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地方工作(4)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有許多人,‘下車伊始’,就哇喇哇喇地發議論,提意見,這也批評,那也指責,其實這種人十個有十個要失敗。因爲這種議論或批評,沒有經過周密調查,不過是無知妄說。”

“真正的銅牆鐵壁是什麼?是羣衆,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羣衆。這是真正的銅牆鐵壁,什麼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

“羣衆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瞭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

“我們應該深刻地注意羣衆生活的問題,從土地、勞動問題,到柴米油鹽問題。婦女羣衆要學習犁耙,找什麼人去教她們呢?小孩子要求讀書,小學辦起了沒有呢?對面的木橋太小會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許多人生瘡害病,想個什麼辦法呢?一切這些羣衆生活上的問題,都應該把它提到自己的議事日程上。應該討論,應該決定,應該實行,應該檢查。要使廣大羣衆認識我們是代表他們的利益的,是和他們呼吸相通的。”

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韓國良每次看一遍這本小冊子,心裡頭的不安情緒就會消失。“是不是師尊的話裡有什麼魔力呢?”他有時候也會產生這樣不找邊際的幻想。

應山縣縣委縣政府的駐地有不少的會議室。1626年末的一天下午,在其中一間會議室裡,應山縣縣委縣政府的工作會議正在召開。

復興會的所有建築都非常的注意採光。因爲目前復興會的工業發展還沒有到電氣化的階段,所以在沒有先進的照明工具的情況下,復興會的建築不僅在四面牆上都有很大的窗戶,而且基本所有的建築上都會有天窗這樣的設計。

會議室不算太小,也不算太大。一張長長的桌子四周是一些凳子。

會議室裡的味道不太好聞。這主要是因爲環繞會議室牆壁的爐筒子的密封狀況不太好,所以有不少煙氣從爐筒的縫隙之間冒出來。另一方面的原因則是,參見會議的幹部們幾乎人人都吸菸。

應山縣縣委縣政府的第一次工作會議並沒有涉及什麼具體的內容。這次會議主要就是談一談即將開展的工作要怎麼做。實際上,關於這方面的問題也不是很多,畢竟無論是談工作內容的上都明確的要求大家,必須要對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研究。

復興黨的黨員們對黨委的工作有這樣一個順口溜:“黨委書記像親媽,事事管來事事抓。思想教育沒完了,放屁也把根源挖。”

當然了,這樣的順口溜一方面確實是不少黨員幹部覺得黨委的幹部實在太羅嗦太麻煩,可是另一方面大家也都比較信任黨委依靠黨委。不然怎麼沒人說肅委會的幹部像親媽呢!

韓國良不是第一從事黨委的工作,幹黨委書記的工作了。他在部隊上當過教導主任。他在工廠裡當過黨委書記。所以黨的工作他幹起來還是比較輕車熟路的。

韓國良對於黨的工作的看法就是,一定不要怕麻煩,一定不要嫌囉嗦。別管大家是不是對一些話已經聽膩歪了,也別管大家是不是自己就已經把一些事情倒背如流了,反正黨委一定要把各種思想理論、政策方陣和組織原則,不厭其煩和大家講,反反覆覆的和大家講,掰開了揉碎了的和大家講。

作爲一個在第一線工作經驗非常豐富的幹部。韓國良在實踐中發現,很多時候很多同志明明都能把黨的思想理論、政策方針和組織原則背的滾瓜爛熟了。但是他們在實踐過程中,在工作開展中,還仍舊會出現各種走形走樣,甚至於做出背道而馳的事情來。

韓國良已經在工作中發現過很多這樣的同志了。他們滿嘴頭頭是道,可是在工作裡,就是對黨的思想理論、政策方針和組織原則視而不見,自行其是。多少人就是因爲這樣的原因,被肅委會的幹部們帶走了,最終成了幹部勞動學校裡的一員。

熟讀並且完全的充分的理解了黨的思想理論、政策方針和組織原則的韓國良有這樣一個體會。其實大家只要不怕麻煩,不總是想着走捷徑貪便宜的話,只要大家堅持按照黨的思想理論、政策方針和組織原則去開展實踐工作的話,再難乾的工作也會變得有跡可循有法可依。

對於韓國良來說,他倒是非常能夠理解自己的師尊王書輝爲什麼要給黨員幹部的頭上戴那麼多緊箍咒,在各個方面設立各種各樣的規矩和紀律。那些經常會對這些黨的紀律犯嘀咕的黨員幹部其實不知道,黨的紀律,實際就是在告訴大家不要做和不能做什麼事情的。

在韓國良看來,知道什麼事情不要做和不能做,實際要比知道什麼事情應該做和什麼事情必須做要簡單多了。那些看起來有點繁瑣和煩人的紀律,實際上是對大家的一種保護。

聽完各個部門大略的講了講各自的計劃之後,韓國良掐滅了手裡的香菸開始發言:

“大家現在講這些話,我總結了一下,可以總結爲兩個字:務虛!務虛是什麼意思不好解釋,我這麼說吧,務虛就是和務實相對的概念。就是無本之木,無根之源的意思。”

拿起手邊的指了指上面的九個字之後韓國良繼續說道:

“本來黨委組織大家開這個會,就是想給大家提個醒,讓大家不要忘了實事求是這四個字。結果還沒等我說話呢,大家就開始犯毛病,就開始在這務起虛來了。王老師千叮嚀萬囑咐的要大家實事求是,可是呢,大家就是犯了下車伊始就瞎嚷嚷的毛病了。”

“黨委要開這個會,目的就是要告訴大家,實事求是我們的工作原則,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就是,在我們開展一起工作之前,我們必須要先給人民羣衆當學生,先向應山縣的人民羣衆學習,先要在應山縣展開社會調查工作!”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們到了應山縣,不是來作威作福來了,而是要爲應山縣的人民羣衆服務來了。大家還不知道應山縣的人民羣衆想什麼要什麼呢,怎就就能說出些什麼不着邊際的工作計劃來呢!”

韓國良在心裡嘆了口氣,繼續說道:

“現在我提議,大家一起把老師關於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文章一起背誦一下!”

韓國良的提議得到了大家的贊同,一陣整齊的背誦聲立即在會議室裡響起:

“你對於某個問題沒有調查,就停止你對於某個問題的發言權……”

“你對於那個問題不能解決嗎?那麼,你就去調查那個問題的現狀和它的歷史吧……”

▲ тt kan▲ ℃O

“許多做領導工作的人,遇到困難問題,只是嘆氣,不能解決……”?時空之門1619

———————————————————————————————

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39章 妖僧(3)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244章 肖文龍的覺醒(4)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19章 起步(3)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257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5)第157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1第1章 穿越(1)第80章 大練兵(4)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131章 工業化的浪第210章 保民軍第一戰3第154章 紅旗漫卷出枝4第408章 黃臺吉之死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145章 簡單邏輯1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42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2)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255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3)第249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3)第25章 開始(1)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75章 大豐收(1)第277章 魏忠賢的疑惑(3)第343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4)第311章 終結者8第17章 起步(1)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17章 起步(1)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52章 馬縣丞的末日(4)第22章 起步(6)第314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3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371章 在山東(6)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343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4)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488章 誰該爲漲工資負責第366章 在山東(1)第36章 理念(4)第127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8第454章 從席日勾力格到黃立格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155章 紅旗漫卷出枝5第498章 範·德佩爾生病了第407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0第453章 頻繁出現的突發情況第135章 入學風波4第498章 範·德佩爾生病了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134章 入學風波3第486章 小朋友不聽話第206章 連鎖反應7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25章 開始(1)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111章 第一次反圍剿4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149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1第498章 範·德佩爾生病了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407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0第300章 朱舜水訪武昌(5)第368章 在山東(3)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277章 魏忠賢的疑惑(3)第211章 保民軍第一戰4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152章 紅旗漫卷出枝2第11章 婚事(3)第495章 王書輝的家庭生活第11章 婚事(3)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178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4)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
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39章 妖僧(3)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244章 肖文龍的覺醒(4)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19章 起步(3)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257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5)第157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1第1章 穿越(1)第80章 大練兵(4)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131章 工業化的浪第210章 保民軍第一戰3第154章 紅旗漫卷出枝4第408章 黃臺吉之死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145章 簡單邏輯1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42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2)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255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3)第249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3)第25章 開始(1)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75章 大豐收(1)第277章 魏忠賢的疑惑(3)第343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4)第311章 終結者8第17章 起步(1)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17章 起步(1)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52章 馬縣丞的末日(4)第22章 起步(6)第314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3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371章 在山東(6)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343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4)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488章 誰該爲漲工資負責第366章 在山東(1)第36章 理念(4)第127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8第454章 從席日勾力格到黃立格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155章 紅旗漫卷出枝5第498章 範·德佩爾生病了第407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0第453章 頻繁出現的突發情況第135章 入學風波4第498章 範·德佩爾生病了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134章 入學風波3第486章 小朋友不聽話第206章 連鎖反應7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25章 開始(1)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111章 第一次反圍剿4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149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1第498章 範·德佩爾生病了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407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0第300章 朱舜水訪武昌(5)第368章 在山東(3)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277章 魏忠賢的疑惑(3)第211章 保民軍第一戰4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152章 紅旗漫卷出枝2第11章 婚事(3)第495章 王書輝的家庭生活第11章 婚事(3)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178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4)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