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

王韶坐鎮軍中,看着四周不斷的有遊騎折回大營便知道他們的蹤跡已經徹底暴露。

大宋的遊騎不會這麼頻繁的往返軍營,唯一的可能就是發現了大股敵軍,而且是對宋軍有着強大威脅的敵軍。

一趟趟的往返是在預警,也是在時刻監視敵人的動向。

身背新式火槍的遊騎兵幾乎是高原上最機動的力量,眼下還沒有人能夠把宋軍攔下來,王韶並不擔心這些遊騎被圍剿難以脫身。

相反他更加註重吐蕃大軍的動向,之前是對宋軍的試探,而眼下可能就不會如此了,吐蕃人在知曉這支宋軍的強大後必然會全力反撲。

歷史是謊言鑄就的,戰爭同樣如此,吐蕃和大宋之間的戰爭便是一場計謀的比拼,同時也是一件見招拆招的交手。

角廝羅並沒有派出大軍對王韶所部發動進攻的打算,這支軍隊的強大從之前幾次戰爭中便可見一斑。

角廝羅也有自己的應對之策,和趙禎一樣,既然宋軍能夠兩面進攻,那吐蕃也能兩線防守,他並沒有和宋軍直接交戰的打算,相反他要把拖延戰術發揮到極致。

而這樣一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開始收縮防禦,這也是角廝羅唯一能夠想到和大宋對抗的把法,除此之外他不知道吐蕃軍隊用什麼和大宋對抗。

宋軍無論是從勇猛強壯還是從武器裝備上都不是吐蕃人能夠抗衡的,宋軍每日操練這一點吐蕃軍隊便做不到,因爲吐蕃的大軍不是靠朝廷養着,而是進行屯田放牧。

這就是吐蕃的悲哀,吐蕃高原土地廣闊是不假,但人口太過稀少,相比大宋的人口,吐蕃不及其零頭之數,這就是吐蕃的悲哀,也是角廝羅的無奈。

要問對於角廝羅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角廝羅一定會說藥材和醫院,這兩樣東西是他最紅眼大宋的地方,其他的他都可以不在乎。

爲什麼這麼在乎?因爲缺乏和落後,吐蕃每年走私到大宋境內的珍貴藥材不知多少,這些都是通過特殊渠道走私近大宋的,但諷刺的是,吐蕃卻無法從宋人的手中得到任何的成藥,因爲成藥在宋人的禁售名單之中。

要說這個名單便是可笑至極的事情,吐蕃好不容易打通了一條條走私的通道,但到頭來得到的卻是最爲沒用又是最爲趨之若鶩的東西,絲綢,玻璃器。

大宋的棉衣價格高的嚇死人,而至於其他的東西如毛衣之內的卻很便宜,但毛衣再便宜吐蕃人也不會買,吐蕃人自己學會編制毛線並且製衣。

至於那封禁售名單更是讓人角廝羅氣的差點崩潰,凡是對吐蕃有用的東西宋人一樣也不會走私,既然是走私那就應該提供違禁品啊!否則還要你走私做什麼?

可大宋的商賈在這件事上絕不鬆口,若是吐蕃人以不買抵制宋人,那宋人便會直接拒絕再和吐蕃人交易了。

不知什麼時候就,連大宋的商賈都如此的“囂張跋扈”,他們不過是逐利的商人而已,但其心中卻有着濃濃的忠貞之心。

這還是商賈嗎?這還是做走私生意的商人嗎?

但即便如此,角廝羅和吐蕃依舊要妥協,否則他們連僅有的貨物都會消失,宋人商賈在吐蕃人的眼中就是奸商的典範,他們比康巴人還要奸詐。

大宋的成藥效果要比吐蕃的巫醫或是僧人好的多,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宋人的醫術高高超,雖說不是藥到病除,但也是能夠有些效果。

不像高原上的巫醫和僧人,讓他們看病的代價就是要賭運氣,運氣好了便不會死人,運氣不好想不死都難,小病都能看成大病,最後一命嗚呼。

吐蕃人是不敢生病的,一旦生病他們要麼就靠自己扛過去,要麼在痛苦中慢慢的死去。

至於宋人的醫院,那是角廝羅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仁欽桑波帶會來的消息讓角廝羅絕望,宋人各州府的醫館已經合併成爲醫院,所有郎中都要獲得朝廷頒佈的文書才能行醫,最爲關鍵的是產婆也必須要獲得朝廷的文書才能替人接生。

角廝羅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宋人的孩子將會得到最好的照顧,一旦生病或是出生都會有專門的醫者負責,而這是增加人口的關鍵所在。

高原上的婦人生孩子,完全是聽天由命的事情,即便是經驗豐富的產婆遇到繞頸的孩子也是束手無策,更別說那些難產的婦人了。

吐蕃高原上有多少的孩子夭折?這些都是無法避免的事情,也使得吐蕃的人口始終在緩慢的增長而不是如同大宋一般瘋狂的增加。

角廝羅對於宋人的不斷增加已經感到麻木,仁欽桑波告訴他,原本的人口越多,增加的速度越快,再過幾年還不知大宋的人口會有多少。

眼下已經過了萬萬之數,而擁有如此龐大人口的大宋,想要做什麼事情做不成?

吐蕃的人口太少了,角廝羅認爲這纔是吐蕃無法與大宋對抗的根本原因,眼下他要保證吐蕃能夠在大宋的進攻下存活下去,這是角廝羅的根本目標。

角廝羅最大的優點就是知道自己要什麼,一旦明確目標就會向目標不斷的前進,而不會被任何事情所改變。

吐蕃軍隊在宋軍的進攻下不斷的後退,從簡單的戰場情況和折損比來看,王韶知道吐蕃人的打算。

從一開始官家就警告過南北兩路大軍,角廝羅的目的就是爲了保全吐蕃,他們不會在乎土地的丟失,他們需要用土地拉長宋軍的補給線,同時也需要利用土地給宋軍造成更大的威脅。

但這並不影響宋軍向吐蕃高原的深處進發,越是如此,王韶用兵的速度便越快,既然敵人的目的不是爲了誓死守衛每一寸土地,那他爲何不能大張旗鼓的迅速進攻?

吐蕃人不會想到,大宋爲了這場進攻準備了多長的時間,在四川路準備了多少的物資,吐蕃高原是易守難攻,是有諸多困難,但在宋軍充分的準備下,這些困難都將被克服。

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
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