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

大宋和塞爾柱之間的關係可謂是處於蜜月期,但在趙禎看來不好好利用蜜月期大撈一把實在是大宋的損失,而蔡伯俙知道,官家就是這樣,只要是在大宋有利的事情上,佔不到便宜就是虧!

趙禎瞧見蔡伯俙嘴角抽抽的樣子就覺得不爽利,怎麼個意思?總感覺自己在他眼中好比一個巨大的奸商一樣,對東京道用兵,從塞爾柱人身上撈取財富,這本就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朕看你是皮癢癢了,這次前往恆邏斯城務必爲我大宋爭取最大的實惠,商場如戰場,莫要小看塞爾柱人,他們也有着不輸與大宋的商賈,當年壟斷阿巴斯王朝生意的人就是塞爾柱的商人!”

趙禎的話讓蔡伯俙心中凜然,這一點是沒錯的,塞爾柱之所以能迅速崛起事實上和大宋也脫不開關係,自從大宋開始從西域走向絲綢之路後,塞爾柱人便開始利用這條要一路向迅速發家致富。

當蔡伯俙走後,趙禎獨自一人走下宮牆,一路散步似得往乾宇殿邊上高高的闕樓而去,三才在後面小心的跟着,他知道官家這個時候又在考慮大事了。

趙禎能思考什麼?還不是當今的世界局勢,這東西看似觸不可及,但卻實實在在的影響着世界,華夏王朝的思想極少能有超脫這片土地,抵達遙遠西方的。

唯一企及門道者,唯有盛唐,而唐王朝的統治者也只是在考慮絲綢之路的穩定和統治,他們的眼中也只有安西四鎮而已。

所以在趙禎眼中,盛唐不過是摸到門道,並未真正的看到世界局勢。

當年阿巴斯王朝向大宋施壓,增加關稅一事很有可能就是塞爾柱人在背後做的手腳,海運的路如果不好走,那隻能從陸運向西方通商,這一路上誰的收益最大?

顯然是位於絲綢之路中段的塞爾柱人!

但妙就妙在塞爾柱人做的滴水不漏,至今蔡伯俙還不知道塞爾柱人是如何做到影響阿巴斯王朝的,這就是他們的高明之處,只不過對於現在的塞爾柱王朝來說,並沒有這個必要了,整個大食都已經是塞爾柱人的了。

這個帝國之龐大,幅員之遼闊不是那些沒有見識過的人所能理解的,蔡伯俙知道這一點,而趙禎更加清楚,事實上塞爾柱人所控制的土地要比大宋更加遼闊,大宋並不是這個世界上最爲龐大的國家。

塞爾柱人在接受阿巴斯王朝之後,已經把疆土向西延伸至了埃及,而向東已經和大宋搭界了,如此這個帝國可以說是橫在了整個中亞與北非。

而這個國家所能獲得的財富又有多少?

不管他圖格魯克能把這種局面維持多久,但至少在現在還是比較穩固的,他甚至想要繼續穩固自己的統治,所以纔會和大宋交好。

如今的世界格局趙禎已經基本掌握,大宋位於東方,是世界商品的主要輸出地,而塞爾柱位於中亞,是最爲龐大的帝國,至於地中海對岸的西歐卻是神聖羅馬帝國一家獨大。

哦,對了,還有被夾在中間的拜占庭帝國,在大宋被稱之爲拂林。

當然趙禎相信,這個帝國會很快土崩瓦解,那些由貴族強盜騎士,打着教會名義進行十字軍東征的人很快就會把拜占庭攻陷。

自從十字軍東征開始,這項原本神聖的運動已經開始逐漸“變味”,黑手從大宋商賈的口中得到消息,而這些消息都是大宋商賈親眼所見,親耳所聞。

這場東征要比趙禎所知道的歷史更加的殘酷和無情,又或是貪婪人性的最好展示,開始的時候這些所謂的“騎士”還保留“騎士”精神,但隨着征伐的強度變大,隨着財富的積累,隨着慾望的加強。

這場東征已經變成了走向人性毀滅,走向地獄的開始。

十字軍是把財富帶回了家鄉,但卻把地獄和苦難留給了東征的所到之處,阿巴斯王朝爲何成爲塞爾柱的一部分?對抗十字軍是一件要命的事情,雖然阿巴斯王朝贏得了勝利,但最終也失去了對抗塞爾柱的能力。

西方已經成了一片亂局,塞爾柱的強大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樣他圖格魯克一樣要面對來自地中海對面的十字軍的進攻。

有一點趙禎是知道的,眼下的十字軍東征是自己一手促成,同時戰爭的強度和周起也比歷史上的東征要大得多。

自然,這一行動受到了整個天主教世界累世的傳誦,衆多隨軍教士及後世的教會編年史家都在竭力記述此役,讚美基督,如神蹟般傳誦。

趙禎收到的消息之中,不少大宋商人用上了其信仰之模樣,宛若神靈附體,狀若瘋魔,人性盡失,婦人凌虐,幼童慘死,屍骸棄與路旁,十字釘與道上。

可以說這是一場有宗教,信仰,貪婪,瘋狂所引發的戰爭,激烈程度遠超趙禎的想象。

所以在這個時候,塞爾柱人必須向大宋妥協,因爲十字軍已經再次威脅到了他的疆土,也威脅到了剛剛復國沒多久的一賜樂業人的身上。

於是趙禎利用這次機會,要讓蔡伯俙好好的從塞爾柱人身上撈一筆,財富就是這樣來的,雖然局勢處於劍拔弩張的地步,但唯一沒有受到影響的便是商賈。

無論是神聖羅馬帝國,還是拜占庭帝國,亦或是塞爾柱,都會商人進行了保護,無論是哪個國家的商人,只要他們帶着貨物出現,帶着財富而來,就會得到保護。

而這種默契成爲了一種潛在的規則,誰也不會去打破。這纔是趙禎的底氣,他相信大宋的商品依舊能到達塞爾柱,依舊能前往西方世界。

只要能通商,問題就不打,大宋可以源源不斷的賣出商品獲得財富,而與塞爾柱人合作之後,這條貿易路線會使得大宋獲得更多的利益。

蔡伯俙此行的主要目的便是前往塞爾柱,爲大宋獲得更多的利益,並且圖格魯克不得不妥協,因爲他要鞏固和穩定自己的統治,就必須要和大宋保持通商和友好往來。

至於蔡伯俙,趙禎給了他一個殺手鐗,減少出口!

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
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