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起步(7)

“帝,刻薄暴戾,……。初,竊爲郡王儀賓,以賣布販鹽爲業。……有賊吏司馬者,恬爲幫兇,助紂爲虐……。……。天啓二年,湖廣鹽商,皆盡族滅。”

——《太祖密錄》

王書輝對於明代鹽政的看法,主要來自後世的網絡小說和電視劇。不過他也研究過一些資料,看過一些歷史學家的觀點。明代鹽政給王書輝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作爲從春秋時代就開始成爲國家管控行業,能夠爲政府貢獻大量稅收的食鹽買賣,在明朝中後期完全被官僚集團把持。他們肆無忌憚的侵吞鹽政暴利,但是明朝政府在自己推行的鹽政中卻幾乎得不到一丁點的財政收入。

給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電視劇《大明王朝》中,嘉靖皇帝因爲國家財政萎縮很是發愁,派了諸多官員到兩淮地區清理鹽稅,一通折騰下來,才收了不到百萬兩的銀子。而嚴世藩派了自己的黨羽鄢懋卿去兩淮巡鹽,立即就收了三百多萬兩,還不包括他往嚴嵩家和自己家送的幾百萬兩。這讓得知真相的嘉靖皇帝下定了剷除嚴家一黨的決心。

歷史學家黃仁宇在《十六世紀明朝財政與稅收》中寫道,“兩淮鹽政最能體現明朝政府在商業管理上的無能。”雖然王書輝並不是很認同黃仁宇對於明朝歷史的一些看法。但是王書輝覺得,黃仁宇雖然沒有看到,明王朝的財政崩潰,是官僚集團肆無忌憚的侵吞國家利益這個根本原因,但是,明王朝後期,對國家鹽政完全失去控制這個事實,王書輝卻是完全認同的。

根據他了解到的資料,明朝早期在鹽政中採用的開中法,有效的支撐了永樂皇帝時期明朝軍隊對草原上的元蒙蠻族,大規模的,頻繁的軍事鬥爭。這一時期的明王朝採取的是國家管控食鹽的生產和銷售。不過,隨着地主官僚集團的崛起,明王朝的鹽政開始逐漸崩潰。地主官僚集團利用手中的權利侵吞鹽政收益,明王朝的鹽政收入開始大規模減少。

從萬曆四十五年開始,明政府不再對國家鹽政進行直接管控,採用鹽法道袁世振建議,廢開中法,立“綱法”。具體辦法就是,將各商所領鹽引分爲10綱,編成綱冊,每年以1綱行積引,9綱行新引;綱冊上所載引數允許各商“永永百年,據爲窩本”,每年照冊上舊數派行新引,綱冊上無名的商人不得加入鹽業運營。從此官不收鹽,由商人與煎戶直接交易,收買、運銷之權悉歸於商人,並得世襲。“綱法”的綱領爲民制、商收、商運、商銷,鹽史學者稱爲“商專賣制”。

實際上,在明朝中後期,政府在鹽政上,無論是採用開中法還是採用綱法,都是地主官僚這個利益既得階層掌握鹽政暴利。開中法時期掌握鹽政利益的是各級鹽政官員,出自地主官僚集團。綱法時期掌握鹽政利益的是大小鹽商,還是出自地主官僚集團。無論明王朝採取什麼樣的鹽業政策,都不能保證國家的利益。根本的原因是,明王朝管理國家,依靠的是腐朽病態的地主官僚集團。這就像用耗子看糧倉,用饞貓看漁場一樣,無論如何也不能避免國家利益被地主官僚集團所侵吞的下場。明王朝就是在地主官僚集團的血盆大口下,財政崩潰最終滅亡的。

在王書輝看來,明王朝的上層,包括宗室,貴族,地主和地主出身的官僚集團,這些既得利益者們,利用權力不斷的侵蝕明王朝的根基,在面對農民起義和外族入侵的情況下,仍然絲毫不會考慮國家的整體利益,肆無忌憚的瘋狂掠奪,完全是一種心理和生理雙重變態的表現。對於這些人,想要在明朝末年開創新局面的王書輝,已經在心裡給他們全部判處了死刑。未來等待他們的將是精神和肉體的全面毀滅。

…………

即使像司馬峰這樣的靈活多變的性子,在聽到王書輝的問話的時候,也是被雷的夠嗆。說起來原因也很簡單,有些事情做是可以的,說卻不可以。

實際上,作爲王府的縣主儀賓,王書輝能說出私鹽這種話題,也是很正常的。要知道,如今大明朝的鹽業買賣,還不都是掌握在勳貴世家和各級官員手中。消息靈通的司馬峰就知道,張居正在閣老位子上的時候,荊州張家就掌控着半個湖廣的食鹽買賣。張家倒臺之後,湖廣的鹽業就被江南和本地官員的子侄眷屬所瓜分。湖廣現在最大的鹽商,就是前湖廣巡撫,現在的戶部尚書,張問達張大人的侄子家。

司馬峰的腦子轉的很快。當發現大家都被雷住了,半天都不說話,而那位王府的儀賓臉色木然,完全看不出什麼情緒,只是用一種專注的神情看着自己的時候。他長聲一笑,先把大家從震驚中拉了出來,然後吩咐旁邊站着的兩個夥計下去端些點心之後,才帶着卑微的笑容對王書輝說,“貴人真是玩笑了。小人一屆商賈賤業,有些禁不住貴人的玩笑啊。”

王書輝不管他這種和稀泥的話,直接對司馬峰說道,“司馬先生不要太過自謙。有明至今兩百五十年,從事商業早就不是什麼賤業了。據我所知,朝中百官,無論是南人北人,家中無不經商。南北兩京的達官貴人們,表面上說着不與民爭利,抗拒朝廷徵收商稅,說起來還不是因爲那些商人都是他們自己的家人。朝廷要收商稅,就是從他們的口袋裡掏錢,他們怎麼會妥協呢。如今天下,是官商一體。就說司馬先生吧,你的產業裡少不得也要有幾層是這荊州府上下官員的吧。”

司馬峰還是第一次遇到像王書輝這樣的人。在他看來,王書輝即便是縣主儀賓,也不過是未來恢復王爵的郡王女婿,怎麼可以如此的肆無忌憚。這天底下的宗室子弟不要太多,王書輝也不過是個縣主儀賓,老百姓眼中他是個人物,但是他現在無權無勢的,更何況枝江王的爵位還沒有恢復呢。他這樣口無遮攔的說這些拆濫污的大實話,到底是哪裡來的底氣呢。

不過,王書輝可以說這樣不負責任的話,司馬峰可不準備陪着他發瘋。他帶着些謙卑的笑容對王書輝說道,“貴人說笑了,實際上自從朝廷在四十五年廢了開中法,這大明的鹽政就全都由鹽商把持。既然是一羣商賈把持鹽政,那我大明天下流通的鹽,又哪有什麼官鹽私鹽之分,全都是私鹽罷了。”

王書輝發現了司馬峰好像有所顧忌,他想了想,覺得這也是很正常的。私鹽這件事情,無論在哪個朝代,什麼時期,都是違法的事情,自己這麼大張旗鼓的和人討論,完全是現代人的思維作怪,是有點兒犯二了。

所以,他調整了一下方法,對司馬峰說,“剛剛思慮不周,說了些狂妄淺薄的蠢話,還要司馬先生多多包涵。不過我也不過是有些好奇,又想着司馬先生爲本縣商界魁首,這才冒然開口詢問。呵呵,有些失禮了。”

司馬峰心裡鬆了口氣,看來這個儀賓是個明白人。他輕鬆的笑了笑,放鬆了一下臉上的肌肉,說道,“呵呵,貴人不必自責,是小民我見識淺薄,呵呵呵。”

王書輝看司馬峰輕鬆了下來,說道,“剛纔聽四舅舅說,司馬先生過去對府裡多有援手,這次來,主要前來感謝司馬先生的。我這裡代世子多謝先生了。”說完這話,王書輝站起來向司馬峰拱了拱手。

司馬峰將身子往旁邊移了移,避開王書輝的行禮,對王書輝說道,“貴人實在擡愛了。鄉野小民,心慕王室,區區小事,何足掛齒。世子世居枝江,與我等小民共處一地,也是我等的榮光。”

王書輝請司馬峰在自己對面坐下,對他說道,“我不是本地人,到枝江也不是很久,對本地事物多不熟悉。不過在故鄉時也知道,百姓謀生不易,所以日常之中多購私鹽,想來枝江也是這般的。我們枝江這裡官鹽價位幾何啊。”

司馬峰想都沒想,脫口答道,“官鹽確實貴些,每斤怕要四五錢銀子。”

王書輝立即接口問道,“私鹽呢。”

“不過二三錢。”剛說完這話,就意識到不對,不過話已出口了。

雖然搞不清楚這個儀賓到底搞什麼花樣,但是到了這種時候,司馬峰也沒什麼顧忌了,笑着對王書輝說,“儀賓三番五次,旁敲側擊,到底意欲何爲呢,私鹽買賣這潭水可是渾的很,儀賓初來乍到,還是小心謹慎爲妙。”

王書輝聽了這帶着些威脅的話,並不以爲意,不過倒是對這個司馬峰的表現很是看好。到底是做事情的人,見事情說破了,就立即迸出一股江湖大豪的氣魄來。旁邊的朱微妏聽了這話卻是極度不爽,鳳眼圓睜就要發作,不過被王書輝按了一下肩膀,並沒有發作起來。

王書輝笑了笑,對司馬峰說道,“司馬先生理會錯了,我並沒有準備參與到運賣私鹽的買賣中去的意思。不過是家師有個至交好友,家裡經營鹽業,我只是代他問問枝江縣這裡行情如何。”

司馬峰聽了這話,立即兩眼放光,眼睛緊緊盯住王書輝說,“儀賓說的世交,出價如何。”

王書輝笑了笑,回答道,“誰知道呢,大約也就是每十斤一兩錢的價位吧。”

司馬峰聽了這話,立即沉吟了起來。

王書輝也沒理他,自己在腦袋裡計算起來。現代社會的鹽,是加了碘的精鹽,在超市裡賣的那種一斤裝的,大概就是兩塊五毛錢左右。這明代的鹽,質量是很糟糕的,最差的也要賣到兩錢銀子。兩錢銀子,大約能在現代賣到18塊錢。要是自己從現代買鹽賣到這裡,一斤鹽賣兩錢銀子的價格,那是很不合算的。賣三錢的話,憑着現代精鹽的質量,也照樣暢銷。

這麼一算,一斤鹽就能賣最少27塊錢,每斤鹽自己就能賺到最少二十四塊五毛錢。食鹽是純消耗品,走的量是超級巨大的。這賣鹽的買賣果然是個好買賣。

第284章 新的開始(1)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204章 連鎖反應5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303章 朱舜水訪武昌(8)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218章 馬祥麟的轉變(1)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109章 第一次反圍剿2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369章 在山東(4)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308章 終結者5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57章 工業的獠牙(1)第77章 大練兵(1)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379章 魯東土地革命(4)第24章 起步(8)第492章 孫大聖棒打倭國第218章 馬祥麟的轉變(1)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261章 學員張兆歡(1)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304章 終結者(1)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217章 程紹之死(2)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267章 承天事變(1)第466章 五級鉗工李有福第180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6)第173章 審判(1)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310章 終結者7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3章 穿越(3)第326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1)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220章 馬祥麟的轉變(3)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430章 彌留之際的大明王朝第259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7)第304章 終結者(1)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51章 馬縣丞的末日(3)第378章 魯東土地革命(3)第478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6第45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1)第21章 起步(5)第221章 馬祥麟的轉變(4)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第424章 教導營出身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343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4)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306章 終結者3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32章 日常(4)第1章 穿越(1)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85章 奇葩的錦衣衛(2)第173章 審判(1)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152章 紅旗漫卷出枝2第35章 理念(3)第372章 在山東(7)第453章 頻繁出現的突發情況第157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1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85章 奇葩的錦衣衛(2)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498章 範·德佩爾生病了第442章 相同的身體不同的人生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第148章 簡單邏輯4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366章 在山東(1)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
第284章 新的開始(1)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204章 連鎖反應5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303章 朱舜水訪武昌(8)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218章 馬祥麟的轉變(1)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109章 第一次反圍剿2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369章 在山東(4)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308章 終結者5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57章 工業的獠牙(1)第77章 大練兵(1)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379章 魯東土地革命(4)第24章 起步(8)第492章 孫大聖棒打倭國第218章 馬祥麟的轉變(1)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261章 學員張兆歡(1)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304章 終結者(1)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217章 程紹之死(2)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267章 承天事變(1)第466章 五級鉗工李有福第180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6)第173章 審判(1)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310章 終結者7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3章 穿越(3)第326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1)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220章 馬祥麟的轉變(3)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430章 彌留之際的大明王朝第259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7)第304章 終結者(1)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51章 馬縣丞的末日(3)第378章 魯東土地革命(3)第478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6第45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1)第21章 起步(5)第221章 馬祥麟的轉變(4)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第424章 教導營出身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343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4)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306章 終結者3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32章 日常(4)第1章 穿越(1)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85章 奇葩的錦衣衛(2)第173章 審判(1)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152章 紅旗漫卷出枝2第35章 理念(3)第372章 在山東(7)第453章 頻繁出現的突發情況第157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1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85章 奇葩的錦衣衛(2)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498章 範·德佩爾生病了第442章 相同的身體不同的人生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第148章 簡單邏輯4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366章 在山東(1)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