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

一個人,聽說別人要搶他,要殺他,正常情況下是什麼反應呢。

有人會感到憤怒。有人會感到恐懼。有人會感到茫然。但是,無論是憤怒,恐懼,還是茫然,這都是正常人的反應。

聽到有人要攻擊復興會,搶劫自己的財富,威脅自己的生命的時候。王書輝的反應卻不是正常人的。他的反應比較喪心病狂。他感到無比的高興,十分的興高采烈。

王書輝爲什麼會是這樣的反應的。這和復興會目前的情況有關係。

王書輝在復興會上下大力開展整風運動,提高復興會整體的政治意識之後,復興會的會員們正在面臨一個意識進化的過程。要知道,爲某個具體的人效忠,爲某個具體的人的利益而奮鬥,這是封建時代的古人們比較容易接受的觀點。或者說,這種思想一直存在於他們的腦海之中。

整風運動開展之後,“人民,就是天底下所有受苦受難的窮兄弟”這個概念,雖然被複興會確立起來。進一步的,復興會是要爲“人民”服務,要爲“人民”的利益而奮鬥,要爲“人民”的謀幸福,要爲“人民”出汗流血和獻身的組織,這個概念雖然也可以通過教育樹立起來。但是,即使有何傑等一批榜樣人物存在,要把傳統的落後的爲個人效忠的思想,進化爲先進的高尚的爲人民服務思想,這不是一個簡單和容易的事情。

即使在復興軍內部,很多幹部和士兵,也認爲復興軍的助農幫農行動,是復興會收買人心的舉措。

“爲人民服務”,“軍民魚水情”的理念,僅僅是浮在表面上,還沒有滲透到復興會所有會員的人心之中。

毛老人家說,“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對於王書輝來說,不僅復興會的會員、復興軍的指戰員,需要現實的實例來教育,使他們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就是被複興會幫助的,復興會下屬的各基地村的羣衆們,也需要現實的實例對他們進行教育。

但是,枝江地區的土匪武裝已經被複興會主動殲滅,芷江縣政府僅有的十幾個弓手衙役,也被複興會牢牢的控制。想要找出反面教材,真還不是個容易的事情。

作爲政府軍的荊州衛和作爲土匪武裝的詹家寨,正是在王書輝現在需要的反面教材。正當自己需要用反面教材,來對復興會會員、復興軍指戰員和復興會控制的普通民衆,進行現實的教育的時候,他們自己一頭撞了上來。這簡直就是太及時了。

作爲復興會的首腦,復興會主席王書輝,不把這次荊州衛和詹家寨的陰謀進攻當成一盤菜,反倒是認爲這次進攻,是一次很好的現實教育。荊州衛和詹家寨正好是兩個很好的反面教材。因爲王書輝知道,沒有政府支持的純土匪和有政府支持的半土匪是什麼樣的。民諺有云:“賊過如篦,兵過如剃”。荊州衛和詹家寨的聯合,真的是連賊帶兵一起準備齊全了。

但是,不像瞭解實際情況的他那樣安然,復興會的大部分會員們,復興軍的大多數戰士,都對政府軍,也就是所謂的“朝廷大軍”,有着很大的畏懼感。

在軍事委員會的會議上,除了幾個出身於邊軍衛所的流民幹部之外,大部分軍委會常委,都表現的忐忑不安。

聽完了情報中心的彙報之後,延安衛出身的張大力和中衛出身的張寶樹都覺得匪夷所思。這兩個人都是明王朝戰力最強的北方邊軍衛所出身。他們是深知大明朝的衛所兵都是什麼樣的。

即使是他們所在的,明王朝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財力的九邊防線上的衛所裡,衛所兵都已經爛透了。九邊強軍,早就變成了由各個軍頭的家丁們驅使向前的炮灰士兵了。

在他們看來,內地的衛所兵,實際上就是連普通農人都不如的農奴。荊州衛的武官們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手下的士兵是什麼樣子的。他們用農奴,進攻日夜操練,使用着本時空難以想象的先進兵器,營養充分,軍餉豐厚的復興軍,怎麼想怎麼是一種蚍蜉撼樹一樣的瘋狂舉動。

荊州衛衛所兵的出動,在張寶樹和張大力看來是瘋狂的自殺行爲,在其他不瞭解明軍實際情況的軍委常委看來,則是對復興會有着極大威脅的軍事行爲。不過,讓王書輝比較安慰的是,在後面的發言中,沒有一個人認爲,應該對荊州衛和詹家寨進行妥協的。

軍委會代表陳封說道,“我認爲,針對這種情況,“七步走”的原則先要施行起來。一方面我們要派出人手,對荊州衛和詹家寨的實際情況,立即展開偵查。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立即派出測繪人員,對他們可能的進攻路線,進行詳細的測繪。必須要把“七步走”原則中的第一步“敵情偵察”和第二步的“戰場設定”,提前落實下去。”

陳封的意見中規中矩。受的都是相同軍事教育的其他軍委會成員,都不由自主的點着頭。

情報中心主任李二牛則說道,“必須要把外敵入侵的情報立即傳達給各個基地村的民兵組織。多虧去年農閒的時候,位於周邊地區的基地村都進行了堡壘化建設,不然的話真的要抓瞎了。”

王書輝聽到李二牛說外敵入侵,心裡還覺得有些彆扭。在他看來,對於明王朝來說,只有野豬皮纔算得上是外敵入侵。甚至從野豬皮建州衛的官方名稱上講,野豬皮也只能算得上是明王朝內部的叛軍勢力而已。

復興會軍委會的代表和各營主要軍事幹部,在這裡一本正經的把正規的明王朝的衛所兵和土匪武裝,統稱爲是外敵入侵。王書輝覺得有些彆扭,但是,這些復興軍的軍官們卻覺得理所當然。

復興軍總政委孟離說道,“部隊的思想動員也要立即開展起來才行。”轉頭看着王書輝,孟離問道,“師尊,這次的思想動員怎麼進行,請師尊明示。”

王書輝聽了這話,覺得有些不高興,他不動聲色的問道,“你們政治部覺得這次的思想動員應該怎麼進行。”

孟離看了看坐在他身旁的復興軍副總政委、第五步兵營總教導長唐亞峰,試探着說道,“是不是還是按照以前的思想動員那樣,把保護大家自己來之不易的好生活、好日子,作爲這次思想動員的要點。”

唐亞峰是跟着王書輝下過鄉的人,在王書輝身邊呆了一段時間之後,他覺得自己已經摸到了師尊的脈搏了。他認爲,自己的師尊是一個很注重“大義名分”的人。他下意識的就覺得這個原來的“保護自己來之不易的好生活好日子”的思想,不夠大氣,沒有把復興軍的正義性展現出來。

可是,即使是這樣,他也沒有把剛剛結束的整風運動的核心觀點,和復興軍的思想動員結合起來,進行認識。

唐亞峰發現王書輝把目光轉向了自己,他不自覺的就有些畏懼,下意識的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我覺得這個內容不夠好,要不要把‘替天行道’的說法,作爲本次思想動員的要點。”

王書輝剛開始聽了孟離的話就已經很不高興了。他覺得經過三個月的整風運動,樹立了那麼多的典型人物,最起碼,處於整風運動核心的復興軍的政工幹部們,應該認識到,爲人民服務的概念,是要貫徹到復興軍的每一個行動中的。可是,作爲復興軍政工幹部的總負責人,孟離的表現令他失望。

他看向唐亞峰的時候,是覺得唐亞峰和自己一起下鄉,瞭解了那麼多的民間實際情況。他應該具有更好的表現纔對。沒想到,唐亞峰的表現還不如孟離呢。孟離提到士兵的個人利益,這還算是一個實事求是的觀點。唐亞峰提出了個狗屁不通的替天行道,連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都沒有了。

王書輝這個時候也不再試圖引導他們的思想了,他壓着心裡的火兒,沉聲問道,“唐亞峰,經過了三個月的整風,其中有一個月的時間,就是專門的學習《萬物一統律》和《萬世歸一律》的。你說替天行道,這個天的概念,我在書裡也好,在自然課上也好,在整風課上也好,到底是怎麼講的,難道你忘了麼!替天行道,你要替空氣和陽光行道麼!你要替空氣行什麼道,你來告訴我一下!”

一聽自己的師尊提到《萬物一統律》和《萬世歸一律》,唐亞峰就知道壞菜了。剛纔在師尊目光的壓力下,他光想着,怎麼把動員的思想,弄的高端大氣上檔次一些,就順嘴把最近文工團正在演出的《水滸故事》裡宋江的口號,給順嘴禿嚕出來了。反倒忘了自己在自然課上學的,天空是空氣在陽光下的折射出來的概念,給忘記了。自己居然犯了唯心主義的錯誤。

一想到這裡,唐亞峰一下子就慌了神,他磕磕巴巴的說不出話來,不敢回答王書輝的問題。

王書輝的話,倒是給復興軍總政委孟離提了個醒。最近剛剛結束的整風運動的內容,一下子佔住了孟離的頭腦。

他立即說道,“師尊,我覺得應該把‘保衛自己來之不易的好生活和好日子’,與‘爲人民服務’,‘保衛人民的利益’結合起來,對部隊進行思想動員。很多戰士實際都知道,官兵和土匪都是一丘之貉,要是讓他們到了我們的地盤上,老百姓是別想有好日子過的。”

王書輝聽了孟離的話,心裡鬆了一口氣。他心裡想到,“還好,復興會裡還是有明白人的。三個月的整風,並不是一點作用都沒有。”

第285章 新的開始(2)第247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1)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338章 制度這個事兒(3)第472章 臨時工高迎祥第129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2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181章 陳保生進城(1)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40章 妖僧(4)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307章 終結者4第371章 在山東(6)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19章 起步(3)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2第150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2第200章 連鎖反應1第33章 理念(1)第381章 魯東土地革命6第221章 馬祥麟的轉變(4)第467章 週會計的家事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111章 第一次反圍剿4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313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2第246章 肖文龍的覺醒6第318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7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309章 終結者6第184章 陳保生進城(4)第490章 雲仙國王徐天草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182章 陳保生進城(2)第399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2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145章 簡單邏輯1第45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1)第60章 工業的獠牙(4)第467章 週會計的家事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34章 理念(2)第330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5)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353章 炮擊金州衛(6)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63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3)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歷程第34章 理念(2)第279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1)第254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2)第268章 承天事變(2)第1章 穿越(1)第443章 絕望的李巖第382章 東改編1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218章 馬祥麟的轉變(1)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205章 連鎖反應6第385章 東改編4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132章 入學風波1第35章 理念(3)第488章 誰該爲漲工資負責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4章 穿越(4)第122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3第339章 制度這個事兒(4)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353章 炮擊金州衛(6)第365章 建設新湖北(8)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22章 起步(6)
第285章 新的開始(2)第247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1)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338章 制度這個事兒(3)第472章 臨時工高迎祥第129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2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181章 陳保生進城(1)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40章 妖僧(4)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307章 終結者4第371章 在山東(6)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19章 起步(3)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2第150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2第200章 連鎖反應1第33章 理念(1)第381章 魯東土地革命6第221章 馬祥麟的轉變(4)第467章 週會計的家事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111章 第一次反圍剿4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313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2第246章 肖文龍的覺醒6第318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7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309章 終結者6第184章 陳保生進城(4)第490章 雲仙國王徐天草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182章 陳保生進城(2)第399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2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145章 簡單邏輯1第45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1)第60章 工業的獠牙(4)第467章 週會計的家事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34章 理念(2)第330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5)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353章 炮擊金州衛(6)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63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3)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歷程第34章 理念(2)第279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1)第254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2)第268章 承天事變(2)第1章 穿越(1)第443章 絕望的李巖第382章 東改編1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218章 馬祥麟的轉變(1)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205章 連鎖反應6第385章 東改編4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132章 入學風波1第35章 理念(3)第488章 誰該爲漲工資負責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4章 穿越(4)第122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3第339章 制度這個事兒(4)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353章 炮擊金州衛(6)第365章 建設新湖北(8)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22章 起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