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烏巢虛實

曹軍在兗州的形勢十分嚴峻,而曹孟德在河南的境遇亦舉步維艱。

八月開始,袁紹大軍進逼博浪沙一線,連營十餘里,聲勢浩大。

曹操亦只得分立營壘相抗,但幾番應戰之下終不能敵,只得繼續退守官渡土城。

不得不說,曹操選擇建城的地點十分刁鑽,官渡土城正卡在圃田澤與萑苻澤中間的狹窄通道上,使得曹軍的防禦面驟然縮減,這對於總體兵力要弱於河北的曹軍而言十分有利。

而袁紹的表現概括起來可以用三個詞來形容,“土豪,有錢,不虛”。

他明知曹操有備而來,仍舊要強攻硬壘。

曹操有官渡臺,袁紹也不甘落後,營建了諸多樓櫓,並在官渡土城的北邊堆土成山,反倒壓過官渡臺一頭,居高臨下曹營發射箭矢。

袁軍人多,器械完備,每日裡都似萬箭齊發,射得曹營中人皆要頭頂大楯方纔能立足。

曹操倒也有應對之法,在官渡土城中藏了諸多石砲,也就是投石機,往袁紹的樓櫓、土臺上瘋狂發射石彈,摧毀了不少樓櫓,也對土山上的弓弩手造成極大威脅。

袁紹見高臺戰術不起效,便命人挖掘地道,要從地下突破。

曹操亦命人在城內挖掘橫向地道阻擊,雙方在地面下又開闢了新戰場。

從八月打到九月,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曹軍雖仰仗地利,仍舊傷亡慘重,將士皆懼。

除此之外,曹軍還發生了糧食危機。

雖然才只是九月,但雙方從年初打到了年中,尤其是曹操更是連年大戰,幾乎沒有積餘。

夏糧雖然收穫,但從各地運輸到前線靡費衆多,往往運輸百石,路上就要先消耗去三四十石。

並且兗州大本營處傳來的消息更是一條比一條驚心,顏良一支偏師居然連破夏侯淵、張繡、朱靈等將,已經從陳留打到了濟陰去,連自己多有仰仗的濟水糧道亦受到了威脅。

面對內外交困的局勢,曹操的信心亦開始動搖,面對屬下臣僚提議退保許都的提議態度鬆動不再堅決反對。

所幸曹軍中還有明白人,荀彧見曹操似有退意,便引用了當年楚漢相爭的例子,劉邦、項羽在滎陽、成皋對峙膠着經年,雙方都不敢先退,唯恐弱了氣勢。

如今亦然,袁紹舉四州之力南下,乃是要與本方一決勝負,若據官渡要隘之地尚且不能守,則由此向南皆無險可守,退保許都亦難免一敗。

曹操只是壓力太大,並不是真糊塗,經荀彧一勸也清醒過來,振作精神重做打算。

要說這官渡土城兩邊的圃田澤與萑苻澤雖然是湖泊與沼澤混雜,地形複雜,但並非是純然無路可走,還是有一些小道可以勉強穿行小股部隊。

曹操在荀攸的建議下,分遣徐晃、史渙等人,在本地嚮導的指引下穿行小道,繞到河北軍側翼大破袁軍糧隊,焚燒了上千輛輛車,稍稍提振了一下士氣。

但屋漏偏逢連夜雨,到了九月下旬,兗州方面又傳來了一個噩耗,鄄城、廩丘先後失守,而駐守鄄城的振威將軍程昱戰敗被俘,然後竟爲顏良所殺。

程昱自從響應曹操的徵召之後,屢屢建言獻策,爲曹操取得如今的成就立下赫赫功勳。

在呂布兗州之亂後,曹操從荀彧口中得知程昱少時曾夢見登泰山而捧日,以爲此兆大吉,更引爲腹心,爲那時仍叫作“程立”添一日字,改叫程昱。

可以說曹操與程昱的君臣之誼非比尋常,雖不比荀文若那麼深厚,但也絕不在荀攸、郭嘉等人之下。

聽聞程昱的死訊後,曹操垂泣不止道:“吾不該應仲德所請,使其獨將七百兵守鄄城,是吾害了仲德!害了仲德啊!”

荀彧與程昱年歲相差不少,但友情亦十分深厚,此刻強壓着悲痛勸慰道:“明公稍止悲痛,且爲大局計,當封鎖濟陰消息,勿令將士知悉,以免影響軍心士氣。”

曹操稍稍安定了情緒後,又問道:“如今陳留、濟陰形勢糜爛,而官渡亦形勢艱險,爲之奈何?”

對此,曹操手下一衆謀士都暫時沒有什麼好主意,倒是小年輕郭嘉出列道:“明公,在下以爲,兗州雖爲明公起家之地,然此刻明公立身之基乃在許都,故而兗州之局勢乃是末節,眼前之局勢乃是主幹。”

“如今袁軍遠道而來,而我軍於腹心之地迎敵,我軍雖乏糧但將士戰意仍堅,且袁軍亦運轉乏力且將士遠離鄉土戰心不強。”

“在下以爲,只要在此處力拒袁紹不敗,候其顯現破綻後,或可一舉克定亦未可知。至於兗州之地,只能取夏侯太守、李將軍等人之策,以守護濟水一線爲要務。”

“若眼前之戰能有所改觀,則兗州之失,亦不足惜,日後當可一一收復,不爲難事。”

荀彧、荀攸、董昭等人亦附議郭嘉的建議,總而言之不能輕易退卻,退了就完了。

曹操畢竟也是人傑,當下便決斷道:“吾必欲擊破袁賊,爲仲德報仇!”

雖然曹操再次發下了豪言壯語,但仍舊改變不了他繼續天天捱打的事實。

而對面袁紹營中雖說佔據了上風,但內中的傾軋亦無時無刻沒個消停。

先前,郭圖薦舉的韓荀先在原武西邊的杜氏津中了于禁、樂進的伏擊,又在偏西襲擾司州時在雞洛山爲曹仁、史渙所敗,遂被貶去淳于瓊手下押糧,沒曾想押個糧草又被徐晃、史渙偷襲,焚燬了上千輛糧車。

袁紹十分震怒,把韓荀從中郎將直接貶爲別部司馬,丟到淳于瓊手下做了個騎督,而對於屢屢薦舉韓荀的郭圖亦無不意見。

反觀另外一路偏師,顏良在兗州搞得有聲有色,隔三差五便來信表(賣)功(弄),其行文之間頗多誇(馬)飾(屁)之處,讓袁大將軍看了心頭大悅。

郭圖這才發現,當初沒有全力阻擾顏良去兗州纔是自己犯下的最大錯誤。

他想着不能讓顏良繼續發揮下去,便以正面戰場久攻不下爲藉口,提議召顏良回來。

郭圖剛剛提出這個想法,就受到了他的塑料盟友逢紀的反對,逢紀說目前顏良在兗州牽制了夏侯淵、張繡、朱靈等將,又連克數城,勢頭正盛,不當朝令夕改召其回軍。

逢紀的說法頗受袁紹認可,而另一人更絲毫不給郭圖面子,當面直斥其非。

沮授道:“先時顏立善在延津日日釣魚消遣,正是汝不欲用之,之後顏立善主動請去兗州,汝又無端阻擾,今見顏立善在兗州建功,汝卻提議召其返回,是爲公心耶?爲私忿耶?”

沮公與平素裡並不喜歡與人爭執,這一回是實在看不過去了,因而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句句誅心。

郭圖氣急之下,脫口而出道:“顏良雖有微功,然其約束屬下不力,又擅殺降俘,合當召其回來檢討。”

沮授不屑地駁斥道:“莫非汝欲要爲那殺人食肉的賊人張目乎?還是覺得此等賊子落到大將軍手中,能逃脫顯戮乎?”

袁紹聽了也不愉快,尤其是程昱曾經極力阻擾曹操北上依附他,他對程昱亦十分嫉恨,說道:“此事毋怪立善,程賊天理難容,合該殺之!”

郭圖沒能得逞,心中對顏良愈發怨恨,想着如何找機會再在袁紹面前構陷中傷顏良。

WWW¸TTkan¸¢ O

而爭執的焦點顏良,此刻已經離開濟陰,返回了長垣。

因着顏良想起來,官渡之役的轉折點便在十月,也就是這幾天之內將要見分曉,他若是還停留在濟陰,則離開正面戰場太過遙遠。

雖然顏良心裡有了努力一把試試挽救袁紹的想法,但他也很清楚,此事並不容易。

雖說烏巢之事乃是因爲許攸背袁而投曹引發,但顏良遠在兩百里外,也無法親自阻止。

若是通過旁人去提醒袁紹許攸會反叛,則顏良自己都沒想通要用何等說辭才能說得通,誰人又會聽信自己的臆斷,無緣無故地指摘許攸。

唯一的方法是顏良自己回到官渡,然後遣人暗中監視許攸,一旦發現這傢伙要跑,就把他捉回來獻給袁紹。

但顏良是絕對不可能回到官渡去的,好不容易天高海闊,怎甘願再跨入那泥潭之中和郭圖這等小人內鬥消耗。

除了阻止許攸投靠曹操之外,顏良還想到一個辦法,那便是阻止曹操偷襲烏巢。

只要烏巢不失,繼續對峙下去,估計袁紹獲勝的可能還是極大的,至少來說不會慘敗,乃至於局面無法收拾。

所以顏良就來到離開主戰場最近的長垣,此處離開官渡雖然還有兩百里路,但至少離開烏巢比較近,只有百餘里路。

但烏巢卻也不是那麼容易保護,原因是負責烏巢糧倉的主官乃是淳于瓊。

此人仗着年紀大資歷老輩分高,向來對於顏良、文丑之輩並不怎麼看得入眼,而袁紹彷彿也知道這老兄弟的能耐,所以委派了個護糧的輕鬆活計給他。

顏良都能想象得出來,若是自己去提醒淳于瓊要加強防備,肯定會被淳于瓊噴得滿臉口水。

一時之間,顏良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想要幫助袁紹擺脫官渡大敗的困境,但竟不知從何下手。

顏良素來與淳于瓊沒什麼交情,想要去攀扯關係也攀扯不上,好在之前顏良也算是去過一遭官渡,與淳于瓊手下的司馬趙叡打過交道,更從趙叡手中索取了幾艘船,算是有些交往。

顏良便命從弟顏貯帶上一些財貨,前去烏巢糧倉找趙叡,感謝一下之前“借舟”之情。

顏貯奉命而去,順順利利找到那趙叡。

趙叡倒是十分意外,像顏良這種霸道將軍,借幾艘舟船當然是不帶還的,沒想到過了一個多月,居然遣人特意來致謝。

禮多人不怪,趙叡收了顏貯遞來的幾匹上好絹帛自是眉開眼笑,連稱顏將軍若是還有何吩咐儘管提來,只要不違反軍令,他趙叡自當盡力相助。

但顏貯卻說此來只是奉了討逆將軍之命前來酬謝,並無其他事情需要相幫。

趙叡見顏良如此上道,心中大樂,便命人取了酒肉招待顏貯。

按說這軍中是禁酒的,但這禁令只針對普通將士,那高級將領和僚屬自是禁不了。

尤其是烏巢糧倉並不算前線,對於這杯中物的管制也就很鬆,淳于瓊本人更是日日飲酒作樂過得逍遙自在,他手下軍將們也是有樣學樣,帳中時刻備着酒漿。

趙叡與顏貯白日裡就開始推杯換盞,毫不歡愉。

酒過三巡,在顏貯若有意若無意地打探之下,毫無防備的趙叡基本上把烏巢的防衛全都透露了出來。

淳于瓊手下共有一萬五千兵力,其中約有一大半在執行押運任務,而烏巢糧倉處時刻保持五千以上的士卒把守。

這一萬五千兵分由眭元進、呂威璜、韓荀、趙叡幾人統帶,輪流執行押運任務。

其中韓荀韓莒子乃是被袁紹貶斥而來,也不受淳于瓊待見,故而多被指派去押運,倒是趙叡十分得意地說自己與淳于瓊關係親近,所以基本上都待在烏巢營中駐守。

顏貯又問起營中糧草的充裕情況,對此趙叡倒是知之不詳,只道營中糧秣堆積如山,具體多少卻要過問糧官主事韓南。

顏貯得了想要知道的消息後,便告辭返回長垣覆命。

顏良聽說烏巢只有數千兵力駐守,心中十分憂慮。

他知道曹軍手下衆將的能耐,憑淳于瓊這等名過於實的傢伙,實在不是對手,且負責押糧的兵亦非一等一的精銳,若遭逢曹軍突襲,定無善果。

壞就壞在,顏良只大約知道曹操會在十月裡的某一天突襲烏巢,但具體落到哪一天上,卻是無法可知。

顏良又不能越俎代庖帶着兵前去幫淳于瓊守衛烏巢,即便他拉得下臉找些藉口去拜訪淳于瓊,那淳于瓊也鐵定不願多搭理他,他從不能賴在烏巢糧倉外不走。

眼看就要陷入僵局,顏良皺着眉頭拿過地圖翻看了半天,才終於想到了一個勉強合用的辦法。

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584章 脾氣古怪的醫者第73章 中了個錘子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587章 同門師兄弟第515章 裝備優勢第137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126章 南海陳行之第550章 老袁家的難題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149章 新到貨的小鮮肉第11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576章 不裝了我攤牌啦第453章 劉表的饋贈第227章 房山剿匪事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135章 誰說南土無俊彥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225章 殷勤的男子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389章 老槐谷第522章 舊人第589章 司馬懿入轂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375章 催戰第334章 今始從本心第281章 顏良的怒火第497章 伏兵連環第119章 辭行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93章 慶功宴第479章 馬城第260章 難產第241章 爲把妹大開腦洞第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93章 慶功宴第524章 驚變第533章 不是我不明白第390章 圍點打援第13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320章 背水一戰第469章 功高難賞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19章 城下攻防第390章 圍點打援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168章 成陽仲氏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340章 烈女殉節第488章 不過爾爾第416章 分而化之第428章 上鉤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86章 馳援文丑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378章 踢毽子第232章 張甄氏的小心思第108章 吐槽大會第363章 官二代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424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235章 北方有佳人第547章 回家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第94章 論功行賞第287章 除夕第193章 捉對廝殺第373章 新儒學第143章 血戰長垣第419章 趙國郡兵第508章 戰爭賠款第5章 曲意逢迎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92章 君子沮授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94章 論功行賞第261章 酒肆友聚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147章 亡命少年第329章 義從第20章 帳中考量第51章 巧換戰俘第178章 烏巢虛實第116章 捋順毛第157章 大練兵第284章 三字歌第552章 宅鬥第415章 招撫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215章 催婚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355章 劉玄德要來荊州?第294章 奪妻之恨第377章 踏春第241章 爲把妹大開腦洞第137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331章 間客第359章 從事中郎韓嵩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
第271章 捷報頻傳第584章 脾氣古怪的醫者第73章 中了個錘子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587章 同門師兄弟第515章 裝備優勢第137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126章 南海陳行之第550章 老袁家的難題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149章 新到貨的小鮮肉第11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576章 不裝了我攤牌啦第453章 劉表的饋贈第227章 房山剿匪事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135章 誰說南土無俊彥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225章 殷勤的男子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389章 老槐谷第522章 舊人第589章 司馬懿入轂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375章 催戰第334章 今始從本心第281章 顏良的怒火第497章 伏兵連環第119章 辭行第591章 慫到飛起第93章 慶功宴第479章 馬城第260章 難產第241章 爲把妹大開腦洞第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93章 慶功宴第524章 驚變第533章 不是我不明白第390章 圍點打援第13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320章 背水一戰第469章 功高難賞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19章 城下攻防第390章 圍點打援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第168章 成陽仲氏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340章 烈女殉節第488章 不過爾爾第416章 分而化之第428章 上鉤第195章 勝利的天平第86章 馳援文丑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378章 踢毽子第232章 張甄氏的小心思第108章 吐槽大會第363章 官二代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424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235章 北方有佳人第547章 回家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第94章 論功行賞第287章 除夕第193章 捉對廝殺第373章 新儒學第143章 血戰長垣第419章 趙國郡兵第508章 戰爭賠款第5章 曲意逢迎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92章 君子沮授第305章 分田到戶第94章 論功行賞第261章 酒肆友聚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147章 亡命少年第329章 義從第20章 帳中考量第51章 巧換戰俘第178章 烏巢虛實第116章 捋順毛第157章 大練兵第284章 三字歌第552章 宅鬥第415章 招撫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215章 催婚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355章 劉玄德要來荊州?第294章 奪妻之恨第377章 踏春第241章 爲把妹大開腦洞第137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331章 間客第359章 從事中郎韓嵩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