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

大宋的地方官吏並不都是如晏殊一般恪盡職守,就如這真定府的盧爲遠,爲了在年底勘磨的時候能有一些好的政績,不惜隱瞞災情不報,柳永站在州府衙門的門口,看着高高在上書寫着“天理國法人情”幾個字的匾額不禁怒火中燒。

“盧爲遠,你身爲真定府知府事,居然眼睜睜的看看着百姓受災不報?就算你有萬般理由本官也要上疏彈劾你!”

此時的盧爲遠已經面如死灰,呆呆的望着柳永不知該怎麼辯解,一旁的百姓對他是噓聲一片,而對柳永則是盛讚有加,鮮明的對比使得盧爲遠幾乎要羞愧而死。

柳永恨盧爲遠的最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爲他隱瞞雪災不報,而是救災不力,以真定府的人力財力,最少能救助一些流離失所飢寒交迫的災民,可這盧爲遠不僅隱瞞災情不報,連最基本的救助都沒有,這完全說不過去。

柳永之所以成爲河北西路都監,最主要的原因是趙禎向讓他磨礪去身上的自怨自憐和不通世事,柳永也是明白了趙禎的用意,幾乎是一路微服而來,官身不顯。

就是因爲他這樣的低調纔看破了許多巡視官員看不見的東西,一路上他風餐露宿,野地裡睡過覺,溪邊喝過水,和農人一起吃過難以下嚥的餅子,和勞力一起趕過路。

以前的他是不食人間煙火整日在勾欄瓦舍吟詩作對的柳三變,從東京城一路走來的他是體恤百姓疾苦的柳永,狀元的光環沒有讓他覺得高貴,反而覺得有着天大的責任。

福田院本是皇恩沐浴的地方,但他看到的卻是殘垣斷壁和一堆堆的屍體,這讓柳永看見了人世間赤裸裸的真相。

伸手拉起盧爲遠的衣領,柳永咬牙切齒的說道:“爲何不開倉放糧賑濟災民?你即便是隱瞞災情不報,也不能活生生的看着災民們餓死!你肚子中的儒家典籍都被狗吃掉了嗎?”

盧爲遠苦笑着搖了搖頭,但依然一言不發,完全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他沒有貪腐一絲錢財,即便是柳永彈劾他,也不過是一個才能不佳,爲官懶政之名。

柳永見他不說話,一時氣急,恨恨的鬆手把他扔在地上:“本官既然來了必將糾正你的不法,開倉放糧賑濟災民!”

原本如死豬一般的盧爲遠瞬間瘋狂起來:“萬萬不可開倉!”說完就要阻攔,在柳永如刀的眼神下,州府衙門的衙役硬着頭皮上前把盧爲遠壓倒。

但他的話柳永臉色一變,飛快的向州府衙門內的常平倉走去:“真定府漕官何在,書吏何在?”

衙門中瑟瑟發抖的站出倆個小吏:“小人便是。”

“拿出往年常平倉賬本,本官要開倉放糧!”

倆個小吏連忙跪倒和盧爲遠一樣大喊:“萬萬不可!”

但越是這樣柳永越擔心,看來常平倉有問題了,帶着一班衙役便急急的前往,寬大的常平倉門口,柳永讓衙役砸開門鎖,在盧爲遠絕望的眼神下,倉門被打開。

一時間幾乎所有人都驚得目瞪口呆,無論是柳永還是衙役,巨大的常平倉內居然空空如也……

柳永喃喃自語:“駭人聽聞,駭人聽聞!這是要斷絕災民的最後出路啊!”

柳永的第一想法便是絕不能外傳,難怪盧爲遠拼死也不然打開常平倉,要是讓百姓知道了,這場天災就會變成人禍!

真定府地處河西,如今遭遇大雪交通不便,即便是現在向朝廷求援也來不及,城中的百姓要是知道了糧食的短缺,一場民亂肯定是少不了的,甚至可能造成叛亂。

柳永的第一想法便是封鎖消息,看來城中的糧商和大戶已經知道了消息所以纔會不在售賣糧食。

抓住盧爲遠的前襟,柳永咬牙切齒的問道:“糧食到哪去了?”

盧爲遠微微閉眼就是一言不發,柳永揚起手掌給了他一個響亮的大嘴巴:“糧食到哪去了!”

嘴角微微腫起的盧爲遠震驚的望着柳永,他沒想到身爲從五品官身的自己居然會被柳永抽嘴巴,難道不知這是官場的大忌嗎?

啪~

又是一個響亮的大嘴巴,柳永冷冷的盯着盧爲遠道:“沒聽見嗎?本官問你話呢!”

“柳永你不要欺人太甚!”

啪~

“糧食在哪?!”

盧爲遠冷笑道:“有能耐你就打死我!”

啪~

“糧食在哪?!”

一幫衙役目瞪口呆的望着柳永不斷的抽打自己曾經的大老爺,難道這位上差不嫌手疼?

雖然看着解氣,可柳永的手也高高的腫起,衙役的班頭好心的說道:“上差,盧知府不肯說便算了,總有旁人知道,這樣打下去怕是會出人命的!”

柳永冷笑道:“你以爲他活的成?官家知道了他必然死路一條!不是流放沙門就是斬首棄市!本官打死他是在幫他,否則民亂一起官家說不定要夷他三族!盧爲遠你要是聰明就立刻說出糧食的去處,否則你的家人也要受到牽連!”

這話一出讓盧爲遠徹底的慌了,那位可是保證過他的家人一定會無事的,自己也不會被處以極刑,現在看來恐怕自己是被狂騙了!

即便是盧爲遠在愚蠢也明白眼下的情況,口角漏風的說道:“我說,我說,柳狀元救我!”

“本官能不能救你還要看你的行徑,要是能追回糧食你還有一線生機,否則本官也無能爲力,官家登基時便遇旱災你應該知道,官家曾經說過:天災不可怕,人禍纔是禍亂之源。那麼多州府的官員被流放沙門島,你還不清楚?”

盧爲遠連連點頭道:“是河北西路轉運使孫沔提走了常平倉的糧食!”

柳永目光一凌:“什麼時候,爲何提走?”

“一個月前,聽說是……是和遼人有關……”

“什麼?!”

一時間天旋地轉,柳永顫抖的鬆開盧爲遠,沒想到堂堂的轉運使,朝廷的三品高官居然和遼人有牽連?怎麼會這樣?

柳永顫抖的伸手指了指盧爲遠對班頭說道:“把他收押起來,本官要單獨審理,今天的事情誰要是外傳,本官決不輕饒!命急腳遞到簽押房,本官有急奏發往東京上呈官家!”

班頭也是個心思通透的人,縣官不如現管,何況柳永的京朝官,只要跟着他走一定沒錯,對手下的衙役使了個眼色,班頭便從牢房中拿出枷鎖給盧爲遠帶上。

在大宋官人的身份地位很高,即便是有罪也不會上枷鎖,可柳永不管這些,在他看來這盧爲遠已經是死人了,沒必要給一個死人顏面。

在衙門的簽押房中柳永寫下了兩封奏疏,一封是給急腳遞的,另一份是給黑手,作爲都監他有一項特殊的權利,緊急情況下可以利用黑手的飛鴿進行傳書。

如今的真定府已經到了危急關頭,萬不得已之下,柳永只能拼上一拼前往真定曹家求援了。

曹家雖是將門但在真定卻是不折不扣的地主,趙禎並沒有收回將門的私有頭土地,這些土地都是太祖太宗時期給出的,不好要回。

柳永打算去曹家借糧,常平倉的糧食肯定追不回來了,而孫沔的不法他需要官家和朝中相公們的授權才能查辦,如今的當務之急是平定下真定府中的災民纔是首要。

真定府是大府,人多災民也多,現在大雪下了半個月才停下,如果不趁現在賑濟,等災民都涌向府城的時候便什麼都晚了。

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
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