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武昌起義(7)

說起來也真是有點讓人哭笑不得。

這邊武昌起義都發生半個月了,那邊無論是湖北地方還是大明朝的中央政府,居然還都不知道湖廣的省會武昌府出事兒了呢。

武昌起義爆發半個月來,整個武昌城發生了這樣幾個變化。

第一就是,整個武昌府內,從湖廣巡撫衙門、湖廣總兵衙門到武昌知府衙門,所有的文官武官,都被武昌起義的士兵,殺了個溜乾淨兒。從楚王府到武昌府內普通的商鋪和糧店,都被參加起義的士兵和百姓搶了個溜乾淨兒。

在起義爆發的初期,在何祖賢領着士兵殺掉了武昌府的所有文武官員之後,整個武昌城內處於一種狂歡的氛圍中。不僅參加起義的士兵和百姓過了七八天天天吃白米白麪,頓頓有酒有肉的天堂般的好日子。就是這些參加起義的士兵和百姓的家人,也過了七八天他們這輩子也沒過過的好日子。

第二就是,在武昌城處於一種快樂的狂歡狀態七八天之後,何祖賢就發現,整個武昌府的糧食和物資,快速的消耗一空。

要知道,參加起義的士兵和百姓,對於物資的使用可不是計劃性的。他們可是看到了金銀就往回家搬,看到了糧食就往嘴裡填的。幾天過後,除了何祖賢比較有先見之明的護住了幾個倉庫,保住了一定的存糧和一定的金銀以及部分軍事物資之外,武昌府城內的糧食和物資迅速一空。

在糧食和物資被參加起義的士兵和百姓消耗乾淨之後,何祖賢利用手中能夠控制住的十幾個師兄弟們,對整個起義士兵的規模進行了簡單的統計。他驚愕的發現,現在還能夠有組織的團結在自己周圍的人手,比起義開始時反倒少了將近四分之一。

在武昌城裡,每天都到何祖賢所在的湖廣總兵衙門點卯的人,從一開始的兩千多人,在起義擴大化之後,迅速的擴張到了六七千人。可是,在武昌府城內可供消耗的糧食和物資耗空了之後。能夠每天到何祖賢處點卯的人,又迅速的從六七千人萎縮到了一千四百多個人。

當然了,從好的方面說,能夠在這個時候還堅持到何祖賢處點卯的人,肯定是那些一心造反,真心起義的骨幹分子了。

第三就是,整個武昌府的社會秩序,從狂歡開始轉向了狂亂。在糧食物資被消耗一空之前,所有參加起義的士兵和百姓,都能隨意的取得各種糧食和物資。可是,在糧食和物資被大家各自的搬回自己家之後,大家之間的內部矛盾開始爆發了起來。

各種搶劫、強尖、殺人、鬥毆的事件開始層出不窮。整個武昌府,開始陷入到了一種混亂的狀態。

在這種狀態中,何祖賢希望維持武昌府秩序的努力是非常難以實現的。不少何祖賢麾下負責執行整肅紀律命令的士兵發現。很多搶劫、強尖、殺人、鬥毆的人,都是前不久還在和他們一起戰鬥,在一個鍋裡吃飯的弟兄們。

這樣一來,執行命令的士兵,就沒有辦法真的對這些前“戰友”們下死手。而那些前起義士兵和百姓,發現自己的行爲沒人管束之後,越發的肆無忌憚起來。他們迅速從起義者向流氓無賴轉換。

何祖賢是個有見識的人。他知道,朝廷肯定不會任這種情況繼續下去。自己斬殺文武官員和藩王宗室,已經是犯了必死的罪過了。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保住自己的腦袋,就必須把部隊抓到手裡。

但是,何祖賢的有見識,也只不過是相對於普通的軍戶和百姓的。何祖賢知道自己必須做些什麼,必須給大家樹立個新的目標,才能聚攏人心。可是呢,他卻不知道怎麼才能做到這點。

武昌府的混亂狀態,不僅讓他對維持秩序這件事情疲於奔命,而且這種失序狀態,正在一點兒點兒的蠶食着他已經所剩不多的軍隊。越來越多的失去希望的士兵,三三兩兩的不再到總兵衙門來點卯了。

何祖賢看着情況一天天糟糕下去,他心裡面已經認識到,都不需要太多的部隊,再過幾天,只要有個三四千人的地方部隊領了朝廷的命令前來清繳的話。自己的這場兵變就要土崩瓦解。何祖賢已經開始計算自己被朝廷抓住之後砍頭的日期了。

就在何祖賢越來越絕望的時候。一天早上,一個小旗官跑進何祖賢的房間報告說,“有江南商人仰慕何祖賢將軍大名,前來相助來了。”

事實上,別說是現代人不會相信這種演義小說裡的橋段,就是在古代社會裡,稍微有些見識和常識的人,也不會相信這種演義小說裡的橋段。

但是呢,這種經常能夠在說書人那裡聽到的,某某大豪仰慕某某賢人,然後就帶着糧食金錢前來投奔的橋段,往往就是像何祖賢這種有點見識的文盲以及何祖賢手下的那些純文盲所相信和熱衷的橋段。

對於何祖賢來說,三國裡有賣馬的商人投奔劉皇叔的。那麼在大明朝裡,有個把兒的商人來投奔我何將軍,這不也是很合理的麼!

當然了,不僅目前來說,就是以後的李自成的起義,也沒有哪個出身地主士紳階級的商人們會去投靠和輸送物資的。他們寧肯投靠滿清。這是出於他們的階級本能做出的選擇。從階級論的角度出發,地主階級投靠農民起義者,這本來就是違反社會規律的事情。

你沒看李自成麾下的那些文人謀士們,不是在大明朝進了監獄的,就是自己的爹進了監獄的麼。那些人都是在大明朝那個環境裡沒法生存了,纔會投靠李自成的。

李自成那麼大的勢力,都沒有正經八百的封建地主和讀書人投靠,何祖賢不過是佔據了一個城池的亂兵頭頭,就更不可能有人會投靠他了。

所以,這些所謂的江南商人,就是復興會派遣而來的復興會武昌起義派遣小組的成員。

黃博昌是復興軍裡的一個營參謀主任。他是整個復興會武昌起義派遣小組的總負責人。他領導的十五個人,涵蓋了軍事指揮,軍事訓練,政治宣傳,醫療保障,物資調配,組織生產,裝備維護等各個方面。

黃博昌出身南直隸,所以他來飾演這個慕名來頭的江南商人非常的合適。

何祖賢聽說有人來投。更主要的是來投的人還是帶着大量的糧食物資的,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他根本就沒有通知任何人,和幾個關係親近的下屬,直接就騎着馬往武昌碼頭跑去了。

等見了黃博昌之後,何祖賢敏感的就發現,無論是黃博昌坐船上的那些水手還是負責搬運物資的那些黃博昌的下人,都是一種舉止有度,一言一行都有規矩目標,組織程度非常高的軍事化的狀態。何祖賢對於這個突然出現的黃博昌,心裡有了幾分忌憚。

可是呢,在和黃博昌說了幾句話之後,何祖賢又放下心來了。因爲黃博昌告訴何祖賢,自己和手下人,都是一年前參加過杭州兵變的士兵和基層武官。有感於杭州兵變的失敗,才跑到何祖賢這裡入夥的。

真正讓何祖賢放下戒心的,還不是黃博昌對自己身份的介紹,而是黃博昌給何祖賢出的主意。

他建議何祖賢組織武昌府內的百姓和士兵,大張旗鼓的前來碼頭迎接黃博昌一行。這樣一來,就可以讓武昌府的百姓和士兵看到希望。有他這樣的外地商人前來投靠,這不是可以很好的提搞大家的士氣麼。

何祖賢聽了黃博昌的這個建議之後,他心裡是一方面徹底的放了心,一方面是徹底的高興了起來。

在何祖賢看來,投靠造反者這種事情,一般都是緊怕別人知道的。因爲這種事情一旦知道的人多了,那麼就坐實了投靠者參加造反的名頭了。所以,黃博昌這樣建議自己大張旗鼓的組織人手迎接他,這就是表明他是真心的參加造反的人。

第二呢,在何祖賢看來,黃博昌一來武昌,剛剛見了自己一面,就能給自己提出一個這麼好的鼓舞士氣的建議。這就說明這個老黃,是真心的想要投靠自己,實心實意的想要給自己出力的人。這種有頭腦有能力的人,剛剛好就是何祖賢目前最缺乏的人。

組織民衆這樣的事情,真不是誰都能做好的。就以何祖賢來說吧,殺光了那些在街面上作威作福能夠彈壓民衆的衙門裡的衙役白手之後,想要把老百姓組織起來,還真的費了何祖賢不少的力氣。

好在現在武昌府百業蕭條,街面上各種閒人非常的多。所以,前來碼頭圍觀的人也是人山人海的。

一千兩百來噸的蒸汽鐵肋木殼的明輪船,是復興會江北造船廠目前最成熟的產品。這種輪船現在在長江上跑着大約有將近一百五十艘了。其中江南地區的客商,就訂購了其中的三分之一。有不少跑到江北造船廠買船的所謂“江南”商人一口地道的福建官話,出身非常的可疑。

不過,即使在長江上已經不算怎麼太稀奇的東西了。但是,對於武昌府的百姓來說,這麼大的,冒着煙的,外面有輪子的蒸汽和風帆兩用船,還是給大家帶來了巨大的震撼。

第15章 立足(3)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147章 簡單邏輯3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438章 王書輝從沒想過當皇帝第155章 紅旗漫卷出枝5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402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5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第377章 魯東土地革命(2)第389章 光復遼南4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20章 起步(4)第380章 魯東土地革命5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382章 東改編1第443章 絕望的李巖第178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4)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296章 朱舜水訪武昌(1)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52章 馬縣丞的末日(4)第347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8)第399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2第19章 起步(3)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373章 在山東(8)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202章 連鎖反應3第244章 肖文龍的覺醒(4)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1章 穿越(1)第300章 朱舜水訪武昌(5)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153章 紅旗漫卷出枝3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445章 孫元化的小藥丸兒第11章 婚事(3)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425章 當家方知家難當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466章 五級鉗工李有福第382章 東改編1第52章 馬縣丞的末日(4)第249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3)第260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8)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377章 魯東土地革命(2)第419章 愛錢的人才有動力第37章 妖僧(1)第9章 婚事(1)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328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3)第464章 作死的朝鮮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378章 魯東土地革命(3)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200章 連鎖反應1第304章 終結者(1)第206章 連鎖反應7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103章 王書輝下鄉記7第103章 王書輝下鄉記7第13章 立足(1)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歷程第2章 穿越(2)第378章 魯東土地革命(3)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385章 東改編4第244章 肖文龍的覺醒(4)第151章 紅旗漫卷出枝1第29章 日常(1)第257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5)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304章 終結者(1)第129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2第106章 反對本本主義2
第15章 立足(3)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147章 簡單邏輯3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438章 王書輝從沒想過當皇帝第155章 紅旗漫卷出枝5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402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5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第377章 魯東土地革命(2)第389章 光復遼南4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20章 起步(4)第380章 魯東土地革命5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382章 東改編1第443章 絕望的李巖第178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4)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296章 朱舜水訪武昌(1)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52章 馬縣丞的末日(4)第347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8)第399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2第19章 起步(3)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373章 在山東(8)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202章 連鎖反應3第244章 肖文龍的覺醒(4)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1章 穿越(1)第300章 朱舜水訪武昌(5)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153章 紅旗漫卷出枝3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445章 孫元化的小藥丸兒第11章 婚事(3)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425章 當家方知家難當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466章 五級鉗工李有福第382章 東改編1第52章 馬縣丞的末日(4)第249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3)第260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8)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377章 魯東土地革命(2)第419章 愛錢的人才有動力第37章 妖僧(1)第9章 婚事(1)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328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3)第464章 作死的朝鮮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378章 魯東土地革命(3)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200章 連鎖反應1第304章 終結者(1)第206章 連鎖反應7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103章 王書輝下鄉記7第103章 王書輝下鄉記7第13章 立足(1)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歷程第2章 穿越(2)第378章 魯東土地革命(3)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385章 東改編4第244章 肖文龍的覺醒(4)第151章 紅旗漫卷出枝1第29章 日常(1)第257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5)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304章 終結者(1)第129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2第106章 反對本本主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