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承天事變(4)

在王書輝的預想中,復興會的擴張行動肯定會遇到很多問題。這個過程肯定是個充滿了矛盾,不斷出現各種意外的麻煩的過程。但現實卻和王書輝的預想很不一樣。

從1626年三月開始的復興會擴張行動,不僅在改造地方衛所軍田爲農場方面異常的順利,就是在各個工作組針對復興會統治區域的周邊地區進行的民田贖買建設農場方面也非常的順利。

王書輝一方面看了大量的工作組和復興軍的工作報告,一方面輪番約見了執行任務的各級幹部,最後才明白爲什麼復興會的擴張行動變得非常的順利的原因。

原因無他,越是靠近復興會統治區域的地方羣衆對復興會的認可度就越高,越是靠近復興會勢力範圍的地方,當地民衆對復興會的擁護程度就越高。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沒有別的,就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問題。

就以荊州府和荊門州之間的五里鋪鎮爲例吧。目前階段的五里鋪鎮及周邊農村的經濟狀況是這樣的。

因爲復興會只進不出的糧食政策,又因爲復興會的糧食收購價格高於市場價格,所以整個五里鋪鎮周邊農村生產的糧食,除一部分被當地地主所囤積之外,大部分都被複興會收購了。

復興會有這樣一個經濟政策,復興會在所有的交易行爲中,使用的都是復興會自己的貨幣。

有人說了,你復興會的銀元,一個銀元就代表一兩銀子。老百姓又不是傻瓜,人家用手一掂量就知道你這一塊銀元根本就沒有一兩重,人家會用你這銀元嗎?!

老百姓當然不是傻瓜了,但是老百姓對於貨幣價值的衡量也是相當實在的。對於他們來說,你復興會買我們的糧食用的是銀子也好,用的是銅錢也好,用的是紙幣也好,對他們來說並不是重點。對於他們來說,只要你們復興會付給我們的貨幣,一能夠作爲上繳皇糧國稅的錢來使用,二能夠用你們的錢實實在在的買到東西,那麼哪怕你們用鐵片子破布頭支付,人家也會接受。

老百姓對於貨幣的認識絕對比那些坐在辦公室裡的經濟學家,和每天只知道搖頭晃腦的古代官僚實事求是的多。人家可是知道,錢這個玩意本身並不值錢,錢能夠值錢,那是因爲錢可以買到實實在在的東西。那是因爲東西值錢,所以錢才值錢了的。

作爲一個目前理論上已經能夠年產鋼鐵二十到三十萬噸的工業組織來說,復興會基本上可以製造從天上到水裡的一切東西。

天上的熱氣球,長江裡的蒸汽船,高產的糧食,廉價的布匹,各種各樣通過工業化手段生產出來的生活用品。從縫衣針到縫紉機,從醬油到豆瓣醬,從雞蛋雞肉到午餐頭罐頭等等等等一切的東西,不僅產量要比本時空高而且成本也要比本時空低一大截子。

復興會本身對於目前堆滿了復興銀行總庫的真金白銀並不在乎,那是因爲復興會對於金銀的認識和老百姓一樣深刻。無論是復興會的普通幹部還是復興經濟部門幹部,他們都在王書輝主講的經濟學基礎概念培訓課上知道這樣一個道理:工業品值錢,生產工業品的工人和工廠值錢,除此之外的東西都不值錢。

他們知道,復興會發行的所有貨幣,從紙幣、鋼鏰到銀元,這些東西值錢的原因,是因爲復興會自己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拿了復興會的錢,就能從復興會買到價低質高的各種商品,而真金白銀看着可愛,但是拿着這些東西從復興會毛都買不走一根。

復興會這樣的經濟政策,對於周邊地區的普通老百姓來說是有利無害的。復興會一方面掌握了湖北地區的政治權利,承攬了整個湖廣地區的皇糧國稅(包稅制)。另一方面,復興會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已經全面壟斷了整個湖廣地區的商品市場。

也就是說,老百姓把糧食賣給復興會的糧店,領到復興會的貨幣之後,一方面可以直接把這些錢交給復興會的稅務局完糧納稅,另一方面,又可以從復興會的糧店買到更便宜的口糧(土豆地瓜玉米等)和各種各樣價格便宜的生活用品(從農具到鐵鍋,從布匹到火柴,從肥皂到午餐肉等等等等)。

復興會統治區域周邊的老百姓明顯的感到,和復興會做買賣可以享受各種便利,他們的生活質量正在明顯的提高(微不足道的提高,畢竟他們的糧食產量很低同時又要接受地主的盤剝)。

復興會這樣的經濟政策對老百姓有好處,可是對於本來的,在古代社會的經濟活動中扮演主要角色的各種地主們來說卻是一件相當糟糕的事情。

地主們固然可以自己囤積糧食,不把糧食賣給復興會的糧店,而且復興會的糧店也不會高價收購地主家的糧食(復興會的高價收糧政策只針對普通百姓)。可是因爲復興會掌握了湖北地區的政權,包攬了整個湖北的國稅,所以地主們在交稅的時候又不得不使用復興會的貨幣。

地主們的腦子和老百姓可不一樣,他們本身根本就不相信復興會銀元的信用。對於他們來說,沒有比真金白銀更值錢更能讓他們放心的東西了。

但是在復興會的統治下,他們卻只有兩條裡可走。一是用極低的價格把自己從佃農手中盤剝來的糧食賣給復興會換取銀元鋼鏰給復興會交稅。二是直接使用自家的銀子,用十五比一的黑心價和復興會的銀行交易,然後換出銀元鋼鏰給復興會交稅。除此之外別無二法。

說起來,這就是掌握了政權的好處了。

過去的時候,地主們大可將田畝隱瞞,不向衙門交稅或者少向衙門交稅。大明朝的地方政府是依靠這些地主們維持地方的。所以很多時候,即使不主動和他們勾結,沒有收受他們的賄賂,他們也不得不給地主們各種便利和好處。

這就像後世很多房地商並沒有賄賂地方政府的官員,但是這些地方政府的官員卻像房地產商家養的狗一樣爲他們服務一樣。房地產和地方經濟的gdp有直接的關係,而地方經濟的gdp又直接和官員的政績相聯繫,官員的政績又和他們的仕途相聯繫。這才導致了官商勾結官商一體的事情出現。

在大明朝這個環境裡也是一樣的。大明朝的地方官要是想要保證自己的官帽子,就必須保證轄地的皇糧國稅按時上繳,而能不能收上來這些皇糧國稅,手底下只有幾十個衙役弓手的縣令們說的不算,那些坐擁成百上千家丁的地主豪強們說的纔算。

可是復興會可不是大明朝的地方政府。復興會的槍桿子,也絕對不是幾百個拿着冷兵器的狗腿子可以撼動的。?時空之門1619

———————————————————————————————

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2章 穿越(2)第208章 保民軍第一戰1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24章 起步(8)第43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3)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132章 入學風波1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110章 第一次反圍剿3第483章 中倭新關係3第8章 準備(4)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479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7第370章 在山東(5)第323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2)第387章 光復遼南2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445章 孫元化的小藥丸兒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389章 光復遼南4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498章 因複雜的生產過剩第28章 開始(4)第443章 絕望的李巖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123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4第378章 魯東土地革命(3)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100章 王書輝下鄉記4第175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1)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296章 朱舜水訪武昌(1)第78章 大練兵(2)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148章 簡單邏輯4第17章 起步(1)第227章 四省攻鄂(4)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256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4)第153章 紅旗漫卷出枝3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385章 東改編4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31章 日常(3)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13章 立足(1)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78章 大練兵(2)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174章 審判(2)第18章 起步(2)第479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7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絕佳機會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349章 炮擊金州衛(2)第6章 準備(2)第194章 武昌起義(4)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165章 鬆滋大開復興會花(1)第29章 日常(1)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194章 武昌起義(4)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419章 愛錢的人才有動力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298章 朱舜水訪武昌(3)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絕佳機會第1章 穿越(1)第157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1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100章 王書輝下鄉記4第35章 理念(3)第45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1)
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2章 穿越(2)第208章 保民軍第一戰1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24章 起步(8)第43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3)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132章 入學風波1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110章 第一次反圍剿3第483章 中倭新關係3第8章 準備(4)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479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7第370章 在山東(5)第323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2)第387章 光復遼南2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445章 孫元化的小藥丸兒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389章 光復遼南4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498章 因複雜的生產過剩第28章 開始(4)第443章 絕望的李巖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123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4第378章 魯東土地革命(3)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100章 王書輝下鄉記4第175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1)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296章 朱舜水訪武昌(1)第78章 大練兵(2)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148章 簡單邏輯4第17章 起步(1)第227章 四省攻鄂(4)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256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4)第153章 紅旗漫卷出枝3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385章 東改編4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31章 日常(3)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13章 立足(1)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78章 大練兵(2)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174章 審判(2)第18章 起步(2)第479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7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絕佳機會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349章 炮擊金州衛(2)第6章 準備(2)第194章 武昌起義(4)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165章 鬆滋大開復興會花(1)第29章 日常(1)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194章 武昌起義(4)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419章 愛錢的人才有動力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298章 朱舜水訪武昌(3)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絕佳機會第1章 穿越(1)第157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1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100章 王書輝下鄉記4第35章 理念(3)第45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