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入學風波2

枝江縣最大的酒樓雲海樓裡,兩個穿着完全一樣,要是不仔細看,都認不出是兩個人的年輕人,正在喝酒。

坐在左邊,喝得已經微醺,臉上帶着迷糊的傻笑的年輕人,原名叫做雲大。本是江北村的一個獵戶的兒子。進了復興軍之後,才讓王書輝給取了個雲爭的正式名字。

你要是看了他現在傻笑的樣子,就以爲他是個隨和的人,那你就錯了。這個現在臉上帶着“天真”笑容的年輕人,實際最是嗜血。在復興軍特偵營裡,就屬他喜歡殺人。他也是全營殺人殺的最多的。

坐在右邊,板着一張死人臉,脊背挺拔,一絲不苟,但是下手夾菜的速度和往嘴裡倒酒的速度極快的年輕人,名字叫做李樹。

你要是看他一直板着臉,就以爲他是個嚴肅的人,你就被騙了。李樹原是大冶縣一個說書人的兒子。因爲老爹欠了賭債,才被買到鐵礦上,後來被複興會吸納進來的。不過礦工的生涯沒有磨滅他的幽默感,他是個極詼諧的人。

李樹填飽了肚子,把目光從桌子上,轉移到坐在對面的雲爭臉上。看到雲爭那有些癡傻的笑容,李樹肚子裡都笑開花了。他伸出兩隻手指在雲爭面前晃了晃,問雲爭道:“雲大,這是幾?”

雲爭實際上並沒有喝醉。以前,雲爭是個不會喝酒的人。可是有一次執行任務的時候,身上落了傷,在軍醫給他處理傷口的時候,使用了酒精。不知道怎麼回事,雲爭一下子就對酒的氣味兒迷戀起來了。

他的酒量極大。像這種酒樓裡賣的酒,他喝上兩三斤都不會醉的。他只是在努力的享受和維持,酒給他帶來的那種暈暈的感覺。

“別鬧了。”雲爭推開李樹伸到他鼻子前的手,說道。

李樹收回自己的手,對雲爭說道。“我說,你搞清楚怎麼回事兒沒有,爲什麼突然把我們從部隊裡調出來啊。”

雲爭的父親雲壯在警務處上班,是治安科的副科長。警務處的辦公室和復興會的大部分機構一樣,都在王書輝那個所謂的儀賓府大院子裡。所以,在李樹這樣的復興軍連級參謀眼中。警務處就屬於那種每天都能和王師尊見到面的上級衙門。

前天的時候,軍委會突然從復興軍的各級參謀和指導員中,抽取了大量的人員。像雲爭這樣屬於特殊部門的基層幹部也被抽調了出來。李樹也是這些被抽調人員中的一個。

和大部分人不同,李樹屬於那種想的比較多,喜歡沒事找事兒的傢伙。他知道自己的好朋友雲大的老爹,在“大院子”(大家對王書輝府邸的稱呼)裡面上班。就想讓雲大通過他老爹的關係。打聽一下這次抽調是爲了什麼。

雲大不耐煩的說道,“你這個人就是事兒多。沒事兒動那些沒用的心眼兒幹什麼啊!我問你,‘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你都忘了啊!”

李樹覺得雲大的態度奇怪,他回答說:“三大紀律是,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拿羣衆一針一線;一切繳獲要歸公。八項注意是,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償;不打人罵人;不損壞莊稼;不調戲婦女;不虐待俘虜。”

“你怎麼無緣無故的發脾氣啊。別說我這個幹部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就是我們連的普通戰士都能背的滾瓜爛熟。這是咱們部隊。在新兵訓練營裡就開始進行的教育。新兵識字就是從這個開始的。你怎麼突然問起我這個來了。”

雲大的脾氣好像更大了,他惱火的說道,“還不是因爲你讓我和我爹打聽消息的緣故。我回家就問了我爹一句,我爹就給了我一巴掌,問我知不知道三大紀律。之後就罰我在門口背了一下午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鄰居們進進出出的都看到了。要不是因爲你這混蛋,我能遭這個罪麼!這簡直就是語文課上學的‘無妄之災’成語的真實體現啊!”

看着壞脾氣的雲大扭曲着的臉,一副要發火兒的樣子,李樹趕緊祭出自己的法寶。只見他一直板着的臉突然生動了起來,做出一個悲悽傷心的表情,然後用只有兩個人能夠聽到的聲音。蕭索的說道:“雲大你怎麼說,還有個對你好的爹。我呢,我爹除了爛賭,看都沒看過我一眼。最後還把我像豬狗一樣,賣到礦上那個活地獄裡去了。嗨——。我要是有你爹那樣的爹該多好啊——”

爲了增強可憐的效果,李樹故意把最後一個“啊”字的尾音,拖得超級長。

李樹的這種裝可憐的辦法,立即就起到了作用。雲大剛剛還火冒三丈,想要揍李樹幾下出出氣。可是,聽了李樹這通自怨自艾的嘀咕之後,頭上像澆了冷水一樣,雲大的火氣一下子就不見蹤影了。

李樹看着努力安慰自己的雲大,心中一方面覺得安慰,一方面覺得好笑。他知道,雲大就是那種王師尊說的,“對同志像春天般溫暖,對敵人像秋風掃落葉一樣殘酷”的人。

看到李樹臉上悲傷的表情不見了,雲爭嘆了口氣,對李樹說道:“其實,我爹說的倒是很有道理。雖然紀律上沒說不許打聽,但是我爸卻說,打聽不要緊,但是要向自己的上級打聽纔對。”

“我想過之後,覺得這話也是很對的。咱們向上級打聽,上級如果覺得跟我們說不違反紀律,就會和我們說。即使不能打聽,上級也會告訴我們不能打聽。這不比自己在那兒瞎猜想亂打聽好多了啊。”

李樹聽了這話,突然產生了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他好像一下子就想清楚了,爲什麼自己總覺得在復興軍裡的生活和過去自己在街頭的生活,在礦山裡的生活完全不一樣在哪裡了。在部隊裡,大家都在講真話,大家都是有什麼說什麼。根本就不用自己像過去那樣。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努力的打聽明白。因爲,復興會什麼事情都是擺在明面上的。

李樹聽了雲大的話,一下子就想明白了,自己參軍一年多來,爲什麼各項工作的成績都不錯。卻不被上級領導和下級士兵們所喜歡的原因了。原因正是,自己還保留着在街頭,在礦山生活的時候,作爲一個所謂的“聰明人”的老習慣,什麼事情都藏在心裡,什麼事情都想打聽明白。

正是自己這種藏着掖着的習慣。才讓下面的士兵不滿意,才讓同級的幹部不喜歡,才讓上級的參謀主任不看好。

想通了這一點,李樹的念頭一下子通達了。他鄭重其事的站起來,立正向雲爭行了個軍禮,然後握住他的手對他說道:“我現在真心佩服你。羨慕你有個好父親了。雲大,謝謝你對我的批評!”

雲爭看到李樹向他行禮,他條件反射一樣的站起來回禮,然後迷糊的說道,“這有什麼啊。我就是有啥說啥罷了,哪用你這麼鄭重啊。”

兩人坐下之後,雲爭對李樹說道。“其實,這事情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們張營長已經告訴我了。前一陣兒不是招了三千多小傢伙兒麼。王師尊要抽人給這些小傢伙兒上課,我們就是被抽出來當先生的。而且也不是說就不回部隊了。我們還是部隊的人,只不過每天下午要給小傢伙兒們上課而已。”

念頭通達了的李樹已經不在乎自己被抽調出來是爲什麼了。他已經明白了一個道理。在復興會、復興軍這個大家庭裡,根本就不會有人騙自己,根本就不會有人瞞自己,早晚會有人告訴自己幹什麼,爲什麼這麼幹的。自己就放開心胸,踏踏實實的生活就好了。

不提雲爭和李樹二人,在復興會總部王書輝的辦公室裡。王書輝正在和新任的政務廳廳長陳封說着話。

最近一段時間,王書輝調整了書記處的工作。他把書記處從一個單純的爲自己處理文字工作的部門,改造成了一個負責處理復興會所有文件報告和材料的政務機構,改名爲政務廳。同時,王書輝對整個復興會的上層機構進行了全面的整改。

工業委員會、農業委員會和統計委員會。改名爲工業處、農業處和統計處,情報中心改名爲情報處。工業處、農業處、統計處、情報處,以及警務處、通商處、建設處等原有的部門,和新成立的教育處一起,全部劃歸政務廳管轄。

各處分別設立黨委書記、黨委副書記和處長、副處長。其中,黨委書記負責設立在各個部門的復興會委員會的黨務工作,處長則負責行政工作。黨委書記們歸復興會常委會管理。處長們則向政務廳負責。

現在,復興會常委會、政務廳和復興軍軍委會,分別處理復興會黨、政、軍三個方面的工作,共同向王書輝負責。這樣的明確劃分,讓王書輝覺得,辦起事情方便了不少。至少他處理起相關工作和文件來,覺得條理分明多了。

另外,王書輝在改造了書記處之後,把自己的未婚妻朱微妏推了出來,在王書輝新組建的專門爲自己服務新機構,復興會主席辦公室裡,擔任辦公室主任。從此徹底解決了小東西沒事就和他鬧彆扭,嫌他什麼事情也不和她說的問題。

如今,王書輝每天的日常就是,早上五點鐘起牀,出去和負責復興會總部安全的近衛營戰士一起出早操。七點鐘,和戰士們一起去食堂,發表講評、吃飯。吃完早飯之後,回到辦公室,開始處理一天的政務。主要就是批那些政務廳送來的文件。

十二點鐘,到食堂發表講評,和總部以及各部門的幹部們一起吃午飯。下午一點,到常委會開每天的例會。兩點鐘,到工業學校,或者軍事學校,或者行政培訓班,給學生們上課。下午五點鐘,去食堂發表講評,和學生們一起吃晚飯。

下午六點鐘,到培訓中心,給工業學校、軍事學校、行政培訓班的老師們講課。晚上十點鐘,回到辦公室,寫材料寫文件。晚上十二點,在辦公室後面的小房間裡睡覺。有時候還會通過地下室到後山,經過時空門回現代處理問題。(明代是晚上,現代是白天)

王書輝現在平均每十天,才睡上一覺。時空門的特種輻射,好像在嚴重的改變王書輝的生理狀況。他覺得自己的新陳代謝正在改變,差不多兩三百個小時,對他來說纔算是一天。

他越發的覺得,時空門可能是外星人的東西。而且製造時空門的外星人,肯定是那種壽命無比長,時間刻度比地球人類大無數倍的那種生物。王書輝還發現,除了時空門是依靠消耗金屬維持的之外,自己的身體,在不斷被時空門輻射改造的同時,與時空門產生了某種莫名的聯繫。

不過,這也就是王書輝偶然想到的問題而已,他對此倒是不怎麼在意。

他的腦袋,現在每天被大量的事情撐的滿滿的。他倒是希望時空門能對自己的大腦產生更大的影響。就像電腦的CPU更新換代一樣,他希望自己的腦袋裡能夠裝一個更加強大的處理器,來幫助他處理每天不斷增多的事情。

“復興學校的建設情況怎麼樣了?怎麼這次建學校的事情做的怎麼這麼不利索呢。你告訴建設處的人,我不管不管他們怎麼做,反正學生們軍訓結束之後,也就是一個月之後,我就要跟着統計處的人一起去驗收學校的。”

“你跟建設處的常順子說清楚了,學校建設不僅要快,而且質量必須保證。要是出了一點問題,我就讓他住一年小黑屋!”

一聽師尊提到小黑屋,以前蹲過小黑屋,被關過禁閉的陳封就渾身一哆嗦。陳封以前軍訓的時候犯了錯,被關在小黑屋裡三天。從此之後,他對小黑屋是怕的要命。

他覺得自己的師尊這招真的很壞。關小黑屋可比打棍子可怕多了。打棍子是肉體上疼痛。別管多疼,養幾天就好了。關小黑屋則是一種精神上的折磨。

黑漆漆的屋子,完全沒法知道時間。一點光亮,一點聲音也沒有。再強橫的人,關了一天之後精神上就崩潰了。關上三天,感覺好像在裡面呆了三年一樣。只能大哭大喊,給自己製造一點聲響。實在是太可怕了。

陳封一聽師尊祭出小黑屋來,就知道師尊對學校建設的事情非常的上心。他趕緊用蘸水筆把王書輝的說的話記了下來。

王書輝斜眼看到陳封正在用蘸水筆,蘸着桌子上墨水瓶裡的墨水寫字。心裡嘆了口氣。心裡想着,什麼時候,工業部門才能把鋼筆弄出來啊。

對他來說,蘸水筆真的太不方便了。

第402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5第486章 小朋友不聽話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250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4)第182章 陳保生進城(2)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371章 在山東(6)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44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4)第180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6)第43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3)第90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5)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14章 立足(2)第8章 準備(4)第308章 終結者5第43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3)第80章 大練兵(4)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148章 簡單邏輯4第260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8)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354章 炮擊金州衛(7)第387章 光復遼南2第374章 在山東(9)第313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2第406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9第453章 頻繁出現的突發情況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347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8)第194章 武昌起義(4)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14章 立足(2)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445章 孫元化的小藥丸兒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2)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18章 起步(2)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252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6)第13章 立足(1)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259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7)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20章 起步(4)第305章 終結者(2)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第349章 炮擊金州衛(2)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220章 馬祥麟的轉變(3)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178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4)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204章 連鎖反應5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11章 婚事(3)第152章 紅旗漫卷出枝2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268章 承天事變(2)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262章 學員張兆歡(2)第262章 學員張兆歡(2)第60章 工業的獠牙(4)第391章 光復遼南6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338章 制度這個事兒(3)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12章 婚事(4)
第402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5第486章 小朋友不聽話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250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4)第182章 陳保生進城(2)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371章 在山東(6)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44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4)第180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6)第43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3)第90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5)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14章 立足(2)第8章 準備(4)第308章 終結者5第43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3)第80章 大練兵(4)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148章 簡單邏輯4第260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8)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354章 炮擊金州衛(7)第387章 光復遼南2第374章 在山東(9)第313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2第406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9第453章 頻繁出現的突發情況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347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8)第194章 武昌起義(4)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14章 立足(2)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445章 孫元化的小藥丸兒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2)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18章 起步(2)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252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6)第13章 立足(1)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259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7)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20章 起步(4)第305章 終結者(2)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第349章 炮擊金州衛(2)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220章 馬祥麟的轉變(3)第324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3)第178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4)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204章 連鎖反應5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11章 婚事(3)第152章 紅旗漫卷出枝2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268章 承天事變(2)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262章 學員張兆歡(2)第262章 學員張兆歡(2)第60章 工業的獠牙(4)第391章 光復遼南6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338章 制度這個事兒(3)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12章 婚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