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東改編4

在復興黨的體系裡生活並不是很鬆快的。這種感受,絕大部分的復興黨的黨員幹部和職工們都有着最直接的體會。

復興黨給大家提供敞開了吃隨便吃的糧食不假,復興黨給大家提供了四季的衣服鞋襪也不假,復興黨給大家提供了人均居住面積十五平米的現代化住房更不假,跟着復興黨幹活,各種福利待遇,各種補助供給,各種帶薪休假,各種電影和戲劇之類的文化生活確實都很豐富很全面。

任何一個人,不管是復興軍裡的普通士兵,還是農場裡的普通職工,或者工廠裡的一線工人,都不會說復興黨對他們不好,復興黨對他們不關心不愛護。

可是話說回來了,復興黨給大家生活上的待遇,復興黨給大家參政議政的權力,復興黨甚至強迫大家參與政策制定和各種決策。但是,在復興黨的治下生活,可不僅僅就是單純的出出力氣,老老實實的幹活就完事兒了的。

復興黨給大家提供的糧食、物資、住房、待遇等等等等這些東西,可都是和文化知識考覈,思想政治考覈以及專業技能考覈直接聯繫在一起的。

在復興黨的體制內,職稱的級別和工資待遇的級別直接掛鉤。工人要通過職稱考試,幹部要通過職稱考試,士兵要通過職稱考試。只有通過了職稱考試評定了相應的級別,纔會享受到按照級別劃分的各級工資和待遇。

人畢竟是社會性的動物,在工業社會的高度組織化的生活中,人的社會屬性會被特別的凸現出來。你是一級工,雖然在政治上在社會地位上沒有實質性的差距,可是你在二級工面前就是感到心虛氣短。你是二等兵,雖然在部隊的民主制度下你的投票權和大家是一樣的,可是你見到了三等兵就必須先敬禮。

有比較就有競爭,有競爭就有動力。在復興黨的治下,那種準備一輩子當初級工賣苦大力爲生的人確實存在,可是這種不思進取,不願意努力學文化學知識,不願意評職稱評級別的人,不僅大家要鄙視你嘲笑你,就是在資源的分配過程中,他們也是要被忽視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同樣是復興黨治下的那些農場女職工,部隊女戰士,工廠女工人,她們在擇偶的過程中,肯定不會選擇那些不思進取甘願領着最少的基本工資享受最差待遇的人的。

東江鎮士兵和百姓整編而來的東江復興軍對於復興軍部隊的民主制度可能會非常不理解,非常不情願的參與,可是對於復興軍內部的這種職稱等級的評定體系,他們卻非常的適應。

是個人,就會追求美好的生活,就會追求更高的社會地位,這是刻畫在人類基因中的東西。

封建制度特別是中國的獨特的權力封建體系,並不是沒有提供一個普通人社會地位升遷的渠道的。封建科舉制度這個東西,就是在全世界範圍內最先進的,保持領先上千年的官員選拔體系。這個制度本身確實具有一定的先進性。

可是話說回來了,即使不說封建王朝末期的階層固化問題,就是在社會階層流動比較活躍的封建王朝的初期階段裡,也不是真的能實現那種“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的理想狀況的。落後的生產力水平決定了作爲社會大多數的普通勞動者,是沒有能力通過讀書科考的辦法改變社會地位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吧,在現代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那麼高的情況下,一些偏遠地區的兒童不也照樣因爲當地教育資源的缺乏而無法接受教育嗎?在生產力落後,生產關係落後的封建農業社會裡,這種情況就更加普遍了。

別說佃農之類的勞動者家庭無法供養讀書人,就是那些自耕農家庭照樣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家裡沒有個幾十畝地的小地主,連書本長什麼樣子都是難得一見的。

復興黨這個有王書輝這種穿越門擁有者支撐的工業組織,有能力向復興黨治下的所有人都提供教育資源。甚至於,復興黨還專門制定了制度和法律,規定了接受教育不僅是人民羣衆的權力更是人民羣衆的義務。

在這種情況下,復興黨的所有組織和機構裡,都爲所有的人都提供了公平的升上渠道。大量受教育的人在復興黨公正、公平、公開的升遷體系內,快速的被發現,被重用,被提拔。

趙長子就是這樣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他在本班中的表現非常的出色。在第一次的三項考覈(思想政治、文化知識和軍事技能)中,他就脫穎而出,很快就被他所在營的幹部們關注了起來。與此同時,他也成了復興黨的重點發展對象。

在復興黨的體系內,特別是在復興軍內部,幹部的壓力要比普通戰士大無數倍。

王書輝對於部隊幹部的看法是,指揮員的能力一定要比普通戰士強,指揮員的水平一定要比普通戰士高,不然的話,戰士們爲什麼要聽你的話,信服你呢?

在這樣的要求下,不管是業務幹部還是政治幹部,因爲選拔制度的原因,他們本身的三項素質(政治、文化、技能)就比一般的戰士要高。但是爲了能夠保證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一直保持在一個很高的程度上,他們就不得不在對戰士進行管理、教育、培訓的同時,自己一直努力的學習和訓練。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句話在復興軍裡真是體現的淋漓盡致。這樣的制度,也確實使得復興軍上下人才輩出。

趙長子的出現,對於他所在的班來說,一方面是對普通戰士的一種鼓動,同時也是對本班班長和教導員的鞭策。

很明顯的就是,在趙長子順利通過考覈得到上級的關注之後,無論是班裡的普通士兵還是本班的班長和教導員,都開始抓住所有的空閒時間努力的學習和訓練起來。

實際上他們不知道的是,趙長子之所以這樣的努力,這樣的拼命,這樣的不惜一切的想要取得好成績的根本原因,並不是出於地位的上升和待遇的提高這樣的考慮。

他之所欲這樣的拼命,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聽說復興軍將要展開對後金女真的軍事打擊行動。趙長子拼命想要獲得這樣一個參與軍事行動的機會。

對於全家人都死於後金女真的屠殺下的趙長子來說,復仇,比一切好吃好喝社會地位,都對他具有更巨大的吸引力。

能夠獲得殺韃子的機會,能夠殺韃子,這對趙長子來說就足夠了。

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392章 光復遼南7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第256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4)第105章 反對本本主義1第20章 起步(4)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282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2)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218章 馬祥麟的轉變(1)第153章 紅旗漫卷出枝3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254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2)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255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3)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211章 保民軍第一戰4第453章 頻繁出現的突發情況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492章 孫大聖棒打倭國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188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4)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155章 紅旗漫卷出枝5第63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3)第286章 新的開始(3)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206章 連鎖反應7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343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4)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370章 在山東(5)第377章 魯東土地革命(2)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149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1第471章 南方局勢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240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2)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61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1)第374章 在山東(9)第369章 在山東(4)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312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1第387章 光復遼南2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478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6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237章 張知府的崛起(4)第296章 朱舜水訪武昌(1)第346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7)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15章 立足(3)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298章 朱舜水訪武昌(3)第300章 朱舜水訪武昌(5)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90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5)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
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392章 光復遼南7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第256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4)第105章 反對本本主義1第20章 起步(4)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282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2)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218章 馬祥麟的轉變(1)第153章 紅旗漫卷出枝3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254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2)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255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3)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211章 保民軍第一戰4第453章 頻繁出現的突發情況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492章 孫大聖棒打倭國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188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4)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155章 紅旗漫卷出枝5第63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3)第286章 新的開始(3)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206章 連鎖反應7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343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4)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370章 在山東(5)第377章 魯東土地革命(2)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149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1第471章 南方局勢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240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2)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61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1)第374章 在山東(9)第369章 在山東(4)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312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1第387章 光復遼南2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478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6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237章 張知府的崛起(4)第296章 朱舜水訪武昌(1)第346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7)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15章 立足(3)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298章 朱舜水訪武昌(3)第300章 朱舜水訪武昌(5)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90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5)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