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西柏陂

靈壽縣,西境,柏卜丘。

一座巨大的屯寨正在興修之中,圍繞屯寨的是新開墾的數百傾良田。

此處背靠綿綿黑山,面前是奔流激盪的滹沱水,中間的灘地肥沃,極其適合耕種。

但因其地緊鄰黑山,百姓們哪裡還敢在此處耕種,原有的一些土地早就拋荒十餘年。

人民遷走之後,此處的河堤也無人修治,導致滹沱水邊的河堤生出好幾個豁口,一旦春夏洪泛之時,河邊的土地便時不時會漫水,將這片地帶變成澤國。

雖說被河水浸沒過的土地更加肥沃,但百姓們安全無法得到保障,更無心耕種,此處就愈加荒蕪。

這種情況在常山屢見不鮮,所以說天下不缺耕地,缺的只是能讓百姓安心耕種的環境。

這種安全問題顏良絲毫不必擔心,他有一支強軍在手,如今靠近常山這一側平原周邊的大股賊寨已經消失不見,各個險要之處都設下哨所派兵駐守巡梭,不虞山賊會出來滋擾山地邊緣的屯寨。

況且各屯寨中的青壯都會被組織起來,五日一練,雖說都是些基本的隊列、弓弩、刀槍操演,但真個有賊人要來侵犯破壞他們苦心修建的家園時,定然不會倉惶逃竄,而是會在屯田軍吏的帶領之下保衛自己的家園。

滹沱水發源於幷州羣山之中,從黑山往東之後,因爲高低落差巨大,所以水流湍急,要來到蒲吾到真定河段後水勢纔會平緩下來。

但這湍急的河水、破敗的河防卻難不倒顏良,他趁着冬天水勢枯竭的時候,出動諸多勞力修治河防,爲此還特意從鉅鹿太守張導手裡借來治水能手馬嶽。

馬嶽此人果然有幾把刷子,來到此地,在觀察滹沱水走勢,又仔細詢問本地土著後,再度提出有一些河道拐角的地方需要再度強化河堤,有一些地勢平緩地方則可以設陂蓄水,一來緩和水勢,二來方便澆灌陂旁的田地。

顏良對馬嶽的請求一概應允,再度調撥人手供其驅策,一應物資盡皆予取予求,對他的要求只有一個,在春洪前儘量完成,不要耽誤春耕。

若是放在別他地方,少不得會被評價勞民傷財,不體恤民力。

因爲別的地方修治河防都需要徵發本地勞役,勞役們若是不去就是犯法,去了耽誤自家農事不說,還沒有工錢。

但在常山卻沒這種說法,顏良只是下令各地發佈告示,不主動徵發勞役,但接受本地百姓自發報名,但凡報名者均會發放工錢,還包餐食。

雖說工錢不多,餐食也只是疏食而已,但這種待遇黔首百姓們何時享受過,當下便舉國稱讚常山相仁厚。

因爲有了工錢的刺激,一些冬日裡無所事事的百姓便主動報名參與興修水利,但更多百姓畏懼治河之苦,還可能會有危險,不願響應號召。

對此常山長史辛毗等官吏曾很是憂心,憂心人手不足耽誤工期。

不過其後的事情卻讓辛毗等官吏以及諸多百姓們瞠目結舌,因爲當響應號召的百姓前往工地後,發現那處已經聚集了諸多人手。

其中有一部分是附近屯田堡寨的人手,他們修治河防事關今後安全,自是人人盡心盡力。

但更多的卻是被討逆營軍士們統一指揮看押的苦役,正是從煤礦、鐵礦處臨時調集來的山賊囚犯。

那些本地百姓們發現,不但屯田堡寨的屯民們幹活積極賣力,就連他們印象中死氣沉沉的苦役也是幹勁十足。

這其中的原因正是在房山鐵官苦役作亂之後,顏良宣佈要善待苦役,宣佈礦場中所有苦役,只消勤懇幹活,滿五年之後都能服役期滿轉爲自由之身,若是在工作之中表現優異,還能得到糧肉賞賜,更可以縮短刑期。

在礦場的待遇提升,苦役們能吃個囫圇飽,沒有凍餓之憂,更重視安全生產後,礦工們再也無心鬧事,紛紛安心工作。

在那之後,一些礦工苦囚因爲表現優異而被宣佈減刑三個月到半年不等。

更有兩個礦工琢磨出一種新式運送礦石方法,向礦中管事提報,礦場經過上一次動亂後,許多貪瀆、不稱職的管事都被處罰、罷免,所以接到提報的管事不敢怠慢,立刻提報到鐵官丞胡其處。

胡其覺得這種在主礦道中設下軌道,然後用輪車裝運礦石,再從礦洞口拉出來的方式,比之原本由礦工或推車或背運竹筐的方式十分可行,便親自主持設計改進,試驗其效。

運用此方式後,礦洞中往外運送礦石的效率果然大增,使得鐵礦的產量有望倍增。

因爲礦洞狹小,同時在礦洞中的人手有限,若是下邊挖得越快,運送礦石的人手就要更多,人手來來往往的,極其影響效率。

改成用礦車運送後,至少能節省三分之一的人力,且運送速度提升至少一倍以上。

胡其也不敢擅自決定,把此事上報到金曹掾顏佑處,顏佑又找到顏良彙報。

顏良得知後,親自前往房山鐵礦觀察試驗,更帶着一些有經驗的工匠前往一同評測。

在觀察之後,顏良覺得此事絕對可行,這種運送方式與後世的方式頗爲接近,只是礦車牽引還需要使用人力。

在顏良的提示之下,工匠們把人力拖拉礦車的方式改爲由礦洞口設置巨大的絞盤,用絞盤來拖拉礦車,更節約一部分人力,增加效率。

若驗證無誤之後,準備在各個礦洞盡數施行此法。

秉持着有功必賞有罪必罰的原則,但凡參與此項技術改進的人員盡皆有賞,那兩個提出這個方法的苦役更是直接被減免了整整兩年刑期,並破格提拔爲礦場管事。

此消息一出,整個礦場苦役之中盡皆譁然,提供了個點子就能減免兩年刑期,還成爲管事,可以居住更爲舒適的屋舍,享用更爲豐盛的餐食,怎不讓人羨慕嫉妒恨。

不過顏良此舉,也大大激發了苦役們的幹勁和鬥志,覺得如今的生活比往日當賊時好得多,不僅能吃飽穿暖,還能有個奔頭。

由於各礦不停改良工藝,增加效率,人手倒漸漸充裕了起來,顏良就正好調動一些人手前來參與修治河防等事務。

比起礦場中的活計,修治河防簡直輕鬆無比,安全性還更有保障,且在河邊曠野幹活總比在礦洞下幹活要舒心得多,所以苦役們個個高興得很,顯得幹勁十足。

當然,這其中也有幾個不長眼的傢伙覺得有機可乘伺機逃跑,但都被周邊巡弋的討逆營士卒,或是鄉勇亭卒們抓捕回來後,各增加一到兩年刑期,並戴上木枷鎖示衆後,其餘人的不當心思盡數收了起來。

在人手問題解決後,治水的效率就節節攀升,很快就達到了顏良的預期,僅僅月餘時間,就有所大成。

這一日,顏良親自來到柏卜丘一處的河堤視察,建義中郎將陶升、靈壽令陳正、郡水曹掾馬嶽等人都陪同在側。

顏良登上一處新修的河堤,往河道兩旁遙望,發現北面遠處俱是高低不一的山嶺丘陵,西側是奔流不息的滹沱河水,南面是一大片上好的平原良田,東面是新開闢出一處蓄水的陂池。

午日當頭,晴空萬里,春風徐來,水氣撲面。

一旁的陶升笑道:“在下也到過多地,只有顏府君有如此大的手筆,一月多時間就修治出如此完善的河堤,更蓄陂池,利田耕,造福萬民。”

顏良說道:“此皆是道嵩之功,與我何干?”

馬嶽揖禮道:“末吏只是出了些策略,怎敢居此大功,若非明府調撥來大量人力物力,此水治理還是遙遙無期。”

顏良擺擺手道:“人力物力嘛,擠一擠總會有的,這天下缺的就是有主意並能付諸實施的人才,道嵩就不必謙虛了。”

馬嶽受此誇獎,顯得十分激動,答道:“絕非末吏謙虛,而是明府調集的人手幹勁十足,效率超絕,末吏前所未見,往日官中徵發勞役修治河防,往往效率低下,一小段河堤需要花費十天半個月的,哪裡能有眼下的效率,故而此功在明府,非在末吏也!”

顏良淡淡道:“欲使得人人盡心效力爲我所用,無外乎‘誘之以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脅之以威,授之以漁,繩之以法,導之以行,勉之以恆,行之以德,齊之以禮’,此中數法,缺一不可。”

馬嶽聞言肅然起敬,俯首道:“謝明府指點。”

一旁的陶升與陳正亦是同樣若有所思,不停回味剛纔顏良隨口而出的話語。

馬嶽指着東側的陂池,說道:“稟明府,開春後水勢更將豐沛,此處陂池可望再大上一倍,今後陂池四周的田地灌溉盡皆無虞。”

陶升也道:“末將治下的屯民見此陂建成十分欣喜,有些人直稱其爲顏公陂,純是敬佩明府的德政也。”

顏良搖搖頭道:“此陂集萬千人之力,豈是我一人之功,當爲其別起一名。”

陶升道:“正該由明府爲此陂起名。”

顏良遙遙望着漸成氣候的陂池,目光又看向陂池北邊的一處山嶺,只見山嶺上盡是蒼鬱茂密的翠柏,心中一動,想起了後世此處的地名,說道:“便命名爲‘西柏陂’吧!”

在爲陂池起名後,顏良又對參與興修水利的諸多官吏役夫隆重嘉獎。

各級官吏或有升遷,或有錢財嘉獎,役夫們,無論是本地百姓還是屯客或是苦役,均視各人出力多少給予部分米糧賞賜,讓參與興修水利的人們更對顏良感恩戴德,從而爆發出更熱烈的幹勁。

對於從鉅鹿太守張導處借調來的水曹掾馬嶽,顏良其實很想把他留下來。

如今的農業生產離不開水利建設,尤其是受到小冰河時期影響,冬天愈發寒冷,夏天又愈發旱熱,時不時會發生一些地方缺水,導致田地歉收。

只不過畢竟馬嶽是張導的人,自己若僅僅以一個水槽掾的位置是不足以吸引這種人才長期遠離家鄉來到常山效力。

顏良通過一番思考,對馬嶽道:“道嵩,你在此事中居功甚偉,如今石邑長出缺,我欲表舉你接任,不知你意下如何?”

馬嶽聞言一驚,就連陶升也聞之側目,只有陳正微笑不語,心想將軍又故技重施了。

郡國水曹掾這個位置不比功曹、主簿位尊,也不及簿曹、倉曹、金曹油水充足,主要負責興修水利,乃是做得辛苦,做不好又捱罵的苦差事。

雖然馬嶽的老上司鉅鹿太守張導對水利十分重視,但馬嶽任事多年也只是一直在水曹掾的位置上沒有動靜,更遑論能舉孝廉之類美事。

若是顏良欲要拔擢馬嶽爲二百石縣丞、縣尉,或許馬嶽也不以爲意,未必心動,但顏良開口就是四百石縣長,主掌一縣之政的正印官。

石邑縣不算大縣,但縣長之位也是衆人爭破腦殼的美職,誰能料到顏良開口就超拔馬嶽一個百石吏。

馬嶽一個激動,連忙拜謝道:“下吏謝過明府拔擢,只是嶽才疏學淺,恐不能勝任。”

顏良微微一笑,心想這時候的人就是這種作態,明明心裡開心得要命,嘴上卻說什麼不能勝任的虛套話,但他也不得不配合着再度說道:“道嵩之才我故知之,便莫要謙虛了,石邑雖然縣界不大,內中多山,正需道嵩這般賢才悉心治理,得以廣興生產,造福於民。對了,若是道嵩顧忌張府君處,我可修書一封言明此間之事,料張公亦會成人之美。”

馬嶽再度拜謝道:“明府如此說來,若下吏再不答應便是不知好歹,下吏謝過明府知遇之恩,定當銜草結環以報。”

顏良呵呵笑道:“道嵩不必如此,一切都是爲了百姓社稷,拔擢賢才正是我應盡之職。不過郡國水利之事尤爲重要,除道嵩外無人可任,還望道嵩仍舊兼任此職,再接再厲,使常山各地之水皆成百姓之助,而不爲患也!”

馬嶽神情鄭重地答道:“嶽自當潛心用事,助明府達成所願。”

PS:隨口一提,書中所言西柏陂,正是後世西柏坡附近,因柏樹茂密而成名,在此一提,也算是遙敬在那裡艱苦奮鬥過的開國先輩。

第490章 破門第462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244章 比武大會第497章 伏兵連環第405章 長了腳的耕田第576章 不裝了我攤牌啦第470章 度遼將軍第89章 “從心”所欲第226章 掩襲哨所第439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149章 新到貨的小鮮肉第10章 驕傲的公羊兒第171章 潛入城中的暗子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415章 招撫第204章 積極防禦第393章 龜甲陣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437章 衝車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人第340章 烈女殉節第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595章 臘日第17章 聲東擊西第269章 唱賣第193章 捉對廝殺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244章 比武大會第4章 鮮花插在肥肉上第110章 拉偏架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81章 爲民做主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401章 變生肘腋第206章 遊說第142章 誘敵深入第405章 長了腳的耕田第427章 誘餌第320章 背水一戰第131章 瞞天過海第308章 上黨之行第160章 奇襲冤句第373章 新儒學第365章?謠言發酵第406章 我真是太難了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341章 南土名士第410章 誘之以利第120章 此去烏巢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347章 各有任用第432章 愛兵如子勝乃可全第279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178章 烏巢虛實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370章 義陽少年魏文長第424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589章 司馬懿入轂第126章 南海陳行之第93章 慶功宴第534章 奪占城頭第216章 賞雪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160章 奇襲冤句第94章 論功行賞第148章 戰後處置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389章 老槐谷第491章 算計第407章 穿越者欒武子第193章 捉對廝殺第70章 身後煙塵起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11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44章 臨陣應變第99章 來自江東的意外消息第127章 南蠻巫術和道家仙法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377章 踏春第400章 逆推第287章 除夕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75章 鳩佔鵲巢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573章 商隊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549章 女間第176章 處罰與送別第210章 老袁與小袁第187章 張郃的擔憂第528章 惡有惡報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
第490章 破門第462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244章 比武大會第497章 伏兵連環第405章 長了腳的耕田第576章 不裝了我攤牌啦第470章 度遼將軍第89章 “從心”所欲第226章 掩襲哨所第439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149章 新到貨的小鮮肉第10章 驕傲的公羊兒第171章 潛入城中的暗子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415章 招撫第204章 積極防禦第393章 龜甲陣第180章 借五十萬石糧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437章 衝車第351章 修己而不責人第340章 烈女殉節第6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595章 臘日第17章 聲東擊西第269章 唱賣第193章 捉對廝殺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244章 比武大會第4章 鮮花插在肥肉上第110章 拉偏架第198章 一舉多得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81章 爲民做主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401章 變生肘腋第206章 遊說第142章 誘敵深入第405章 長了腳的耕田第427章 誘餌第320章 背水一戰第131章 瞞天過海第308章 上黨之行第160章 奇襲冤句第373章 新儒學第365章?謠言發酵第406章 我真是太難了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341章 南土名士第410章 誘之以利第120章 此去烏巢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347章 各有任用第432章 愛兵如子勝乃可全第279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178章 烏巢虛實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221章 斂財手段第370章 義陽少年魏文長第424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589章 司馬懿入轂第126章 南海陳行之第93章 慶功宴第534章 奪占城頭第216章 賞雪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160章 奇襲冤句第94章 論功行賞第148章 戰後處置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389章 老槐谷第491章 算計第407章 穿越者欒武子第193章 捉對廝殺第70章 身後煙塵起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11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44章 臨陣應變第99章 來自江東的意外消息第127章 南蠻巫術和道家仙法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377章 踏春第400章 逆推第287章 除夕第105章 “討死軍候”和“釣魚將軍”第75章 鳩佔鵲巢第123章 平丘碼頭第573章 商隊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549章 女間第176章 處罰與送別第210章 老袁與小袁第187章 張郃的擔憂第528章 惡有惡報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