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

王韶坐鎮軍中,看着四周不斷的有遊騎折回大營便知道他們的蹤跡已經徹底暴露。

大宋的遊騎不會這麼頻繁的往返軍營,唯一的可能就是發現了大股敵軍,而且是對宋軍有着強大威脅的敵軍。

一趟趟的往返是在預警,也是在時刻監視敵人的動向。

身背新式火槍的遊騎兵幾乎是高原上最機動的力量,眼下還沒有人能夠把宋軍攔下來,王韶並不擔心這些遊騎被圍剿難以脫身。

相反他更加註重吐蕃大軍的動向,之前是對宋軍的試探,而眼下可能就不會如此了,吐蕃人在知曉這支宋軍的強大後必然會全力反撲。

歷史是謊言鑄就的,戰爭同樣如此,吐蕃和大宋之間的戰爭便是一場計謀的比拼,同時也是一件見招拆招的交手。

角廝羅並沒有派出大軍對王韶所部發動進攻的打算,這支軍隊的強大從之前幾次戰爭中便可見一斑。

角廝羅也有自己的應對之策,和趙禎一樣,既然宋軍能夠兩面進攻,那吐蕃也能兩線防守,他並沒有和宋軍直接交戰的打算,相反他要把拖延戰術發揮到極致。

而這樣一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開始收縮防禦,這也是角廝羅唯一能夠想到和大宋對抗的把法,除此之外他不知道吐蕃軍隊用什麼和大宋對抗。

宋軍無論是從勇猛強壯還是從武器裝備上都不是吐蕃人能夠抗衡的,宋軍每日操練這一點吐蕃軍隊便做不到,因爲吐蕃的大軍不是靠朝廷養着,而是進行屯田放牧。

這就是吐蕃的悲哀,吐蕃高原土地廣闊是不假,但人口太過稀少,相比大宋的人口,吐蕃不及其零頭之數,這就是吐蕃的悲哀,也是角廝羅的無奈。

要問對於角廝羅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角廝羅一定會說藥材和醫院,這兩樣東西是他最紅眼大宋的地方,其他的他都可以不在乎。

爲什麼這麼在乎?因爲缺乏和落後,吐蕃每年走私到大宋境內的珍貴藥材不知多少,這些都是通過特殊渠道走私近大宋的,但諷刺的是,吐蕃卻無法從宋人的手中得到任何的成藥,因爲成藥在宋人的禁售名單之中。

要說這個名單便是可笑至極的事情,吐蕃好不容易打通了一條條走私的通道,但到頭來得到的卻是最爲沒用又是最爲趨之若鶩的東西,絲綢,玻璃器。

大宋的棉衣價格高的嚇死人,而至於其他的東西如毛衣之內的卻很便宜,但毛衣再便宜吐蕃人也不會買,吐蕃人自己學會編制毛線並且製衣。

至於那封禁售名單更是讓人角廝羅氣的差點崩潰,凡是對吐蕃有用的東西宋人一樣也不會走私,既然是走私那就應該提供違禁品啊!否則還要你走私做什麼?

可大宋的商賈在這件事上絕不鬆口,若是吐蕃人以不買抵制宋人,那宋人便會直接拒絕再和吐蕃人交易了。

不知什麼時候就,連大宋的商賈都如此的“囂張跋扈”,他們不過是逐利的商人而已,但其心中卻有着濃濃的忠貞之心。

這還是商賈嗎?這還是做走私生意的商人嗎?

但即便如此,角廝羅和吐蕃依舊要妥協,否則他們連僅有的貨物都會消失,宋人商賈在吐蕃人的眼中就是奸商的典範,他們比康巴人還要奸詐。

大宋的成藥效果要比吐蕃的巫醫或是僧人好的多,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宋人的醫術高高超,雖說不是藥到病除,但也是能夠有些效果。

不像高原上的巫醫和僧人,讓他們看病的代價就是要賭運氣,運氣好了便不會死人,運氣不好想不死都難,小病都能看成大病,最後一命嗚呼。

吐蕃人是不敢生病的,一旦生病他們要麼就靠自己扛過去,要麼在痛苦中慢慢的死去。

至於宋人的醫院,那是角廝羅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仁欽桑波帶會來的消息讓角廝羅絕望,宋人各州府的醫館已經合併成爲醫院,所有郎中都要獲得朝廷頒佈的文書才能行醫,最爲關鍵的是產婆也必須要獲得朝廷的文書才能替人接生。

角廝羅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宋人的孩子將會得到最好的照顧,一旦生病或是出生都會有專門的醫者負責,而這是增加人口的關鍵所在。

高原上的婦人生孩子,完全是聽天由命的事情,即便是經驗豐富的產婆遇到繞頸的孩子也是束手無策,更別說那些難產的婦人了。

吐蕃高原上有多少的孩子夭折?這些都是無法避免的事情,也使得吐蕃的人口始終在緩慢的增長而不是如同大宋一般瘋狂的增加。

角廝羅對於宋人的不斷增加已經感到麻木,仁欽桑波告訴他,原本的人口越多,增加的速度越快,再過幾年還不知大宋的人口會有多少。

眼下已經過了萬萬之數,而擁有如此龐大人口的大宋,想要做什麼事情做不成?

吐蕃的人口太少了,角廝羅認爲這纔是吐蕃無法與大宋對抗的根本原因,眼下他要保證吐蕃能夠在大宋的進攻下存活下去,這是角廝羅的根本目標。

角廝羅最大的優點就是知道自己要什麼,一旦明確目標就會向目標不斷的前進,而不會被任何事情所改變。

吐蕃軍隊在宋軍的進攻下不斷的後退,從簡單的戰場情況和折損比來看,王韶知道吐蕃人的打算。

從一開始官家就警告過南北兩路大軍,角廝羅的目的就是爲了保全吐蕃,他們不會在乎土地的丟失,他們需要用土地拉長宋軍的補給線,同時也需要利用土地給宋軍造成更大的威脅。

但這並不影響宋軍向吐蕃高原的深處進發,越是如此,王韶用兵的速度便越快,既然敵人的目的不是爲了誓死守衛每一寸土地,那他爲何不能大張旗鼓的迅速進攻?

吐蕃人不會想到,大宋爲了這場進攻準備了多長的時間,在四川路準備了多少的物資,吐蕃高原是易守難攻,是有諸多困難,但在宋軍充分的準備下,這些困難都將被克服。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二百章真相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二百章真相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