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

阻卜部盟軍見此情形心中便生出了膽怯之意,明晃晃的板甲和馬甲在陽光下如同披上了銀白色的斗篷,這支軍隊如同天神下凡一般向他們從此。

阻卜部盟軍中的膽小者,甚至調轉馬頭準備逃命…………

漫山遍野的北戍司軍,每一個騎士都如同瘋狂的“公牛”毫無畏懼之心,一往無前的衝刺而來,但在衝刺的同時,軍陣卻沒有散亂,有破陣的楔形,有善於機動迂迴的三角,也有如山入牆的方形。

各種軍陣以及兵種穿插在一起,八萬人就這樣氣勢浩蕩的壓了過去,一個“浪頭”便讓近十萬的阻卜部盟軍差點背過氣去。

無論是從戰術上還是氣勢,又或是身體素質和技術上北戍司軍都是要強過阻卜部盟軍的,而在武器裝備上更是全面碾壓,大宋的騎槍,馬刀,甲冑,破甲槍,馬槊,一系列的武器全部都是爲了戰爭和致命服務。

北戍司軍的騎兵經過大宋的改造基本上已經趨於騎兵的最高戰力,近戰能力上碾壓所有的草原騎兵已經不是問題,最重要的一點,他們捨棄了盾牌這個保護騎兵的防禦。

對於身穿板甲,武裝到牙齒的騎兵來說,盾牌這種防禦性的裝備簡直就是累贅,根本就沒有必要,徒增累贅不說,帶着幹嘛使?

板甲經過大宋的數十年改造,已經成爲大宋最出色的防具,冶鐵技術的發展之後大宋的板甲在強度兵變的情況下重量有所減輕,即便如此但其依舊沉重,但大宋的格物院做出了另一個突破,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板甲的靈活性。

看似並非重要的東西,卻是一項重要的突破和質變,大宋的板甲更加靈活,能輕易的做出騎兵們需要的所有動作,而且還有一定的加持。

質量越大慣性越大,板甲的手臂部位加了一點重量,爲的就是劈砍的時候慣性增加,這一點點的重量增加在戰爭中可是極其利於劈砍的。

騎兵鎧甲能做的比大宋還要好幾乎沒有,可以說大宋的板甲已經達到人類歷史上鎧甲技術的最高水平,即便後世的歐洲板甲也無法與大宋的相提媲美。

當北戍司的騎兵和阻卜部盟軍撞在一起的時候,鎧甲的優勢,兵器的優勢便被髮揮到了極致,也成爲一種實力。

草原上的阻卜部盟軍哪裡和這樣的騎兵較量過,看似還是北戍司的部族騎兵,可經過大宋的武裝之後已經完全蛻變,內心雖然還是草原上的部族,但外殼早已被訓練成了宋軍。

短暫的時間改變不了他們的內裡,但外在的東西卻是可以改變,趙禎最先改變了他們的外表,而內心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外表改變到了一定時間也就成了本質,趙禎就是希望時間長了之後,草原部族的內心也會跟着改變,早晚有一天,這些草原上的部族會理所當然的認爲自己就是大宋的一員,這和他們居住的地方沒有關係。

北戍司的草原士兵帶着內心的憤怒劈下每一刀,這是鮮血所醞釀出的仇恨與憤怒,每一下都是含恨一擊,死戰不退,北戍司軍的將士們越戰越勇,本就有武器裝備加持的他們在鮮血的刺激下如同瘋魔。

即便是身上被砍的傷痕纍纍,只要一息尚存,他們就不會停下手中的動作,即便是死也要力竭而死,即便是亡也要拖着對手一起墜馬。

阻卜部盟軍的士兵已經崩潰了,面對如此強悍還如此不要命的人,他們的鬥志已經被全部擊潰,再加上他們本就是屠殺了人家的部族,讓整個草原生靈塗炭,心中的氣短即便是不說出來也真實存在。

相反,北戍司軍的將士們卻是報仇雪恨,此消彼長,雙方之間無論是在道德上,還是在氣勢上,武器裝備上都存在着不平等。

從此以後,雙方之間便是不死不休,草原人的恩怨分明讓這場戰爭徹底成爲導火索,血雨腥風即將在這片美麗而遼闊的草原上開始。

膽小的人開始後撤,接着便是更多的人開始撤退,阻卜部近十萬的盟軍開始大面積的崩潰,而反觀北戍司軍的八萬騎兵卻是愈戰愈勇,氣勢更勝。

想逃?哪有那麼容易!

這是草原作戰,也是騎兵作戰,雙方之間都有來去如風的戰馬,想要逃脫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追擊開始了,北戍司軍裝備了大宋最新品種的戰馬,這是耐力驚人的阿拉伯戰馬和爆發力不弱的草原馬雜交而成,優中選優的雜交使得大宋擁有這個世界最爲頂級的戰馬。

和大宋的騎兵比較馬力?

背後漏給北戍司軍的阻卜部盟軍簡直就是活靶子,別忘了,北戍司軍還裝備了弓箭,這種牛角和鐵片,竹木胎的弓箭是一種強力的複合弓。

威力雖然沒有弩箭大,但使用靈活,準頭極佳,最適合在馬上騎射,在草原騎兵的手中簡直是如魚得水。

追擊和進攻完全是兩把事,阻卜部盟軍完全喪失鬥志,不堪一戰的向北而逃,北戍司軍迅速散開,八萬騎兵從兩翼包圍,把他們驅趕收縮到包圍之中。

如同一個罩衣罩住逃命的阻卜部盟軍,在此期間弓箭攢射,一刻也不停留,不斷的消耗着阻卜部盟軍的戰力,也不斷消磨着他們的最後戰意。

真正的屠殺開始了,弓箭不停,飛蝗如雨,草原上滿是阻卜部盟軍的慘叫和哀嚎,每一個部盟軍的士兵都在努力的抽打着馬股希望衝出北戍司軍的包圍圈。

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戰馬的速度沒有人家的快,耐力也沒人家的長,如何能突圍?

追擊了數百里,擊殺了不知多少人,北戍司軍直至追到了土兀刺河才罷手,不遠處便是防州,距離北戍司已經機遠了。

不少的阻卜部盟軍只能驅馬穿過冰冷的河水渡河,幸好不是汛期,河水不算深,但這也利於北戍司軍的追殺,半渡而擊之簡直就是兵甲的大忌。

十萬阻卜部盟軍死傷過半,再經過渡河一戰,更是十去七八,最後僥倖逃走的也不過萬餘人而已,宋軍大勝,北戍司大勝!

站在河邊,看着不遠處的防州城池,北戍司軍齊聲大喝:“萬勝!萬勝!”在呼聲中這場反擊也落下帷幕,阻卜部盟軍付出了難以承受的代價。

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請假!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
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請假!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