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

越是接近年關,神都城便越熱鬧,來的人越來越多,今年不光有官家與民同樂,甚至還有規模龐大的遊行與表演。

這在往年都是少見的事情,聽說來自全國各地的青樓大家會在宣德門前爭奪花魁,朝廷還特意把教坊司中的奏樂班放出來爲百姓奏樂。

誰家的少年郎或是閨中小娘子要是在宣德門前跳的好,還會得到宮中的賞賜,這就是殊爲不易的事情了。

在熱鬧的大宋神都城中,有一小撮人最是悲慘,隨時外朝使者,卻是淪落到了無人問津的程度。

也就包拯這個老好人,坐着自己的牛車一搖一晃的到了驛館之中。

看着大門緊閉的後苑微微嘆息,開始的時候吐蕃使團還能在城中採購一番,可很快他們就再也不出門了。

使團的花費對於大宋來說自然是要由三司付給的,自己批了足足八萬貫給他們當作遊覽神都城的資費,可這些人不出門了。

朝中所有人都不待見吐蕃人,這種不待見不是在別的地方而是在歧視上,就像是一羣人不待見臭狗屎一般。

雖然看着噁心,但卻視而不見的讓他們留在眼前,這其實並不是一種好現象,國朝標榜自己爲天朝上國,豈能沒有海納百川的胸襟?

如此小肚雞腸的這麼吐蕃人,實在有些過了,自己上疏太子的奏疏被留中不發,顯然太子也沒有把吐蕃使團當做一回事。

官家這段時間根本就不出後宮,要麼便是行蹤不定的在神都城中轉悠,做做善事,懲治一下手髒了的小吏,和不知孝道的學子。

眼下朝臣們都不願意來,包拯只能勉爲其難的親自過來,年關之際身爲大宋的計相稍稍慰問一下外朝使者,這也不算什麼事情。

收到消息的驛館老吏已經過來了,看着包拯這位神都城中出了名的相公大驚失色道:“包相公您怎麼親自來了?這些吐蕃人可不值得您來。”

包拯擺了擺手:“他們這幾日都未曾出遊?”

老吏點頭道:“未曾,怕是被我大宋神都城的繁華給嚇到了,一時間有些悽惶,昨夜還聽見這院中傳出怒吼,滋滋滋,聲如孤狼,悽惶的很嘞!”

包拯皺眉道:“你可曾慢待外使?”

老吏連連擺手道:“小老可不敢!雖說是蠻夷的使者,可使者就是使者,鴻臚寺的規矩小老還是懂得,不敢怠慢了外使,讓四方蠻夷笑話我大宋的禮數不周!”

這話說的很好,包拯知道這樣的老吏是最油滑的,話雖然說的周全,可事情卻不一定如他所說的辦好。

“叫門,便說大宋的相公來慰問他們了,別的話不要多說,也不許在背後嚼舌根,萬一讓他們聽見了,之前的功夫做的再好也沒有功勞!”

老吏連連點頭,叩響了院門,只不過剛剛扣了三下,門便開了,身穿眼皮的吐蕃漢子躬身勢力:“佛陀保佑您,巫瑪大師請您用茶!”

包拯剛要邁步,邊上的老吏拉了一下他的袖口,側着身子道:“相公,這不合適,您便是進去也要帶個隨從護衛之類的,這些人……”

包拯笑道:“怎麼,你這是要陪本官走一遭?也好,也好,你且隨我進去,也好有個解說神都風貌的人不是?”

老吏本是好心提醒包拯,哪知居然把自己裝進去了,被相公捉住的手豈敢往外抽,只能無奈的跟隨包拯進去。

最中間向陽的廂房自然是巫瑪的住處,這小院算是不錯,還有一間不大不小的花廳,但吐蕃人不喜歡在大宋的花廳用茶談話,所以地點直接便是巫瑪的廂房。

冬日裡的廂房燒着地龍,極爲暖和,大銅茶壺“嗚嗚”的冒着熱氣,保證了熱水不會間斷,屋裡不光有巫瑪這位使者,還有許多吐蕃的漢子。

他們留着奇怪的髮型,兩條邊字垂下,模樣有點像西夏人,只不過他們和西夏人不一樣,沒有把頭頂的頭髮剃掉。

老吏利索的嘴已經說不出話來了,在他看來這些黝黑的皮膚上還有兩團紅暈的吐蕃人和地府的小鬼沒有什麼區別,就差戴一頂高帽,上書“你來了”三個字。

事實上這些吐蕃人的吃食他都不管,只不過派人把每日把水送來,還備足了取暖所需的石炭而已。

在他看來這些已經足夠了,鴻臚寺給他們的錢夠他們在神都城想怎麼吃就怎麼吃的了,哪家正店沒有叫跑腿的閒漢?

一個地瓜被放置在爐子上,烤的香甜,裡面的汁水都被烤了出來變成褐色的硬殼附着在地瓜的表面。

巫瑪素手請包拯落座,親自把一個地瓜扒好了遞給他道:“大宋果真是天下亨通之地,此物甜美如蜜,食之一二便可飽腹,又是耐寒耐旱,不知上國可贈送我吐蕃一二?”

“還有土豆!”

巫瑪不滿的瞪了一眼邊上的漢子,低聲呵斥道:“不得無禮!這裡哪有你說話的地方?!”

包拯笑着擺了擺手:“不過是些不值錢的吃食罷了,走的時候你們帶上十車也無所謂,大師可能還不知道,這東西不光好吃,耐寒,耐旱,甚至還便與儲存,曬乾之後勁道,粘牙,可存放一年之久,走的時候也送你們兩車!”

“當真?!這事情包相公也能做得了主?”

包拯哈哈大笑道:“我乃大宋三司使,不光掌管大宋財權,還有倉儲之則,從神都城的常平倉裡淘換幾車糧食給你們又有何難?”

“不愧是天朝上國,體恤我高原百姓之苦,包相公不知,這些對於大宋百姓來說不過是些吃食,但對於我吐蕃人來說卻是救命的東西!巫瑪在此謝過包相公了!”

包拯連連擺手道:“使不得,使不得,這……你們的意思是要種子?”

巫瑪愣了一下:“包相公說的是?”

包拯驚訝道:“看來大師還不知,這土豆和地瓜自然是可以贈與你們的,但常平倉中的土豆和地瓜都是儲備所需,不會開花結果,所以…………”

巫瑪有些着急,拉着包拯的袖子道:“那種子該向何人索要?”

包拯指了指皇宮的方向:“需向陛下請旨纔是……”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