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光復遼南12

封建制度、奴隸制度的落後性真的是無處不在的。

就比如說岳察·阿克敦的死亡吧。在正常的情況下,現代部隊即使遭遇了最高指揮官被斬首的事情,因爲有着完善的軍事體制,現代部隊裡立刻就有二把手甚至三把手可以先後的接管部隊的軍事指揮權。

很明顯,在八旗制度裡並沒有這樣的設置和安排。在最高軍事長官被突然擊斃的情況下,披着重甲正在進行衝鋒的女真兵們先是愣了一下,之後就滿眼通紅的絕望的向復興軍的陣地發起自殺性的衝鋒。

說他們絕望,那是因爲按照後金女真的規矩,一旦出現主將被殺的情況,整個從徵的旗丁士兵就一起犯了死罪。在這種情況下,除非打敗敵人可以免除死罪之外,沒有任何的辦法可以活命。

說他們發起的是自殺式的衝鋒,那是因爲還沒等他們把自己的衝鋒速度帶起來呢,復興軍陣地裡的75毫米火炮就開始發射了。

五門大炮連續向着密集的人羣裡快速的發射着炮彈,射殺着女真人的後陣,把等在後面準備發起衝鋒的蒙古騎兵炸的四分五裂。而前陣那些進入機槍射程的披着三層重甲的八旗“勇士”們,則被揮舞着火鏈的復興軍機槍,像割麥子一樣一片一片的割成兩段、三段。

在對蒙古人和明軍的作戰中戰無不勝,不懼任何的火槍射擊和弓弩射擊的三層重甲,在復興軍的火力面前就像紙糊的一樣脆弱無力。

和那些“死腦筋”的女真兵不同,思路靈活善於在戰場上“轉進”的蒙古兵在受到火炮的襲擊之後立即就開始逃離戰場。

不過非常不幸,要是他們遇到的是復興軍的其他部隊,他們還有逃走的可能性,但是他們遇到的是非常具有創造力的,在復興軍中以頭腦靈活著稱,對於軍事非常具有靈性的復興軍遼南第一軍團第六營第二連連長褚玉生。

褚玉生以具有靈性而被稱道於復興軍,那麼他能拿的出手的東西,肯定就不會只有用矮牆代替壕溝這麼簡單的東西。針對復興軍機動能力差,對騎兵逃逸的抑制能力不足的問題。褚玉生創造性的引入了戰車的概念。

兩匹馬甚至四匹馬拉着輕便的,前低後高的,安裝了機槍的,配備了r·p·g火箭兵的,開放式的,裝有專門的避震設備的四輪馬車,就是褚玉生這個傢伙設計出來的專門針對騎兵的武裝馬車。

在阿克敦麾下的蒙古牛錄剛剛逃跑的時候,兩輛四馬驅動的四輪武裝馬車就從已經停火了的復興軍陣地裡衝了出來,以一個非常快的速度奔向正在逃逸中的蒙古騎兵們。

和現代社會不同,現在的遼南地區雖然地勢相對平緩,但是這個時代的東北各地都是那種未經開發的原生態的狀況。復興軍的武裝馬車當然不能離開已經殘破不堪,但畢竟相對平緩的官道。可是那些逃跑中的蒙古騎兵一樣沒辦法在官道之外的地方騎馬。

畢竟在這個時代裡,除了官道區域以外,東北的野地裡也長滿了各種高矮的樹木。

就這樣,除了個別幾個頭腦靈活的蒙古兵拋下了戰馬逃進樹林裡得以活命之外,絕大多數的蒙古騎兵在逃命的過程中被追上來的復興軍武裝馬車上的機槍連人帶馬的撕成粉碎。個別倒黴蛋被武裝馬車上的火箭兵用肩扛式火箭筒直接射中,被爆炸的火箭彈炸的四分五裂。

可能是那種火箭彈上身之後炸成碎塊兒的景象太過恐怖了吧,不少蒙古兵在看到這樣的景象之後,居然直接下馬跪地投降了reads;。

安裝了高爆彈頭的火箭彈直接打到人的身上,那絕對是一種非常慘烈的景象。說起來,復興黨兵工廠生產的這種簡易版的肩扛式火箭,還是王書輝在一次偶然的查資料的過程中發現的一個黑科技。

在一篇叫做的文章中,王書輝發現,原來使用尾翼穩定火箭的軸線,將平行彈翼改成與彈體軸線呈14-22度夾角的螺旋彈翼,使彈體在發射之後能夠藉助螺旋尾翼產生的風力扭矩實現高速自旋後,原來由於彈道特性差,只能用作做概率面積轟炸的火箭彈,竟然可以神奇的具備了堪比步槍子彈的彈道精度。

就是在這篇文章的提醒下,王書輝直接把資料發給了兵工廠,讓正在努力的仿製九二步兵炮,併爲迫擊炮的仿製工作而倍感頭疼的復興黨兵工部門如獲至寶。

就是對於復興軍來說,可以直接瞄準的火箭筒,也比需要專用瞄準鏡才能打得準的迫擊炮更容易掌握。

當然了,面對冷兵器狀態的後金女真和農民造反軍也好,對於半火器化的明王朝政府軍也好,復興軍就是隻配備手榴彈和步槍,也能把他們都打的落花流水。

不過火箭筒的出現,還是使得復興軍的“遠程”“重”火力有效的實現了班排化的佈置。這讓信奉火力至上,在本時空裡顯得有些笨重的復興軍,變得可以小單位快速移動,靈活的執行各種任務了。

就以復興軍遼南第一軍團第六營第二連來說吧,在快速的清理了戰場之後,六營二連迅速的使用無線電和周邊地區的幾支部隊取得了聯繫。

在經過簡單的溝通之後,第六營第二連和第三營第一連、第九營第二連,以及第七營第二連決定,一起進攻正處於無防禦空虛狀態,最高指揮官被擊斃的復州城,解救復州城周邊的三千人上下的漢人奴隸,俘虜城中的女真兵和蒙古兵補充遼南根據地建設的人力需求。

相比較野戰,對於火力充沛的復興軍來說,攻城戰似乎更好打一些。特別是像復州城這種漢人奴隸和蒙古牧民都居住在城外,女真兵和蒙古兵都蝟集在城內的狀況。沒有無辜百姓的拖累和綁架,復興軍可以通過高烈度的火力輸送毀滅城中防守部隊的抵抗意識。

事實也是這樣的。

四個連兩千多人的復興軍在掃清了復州城外圍之後,就對復州城展開了進攻。在復興軍的重火力覆蓋式的攻擊以及復興軍轉化來的蒙古解放戰士的喊話分化的心理攻勢下,復州城內在炮火洗城後倖存下來的蒙古兵殺掉了城內僅剩的一個女真牛錄額真,開城投降。

就這樣,在復興軍四個連的進攻下,復州城這座配備了三千正規軍的後金在遼南地區的重要城池,輕鬆了落入了復興黨的手中。

復州城的陷落,三千正規軍的死傷過半其餘被俘,一個高級軍官甲喇額真死亡的消息,終於由幾個逃跑的蒙古兵傳送到了後金女真的後方。

剛剛還在興高采烈的享受着本次入關劫掠的豐碩成果的後金女真高層,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嚇了一跳。

更主要的是,這樣一個已經佔據了遼南地區,並且前鋒兵力已經開始頻繁出現在後金女真的核心統治區域的邊緣蓋州周邊地區,大肆劫掠人口殺傷女真人丁的勢力,這個所謂的復興軍和復興黨,後金女真高層居然連聽都沒聽說過。?? 時空之門1619

———————————————————————————————

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第471章 南方局勢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234章 張知府的崛起(1)第408章 黃臺吉之死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419章 愛錢的人才有動力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26章 開始(2)第358章 建設新湖北(1)第70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4)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249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3)第36章 理念(4)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207章 連鎖反應8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23章 起步(7)第70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4)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236章 張知府的崛起(3)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282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2)第173章 審判(1)第1章 穿越(1)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104章 王書輝下鄉記8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2章 穿越(2)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174章 審判(2)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383章 東改編2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340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1)第261章 學員張兆歡(1)第285章 新的開始(2)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254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2)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106章 反對本本主義2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367章 在山東(2)第145章 簡單邏輯1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296章 朱舜水訪武昌(1)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478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6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467章 週會計的家事第385章 東改編4第474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2第31章 日常(3)第21章 起步(5)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328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3)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112章 第一次反圍剿5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246章 肖文龍的覺醒6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379章 魯東土地革命(4)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234章 張知府的崛起(1)第254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2)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111章 第一次反圍剿4第206章 連鎖反應7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213章 保民軍第一戰6第386章 光復遼南1第112章 第一次反圍剿5第2章 穿越(2)第272章 承天事變(6)
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第471章 南方局勢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234章 張知府的崛起(1)第408章 黃臺吉之死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419章 愛錢的人才有動力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26章 開始(2)第358章 建設新湖北(1)第70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4)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249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3)第36章 理念(4)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207章 連鎖反應8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23章 起步(7)第70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4)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236章 張知府的崛起(3)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282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2)第173章 審判(1)第1章 穿越(1)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104章 王書輝下鄉記8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2章 穿越(2)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174章 審判(2)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383章 東改編2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340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1)第261章 學員張兆歡(1)第285章 新的開始(2)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254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2)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106章 反對本本主義2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367章 在山東(2)第145章 簡單邏輯1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296章 朱舜水訪武昌(1)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478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6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467章 週會計的家事第385章 東改編4第474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2第31章 日常(3)第21章 起步(5)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328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3)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112章 第一次反圍剿5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246章 肖文龍的覺醒6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379章 魯東土地革命(4)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234章 張知府的崛起(1)第254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2)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111章 第一次反圍剿4第206章 連鎖反應7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213章 保民軍第一戰6第386章 光復遼南1第112章 第一次反圍剿5第2章 穿越(2)第272章 承天事變(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