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

林壑被搜捕到是必然,因爲是他在城中直接散佈的消息,馬拖死人這種事情很正常,也是非常殘酷的刑法之一。當然烈圖克有更加殘忍的石刑,但這需要時間…………

烈圖克在殺了林壑之後心中有了一絲報復的快感,他覺得大宋不是不可戰勝的,只要自己逃到熾祿城就能再次組織力量抵擋大宋的入侵,或是謀求與大宋的談判。

只可惜宋軍不會給他這個捲土重來的機會,狄青是多年征戰的帥才,大宋的軍隊早已在和四周各國的戰爭中磨練出了靈活的戰法,滅國之戰也不沒有進行過,早已有了萬全的準備。

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等等一系列的手段早已玩的熟絡,可以說大宋是從戰爭中逐漸成長起來,逐漸繁榮起來的,大宋軍隊的基本就是在各種戰法之中歷練出來的。

當八刺沙袞的守軍也是東汗的主力脫離八刺沙袞後,他們便走上了一條絕路,利用百姓試探是個好主意,只不過黑汗軍隊屠殺自己百姓的行爲連宋軍都覺得不恥。

大宋的斥候早已觀察到了烈圖克大軍的動向,並把他們的一舉一動向狄青彙報。

同時也向遠在北方的蔡伯俙所部彙報,蔡伯俙在狄青的授意下領着一萬餘人的神衛軍早早的埋伏在了北方,狄青在圍城之前就已經觀察過地勢,圍三缺一之下,八刺沙袞的守軍必然向北方的熾祿城逃竄。

在戰爭開始之前,狄青就已經推演了多種可能,並準備好了伏兵,宋軍是黑汗軍隊的數倍,但攻城之戰不易,若是黑汗人負隅頑抗,宋軍也會有不小的損失,這是狄青最不希望看到的。

因爲他手中的三十萬大軍還是有一個目標,西汗,若是能以最小的損失奪取東汗,那他便可全力攻伐西汗,即便是有塞爾柱人在背後撐腰他也沒有任何顧慮。

此時的蔡伯俙正在嚴陣以待,他甚至已經能聽見隱隱約約的馬蹄聲和行軍的步伐聲,黑汗可不是契丹,也不是大宋,沒有那麼多的戰馬,許多士兵都是用腳趕路。

這裡是八刺沙袞守軍的必經之路,四周的風沙形成的丘壑,只有這一條通途,想要向北逃竄就必須經過這裡,但唯一的缺點便是這裡距離八刺沙袞太遠,蔡伯俙必須要堅持到援軍抵達。

在無形之中,八刺沙袞的守軍被“騙出”了堅固的城池,同時宋軍也堵住了他們退路的同時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或是一個葫蘆陣。

蔡伯俙的一萬神衛軍已經嚴陣以待,當八刺沙袞的守軍出現時,蔡伯俙緩緩的舉起手中的戰刀,而隨着他一同舉起的還有無數的火槍。

密密麻麻的火槍組成了一道密不通風的“樹林”,燧石機括的清脆聲接連響起,如同樂器奏鳴出的美麗音符,只不過這些節奏感極強的音符是致命的。

蔡伯俙的手遲遲沒有揮下,他在等待,等待黑汗人進入最佳的射程,同時也等待他們的後方完全進入埋伏圈。

宋軍的軍陣之中安靜異常,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只有眼睛不斷的瞟向蔡伯俙高高舉起的戰刀,而蔡伯俙緊緊的盯着邊上的丘壑之上。

烈圖克已經發現了宋軍的埋伏,在這條由沙石形成的丘壑盡頭是一片黑漆漆的軍隊,眼下這個地形對於他們來說極爲危險。

烈圖克回首望去,只見大軍已經全部進入了峽谷之中,此時他驚恐的大吼:“撤退!撤退!”

爲時已晚,回答他的是兩聲巨大的轟鳴,一時間整個峽谷地動山搖,沙石組成的丘壑以雷霆咆哮的勢頭從山上衝擊下來,本就不算堅固的丘壑瞬間坍塌……

這是埋伏在丘壑入口處的火器營將士引爆了烈性炸藥,斷絕了黑汗軍隊的退路,而在這個時候蔡伯俙的戰刀終於麾下,宋軍的將士們激發手中的火槍,吐出無數的火舌收割着敵人的生命。

以三段擊的方式不斷前進,他們不是駐足不前,而是要向敵人壓進,獲得更多的空間,這樣纔有利於他們的防守。

黑汗人的軍隊畢竟是他們的數倍,爲了保障速度和成功的圍堵黑汗軍隊,蔡伯俙輕裝上陣,只有一萬火器營的將士跟隨他而來。

而此時已經絕望的黑汗人開始發瘋,恐懼雖然是最大的敵人,但有時卻可以讓人瘋狂,面對大宋火器的收割,這些黑汗人開始反擊,他們舉着盾牌,甚至是同伴的屍體向前推進。

他們不知道大宋將士所用的是什麼武器,只是知道這東西在遠處很厲害,但只要拼殺到近身他們就有機會。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但這樣的爆發也不一定是成功的,潮水一般的黑汗軍隊涌向了宋軍的陣地,即便是不斷的被火槍擊倒依舊前仆後繼,因爲他們知道退縮只有死亡,唯有拼搏才能殺出一條血路。

蔡伯俙站在軍陣的中央一動不動,這時候就是雙方之間比拼意志的時候,說實話數萬人的軍隊發起瘋來的衝鋒是相當可怕的,何況這些人的後路已經被斷絕……

這時候就看雙方之間誰的意志更加堅強,蔡伯俙對大軍的武器裝備十分有信心,火槍不斷的收割着敵人,衝鋒而來的黑汗士兵如同割麥子一樣一片片的倒下。

但這些“麥子”卻越來越近,越來越多。

單一的手段從來不是宋軍的特點,宋軍的軍陣變化之多,組合之多早已是出類拔萃。

隨着蔡伯俙的口號,清脆的哨聲在軍陣中響起,即便是在紛亂的戰場上也能聽的一清二楚,軍陣也開始了變化。

高高的盾牌,長長的鐵槍,巨大的陌刀以及覆蓋全身的甲冑,一支由鋼鐵組成的軍隊瞬間出現在了大宋軍陣之前,並且形成一種攻守兼備的楔形方陣。

雙方如同海浪與石頭,狠狠的拍打在一起,鮮血如同濺起的水花,大宋的戰爭機器開始了瘋狂運轉,這是自從與契丹征戰後便極少出現的激烈戰況。

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
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