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承天事變(5)

復興會可以使用直接的辦法,直接把地主全家滅門從而消滅地主。復興會當然也可以使用溫和的辦法,使用迂迴的手段使得地主家破產。

在復興會的治下,甚至就是在復興會的勢力範圍周邊,地主們想要反抗復興會都是很難的。

地主們原本可以通過隱報瞞報的手段少交甚至不交國稅。可那是大明朝的文官縣令在衙門裡坐衙的時候。現在他們都已經在復興會的礦山、築路隊裡面進行勞動改造了。負責測量和核算土地面積的又都是復興會的人,所以他們這一招不靈了。

過去,地主們可以通過手下的家丁帶着自己的佃農到衙門裡鬧事,給地方官施加壓力。可是現在是復興會做主的時候了。他們自己的佃農都認爲復興會比自家的老爺要好的多。佃農們自然而然的要支持復興會不支持自家的老爺了。

過去,地主們即使在本地不能高價賣糧,卻一方面可以囤積糧食在糧荒的時候放高利貸,又可以把糧食賣到外地賺錢。可是現在復興會控制了周邊各地的關卡路口,不是復興會的物流企業就不允許通過,沒有在復興會的稅務局繳納一大筆稅費,他們的任何東西都別想運到別的地方。

他們的糧食剩下兩個處理手段了。要不就屯在自家爛掉,要不就低價賣個復興會糧店。

可是人家地主階級作爲封建統治階級,人家可不吃你復興會這一套的。衝擊關卡也好,組織人打砸糧行銀行也好,給自家在外面當官兒的子弟告狀也好,等等手段他們都毫不猶豫的就使用了。

不過,凡是針對復興會採取行動的地主們,也無一不遭到復興會的嚴厲打擊。抄家滅族還是輕的,就是給地主們當過狗腿子的那些家丁打手們,最好的也不過就是在集中營裡勞動的下場。他們的這種反動和對抗,倒是進一步的推動着復興會穩紮穩打的擴大着自己的勢力範圍的工作。

其實復興會目前對於地主們的處理還沒有多麼積極。目前階段來說,因爲復興會接管了整個湖北地區的軍衛,正在大規模的對這些軍田和軍戶們進行農場化的改造,所以相對於這方面的工作,專門針對地主的土地改革政策還沒有在周邊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展開。

當然了,對於復興會來說,送上門的肥肉就沒有不吃的道理。地主們要是自動自覺的把脖子伸到絞刑架上的絞索裡,復興會也絕對不可能不幫他們一把。

雖然復興會目前對於地方上的地主以及承天府裡的太監都沒有什麼時間和精力去理會。可是事情並不會因爲復興會的不理會就不發展不變化了。

復興會進駐荊門州是因爲一個特殊的原因。荊門州一個王姓大戶和武昌商團的一個商家有親。此君看到自己的親戚家在武昌開蒸汽紡織廠大發其財,也動了投資紡織工業的念頭。再三斟酌之後,這個有着兩萬多畝田地的地主用自己的土地到復興會的銀行置換了技術設備和資金,開始在武昌府創業。

荊門王家這麼開明也不是沒有原因的。近幾年來,因爲復興會嚴厲的糧食政策,當地主真的是非常的辛苦的。糧食賣不上價,投到土地裡的錢收不回來,不少佃戶舉家逃亡蹤影皆無。在這種情況下,荊門王家纔會斷臂自救選擇成爲工業資本家的。

當然了,這也和荊門王家自己也做着不小的買賣有着直接的關係。和一般的紳士子弟以讀書爲主不同,荊門王家一直都有經商的傳統。

不管王家怎麼選擇。反正王家在荊門的兩萬多畝土地已經是復興會的了。復興會立即就派出了工作組,運送了相應的專業設備帶着專業人員到了荊門州,並立即對荊門州王家的土地和佃農進行農場化改造。

復興會的農場建設就有這樣一個特點,凡是復興會在某地進行農場建設了,那麼必然的,即使農場方面沒有對周邊羣衆進行宣傳,可是周邊的羣衆投奔農場的事情也會層出不窮。

毛老人家說“有比較纔有鑑別”,這話是一點兒也不假的。

過去老百姓當佃農當長工打短工,過得是生不如死苟延殘喘的苦難生活。在這個村子裡過日子是這個樣,在那個村子過日子還是這個樣。反正無論在哪裡都不會有好日子過。所以大家也就都老老實實的忍受了。

復興會每到一地,對土地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技術人員和負責對當地佃農進行生產建設兵訓練的軍事人員雖然肯定都是從復興會來的外地人。可是進行農場基建的主要勞動力仍舊是當地的佃農們。

復興會給農場職工的待遇是非常簡單的。農場籌建期間,農場工人們不僅工資日結而且大家的三餐都是在營地吃公家的。三合米飯和雜糧饅頭管夠,每餐飯不是有肉(雞肉)就是有魚(江魚)。從上到下里外三新的衣服褲子每人兩套。反正除了管的嚴點,沒事兒閒着還得出操識字之類的事情讓人摸不着頭腦之外,其他的待遇,這些人都是有點惶恐中帶着感激的。

大家的村子最多能有多遠。復興會農場這裡出了什麼事情,不到三天的功夫周邊的幾個村子肯定就都知道了。反正大家的親戚不是隔壁村的就是旁邊村的,親戚裡道的這麼多,事情傳播起來別提有多快了。

農場生產效率高產量大,那是指農場建成之後順利運行的時候。在農場建設初期的時候還是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的。

農場建設補充勞動力,一方面是通過復興會總部派遣來的生產建設兵進行,另一方面也需要在當地進行招募。

因爲大家都知道在農場裡幹活是個什麼樣的待遇,所以自然而然的,非常多的周邊百姓都會跑到復興會的農場裡來做工。

到復興會農場做工的人越多,知道復興會農場待遇的人就越多,等到發現農場也招長工(農場方面會和職工簽訂長期合同)之後,想要投奔農場的人就開始蜂擁而至了。

其實這種事情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復興會又不像地主們那樣是強掠百姓爲奴的。可是問題就出在,因爲復興會農場的待遇太好了,不少周邊地區的軍戶也跑到農場裡來應徵來了。

承天府鎮守太監用這個由頭和復興會爲難,復興會沒覺得有什麼大不了。可是大家誰也沒想到,因爲穆楠禁絕軍戶投奔農場,甚至派人抓捕參加農場的軍戶,這件事情最後引發了一場大亂出來。?? 時空之門1619

———————————————————————————————

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77章 大練兵(1)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351章 炮擊金州衛(4)第132章 入學風波1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189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5)第204章 連鎖反應5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262章 學員張兆歡(2)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277章 魏忠賢的疑惑(3)第122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3第252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6)第240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2)第348章 炮擊金州衛(1)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473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1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19章 起步(3)第150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2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23章 起步(7)第205章 連鎖反應6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365章 建設新湖北(8)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217章 程紹之死(2)第403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6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100章 王書輝下鄉記4第403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6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2)第453章 頻繁出現的突發情況第321章 混亂與平靜(2)第194章 武昌起義(4)第473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1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觀1第125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6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403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6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40章 妖僧(4)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14章 立足(2)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87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2)第27章 開始(3)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235章 張知府的崛起(2)第351章 炮擊金州衛(4)第284章 新的開始(1)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256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4)第469章 後悔的陳新民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16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1)第284章 新的開始(1)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252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6)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372章 在山東(7)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40章 妖僧(4)第171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3)第443章 絕望的李巖第378章 魯東土地革命(3)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4章 穿越(4)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430章 彌留之際的大明王朝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268章 承天事變(2)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472章 臨時工高迎祥
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77章 大練兵(1)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351章 炮擊金州衛(4)第132章 入學風波1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189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5)第204章 連鎖反應5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262章 學員張兆歡(2)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277章 魏忠賢的疑惑(3)第122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3第252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6)第240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2)第348章 炮擊金州衛(1)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473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1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19章 起步(3)第150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2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23章 起步(7)第205章 連鎖反應6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365章 建設新湖北(8)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217章 程紹之死(2)第403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6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100章 王書輝下鄉記4第403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6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2)第453章 頻繁出現的突發情況第321章 混亂與平靜(2)第194章 武昌起義(4)第473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1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觀1第125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6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403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6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40章 妖僧(4)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14章 立足(2)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87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2)第27章 開始(3)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235章 張知府的崛起(2)第351章 炮擊金州衛(4)第284章 新的開始(1)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256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4)第469章 後悔的陳新民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16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1)第284章 新的開始(1)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252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6)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372章 在山東(7)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40章 妖僧(4)第171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3)第443章 絕望的李巖第378章 魯東土地革命(3)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4章 穿越(4)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430章 彌留之際的大明王朝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268章 承天事變(2)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472章 臨時工高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