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

空口白牙的講理論,這麼做是沒人相信的。

但是講理論的同時,隨着理論而來的政策和制度能夠實實在在的給人帶來好處的話,那麼不管這套理論有多麼驚世駭俗,只要這套理論能夠實現自洽,大部分人就是都會接受這套理論的。

復興黨的理論體系在後人看來並不怎麼高深和複雜,基本上都是很簡單的內容。王書輝自己的水平有限的同時,這個時代的中國人沒有那麼深層次的實踐,所以王書輝選擇的也是很簡單的能夠和這個時代的人的認知能力相適應的東西。

總的來說,復興黨的理論體系就是一個以介紹歷史唯物主義基本理論的萬世歸一律和介紹辯證唯物主義基本理論的萬物一統律爲基礎理論,然後結合各種基礎的自然科學知識,以基礎的進化論內容的物競天擇律爲框架,推導出工業生產勝過手工生產,社會化大生產勝過小農生產的工業化思路,最終把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辯證關係論證清楚,推出最終的必須以發展生產力,消滅一切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因素爲己任的工業化政黨理論。

這一套理論在制度上的體現,一個是堅持復興黨領導國家,一個是堅持人民民主制度。

作爲現代人,王書輝即使對很多理論有着比較明確的理解和認識,但是就他本人的能力來說,他也沒有創造出一套全新的理論的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王書輝能夠做到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直接把後世的東西拿到這個時代來用。

不過就他的個人能力來說,前三十年的理論和思想雖然是他比較喜歡的能夠很好的體現出先進性的理論,但是他和他領導的復興黨駕馭不了這套理論體系。

當然了,他也不會真的就把那一套讓江山變色,讓人民遭殃,製造了一大幫打着精英主義招牌的利益既得集團和官僚資產階級、買辦資產階級的特色理論體系全面的照搬照抄出來。

他站在左面偏右的立場上,對這一套理論相當的警惕。所以他纔會把復興黨的肅委會、紀委會,設置到和國家審計和統計委員會、國家財政和計劃委員會同等的,國家最高級別的政策制定機構的高度上去。

特別是即使爲了讓自由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能夠爲整體上採取國家資本主義制度的復興黨中國的經濟活躍貢獻力量,但是復興黨對於那些在復興黨的反封建革命中表現的比較順從,身上沒有血債,沒有民憤,能夠被動和主動的將土地上繳,主動和被動的將自己轉化爲民族資本家的愛國資本家們,態度仍舊是非常的驚醒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主要從事輕工業生產和第三產業的民族資本家雖然沒有反封建革命的對象封建地主階級的遭遇那麼可怖和悽慘,但是因爲他們的脫胎於這個階層,復興黨還是在政治上給予了他們一種完全可以說成是歧視性的待遇。

即使這些民族資本家主動或被動的接受了復興黨的人民工人權益保護法的束縛,不能對他們的工人進行嚴重的剝削了,可是從經濟上,他們要和實力強大的國營企業競爭復興黨在這一點上倒是比較公平的。他們爲私營企業和國營企業的競爭提供了最公平的環境和政策。當然,即使如此民族資本家也別想獲得復興黨的政策傾斜。。

在政治上,民族資本家和民族資本家的直系家族和依附家族,如果不接受復興黨的最小化家庭的政策,以兩口孩子都是國家撫養的之家的規模異地分居的話,他們以及他們的子女,就不能享受國家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和福利政策。他們和他們的子女,就不能夠在復興黨中國獲得任何的政治權利。

因爲復興黨中國實行的人民民主制度,在憲法上被作爲專`政對象的他們被這樣對待,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當然了,這種在政治上的不公平對待最直接的體現就是,這些民族資本家以及他們的子孫,一是沒有人民代表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二是不能參加公務員考試成爲公務員,也不能進入大學學習,成爲軍人、科學和技術研究人員等等的權力。

對於老百姓來說,民族資本家作爲有錢人是值得羨慕的。國家也允許普通國民自主創業,自己經營企業和工廠、商店、第三產業等等。可是這些人在經濟上確實可以獲得巨大的利益的同時,他們在政治上的利益卻被全面的剝奪了。

用老百姓最樸實的觀點來說,那就是當資本家確實可以掙很多的錢,但是因爲資本家不享有任何的政治權利,所以老百姓在面對有錢人的時候,還是能夠非常的心平氣和的。

除了在政治上的限制以外,復興黨對所有參與對外貿易的民族資本家也進行了限制。這個限制倒不是禁止民族資本家參與海外貿易。畢竟早在1632年左右,長江商團包括秦氏商團、枝江商團、鬆滋商團、武昌商團和金陵商團就開始全面參與海外貿易了。但是凡是參加海外貿易的民族資本家企業,則必須接受復興黨的財物監督和工會監督。

具體的說就是,所有參與海外貿易的企業,必須接受復興黨“四馬分肥”的政策。

所謂“四馬分肥”,就是指參與海外貿易的企業,必須接受復興黨商業銀行的一部分貸款,將企業的部分股份轉讓給公方一般爲銀行方面和工人代表組成。公方不會參與企業的經營和管理,但是公方要對企業的財務進行監督,同時還要在企業內部組織工會,維護工人的“人民權益”。

與此同時,企業獲得的利潤採取“四馬分肥”的分配原則。即分爲國家所得稅10、企業公積金20、工人福利費20、資方紅利四個部分。資方紅利大體佔大約50,企業利潤大部分歸國家和工人,基本上是爲國計民生服務的。

不要覺得復興黨這樣比較強硬的介入民族資本家的企業有多麼的不公平。實際上,國營企業在國家所得稅的上繳上高達30左右,同時國企還要接受黨委和工人代表委員會的兩重監督。在企業公積金和工人福利的分配上,國營企業的利潤分配比例也要比私營企業高的多。其中在企業的技術革新和升級方面支出達到總利潤的30,工人福利更是高達40。

所以說,如果把國家作爲國營企業的利潤分配方和民族資本家進行比較的話,國家從國企的利潤中也只能獲得30,而在私營企業裡,資本家可以通過“四馬分肥”獲得高達50的企業利潤呢。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資本家在企業經營中失敗的話,那麼資本家只能回家自己吃自己,破產了事。國家是不可能爲他們兜底的。

當然了,也正是因爲這樣的原因,才解釋了爲什麼在國家放開了對輕工業和第三產業的限制,允許他們到中華帝國的藩屬國投資設廠之後,無論是那些從事輕工業的國營企業還是私營企業,都忙不迭的跑到東南亞地區的中華帝國藩屬國去投資設廠的現象。

畢竟中華帝國對目前階段藩屬國國民設定的最低工資,即使對藩屬國國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恩賜,但是和國內當家做主的工人階級比較起來,他們仍舊是非常純粹,幾乎是沒有什麼用工限制的超級廉價勞動力。

目前階段裡,那些接受過當地中華帝國駐軍一年左右的簡單紀律和組織培訓的朝鮮人和倭國人,就是中華帝國的國營企業和私營企業最喜歡的用工對象。

截止到1638年,中華帝國在南中國海各藩屬國的企業,幾乎每年都要吸引幾萬名朝鮮和倭國歸化民到南中國海地區就業。

當然了,如果說在復興黨治下的民族資本家已經挺不容易了的話,南明僞證府治下的那些具有資本主義性質大地主和封建手工工坊主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

從某種程度上說,掌握了南明僞政府的所有權力,把崇禎皇帝徹底架空的江南文官官僚集團建立的手工工廠具有官僚資本主義的特徵。但是很明顯,他們的日子遠沒有後世著名的“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的那麼滋潤。

固然,這個時代的江南封建官僚資本主義集團像“蔣宋孔陳”一樣,憑藉國家政權的壟斷力量,通過掌控金融、苛捐雜稅、商業投機、通貨膨脹等手段巧取豪奪而建立起了大量的壟斷性質的手工工廠。但是,一方面他們沒有外面的美國爸爸幫忙,另一方面,他們沒有廣闊的國內市場供他們興風作浪。在復興黨的工業品傾銷和對他們的海外貿易的全面封鎖下,他們很快就退化成了坐擁大量土地的大地主兼買辦。

讓人比較驚訝的是,特別是讓王書輝有些沒想到的是,掌控南明僞證府權力的江南官僚地主集團,在復興黨的巨大壓力下,居然也做了一些很了不起的改良。

比如說,至少在浙江地區,江南官僚地主集團重新恢復了國家賑濟體系。

很明顯,因爲從1634年以後接連丟失了江西地區和廣東地區,南明僞證府已經吸取了一個明顯的經驗教訓,那就是絕對不能對遭遇自然災害的老百姓繼續不管不顧了。因爲只要在他們的地盤上出現了流民和難民,那麼復興黨的軍隊就會雷霆萬鈞般的出現在當地,先是消滅當地的南明武裝力量,之後就會佔據當地的土地,救濟和扶助當地的百姓,最後把當地的百姓變成一幫子跟從復興黨人的亂黨。

原本在南明僞政府裡能夠和江南官僚地主集團相抗衡的贛黨和粵黨,就是這樣徹底的根基盡失的。

其實經驗教訓的角度來說,南明僞證府失去湖南地區和廣西地區,就是這個原因。等到他們再次丟失了江西和廣東之後,他們才明確的認識到,只剩下浙江和福建這兩小塊地盤兒的他們已經沒有辦法再次承擔失去土地的狀況發生了。

所以無論是重新變成徹底的地主買辦的江南官僚集團,還是被複興黨海軍輕鬆的毀滅了所有的海上力量,轉變成了徹底的地方軍閥的鄭芝龍閩黨集團,都不敢放任自己地盤上的老百姓在自然災害後變成流民和災民了。

江南官僚集團的辦法是,大地主們互相商量着出些糧食和山地,組織總是接連不斷的因爲小冰河自然災害而產生的災民和難民,開荒山搞梯田,大搞以工代賑。

鄭芝龍地方軍閥集團的辦法則是,採取宋代的老辦法,把災民和難民編成廂軍,在福建沿海地區搞搞漁業生產。

當然了,這樣的辦法並不能解決什麼根本問題。兩地的封建統治者的最終辦法,還是私下裡和復興黨進行接洽,把那些被他們組織起來的災民和難民送給復興黨方面。

對於這種情況,復興黨是比較願意的。說實話,江西和廣東的人口除了一部分集中到了珠江三角洲和鄱陽湖平原上的國營農場裡以外,兩省的大部分人口,還是被複興黨轉移到了北海道、濟州、呂宋、安南等地區的復興黨的海外國營農場中去了。

除了兩地的山區羣衆被複興軍吸納之外,大部分處於不適合大規模農業生產地區的羣衆,還是在接受了復興黨的改造和教育後,被編成了新的生產建設兵團,派往中華帝國在各藩屬國的國營農場中去了。

說實話,到了現在這個時候,改造羣衆,遷移羣衆,訓練羣衆,武裝羣衆這種高投入,低產出,耗時長,費精力的工作,復興黨真心不是非常願意去做的。

在這種情況下,南明僞證府能夠比較懂事的把受災的羣衆組織好,然後老老實實交給復興黨來救濟和幫助,可比復興黨再接受兩個地區的大量人口要好的多了。

爲了能夠留出足夠的時間對江西和廣東兩地進行全面的改造和建設,復興黨甚至對僅剩浙江和福建兩小塊地盤兒南明僞證府調整了策略。

在復興黨完成對江西和廣東的全面工業化改造之前,南明僞證府還能寬綽個四五年的時間。

等到四五年時間一過,復興黨完成了對江西和廣東地區的改造以後,南明僞證府壽終正寢的日子也就差不多到來了。

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346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7)第375章 在山東(10)第327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2)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15章 立足(3)第488章 誰該爲漲工資負責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190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6第240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2)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78章 大練兵(2)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352章 炮擊金州衛(5)第10章 婚事(2)第279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1)第25章 開始(1)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279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1)第393章 光復遼南8第118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1第145章 簡單邏輯1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351章 炮擊金州衛(4)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歷程第346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7)第45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1)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15章 立足(3)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127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8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173章 審判(1)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368章 在山東(3)第467章 週會計的家事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36章 理念(4)第61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1)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6章 準備(2)第110章 第一次反圍剿3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272章 承天事變(6)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歷程第75章 大豐收(1)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134章 入學風波3第243章 肖文龍的覺醒(3)第260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8)第482章 中倭新關係2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277章 魏忠賢的疑惑(3)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105章 反對本本主義1第70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4)第26章 開始(2)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100章 王書輝下鄉記4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205章 連鎖反應6第22章 起步(6)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255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3)第3章 穿越(3)第488章 誰該爲漲工資負責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244章 肖文龍的覺醒(4)第358章 建設新湖北(1)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1章 穿越(1)第129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2第178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4)第254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2)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431章 春水暖鴨先知第77章 大練兵(1)第341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2)第19章 起步(3)
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346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7)第375章 在山東(10)第327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2)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15章 立足(3)第488章 誰該爲漲工資負責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190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6第240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2)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78章 大練兵(2)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352章 炮擊金州衛(5)第10章 婚事(2)第279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1)第25章 開始(1)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279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1)第393章 光復遼南8第118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1第145章 簡單邏輯1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351章 炮擊金州衛(4)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歷程第346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7)第45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1)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15章 立足(3)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127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8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173章 審判(1)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368章 在山東(3)第467章 週會計的家事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36章 理念(4)第61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1)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6章 準備(2)第110章 第一次反圍剿3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272章 承天事變(6)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歷程第75章 大豐收(1)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134章 入學風波3第243章 肖文龍的覺醒(3)第260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8)第482章 中倭新關係2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277章 魏忠賢的疑惑(3)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105章 反對本本主義1第70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4)第26章 開始(2)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100章 王書輝下鄉記4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205章 連鎖反應6第22章 起步(6)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255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3)第3章 穿越(3)第488章 誰該爲漲工資負責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244章 肖文龍的覺醒(4)第358章 建設新湖北(1)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1章 穿越(1)第129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2第178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4)第254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2)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431章 春水暖鴨先知第77章 大練兵(1)第341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2)第19章 起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