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白

“母妃是想讓兒子,得到大長公主的青睞?”祁淵說道。

“並不,母妃不覺得那大長公主是你的良配。雖說你若娶了她,不論任何一方面都是一大助力,甚至你想要的東西本來阻力無數,但若有她的支持你將暢通無阻。”

“但以母妃對大長公主那點兒淺薄的認識,都認爲那是個性情涼薄之人,對親緣也不甚在意。這樣的女人你若真的娶進了門,剛開始你可能覺得,這真是個世間難再有的美人,並且這位美人桀驁不馴,地位又尊崇。會讓你產生錯覺,認爲她再如何強大也是個女人,你可以征服她。你可以讓她低眉順眼的喊你夫君,可以讓她爲你洗手做羹湯,更可以爲你生兒育女繁衍後代。”

“可時間長了以後你會發現,這個女人強大到恐怖,你征服不了她。而你呢,你是天潢貴胄天之驕子,最尊貴的皇長孫,你還不是個草包。你有能力有本事,不論文武你都能在朝堂之上佔據一席之地。她也征服不了你,你們兩個還都不會各退一步。”

“強者之間的惺惺相惜是好,但多數的強者都是你死我活。更何況本來她身處高位,你們所有皇子皇孫見到人家,都要叫聲皇外姑母或皇外祖姑母。可若真嫁於你,之後不管怎麼論都要低下一等。這樣的一個女人,母妃不覺得她嫁人之後就會變得溫順,哪怕是變得和氣都不可能,到時你們二人定會鬧得家宅不安,反而讓外人去看了笑話。”

“說句真話若母妃是這沈白安,母妃說什麼也看不上你們這羣臭男人。可母妃不是她,而是你的母妃,母妃的心自然是無條件的向着你的。”

“還有,母妃可不覺得大長公主會真的聽陛下的話,讓嫁就嫁了,若真這麼聽話,何至於這把年紀了還爲嫁人。到時大長公主真說了不,而已陛下對其的愛護定會答應,到時就真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成,真成了天下的笑柄了。這樣的好事情還是讓其他的人去享受吧,母妃的心可真真是承受不住。”

“母妃還是希望你娶的正妃,最好出自大家之門,溫良嫺靜,知書懂禮。當然這是你娶妻子,到底還是你自己說了算的。以前你遠在邊關,這京城裡的大家閨秀你也沒見過多少。這次你回了京,什麼遊園啊,詩會啊,馬球會啊,多去走動走動多去參加,若是看中喜歡的只要品性沒問題,門第低些也無妨。”

“至於那位神秘的姑娘,聽母妃的一句勸,你對她還沒有到深刻入骨的愛,她對你也沒有那份情。趁早斷了那些念想吧,省的將來害了你,也害了那位神秘的姑娘。你剛纔說的那些話,母妃就當是你一時說的氣話,母妃當做什麼也沒聽到。”

祁淵聽完說道。“多謝母妃爲兒臣考慮,母妃說的兒臣都明白,但請母妃放心兒臣娶不來那大長公主,自是不會惹您憂心。還有着京城中的貴女,兒臣未去邊關前多少也都見過,對她們沒什麼興趣,至於對您說的那位神秘姑娘,母妃怎知兒臣對她沒有刻骨的愛意。”

“兒臣承認初見她時的確是色迷心竅,兒臣真的從未見過那般美麗的女子,但在長時間的相處中,兒臣從剛開始想要對她的征服好奇,慢慢的轉變成對她的愛護保護和疼惜。”

“說實話,兒子到現在都摸不清那個女人的底,甚至我連她到底叫什麼都不知道。她一直展現在兒子面前的都是神秘和強大,強大到一點都不需要兒子的保護和疼惜,強大到可以碾壓我。”

“但兒子對她真的是戒不掉,忘不了。兒子不是沒有想過母妃說的話,兒子也想過我的身份與她是否真的不合適,是否兒子對她來說真的可有可無,是否兒子的存在真的影響到了她。”

“母妃知道嗎?這次回京本來兒子想讓她等一等,跟兒子一起回京,可她卻說與兒子一起回京,恐惹麻煩不說,還會惹人非議便自行先走了。在她走之後,兒子以最快的速度處理好了邊關的事,又馬上整軍日夜奔程,縮短了大半個月的時間回到京城。”

“在路上兒子仔細想過這些問題,是否時間長了,兒子對她的想念就不多了。是否時間長了兒子對她就沒有了性趣,她就變的不算什麼了,可兒子發現並沒有。兒子對她的想念越來越深,沒有因爲離開而讓她變得可有可無,反而在短短的幾個月相處中,讓兒子漸漸對她產生了迷戀,短時間的不想見,讓兒子放不下鬆不開。”

“兒子現在對她,的確還沒有到有刻骨的愛意,但兒子知道這麼多年,只對她起了心思萌生了歹念,想要娶她進門。兒子相信自己有一天一定會對她產生刻骨的愛意,也相信這一天的到來的不會太長,這一切無關門第,無關她是否能給兒子帶來助力,這只是因爲兒子對一個女人起了心思,也希望母妃成全。”

楚王妃聽着自己兒子如此直白的話說道。“母妃理解你的感情,但你要明白成婚不是你一個人的事。那姑娘喜不喜歡你,願不願意嫁給你,而不是這一切只是你的一廂情願。”

祁淵聞言看向楚王妃,目光堅定且熾熱的說道。“她不喜歡兒子但兒子有信心她能喜歡上我,更有信心娶到自己心愛的女人。”

祁淵看到楚王妃眼裡的擔憂接着說道。“母親這是兒子第一次喜歡一個女人,不管成與不成,兒子一定一路到底絕不回頭,希望母親支持兒子。”

楚王妃聽到祁淵叫她母親,心裡起了陣陣波瀾,自祁淵長大之後怕有人說其懦弱,依賴母親不堪大用,已很少這樣稱呼自己了。在領兵之後更是很少讓自己的情緒外泄,沒想到再次聽到,再次看到那堅定熾熱的目光,是爲了自己心愛的女人,一時之間既欣慰又惆悵。

也讓楚王妃想到了那已離世的楚王爺,當年楚王爺在世時,也是用這樣的目光這樣的語氣,看着自己的,一時心裡百轉千回的,又看了看祁淵說道。“你自己想走這樣的路,母親不攔着,但你想好了。你已經走上了一條艱難的路,還要同時走上另一條艱難的路,其中艱辛你自己體會。”

“母親既不是你,也不是她,替你擋不了什麼,也攔不了什麼。可還是想嘮叨兩句,既走上這兩條路就不能停,不能退。一旦停下,一旦退下,一條路會讓你死葬身之地,一條路會毀了那位姑娘,你定要慎重,再慎重。”

祁淵聞言笑着說道。“母親放心,兒子心裡有數,定不讓母親擔心。”

“好,你回來還沒歇着呢,快回去歇一歇,等晚上我們一起進宮入宴。”楚王妃說道。

“是,兒子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