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光復遼南2

三體人只是發射了一個“水滴”,就讓整個地球宇宙艦隊全滅了。一個“歌者文明”隨手發出的小紙條一樣的“二向箔”,就把整個太陽系變成一張梵高的星空。

從某種意義上講,已經徹底近代化的復興軍的軍事力量對於使用冷兵器作戰的後金女真的“八旗勇士們”來說,其實就像是三體人的“水滴”和歌者文明的“二向箔”與地球文明之間差距一樣。

到1629年,整個湖北根據地和魯東根據地都已經完成了有線電報的鋪設。復興黨無線電通信技術的研究和生產也正在進入實驗階段。不過王書輝爲了進一步提高復興軍的作戰能力,還是通過現代社會引進了大批的老式無線電通訊設備。

這些設備,一方面被應用在復興軍各個根據地和軍事基地的通訊上面,一方面那些老式的看起來相當落後的軍用無線電設備,則被配備在復興軍當中。

特別是復興軍的偵察兵部隊,他們最先接受了無線電技術的培訓。

所以當十一月末,已經完成了適應性訓練的十個營的復興軍沿着殘破不堪的遼東官道前往金州衛的時候,部隊的行軍非常的輕鬆。

這主要就是因爲,部隊周邊十公里範圍內的情況,一直在被複興軍的偵察兵通過無線電傳送回來。

後金女真的軍事實力要比明軍的水平高一個段位。這就說明和明軍相比較起來,後金女真方面的警惕性肯定要高一些。

復興軍在旅順地區進行了一個月左右的建設。三萬多人大量的使用各種的蒸汽設備,巨大的噪音的大量的濃煙早就已經被後金在金州衛的武裝力量注意到了。在部隊沒有上路之前,偵察兵就已經消滅了十幾股小型的後金偵察隊。不過在復興軍行軍的過程中,金州衛方面表現的卻相當的平靜。金州衛城裡的女真兵居然沒有派出馬隊前來襲擾部隊的行進。

不過在復興軍行軍至木場驛的時候,一支大約有五百多人的後金武裝出現在部隊正面。

天啓年間後金攻破遼南各地之後,就把遼南地區的人口和物資都掠回遼陽、瀋陽一帶去了。所以現在後金在遼南地區只有在幾個比較大的城池裡,維持了少量的武裝力量。

不是後金方面對遼南地區不重視。後金在遼南地區沒有派駐大軍的主要原因就是,東江鎮常年在這個地區和後金方面進行拉鋸戰,使得後金在這個地區沒法維持農業生產。而沒有本地的補給,在必須依靠後方運輸的情況下,後金方面也實在沒辦法在這些地區佈置重兵。

而且,在1629年十月到1630年二月這個時間段裡,像歷史上一樣,後金女真方面正在黃臺吉的帶領下,抽調了一半左右的軍事力量攻進關內,進逼北京城。所以像金州衛,復州衛、蓋州衛這些非重點防禦地區,後金女真的軍事力量幾乎被抽調一空了。

王書輝還是第一次看到女真兵。事實上,無論是在後世還是在本時空裡,女真人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王書輝都沒見過。

通過望遠鏡,王書輝看到的是一些騎着矮小瘦弱的戰馬,滿臉泥垢,一嘴大黃牙,鬍子拉碴,上脣上佈滿了暗黑色的不知道是鼻涕還是什麼其他髒東西,腦袋後面有一根又短又細的小辮子,穿了一身像破抹布一樣的不知道衣服還是裹屍布的東西,狀態並不會比非洲難民好到哪裡去,但是卻在耀武揚威的瞎咋呼着的人。

王書輝不是第一次見到這個時代的底層人物了。那些剛剛被複興黨接納的流民、難民和災民的狀況其實要比這些後金兵還要落魄一些。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兒,可能是因爲那種自我感覺良好的瞎咋呼吧,這些可能是“八旗勇士”的人,給王書輝的第一感覺,是一種想要嘔吐的心理反應。

偵察兵早在十幾分鍾之前就向部隊報告了情況。相應的命令王書輝也早就下達了。

復興軍的前鋒部隊在後金兵沒有發現他們之前就用望遠鏡看到了那羣后金兵。在這種情況下,作爲前鋒部隊,一個營的復興軍立即就展開了陣型。

五個排的士兵用了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就組成了一個五邊形的方陣,營指揮中心和營屬機槍大隊和炮兵隊也立即進入了預設位置,就是在這個五邊形方陣的最前方的突出位置上。

與此同時,整個復興軍大部隊也全部迅速的進入防禦陣型的轉化。

兩支兵力懸殊的部隊,就這樣在遼南地區的一塊小平原上對峙了。

出現在木場驛的這五百多個後金兵裡面,只有一百多個,也就是半個牛錄左右的人是真正的女真兵。其他那三百來人,主要還是被後金掠來並吸納的蒙古兵。

這些人雖然騎在馬上耀武揚威的呼哈喊叫,可是當他們用他們那勉強的目力看到遠處一個營的復興軍前鋒部隊好像變戲法一樣,超級迅速的完成了陣型的轉化之後,還是一齊安靜了下來。

對於這些處於前農耕文明階段,還處於半奴隸社會制度下的人來說,復興軍前鋒營的陣型轉化,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在復興軍看來是那種一板一眼的執行戰術動作的過程,在這羣野蠻人眼裡,就像視頻畫面被快進了一樣。

負責整個金州衛駐防的牛錄額真名字叫做阿克丹,他今年已經四十出頭了。年過四十的阿克丹經歷豐富。他在二十年前才二十多歲的時候就參加了薩爾滸之戰,立下了不小的軍功。二十年來,他參加了大小十餘場和明軍以及蒙古各部的戰鬥,積累軍功升到如今的位置上。現在,年老力衰的他被安排在金州衛裡帶兵養老。

戰場經驗豐富的阿克丹明顯的感到對面的軍隊非常的不同尋常。

他和明軍打過仗,他和蒙古打過仗,可是無論是蒙古的軍隊還是明軍的部隊,能夠在戰鬥中保持住陣型的都不多見,更何況是這種在遇敵後迅速變陣的情況了。

不過即使如此,阿克丹還是習慣性的認爲“女真人天下無敵”。所以他下意識的就帶領着這五百多人的騎兵組成了一個密集的陣型,從正面向復興軍的前鋒部隊衝過去。

在他看來,不管對面的部隊在陣型佈置上有多麼迅速,只要用馬隊把他們衝散,那麼他們也就只剩下被自家刀砍箭射這一個下場了。

阿克丹的軍事素質還是相當棒的。他壓制着整個部隊的迅速,慢慢的接近復興軍的前鋒陣地,在進入衝鋒範圍之後,他才大聲呼和,一馬當先的領着這五百多人放開馬蹄向前猛烈的衝鋒。

就在他準備揮手命令部隊弓箭拋射的時候,一陣他從來沒有聽過的連續不斷的“砰砰”聲,從對面那個只有百十人左右,顯得有些孤零零的前突小方陣上傳來。

當他努力的瞪大眼睛尋找這陣怪異聲響的來源的時候,一個不知道是誰發射的子彈打中了他的腦袋,帶着人生中最後的疑問,阿克丹陷入了無邊的黑暗之中。

第19章 起步(3)第256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4)第184章 陳保生進城(4)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157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1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20章 起步(4)第50章 馬縣丞的末日(2)第466章 五級鉗工李有福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237章 張知府的崛起(4)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11章 婚事(3)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2章 穿越(2)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373章 在山東(8)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430章 彌留之際的大明王朝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311章 終結者8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235章 張知府的崛起(2)第467章 週會計的家事第36章 理念(4)第492章 孫大聖棒打倭國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284章 新的開始(1)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觀1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149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1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256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4)第60章 工業的獠牙(4)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339章 制度這個事兒(4)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17章 起步(1)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18章 起步(2)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472章 臨時工高迎祥第3章 穿越(3)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105章 反對本本主義1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2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57章 工業的獠牙(1)第9章 婚事(1)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171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3)第122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3第370章 在山東(5)第348章 炮擊金州衛(1)第265章 學員張兆歡(5)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51章 馬縣丞的末日(3)第200章 連鎖反應1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90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5)第312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1第32章 日常(4)第200章 連鎖反應1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131章 工業化的浪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486章 小朋友不聽話
第19章 起步(3)第256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4)第184章 陳保生進城(4)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157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1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20章 起步(4)第50章 馬縣丞的末日(2)第466章 五級鉗工李有福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237章 張知府的崛起(4)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11章 婚事(3)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2章 穿越(2)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373章 在山東(8)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430章 彌留之際的大明王朝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311章 終結者8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235章 張知府的崛起(2)第467章 週會計的家事第36章 理念(4)第492章 孫大聖棒打倭國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284章 新的開始(1)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觀1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149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1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256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4)第60章 工業的獠牙(4)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339章 制度這個事兒(4)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17章 起步(1)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18章 起步(2)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472章 臨時工高迎祥第3章 穿越(3)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105章 反對本本主義1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2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57章 工業的獠牙(1)第9章 婚事(1)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171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3)第122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3第370章 在山東(5)第348章 炮擊金州衛(1)第265章 學員張兆歡(5)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51章 馬縣丞的末日(3)第200章 連鎖反應1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90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5)第312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1第32章 日常(4)第200章 連鎖反應1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131章 工業化的浪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486章 小朋友不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