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地方工作(3)

王書輝反對唯心主義,反對僵化思想。那是因爲他覺得唯心主義和僵化思想一結合,兩者再和桎梏中國兩千年的權力封建思想一結合,即使在新的生產力的條件下,也會催生出官僚主義,特別是官僚資本主義來。

說句實在話,王書輝對於自己的理論思想上只是覺得自己的那一套東西本身能夠自洽。但是他的這套理論夠不夠科學,他可是心裡真的沒底兒的。

好在王書輝這個人無論如何都是個毛老人家的信徒。所以他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必須堅持實踐和理論的相結合。

不過呢,從推進工業化發展的角度講,特別是從王書輝本身的這種哆啦a夢的特殊條件加上王書輝對於推進工業化的急切情緒上說,即使他拼盡全力的想要把自己的想法貫徹給復興黨的所有黨員,可是因爲現實條件的限制,他不得不用本本主義、教條主義的辦法,來反對本本主義和教條主義。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除了各行各業的復興黨治下的黨員幹部和普通的工人羣衆人手都有相應的工作手冊之外,王書輝在進行思想理論教育的時候,也在使用一種工業化標準化的手段。

復興黨的黨員幹部手裡不僅有指導他們進行相應工作的工作手冊,還有指導他們進行各種實踐的思想理論手冊。

比如說,目前正在動手建造辦公地點和宿舍的幾百個復興會的幹部和一個連的復興軍士兵中,所有即將走上應山縣縣委縣政府領導崗位的復興會幹部手裡,都有兩本王書輝編的小冊子。

應山縣縣委縣政府的幹部一共有兩百人左右。負責保證應山縣縣委的安全並負責應山縣整體治安和防衛工作的復興軍戰士一共有一個連,共有兩百五十多人。這將近五百人的工作地點和生活場所,都必須要有大家自己動手建設起來。

應山縣的地形條件比較惡劣。因爲大別山和桐柏山都經過境內,所以整個應山縣的地形狀態可謂是此起彼伏。地形狀況是這樣,那麼自然而然的,應山縣就不像湖北省的大部分地區那樣是河湖縱橫的狀態。

目前復興會的鐵路建設因爲復興會本身的施工建設能力的限制,還沒有辦法快速的在湖北境內的展開。所以現在只有荊州和武昌地區以及大冶縣等工業密集地區或者原材料產地才通了火車。

復興會目前的交通運輸,主要還是依靠水路運輸。不過,因爲復興會的蒸汽機制造水平越來越成熟,已經完全的具備了熟練的生產各種型號的適應各種河道環境的蒸汽輪船的能力,所以別看復興會還不能在交通運輸方面徹底的實現時代性的跨越,可是和傳統的水路運輸相比較,兩者之間的差距仍舊是天差地別的。

應山縣地處湖北東北邊陲,又是多山的地貌,可是應山縣隔壁的隨州縣卻有大河流經。在現代社會裡,因爲地質變化的各種自然和人爲的因素,湖北境內漢江東部地區的許多河流都已經乾枯消失了。可是在四百年前的現在,應山縣隔壁的隨州縣卻是個江河縱橫的地方。

溳水、厥水、漂水、溠水、均水五大河流和各種無名的河流都在現如今的隨州縣境內流經。這五大河流相互交匯的同時,又經溳水和漢江交匯,而漢江又和長江交匯。所以,在經過復興軍長江艦隊工程部隊充分勘探和測量後,荊州和武昌地區的復興會工廠生產的工業品和各種物資,完全可以全程使用蒸汽輪船從兩地區運往隨州縣。

應山縣就在隨州縣隔壁,所以在物資供給方面,應山縣縣委縣政府也不缺乏。

現如今,除了作戰部隊駐紮時大部分使用的是各種材質的行軍帳篷配合鐵絲網之外,復興會的工程部門以及各種外派部門使用的臨時性的營地建築材料,全部都是標準制式的鐵架木板結構。

說起來,這種本時空化的臨時建築,是王書輝根據復興會本身的生產能力改造出來的活動板房。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這種本土化的活動板房,實際上就是現代社會裡的那種鐵架木板牀的模式。標準的鐵架和木板按照需要被搭建成臨時性的房屋。因爲目前復興會的油漆工業還沒發展起來,所以這些木板房的木板大部分是使用湖廣和四川的特產桐油進行塗刷的。

這種木板房的木板要在安裝到鐵架上之後,再用鐵製的箍帶和螺絲加固。因爲這些鐵架大部分都有是使用過的。所以顏色偏向棕紅色。棕紅色的鐵架和箍片以及大頭螺絲;刷過桐油的原色木板;再加上外面的牆式鐵絲網。

應山縣縣委縣政府以及由那一個營的改名爲應山縣武警部隊的復興軍戰士們,就住在這樣一個樣子的營地裡。

因爲縣委縣政府的選址在應山縣城貧民區的一處空地上,所以在北風蕭瑟的大冬天裡,這裡要是被現代人看到了,恐怕會產生很大的心理不適感。

復興黨應山縣縣委書記韓國良倒不會產生這樣的感覺。他對於這些鐵架木板結構的活動板房可是喜歡的不得了。

在他眼裡,凡是能夠快速的製造,製造後又使用方便的東西都是他所喜歡的。

韓國良的辦公室最多也就十五平米左右。除了一張辦公桌和一排椅子之外,這個房間的牆壁上就掛着一個應山縣的地圖。

韓國良此時這正辦公桌上看一個小冊子。這個小冊子就是這次所有到地方開展工作的復興黨幹部人手一冊的。“實事求是”、“調查研究”和“羣衆路線”這九個字被用紅色加粗的字體印在這本的封面上。

韓國良並不是第一開展地方工作了。實際上要是從他的工作經歷上講的話,他當年第一次參加工作,就是和郭博奇一起在譚家衝開展地方工作。不過呢,譚家衝最多也就是個千人左右的小村子,而應山縣可是光是縣城人口就有六萬人的中等縣城。

面對這樣規模的地方,韓國良心裡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忐忑的。所以他在下午的會議之前坐在辦公室裡,再一次看起了那本他已經差不多可以倒背如流的,王書輝編寫的。?時空之門1619

———————————————————————————————

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338章 制度這個事兒(3)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478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6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4章 穿越(4)第61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1)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353章 炮擊金州衛(6)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39章 妖僧(3)第311章 終結者8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122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3第204章 連鎖反應5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490章 雲仙國王徐天草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403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6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150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2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21章 起步(5)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61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1)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174章 審判(2)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375章 在山東(10)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296章 朱舜水訪武昌(1)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341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2)第145章 簡單邏輯1第50章 馬縣丞的末日(2)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28章 開始(4)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186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2)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250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4)第319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8第34章 理念(2)第374章 在山東(9)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353章 炮擊金州衛(6)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6章 準備(2)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78章 大練兵(2)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42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2)第147章 簡單邏輯3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492章 孫大聖棒打倭國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310章 終結者7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196章 武昌起義(6)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13章 立足(1)第18章 起步(2)第366章 在山東(1)第338章 制度這個事兒(3)第265章 學員張兆歡(5)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369章 在山東(4)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24章 起步(8)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474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2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155章 紅旗漫卷出枝5
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338章 制度這個事兒(3)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478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6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4章 穿越(4)第61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1)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353章 炮擊金州衛(6)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39章 妖僧(3)第311章 終結者8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122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3第204章 連鎖反應5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490章 雲仙國王徐天草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403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6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150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2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21章 起步(5)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61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1)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174章 審判(2)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375章 在山東(10)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296章 朱舜水訪武昌(1)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341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2)第145章 簡單邏輯1第50章 馬縣丞的末日(2)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28章 開始(4)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186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2)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250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4)第319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8第34章 理念(2)第374章 在山東(9)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353章 炮擊金州衛(6)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6章 準備(2)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78章 大練兵(2)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42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2)第147章 簡單邏輯3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492章 孫大聖棒打倭國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310章 終結者7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196章 武昌起義(6)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13章 立足(1)第18章 起步(2)第366章 在山東(1)第338章 制度這個事兒(3)第265章 學員張兆歡(5)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369章 在山東(4)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24章 起步(8)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474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2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155章 紅旗漫卷出枝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