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程紹之死1

公元1625年12月底,經過一個多月的艱難跋涉,可謂是經歷了千辛萬苦的程紹帶領着不到四千個士兵和民夫,終於從開封府到達了襄陽府。

雖然從開封到襄陽這一路上,部隊都是沿着各個州縣前進的。可是,惡劣的氣候和低劣的待遇,使得程紹帶領的原本一萬多個河南正兵和民夫,在到了襄陽府的時候,只剩下了不到四千人了。

超過兩千個士兵和民夫死在了行軍途中。超過三千人的士兵和民夫在行軍的過程中失蹤和逃逸。

在部隊離開信陽州進入湖北境內之後,因爲沿途各級官府已經接到了新任湖廣巡撫姚宗文的指示。所以,從信陽到襄陽這一路上,程紹帶領的河南兵沒有獲得一丁點兒的補給。

等到程紹帶領着三千多個精疲力竭的河南兵到達襄陽府的時候,整個隊伍的狀況比叫花子強不到哪裡去。不少士兵進了府城後就開始搶劫街面上的飯鋪和食肆,給襄陽城帶來了一片混亂。

從帶兵進了湖廣地界之後,程紹就已經把事情想明白了。

很明顯,閹黨出身的姚宗文已經接到了魏忠賢一黨的明確指示。自己想要在湖廣境內獲得補給,基本是不用指望的。

更主要的是,經過了這一個多月一千多裡地的旅程,程紹已經徹底的認識到,不僅自己不具備平滅叛亂的能力,自己手下的那些文武官員們也都是些草包。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官,他們在軍事上除了都長了一張好嘴之外,所有的人都不具備相應的行動能力。

一萬多個士兵和民夫,在這羣人的帶領下如今只剩下三千多人了。這就是最直接最明顯的證據了。

所以,千辛萬苦的到達襄陽的河南巡撫程紹心裡是一片絕望的。外面有閹黨的步步緊逼,裡面是一羣酒囊飯袋手下的無能爲力。程紹不僅生理上感到疲憊,在心理上他也是相當的無奈的。

一般情況下,封建王朝的地方督撫封疆大吏之間是沒有機會會面的。這是封建王朝的統治者維護自己統治的一種保護性措施。畢竟,掌握着各省軍政民政大權的巡撫大員們要是勾結在一起,頃刻間可就是滔天的大亂。

即使是在特殊的情況下,兩個省份的巡撫之間不得不見面了。一般也是在有統領全局的更高一級的總督長官的召見下的。

所以說,在正常的情況下,兩省巡撫之間是不會見面的。就是在機緣巧合之下兩省巡撫同處一地了。雙方爲了避嫌,也儘可量的會避免見面引發麻煩。

湖廣巡撫姚宗文和河南巡撫程紹分數兩個互相對立的政治派系。兩者之間是有着深刻的矛盾的。

在正常的情況下,像程紹這種承擔剿匪任務的巡撫,一般都會加兵部尚書之類的職銜,以利於其統攝地方軍政全面的調配和安排軍事和人事工作。

可是目前掌握着大明王朝中央政府權力的是魏忠賢等人。所以,東林黨出身的程紹不僅沒有獲得朝廷欽差大臣的任命,連常規的兵部尚書的加銜他都沒有獲得。在這種情況下,負責平叛的程紹,根本就沒有制衡和調派外省地方官的權力。

因爲程紹和姚宗文都是巡撫,兩者的官職和級別全都相同。所以,在沒有獲得湖廣巡撫的命令的情況下,就是湖廣地方不配合程紹,程紹也沒有辦法。

在這種情況下,程紹就不得不忍受着屈辱的心情,前往位於襄陽府的湖廣臨時巡撫衙門求見姚宗文,以期獲得姚宗文對他平叛工作的支持。

封建知識分子和沒有把封建主義的皮毛進化乾淨的半封建半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這裡主要指的就是那些嚮往田園牧歌時代的知識分子們)歷來都有文人相輕的傳統。

文人相輕這個東西,歸根到底是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落後造成的。在科技大發展社會大進步的條件下,所謂的公共知識分子這種東西從來都是扯淡的。

科學技術以及和科學技術相關的科研人員,是隨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不斷的專門化、專業化,不斷的細化再細化的過程。根本就不存在能夠跨學科的精通各個領域的所謂“公共知識分子”這種東西。

所謂意見領袖,這是一個政治概念,它跟學術其實沒有一丁點兒的關係。比如說現代社會裡的很多人,他們成天到晚的胡說八道。但是呢,他們並沒有相關的專業的知識背景。他們那些裝腔作勢的“仗義執言”和一兩歲的熊孩子的胡說八道並沒有本質區別。

所以說,像治理國家這種對專業要求很高的事情,“公知”文人們全都是不能勝任的。

就以古代文人爲例吧。實際上,這些通過科舉考試成爲官員的封建文人,並沒有任何的政治、經濟和學術上的相關知識背景。所以,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明末文官集團的黨爭,實際上非常的無厘頭。不管是閹黨還是東林黨,他們的所作所爲其實就是最純粹的爭權奪勢。並不存在那一方具有正義性,哪一方具有邪惡性的問題。

程紹覺得自己主動去見姚宗文非常的委屈,非常的屈辱。他覺得自己是正義的“來福靈”,而姚宗文這個閹黨是個“害蟲”。但實際上,在老百姓眼裡,在代表被統治階級利益的復興會的眼裡,不管是姚宗文還是程紹,不管是閹黨還是東林黨,他們統統都是害蟲,是真正的害蟲。

在姚宗文眼裡,程紹這個人實際上已經是個水沒脖子的落水狗了。打落水狗,自以爲格調高尚的姚宗文還就真的不屑於去做。

但是,對於程紹請求幫助這個問題,姚宗文仍舊覺得程紹未免有些不識進退了。

在姚宗文看來,大家都是黨爭中人。程紹這種東林黨裡的主要人物,不應該這樣看不開事情。自己這個被冠名爲閹黨的敵對勢力會怎麼對待他,程紹自己應該是清楚的。程紹這樣前來求助,實在是有些異想天開了。

姚宗文覺得,要是自己在程紹的位置上,就不會幹出這麼沒格調的事情來。大家都是士大夫出身,大不了就辭官不做好了。回到老家自己又是一條好“鄉紳”。何必要這樣自取其辱的貪戀權位呢。

程紹爲了保住自己的巡撫官位做出的努力,讓姚宗文更加的瞧不起東林黨中人了。

第77章 大練兵(1)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344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5)第178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4)第42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2)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446章 “瘋狂”的張永濤第403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6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358章 建設新湖北(1)第149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1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438章 王書輝從沒想過當皇帝第285章 新的開始(2)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7章 準備(3)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50章 馬縣丞的末日(2)第282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2)第92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7)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310章 終結者7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325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4)第33章 理念(1)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462章 必須進步必須改造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64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4)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189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5)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16章 立足(4)第377章 魯東土地革命(2)第147章 簡單邏輯3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87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2)第490章 雲仙國王徐天草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148章 簡單邏輯4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146章 簡單邏輯2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40章 妖僧(4)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180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6)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236章 張知府的崛起(3)第34章 理念(2)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311章 終結者8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407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0第392章 光復遼南7第127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8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389章 光復遼南4第37章 妖僧(1)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絕佳機會第388章 光復遼南3第147章 簡單邏輯3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221章 馬祥麟的轉變(4)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367章 在山東(2)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42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2)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319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8第383章 東改編2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243章 肖文龍的覺醒(3)第256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4)第236章 張知府的崛起(3)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181章 陳保生進城(1)第386章 光復遼南1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202章 連鎖反應3
第77章 大練兵(1)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344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5)第178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4)第42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2)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446章 “瘋狂”的張永濤第403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6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358章 建設新湖北(1)第149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1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438章 王書輝從沒想過當皇帝第285章 新的開始(2)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7章 準備(3)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50章 馬縣丞的末日(2)第282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2)第92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7)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310章 終結者7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325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4)第33章 理念(1)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462章 必須進步必須改造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64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4)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189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5)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16章 立足(4)第377章 魯東土地革命(2)第147章 簡單邏輯3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87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2)第490章 雲仙國王徐天草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148章 簡單邏輯4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146章 簡單邏輯2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40章 妖僧(4)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180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6)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236章 張知府的崛起(3)第34章 理念(2)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311章 終結者8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407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0第392章 光復遼南7第127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8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389章 光復遼南4第37章 妖僧(1)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絕佳機會第388章 光復遼南3第147章 簡單邏輯3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221章 馬祥麟的轉變(4)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367章 在山東(2)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42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2)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319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8第383章 東改編2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243章 肖文龍的覺醒(3)第256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4)第236章 張知府的崛起(3)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181章 陳保生進城(1)第386章 光復遼南1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202章 連鎖反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