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州中故人相見

當朱靈收到消息,趕緊調集手下爲數不多的騎兵並一曲步卒往城西去援。

一路上收拾敗兵,來到西城下時,看到城下屍骸遍野,攻城器具盡數被推倒在地。

朱靈氣得對負責西城攻勢的軍候戳指大罵道:“汝何其無能,竟至於此!?”

軍候神情狼狽,身上還隱隱帶血,跪伏在地委屈道:“麾下將士久攻城牆不下時,突然遭遇敵軍騎卒衝陣,當時末將正帶領人手在城下指揮攻城,輪換下來的士卒正在休息,因而警戒稍疲,倉促之間難以列陣抵擋,乃至於被一一擊潰。罪在末將,懇請將軍責罰。”

那軍候也是當年隨朱靈一起南下的冀州人,朱靈聽他一番解釋倒也合乎情理,便也不忍多加責罰,說道:“且將此罪寄下,日後一併處置,你可看清來將是何人否?”

“來將很是年輕,面白無鬚,揚‘討逆’字樣大旗,倒是並無名號。”

朱靈心道:“此等騎兵劫掠,我還當是昔日西涼兒手下隗冉,不料竟是旁人,顏立善手下兵多將廣,端的難纏。”

他本就有了退意,此刻西門外又小小受挫,對於軍心士氣的影響也不小,便不待過了申時,立刻指揮着士卒撤下城頭,收束隊伍緩緩後撤。

城下曹軍這麼一撤,城頭守卒頓時輕鬆了下來,朱靈的部屬極是善戰,這一天的攻城讓守卒也傷亡不小,見敵人撤走自是歡聲雷動。

受之前顏枚帶着騎卒衝潰西城外的曹兵影響,城內也有兩名軍候建言左司馬張斐出城追擊逃敵,但都被張斐一一否拒。

張斐雖不擅長軍爭之時,但久經戰陣眼力不淺,看得出朱靈這是猶有餘裕,撤得相當從容,此刻出城搦戰定然不會有多大成果,搞得不好還會被反打一遭。

他素來爲人持重,又受了顏良關矚只要守牢長垣便是大功,便嚴守四門,只綴出人去通知城外顏枚部,讓他派遣騎卒通稟顏良此間戰況。

其實不用張斐提醒,顏枚也已經正在做,他遣幾名騎卒快馬往冤句方向通報戰況,親自更帶着餘下部屬遙遙綴着朱靈的人馬撤退。

且說顏枚派出的騎卒剛剛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不過三十里路處就迎面遇到了大股騎兵,卻正是顏良親自帶着人回來。

顏良在今日凌晨大破曹軍兩營後帶兵返回冤句城中,正如同他先前所說,正是太陽初升之時。

城中早有伙伕做好了朝食,其中不乏城中大族獻上的豬羊,顏良命盡數宰殺分予兩戰立功的士卒。

飽食之後便與士卒一同補眠,睡了半天到巳時才起。

待顏良醒來後,軍中斥候報說夏侯淵與張繡部已然收拾殘兵往西南渡過濟水,退入濟陽城去。

顏良心知二將遭逢大敗,已然無力掣肘,便留下步卒在冤句城中,盡起兩千騎匆匆往回趕,想要去會一會冀州舊人。

得知長垣堅守不失逐退朱靈,顏枚更帶人衝潰曹軍別部,顏良大喜過望,心道自家侄兒大有長進。

追逃這等事情顏良最是拿手,便折道往西南而去。

但臨時往西南就沒了官道,只有那些鄉間小道還曲曲折折,顏良好不容易繞來繞去繞到官道上,日頭已經快要沉落地下。

顏良往南疾馳一刻鐘就遇到了顏枚的騎卒,再往前望去,果然就是朱靈的部衆。

此處離開平丘城已然只有了十餘里路,天色也漸漸晦暗下來。

顏良看了看辛苦趕了半天路的騎卒,又見敵軍隊列嚴整,雖在撤退途中,隊末總有一部人馬嚴加戒備,心知此時不宜浪戰,不免大叫可惜。

雖然此刻不適合浪戰,但顏良還是不肯錯過和冀州舊人一晤的想法,便親自引了五十騎,高高張起“討逆將軍顏”字樣的大旗,往前而去。

在進入敵軍一箭之地後,顏良命人大喊道:“顏良在此,故人可來一見?”

對面見只有五十騎靠近,本也不明就裡,聽了這邊的喊聲才反應過來。

當下曹軍的隊伍便稍稍放緩,過不多時,一員曹將來到後陣,正是那清河人朱靈。

朱靈爲人把細,一看身後綴着的已經不止是幾百騎,唯恐顏良誘騙自己前去,然後乘勢掩殺過來,自己雖然未必有事,但本部人馬勢必要來援,到時候纏鬥在一起可就勝負難料。

但朱靈面對冀州故人也不願弱了己方的氣勢,喊道:“顏良可將騎從撤去,你我單騎相見可也。”

顏良原本倒也是存了幾分誘敵出來的心思,但見朱靈如此小心,便只得作罷,上前幾步答道:“若是你朱靈不放心,你我各將屬下後撤百步,再見過不遲。”

“兩軍交鋒,自當小心爲上,汝先令人撤後便是。”

顏良依言命人後撤,朱靈見狀也是照做,然後二人便緩緩策馬向前。

當靠近到十步開外後,朱靈勒馬示意道:“顏立善有何話便說罷。”

顏良心道這廝倒是小心,難不成怕我當面把他擒拿下來,便道:“朱文博何時變得如此小心翼翼了?難道在兗州待久了,膽子都變小了麼?”

“朱某倒是一如往日,倒是聽說顏立善近來狡詭多端,不可不防。”

“哈哈哈!”顏良尬笑一番後道:“朱將軍久離家鄉,就無思鄉之情麼?見到我等故人前來,竟無一點半點欣喜之意乎“”

朱靈聞言黯然道:“老母、昆弟盡喪,故土已無家人,念無可念,徒呼奈何!”

“哎~~~!曩昔朱將軍爲了大將軍在冀州立足,爲公而忘私,乃至於至親殞命,是冀州愧對朱兄了!”

朱靈顯然不願多提當年之事,擺手道:“陳年舊事,提之無益,顏將軍此番尋我更有何事?”

對於當年朱靈之事,顏良也說不清到底是冀州上下對不起朱靈,還是朱靈對不起袁紹。

如今二人份屬交戰兩方,若是有機會能將朱靈夷滅,顏良自然是不會有什麼心理負擔,但如今沒有好機會,也正可一試費點脣舌施加點離間之計。

顏良道:“如今大將軍盡發四州之卒南下,欲要誅除朝中亂臣賊子,短短數月便兵臨河南,眼看便要進入許都,匡扶朝政。朱將軍乃是我冀州舊人,爲何不棄暗投明,奈何從賊?”

“曹公奉迎天子,匡扶社稷,掃清司、豫、兗、徐之敵,使中州寧靖,何來亂臣賊子之說。袁大將軍定是受了屬下奸佞之輩挑唆,擅興刀兵,乃使中州重燃戰火,百姓流離失所,田地荒蕪。顏將軍還當奉勸大將軍早日息兵,返回河北纔是。”

此事即便無人慫恿,以袁紹的性格照樣是要與曹操爭權奪利,乃至於大打出手,相信朱靈也是心知肚明,歸咎於奸佞之輩只是隨便找個由頭而已。

尤其是朱靈對顏良屬下那些文臣很是反感,當年那些只會翻嘴皮子的傢伙們可沒少詬病攻訐朱靈不顧母、弟安危的事情。

顏良知道這等事上和朱靈辯是辯不清的,只能改換話題道:“朱兄雖遠離故土在兗州效力,但我看也不甚得意,想那張文遠、徐公明之輩,屆爲附逆之輩,投附曹操的時間又短於朱兄,所建戰功又在朱兄之下,而名位竟列於朱兄之上,卻是爲何?”

“如今大將軍與曹孟德陳兵官渡決戰,彼輩皆受重用,而朱兄卻與那新降西涼兒一般投閒置散,此中無由乎?無外是曹操信不過朱兄冀州舊將身份爾,可見你我河北同鄉同儕方能同心,兄其慎思之。”

朱靈聽了顏良的話果然沉思半晌,但心中對袁紹麾下那些腐儒仍舊反感,說道:“同鄉方能同心自是不錯,然大將軍麾下多是汝潁之士,彼輩無能無德,唯擅爭權奪利,黨同伐異,妒賢嫉能,當年麴將軍便爲前車之鑑。且我聽聞顏兄亦受奸佞排擠,方纔流落兗州,此事不假?”

天下間本就無密閉的消息,雖然袁曹在戰時,但兩方之間的謀臣武將多有同鄉同學同僚之誼,暗中的書信不在少數,顏良與郭圖不和的消息自然也流傳了出來。

此刻朱靈當面提起,顏良也是好一陣尷尬,但他猶自不願放棄遊說,說道:“朱兄此言不假,我亦與朱兄一般,目彼輩奸佞之徒爲仇讎,故而明火執仗與其相對,力求逐退奸佞,使大將軍身邊俱爲沮奮威、田別駕一般賢良能臣。可惜顏某勢單力孤,尚且不能得遂所願,朱兄可願來助我一臂之力否?”

朱靈聽了顏良這話,搖了搖頭道:“我雖有心,亦無能爲也,此事休要再提。如今你我份屬敵方,今日一晤後,他日相遇仍舊難免博個勝負生死,還望顏兄多多保重,待我異日再領教君之兵略風采。”

雙方話說到現在,氣氛已經和睦了不少,從稱呼上就可以看出,最開始二人直呼對方姓名,乃是極其無禮的行爲,然後稱姓而當面呼字,亦是失禮之舉,再往後互稱對方爲將軍,乃是尋常敬稱,等到互相稱兄,已經是僅次於互相稱字的親密稱呼,而朱靈稱顏良爲君已經是帶着敬意。

顏良亦是存了私心,並不指望能爲他老袁家效命到死,見與朱靈之間的關係能和睦相處,抱着多一朋友好過多一敵人的心態說道:“朱君之能我亦深爲歎服,然你我若能不在戰場上相見最好,以免刀劍無眼,有所傷損。況且君手下亦不乏我冀州子弟,豈不聞同室操戈,而他人恥笑之?”

朱靈默然道:“顏君之言,亦不爲無理,若能不見,自是不見的好。”

顏良進一步道:“朱君雖然老母、昆弟已不在,然鄉里尚有同族鄉人,更有祖宗祠堂墓地,豈不思念乎?且君手下冀州子弟多有父母兒女在河北,又豈不眷戀乎?吾爲君思之,還當莫要深涉此番戰事,豈不聞‘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之語乎?”

朱靈聞言沉默不語,他族人且不論,朱家的祖宗祠堂墓地自然是他無法棄之不顧的根源,且手下的冀州子弟這些年也不是沒流露出思鄉之情,要讓他們真的和舊日鄉人揮刀相向的確是心理負擔不小。

顏良見朱靈似乎意有所動,便道:“好叫朱君知曉,我昨日已經拿下冤句,而夏侯淵與張繡並未來得及救援,且二人紮營野外,在今日凌晨爲我大敗,折損近半,如今已是退保濟陽,恐無力無膽再來戰我。而我手下勝兵萬餘,兵勢正盛,若僅憑朱君麾下人馬,亦不足以獨自抗我,不若朱君就此退回濟水,助夏侯淵守牢濟水南岸,我亦輕易不會南下,如何?”

冤句失守,夏侯淵、張繡遭襲的事情朱靈已經得了消息,但折損近半之事卻並不知曉,顏良自然有所誇大,但折損嚴重這等丟臉之事實夏侯淵也不願詳提。

朱靈思忖之下,便答道:“我此番歸去,自當與夏侯太守、張將軍詳加參詳,至於今後如何行止,如今卻不敢言明,還望顏君體諒。”

顏良見朱靈語氣中已有寰轉的餘地,便道:“自當如此,吾亦只是好意提醒,料君自能有所明斷。”

“顏君若無他事,吾這便告退了。”

“吾今來只爲與州中故人一晤,與朱君一番相談,甚是合意,若是朱君有何書信話語要吾代爲轉達,他日返鄉之時,吾亦可代爲投致。”

朱靈拱手道:“這卻不勞顏君,以免落人口實,顏君保重。”

顏良回了一禮道:“朱君保重!”

雙方就此撥轉馬頭各自返回陣中離去。

趁着天色尚未全黑,顏良走在返回長垣的道路上,心想今天雖然沒有趕得及追上朱靈所部,再戰上一場,但收穫顯然不比戰陣取勝來得小。

從遠處說,朱靈的冀州舊將身份本就易受多疑的曹孟德猜忌,如今二人屏退左右,於陣前敘談許久,此等消息定然會傳於夏侯淵耳中,進而爲曹操知曉。

那麼朱靈勢必會更受曹操麾下衆人忌諱,從而少了這支能戰之兵,河北軍的局面或許又能好上些許。

而從近處說,若是朱靈戰意不堅,自己在兗州的行動也少了一些掣肘,豈不美哉!

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28章 城外來客第495章 格鬥大師魏文長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249章 勾心鬥角第128章 己吾匪事第112章 且行且珍惜第394章 顏枚的小心思第577章 司馬仲達第52章 罪在先鋒第355章 劉玄德要來荊州?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第65章 工師之子第246章 紅紅火火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93章 慶功宴第453章 劉表的饋贈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38章 城門告破第19章 城下攻防第91章 與君共勉第324章 敗兵衆像第205章 探監田元皓第476章 拖延第331章 間客第265章 鳳尾簪第1章 造化弄人第375章 催戰第124章 新官上任第298章 堂前斥奸徒第58章 曹操的煩惱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第270章 濟北戰事第101章 決戰當在官渡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422章 張燕託孤第218章 迎風閣上的女子第289章 少年的渣權第309章 孤女飄零第23章 三個人三句話第359章 從事中郎韓嵩第269章 唱賣第569章 將裝慫進行到底第585章 藥莊第22章 樂極生悲第509章 上谷牧苑第73章 中了個錘子第403章 虎尾寨奇謀第560章 許都的應對第517章 石砲曲第25章 激勵與撫卹第66章 曹賊已死!降者免死!第466章 相爲情顛倒第130章 埋伏包抄第181章 輕襲烏巢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52章 罪在先鋒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282章 事後處置第101章 決戰當在官渡第77章 寧爲太平犬,莫作亂離人第106章 巧借他人之力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476章 拖延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175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第434章 滅此朝食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593章 醫學分科第237章 福利彩票第143章 血戰長垣第595章 臘日第523章 天津港第84章 構陷得逞第62章 中流之砥柱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431章 合兵第346章 結業典禮第493章 反戈一擊第411章 今之細柳第288章 漢室二宗親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28章 城外來客第206章 遊說第8章 兵臨白馬第96章 嘆世間奸人多當道第186章 一將捨命,萬將難敵第67章 曹公無恙第88章 逢紀的好意第558章 賊心不死第546章 勝利慶典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534章 奪占城頭第301章 順勢而爲,堵不如疏第337章 致知在格物第177章 九月初九第283章 鐵官之事
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28章 城外來客第495章 格鬥大師魏文長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249章 勾心鬥角第128章 己吾匪事第112章 且行且珍惜第394章 顏枚的小心思第577章 司馬仲達第52章 罪在先鋒第355章 劉玄德要來荊州?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第65章 工師之子第246章 紅紅火火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212章 趙相陰夔第93章 慶功宴第453章 劉表的饋贈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38章 城門告破第19章 城下攻防第91章 與君共勉第324章 敗兵衆像第205章 探監田元皓第476章 拖延第331章 間客第265章 鳳尾簪第1章 造化弄人第375章 催戰第124章 新官上任第298章 堂前斥奸徒第58章 曹操的煩惱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第270章 濟北戰事第101章 決戰當在官渡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422章 張燕託孤第218章 迎風閣上的女子第289章 少年的渣權第309章 孤女飄零第23章 三個人三句話第359章 從事中郎韓嵩第269章 唱賣第569章 將裝慫進行到底第585章 藥莊第22章 樂極生悲第509章 上谷牧苑第73章 中了個錘子第403章 虎尾寨奇謀第560章 許都的應對第517章 石砲曲第25章 激勵與撫卹第66章 曹賊已死!降者免死!第466章 相爲情顛倒第130章 埋伏包抄第181章 輕襲烏巢第475章 人主氣象第52章 罪在先鋒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282章 事後處置第101章 決戰當在官渡第77章 寧爲太平犬,莫作亂離人第106章 巧借他人之力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476章 拖延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252章 賊帥孫輕第175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第434章 滅此朝食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593章 醫學分科第237章 福利彩票第143章 血戰長垣第595章 臘日第523章 天津港第84章 構陷得逞第62章 中流之砥柱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431章 合兵第346章 結業典禮第493章 反戈一擊第411章 今之細柳第288章 漢室二宗親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28章 城外來客第206章 遊說第8章 兵臨白馬第96章 嘆世間奸人多當道第186章 一將捨命,萬將難敵第67章 曹公無恙第88章 逢紀的好意第558章 賊心不死第546章 勝利慶典第562章 天子的託付第534章 奪占城頭第301章 順勢而爲,堵不如疏第337章 致知在格物第177章 九月初九第283章 鐵官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