員,牧浩洋將負責海軍軍備建設談判,即在不過分增加軍備負擔的情況下,增強巴基斯坦海軍的作戰能力。

五天後,黃峙博與卡拉瓦簽署了兩份軍事合作協議。

一份對外公開,一份密而不宣。

公開協議中,包括了中國幫助巴基斯坦完善軍事指揮與情報系統,進行更爲廣泛的軍事合作,比如在情報領域建立互助溝通機制。最關鍵的部分,則是巴基斯坦在中國的幫助下提高軍隊的作戰效率。

如此一來,就得對巴基斯坦軍事結構進行調整。

按照黃峙博做出的承諾,在今後五年之內,中國將竭力幫助巴基斯坦建設一支具備現代化作戰能力的軍事力量。

Wωω ✿ttk an ✿℃O

這不僅僅是空泛的承諾,而是以實際行動爲準。

拿空軍來說,除了在二零二三年交付FC-30戰鬥機之外,中國還將無償向巴基斯坦提供一批先進戰鬥機,在二零二七年之前取代所有F與早期採購的FC-20,使巴基斯坦空軍的主力戰鬥機全部達到三代半以上水準。

黃峙博甚至承諾,在二零二五年之前提供一箇中隊的J-20。

雖然巴基斯坦並不需要重型制空戰鬥機,針對巴基斯坦空軍的作戰需求,在J-22的基礎上研製一種中型制空戰鬥機更加現實,但是J-20的到來,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也更能鼓舞巴基斯坦的士氣。

要知道,全世界範圍之內,只有J-20在實戰中證明能與F-22對抗。

既然印度計劃用F-22I取代30MKI,巴基斯坦就需要J-20,即便只有十二架,也能形成有效的對抗力量。

更加重要的是,這些軍備項目幾乎都是無償援助。

協議兌現後,巴基斯坦空軍將在二零二七年之前擁有十二架J-20、七十二架FC-30、九十六架FC-25與二百四十架FC-20,戰鬥機羣總規模達到四百二十架,此外還有兩架戰略預警機、四架戰略電子偵察機、八架戰術預警機、四架戰術電子偵察機、二十四架戰術預警機與近百架直升機。

從規模上講,巴基斯坦空軍仍然比印度空軍差了很大一截。

到二零二七年,印度空軍至少擁有有七十二架F-22I、一百六十架F-35I、一百二十架30MKI、一百六十架LCA、以及二百四十架其他種類的戰鬥機,機羣總規模超過七百五十架。

在戰鬥機的質量上,巴基斯坦空軍擁有明顯優勢。

F-22I是針對印度的出口型號,總體作戰能力相當於第二批次的F-22A,比J-20差了很大一截。F-35I也是針對印度的出口型號,即在F-35A的基礎上簡化了電子設備,更加側重於對地打擊。30MKI的綜合作戰能力,最多與J旗鼓相當,根本無法與FC-25相提並論。至於LCA、Mig-20、“幻影”2000、Mig-27與“美洲獅”等戰鬥機,綜合作戰能力都遠不及FC-20。

相對而言,印度空軍的最大問題在後勤保障上。

把F淘汰之後,巴基斯坦空軍實現了全面中國化,後勤保障壓力大大減輕,保障效率大幅度提高。印度空軍卻沒有這麼幸運,在引進F-22I與F-35I之後,總共有來自五個國家與地區的八種戰鬥機,需要建立五套後勤保障系統,保障效率非常低,部隊的作戰效率也就高不到哪裡去。

和平時期如此,戰爭時期更是如此。

戰爭爆發後,印度很難從正常渠道獲得足夠的保障資源,能否確保所有戰鬥機順利升空作戰都是個問題。

除了後勤保障造成的影響,訓練方式也對戰鬥力有着重大影響。

按照黃峙博做出的承諾,中國不但會向巴基斯坦派遣軍事顧問與軍事教官,幫助巴基斯坦軍人掌握現代戰爭必須具備的技能,還將通過聯合訓練演習的方式,讓中巴軍隊進行近實戰對抗。

要知道,中國軍隊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巴基斯坦軍隊在對抗中獲得中國軍隊的指點與幫助,作戰能力肯定會大幅度提高。

依靠中國的幫助,巴基斯坦能夠用一支規模較小的軍事力量與印度對抗,從而把花更多的力量進行經濟建設。

在伊斯蘭堡,黃峙博的最大收穫,是讓巴基斯坦當局決定提前移交瓜達爾港。

按照巴基斯坦與新加坡簽署的協議,要到二零二七年,新加坡航管局纔會把瓜達爾港的管理權交給巴基斯坦當局。

提前五年收回瓜達爾港,巴基斯坦將支付十五億美元的合同違約金。

這些錢,不用中國掏腰包,將通過無償援助的武器裝備抵扣,即巴基斯坦用採購裝備的資金贖回瓜達爾港。

按照合同約定,中國將在二零二二年七月一日接管瓜達爾港。

受政治上的限制,接管工作不通過軍方進行,而是由在香港註冊的“中華航運管理責任有限公司”負責。

該公司名義上是民營企業,實際上則有着非常濃烈的軍方背景。

別的不說,一千五百萬港元的註冊資金中,一千二百萬來自國防部下屬國營企業,另外三百萬來自二部控制的民營企業。

回國途中,黃峙博找牧浩洋單獨談了談。

“讓我去瓜達爾港?”

“你去過巴基斯坦,而且陸雯以前在巴基斯坦工作過一段時間。聽卡拉瓦說,你上次在巴基斯坦做得很到位,穆沙拉夫與阿齊茲還多次提到你的真誠表現。讓你去瓜達爾港,至少在人事關係上沒有多少問題。”

“黃總,這不大合適吧?”

“爲什麼不合適?”黃峙博笑了笑,說道,“幾年之後,瓜達爾港將成爲我們在印度洋上最重要的海軍基地,也是我們進軍印度洋的主要跳板。建設好這座港口,關係到海軍艦隊在印度洋的作戰行動。你負責海軍裝備建設工作,最清楚後勤保障與基地建設的需求,因此最適合這個崗位。”

“可是……”

“國內那些事?”黃峙博會錯了意,“裝備建設,讓周渝生接手,你就不要操心了。”

牧浩洋有苦難言,因爲他答應幫助周渝生爭取去瓜達爾港的機會,黃峙博卻做了完全相反的安排。

“還有什麼顧慮?”

“黃總,瓜達爾港的工程得分期進行,第一期工程以潛艇基地爲主,所以我覺得還是讓周渝生過去比較合適。”

“你說得沒錯,首先建立潛艇基地,但是周渝生不是最佳選擇,因爲除了建設,還有別的安排。”

牧浩洋皺起眉頭,等着黃峙博說下去。

“按照傅老的意思,我們進入瓜達爾港之後,將進軍非洲。”

“非洲?”

黃峙博點了點頭,說道:“方式沒有限制,但是主要目的爲打擊日本的海外農墾團,把日本的海外農墾人員趕出非洲。”

“這……”

“因爲我們得全力準備針對印度的戰爭,所以在此期間,我們不會在非洲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在海軍具備遠洋作戰能力之前,我們也沒法在非洲大動手腳。即便需要採取軍事行動,也以特種戰爭爲主。你在當上參謀之前,是兩棲特種部隊的特種兵,非常熟悉特種作戰的方式方法。等你站穩腳跟後,我會把兩棲特種部隊派過去,由你直接指揮。你覺得,周渝生能勝任這個任務嗎?”

牧浩洋嘆了口氣,沒再多說什麼。

“幹得好,我將藉此機會整合兩棲作戰部隊。”

“整合?”

黃峙博點了點頭,說道:“要麼是陸戰隊統一天下、要麼讓陸軍獨大。到底如何,得看你的表現。”

這下,牧浩洋更加無話可說了。

中國軍隊裡,有兩支兩棲作戰部隊,一是海軍的陸戰隊、二是陸軍的兩棲部隊。因爲陸軍一直掌握着局面,所以兩棲部隊的規模超過了陸戰隊。黃峙博的意思很明確,要想讓陸戰隊兼併兩棲部隊,牧浩洋就得做出貢獻。要不然,在軍隊結構調整的時候,肯定是兩棲部隊兼併陸戰隊。

雖然已經是海軍少將,但是牧浩洋沒有忘記自己的出身。

沒有陸戰隊的兩棲特種部隊,也就沒有現在的成就。

即便站在海軍將領的立場上,牧浩洋也得抓住這次機會,因爲陸戰隊在編制上隸屬於海軍,是海軍的地面作戰部隊,也是海軍將來進行遠征的主要作戰部隊。如果讓陸軍接管了陸戰隊,海軍永遠別想獲得完備作戰能力。

黃峙博把話說明了,牧浩洋只能考慮如何向周渝生解釋。。。

第38章 合作愉快第71章 拼盡全力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130章 大陸政策第211章 大包抄第71章 新理論第51章 精密計劃第257章 切入點第5章 戰略方向第56章 家宴第48章 全身而退第21章 慘敗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63章 毀滅第27章 樹梢優勢第65章 全面行動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85章 重拳出擊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31章 事態惡化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50章 另有其人第20章 保持沉默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55章 積極外交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314章 大重建第89章 輪番轟炸第110章 退卻第30章 小事化大第16章 強渡第93章 鋌而走險第13章 風起雲涌第32章 成果第31章 接觸第42章 分兵合進第70章 分道揚鑣第180章 歸宿第5章 泰山北斗第59章 於公於私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46章 登島第16章 馬蜂窩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35章 合理搭配第5章 最終辯論第105章 完美伏擊第37章 回國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40章 積極主動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190章 主動權第22章 年關第117章 高姿態第34章 公衆事件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84章 戰將第234章 推波助瀾第4章 艦隊出港第68章 歷史時刻第65章 全面行動第9章 錯誤的航線第32章 分兵攔截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81章 屏障第72章 新崗位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190章 總攻第77章 針鋒相對第16章 巢臼第60章 海蛇之吻第76章 熱點地區第189章 一錘定音第168章 暴風雪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75章 咄咄逼人第86章 精心部署第30章 緊急攔截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65章 門檻第28章 一觸即發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55章 兩強相爭第47章 機會與冒險第60章 海蛇之吻第51章 精密計劃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13章 狙殺第91章 戰略突擊第15章 風頭正勁第175章 犯糊塗第60章 精銳之師第4章 科技競賽第59章 起始點第18章 不對稱戰術
第38章 合作愉快第71章 拼盡全力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130章 大陸政策第211章 大包抄第71章 新理論第51章 精密計劃第257章 切入點第5章 戰略方向第56章 家宴第48章 全身而退第21章 慘敗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63章 毀滅第27章 樹梢優勢第65章 全面行動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85章 重拳出擊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31章 事態惡化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50章 另有其人第20章 保持沉默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55章 積極外交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314章 大重建第89章 輪番轟炸第110章 退卻第30章 小事化大第16章 強渡第93章 鋌而走險第13章 風起雲涌第32章 成果第31章 接觸第42章 分兵合進第70章 分道揚鑣第180章 歸宿第5章 泰山北斗第59章 於公於私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46章 登島第16章 馬蜂窩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35章 合理搭配第5章 最終辯論第105章 完美伏擊第37章 回國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40章 積極主動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190章 主動權第22章 年關第117章 高姿態第34章 公衆事件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84章 戰將第234章 推波助瀾第4章 艦隊出港第68章 歷史時刻第65章 全面行動第9章 錯誤的航線第32章 分兵攔截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81章 屏障第72章 新崗位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190章 總攻第77章 針鋒相對第16章 巢臼第60章 海蛇之吻第76章 熱點地區第189章 一錘定音第168章 暴風雪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75章 咄咄逼人第86章 精心部署第30章 緊急攔截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65章 門檻第28章 一觸即發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55章 兩強相爭第47章 機會與冒險第60章 海蛇之吻第51章 精密計劃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13章 狙殺第91章 戰略突擊第15章 風頭正勁第175章 犯糊塗第60章 精銳之師第4章 科技競賽第59章 起始點第18章 不對稱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