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

趙恆瞧見兒子震驚的模樣嘿嘿的笑出聲來:“你以爲官家是那麼好當的?沒有廣博的閱歷,沒有運籌帷幄的手段,如何能治理好大宋的江山?”

趙禎尷尬的笑道:“兒臣要學的還有很多嘞!”

“可時間卻卻是緊迫的很啊!”寇準長嘆一口氣,這話也讓趙恆皺起了眉頭,望着大殿中高高的藻井默默不語。

寇準的話他豈能聽不懂,現在已經是皇后監國並且是太子自己提出的,看看一旁毫不擔心的趙禎道:“益兒已經有了解決之法,你又何必擔心?”話雖如此可他依然沒有鬆一口氣反而更擔心了。

趙禎站在一旁看着老爹,他實在不知道怎麼和他說,敏感的老爹應該察覺到了什麼,可他又不能把劉娥和自己的交易說出來。

“父皇覺得我以進爲退的做法錯了嗎?”

“沒有,你做的很好,也符合太子應有的仁孝,可此事不同其他,事關重大!作爲將來的人君太不果斷強力了些,可朕又不希望你和皇后鬧僵,畢竟……她是你的大娘娘!”

趙恆充滿矛盾的話顯示出了他的無奈,寇準識趣的沒有插話,雖然天家的事情外臣也能插手,但皇后與太子之間的問題卻不好非議,更何況這是人家父子兩人的談話。

“父皇相信我嗎?”趙禎目光清澈的望着趙恆。

趙恆轉過頭盯着兒子的眼睛,沒有想象中的閃爍和怯意,只有單純和清明,這種單純讓人有着莫名的信任。

彷彿卸下了沉重的擔子,趙恆的身體慢慢的放輕鬆點了點頭:“朕相信你自己能處理好!”

坐在旁邊身體繃直的寇準也鬆了一口氣,這對天家父子達成協議是最好不過的了。

趙恆的擔心是在於兒子和皇后之間反目成仇,這種仇恨如果留到自己身後怕是會出大亂子,到時天家蒙羞,皇權受損,即使他死了也不能安心。

“娘娘已經答應會還政與我!”

他的話讓趙恆和寇準相視苦笑,這孩子聰明的很怎麼現在變得呆板起來,居然相信毫無價值的口頭承諾?寇準看了看自信的趙禎心頭充滿了疑惑,他憑什麼有這樣的自信?

除非……寇準猛然間轉頭震驚的望着趙禎,除非就是太子手中擁有皇后的把柄,而且這把柄是極其致命的,一旦祭出劉娥甚至連皇后的位置都不保!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太子的手段就太可怕了,且不論是什麼把柄,就光光是他手握把柄還能以退爲進的和皇后達成協議這點便可看出他的手段來,這樣的太子如果繼承大統將會是什麼樣的光景?朝堂又會變成什麼樣?

寇準的呼吸變得沉重,他不敢想象!

“寇相公累了就早早休息去吧!”趙恆對着寇準無力的揮了揮手。

“臣……臣告退。”

看着寇準勉強離開,趙禎的內心開始忐忑起來,老爹是想和自己單獨談談還是看出了什麼?陳琳依然如木雕一般站在原地,彷彿厚重的殿門不是他剛剛關上一樣。

“益兒,朕知道你和皇后達成了交易,可朕希望你不要傷害到她,至少讓她能在後宮中安度晚年!”

“父皇爲何會這樣想?兒臣即使再忤逆也不會做出人神共憤的悖逆之事!”

“不要把話說的太滿,一個監國之爭便鬧得朝野沸沸揚揚,將來怕是不會善了,滿朝文武都在看着你,到時你自己也身不由己,歷朝歷代君王在繼位的過程中掀起了多少血雨腥風?匹夫一怒血濺五步,天子一怒血流漂杵!”

沒想到老爹還有這麼感性的一面,都說帝王無情,可趙禎見到了老爹柔情的一面,在江山和愛情面前他堅持愛情,甚至爲了保住劉娥不惜要求自己,這對一個手掌億萬生民的大宋官家來說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父子之間久久的對視不語,趙禎不知該怎麼回答老爹,現在作出的承諾連自己都不相信,他卻那麼在意?

漫長的沉默後趙恆開口道:“罷了朕不勉強你,只需記住,帝王並非無情人,本心卻含天下義!官家首先是人其次纔是大宋的官家,人有七情六慾,官家也有,否則就真的成爲孤家寡人,孤家寡人是什麼?獨夫!”

趙禎默默地走向門口,陳琳伸手就拉開了厚重的殿門,門軸常年維護並未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響。

長嘆一聲趙禎回頭看着躺在病榻上的老爹:“父皇且安心,兒臣必報皇后娘娘的養育之恩!”

這話就是在變相承認劉娥的地位,畢竟是因爲趙禎劉娥纔有藉口登上母儀天下的位置。

見他終於鬆口,趙恆長長的出了一口氣,他豈能不知趙禎已經知曉了他的生世,但只要趙禎今天承認劉娥的身份,她就不會有性命之憂。

他雖不是漢武帝爲了大漢江山能毒殺髮妻,可也要爲大宋的社稷考慮,沒有一顆狠戾之心的他只能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趙禎的品性上。

陳琳看着離去的太子背影感嘆:“太子真是長大嘍!”

大殿中安靜的不像話,陳琳知道官家心中苦,每當難受的時候便會把自己悶在被子中,只是不斷抖動的被子出賣了他。

過了好一會趙恆掀開被子道:“什麼長大了,他纔不過十個十歲的孩子!”

“可官家卻從不擔心太子不是?”

“這小子比狐狸還精明,也不知他那麼能忍讓的母親怎麼生出他這樣的妖孽來。”趙恆話雖然這麼說,可嘴角一直掛着笑意,陳琳知道他很驕傲,有這樣一個孩子放在哪家都值得吹噓許久何況是天家?

“太宗是愛江山不愛美人,連小周後那樣的天姿女子都視若骷髏,可官家……嘿嘿!”

“你這殺才居然敢編排起朕來了!你去查查最近東京城流傳太宗臨幸小周後的污衊之言是從何而起,看來有人開始按耐不住了!”

“官家聖明,亡國之女乃是禍水,太宗避之不及豈會去強佔?老奴定然要那些人付出代價!”

趙恆點了點頭猛然怒道:“一定要保護好太子!腌臢之人怕是想污衊太子,別忘了那個王氏的小娘子也被民間百姓喚作傾國傾城!”

陳琳眼中爆射出一道精光:“老奴知道了!皇城司的小崽子們也好些時日沒有動手了,此次……”

“殺!人頭滾滾也要爲益兒殺出條康莊大道來!呼……呼!”

氣喘如牛的趙恆抓住陳琳的手怒喝道:“大宋的江山必須交給益兒,有此天授之資是我宋氏之福!”

陳琳拍了拍官家的手:“老奴曉得了!”隨即便隱入黑暗之中,天空的烏雲如山般沉重,彷彿代表着天子的無窮怒意!

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
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