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

李若谷的任命一路敲鑼打鼓的抵達他在東城的府宅之中,從宮中出來的禮儀官帶着高高的節杖走在最前面,後面跟着一羣小內侍,帶着各種各樣的賞賜前來。

四周是從皇宮中出來的禁軍儀衛,全都是金盔金甲好不威武。

陳彤穿着有史以來他穿過最華麗的儀服,騎在高大的駿馬上抵達了李府的門口,四周的百姓幾乎都蜂擁而至,而這些百姓是什麼人?自然是朝臣的親眷或是朝臣了。

東城是什麼地方?住的不是高門大戶便是豪商巨賈之家,官員多如牛毛,有人甚至楊言“寧要東城一片瓦,不要西城一間房。”可見東城在神都之中的地位。

當然也有不少人恨死了蔡伯俙,因爲是他一手把東城的房價擡高的,但他們卻不知道,房價擡高背後所帶來的好處。

東城也是整個神都之中居住環境最好的城區,這裡的小學甚至都是名士雲集,甚至有一些官員自發的前去授課,這一點根本就是其他城區所不能比擬的。

今日正是李若谷授課之日,雖然他以上了年紀,可依舊看重後輩的學業,但誰知瞧見買沒到家門口就被人流堵住,四周的人高聲詢問前面的人:“瞧見沒有,什麼眼色的?!”

前面的人看清後高聲迴應:“三哥哥,瞧的清楚,玉軸,黃緞!”

四周的人便如潮水般嘩嘩的叫了起來:“不得了!不得了!這是一品爲玉軸,看來他李若谷被官家大封了!”

隨即有人質疑道:“不應該啊!聽家中長輩說,這次朝會之上,李子淵首先反對官家改制的,官家還能給他如此封賞?”

“你懂什麼,這是官家被李公的話給說服了,咱們官家可是極爲仁義的,定然是給了李公封賞!”

邊上的更加不服氣:“咱們可能給他一品官?這玉軸頭可不是平白來的東西,非三師不可得焉!若陛下真有如此封賞,那還了得!”

話還沒說完,一陣鐘鼓之聲響起,四周的人迅速避讓,眼尖的人瞧見行來的車駕,大驚失色道:“教坊司!教坊司的來了來奏樂了,定然是三師!矣!陛下居然如此禮遇他李若谷!羨煞旁人也!”

邊上的李若谷以最快的速度遮住自己的臉,彎着腰的便往府宅後院而去,這後院有小門,能容得下他進入,此時此刻的他並沒有一絲喜悅,反而是心中冰涼。

花白的鬍子都快被他拽光了,怎麼會這樣,官家此舉顯然是告訴天下人,他李若谷就是支持改制之人,而自己已經沒有選擇的餘地…………

陳彤站在李府的門口,眉頭緊皺的盯着眼前的男子:“還沒尋得你爹?你這兒子當的實在可笑,家中父親大人去了何處也不知?”

李贇無奈的苦笑道:“按說父親去了學堂講解經意,可派人尋了,卻是不見,還請大官稍後,父親大人定然快歸了。”

陳彤指了指天上的太陽:“某是能等得,可過了吉時就是大不敬,這讓某如何交代?司天監可是算準了時間的,幸虧某走的早一些,否則怕是早已過了。”

李贇立刻心領神會,伸手從腰間解下玉佩拍在陳彤手中:“大官多多擔待,快也!快也!”

陳彤微微點頭道:“也罷,這差事總不能不做,某也般你照應一番。”說完陳彤便對身後的人揮了揮手,一時間高高的節杖便豎在了李府的門口,而教坊司的人擺開陣勢賣力的奏樂。

瞧見聲勢愈發的浩大起來,李若谷一時大怒,自己兒子顯然不知道其中的隱情,跺了一腳,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還不如趕緊接了旨意趕緊躲過去。

於是李若谷便以最快的速度上前,嘴中唸叨着:“哎呀!老朽來遲了!大官恕罪,大官恕罪!”

陳彤能在李贇面前拿大,但在這個即將被封爲太子太傅的李若谷面前卻不敢拿大,躬身施禮笑着說道:“不敢當,不敢當,您現在是官家的輔弼之臣,深得官家器重,這封賞可是別人一輩子也得不到的東西,您瞧,香案,貢品都準備好了,是不是這就接旨謝恩?”

李若谷連連點頭:“然也!然也!”

陳彤在香案之前宣讀聖旨,也不知他是不是故意,居然命人在李府的門口準備一切,這宣讀聖旨事實上就是在昭告天下,但是爲了表達謙遜,一般都是在府中進行的,除非特別榮耀的事情,否則不會在門口擺設。

當然,在宣讀之前,許多人事實上都看出了端疑,玉質的軸頭,名黃色的聖旨,再加上節杖,教坊司的奏樂,這必然是極爲榮耀的事情。

果然,陳彤宣讀的聖旨讓衆人大驚:“…………茲以李若谷爲資政殿大學士,刑部尚書,參知政事,因其輔弼三朝,特以太子太傅誇耀其功!”

隨着陳彤的話,四周的圍觀之人長吸一口涼氣,教坊司的樂隊也開始了演奏,並且一輛馬車由遠及近而來,一羣壯勞力上前從車上掀開紅布,擡着一塊大石頭下來,這是屬於太子太傅的榮耀,也是朝廷的賞賜“下馬石”。

只有功績相當高的官員才能獲得這種東西,文官爲下馬石,武將這是在門口左右擺放的大戟。

四周人直呼不得了,不得了,有下馬石的人家可不多,最近的也就是夏竦的府宅門口得了這東西,還是在他去世的時候官家派人送上的。

能在活着的時候得到太子太傅的虛銜,還能得到下馬石這樣的文臣榮耀,簡直是不得了!更何況官家給了他刑部尚書,參知政事的待遇,這可是實打實的官職。

許多人瞬間明白過來,顯然這李若谷並沒有在留身奏事的時候選擇發對官家改制,說不定還是支持了,他現在就是最大的受益者,瞧瞧!刑部尚書,這若是實權之官,那手中的權利可謂是極大。

刑部又稱秋官,掌管國家的法律、刑獄等事,刑部尚書自然是其中主管之官,官家改制之後,權利不可謂不大。

四周人譁然的同時,李若谷臉色極其難看,顯然自己着了官家的“道”,已然沒有任何迴旋餘地…………

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
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