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

三才縱馬飛馳一路急追可還是慢了一步,大軍開拔的號角聲已經響起,此時萬萬沒有上前攔駕的道理,三才大急,大軍從封丘新門而出,此時他從舊門而入,也算是尾銜在後。

三才匆忙拿了宮中令牌上前:“內廷都都知三才,奉中宮之諭,速速放行!”

見是內廷宦官帶着中宮娘娘的鈞旨而來,守門班直自然不敢多問,畢竟誰也不想平白的得罪中宮皇后,而且瞧見三才急吼吼的模樣,定然是有什麼大事發生。

三才身上的宮服早就散亂無章,馬鞍廝磨的他大腿滲血,此時急急趕上瞧見官家的車駕剛剛啓動,哪還顧得了自己,匆忙上前翻身下馬的打了個驢打滾:“官家!官家!”

趙禎剛剛在馬車上感受一下車輛平穩與否裝載幾何,就聽見外面三才傳來的鬼哭狼嚎,我去……這麼快就追來了?

三才的到來在趙禎的意料之內,這貨得了自己的聖旨遺詔定然是去了中宮急報。

當時真該把聖旨遺詔交給老陳琳的,要不是這老貨不買賬,不願再入宮闈也不會有如今這一幕出現,都怪當初自己一時心軟,留下遺詔給三才報奏王語嫣,本以爲自己到時已經率軍出征,誰知還是慢上一步……

佯裝生氣的上前呵斥道:“大軍出征,朕雖爲帝王亦不可返,你知道其中原因便更不該來!”

三才第一次感覺到官家身上的凜凜之氣,但依然咬牙說道:“啓奏官家,皇后娘娘命三才急追,陛下皇駕未起還請暫緩,待中宮送行再走不遲!”

不用趙禎說話,一旁的狄青立刻變色:“大軍開拔,陛下即便貴爲天子也當依軍伍之律,豈有讓衆軍等候之理?”

三才不滿的望了一眼狄青,這狄青現在是當將軍當暈了腦袋,皇后的鈞旨在前也敢說什麼軍伍之話?難道皇后送行陛下有什麼不妥嗎?!

趙禎擺了擺手道:“大軍軍演,將士皆無人相送,朕豈能例外,口信和旨意朕以留下,此時不可怠慢大軍開拔,你速回宮,傳朕之語與後宮:朕親巡軍演不日則歸,無需掛念。”

最後趙禎又接了一句:“你是知道朕的規矩,萬事以國事爲重!等朕走了以後你方可回宮。”

官家把話都到這種地步,三才自然不敢多言,但後宮那幾位怕是趕不上了……

既然皇后等人無法相送,三才便只能代勞,自古以來無論是誰出征都有人相送,丈夫出征妻妾相送,兒子出征父母相送,此次官家出征雖名爲親巡軍演,然實爲御駕親征揮師北伐,故留下聖旨遺詔以安後事!

此處乃是趙禎的皇駕,周圍也都是侍衛親軍司的老兵,三才也沒什麼顧及,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撐在地上,然後將頭叩首到地,稽留一會,手在膝前,頭在手後。

這是最高禮節的稽首拜禮,三才禮畢口中輕呼:“陛下萬乘之尊,揮兵北伐,興我大宋,完華夏之金甌,攜雷霆之勢,敵寇莫可擋焉!望陛下保重龍體,天下慶之,幸之!”

趙禎點頭:“大軍開拔朕亦往之!”說完便翻身上馬,龍駒嘶鳴車駕開動向大軍趕去,只留下三才在封丘門長跪不起……

說實話趙禎是不知該如何與王語嫣作別,他乃是天子,御駕親征牽連甚廣,連朝中的官員都不知道,只有兩府相公心知肚明,一旦與王語嫣這位皇后相別,有心人難免會猜度起來,留下甚至遺詔已經算是完全之策,豈能再度節外生枝?

更重要的一點是趙禎不知該和王語嫣幾女說什麼,這次北伐他策劃已久,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一旦王語嫣等人追來,趙禎真的怕自己一時心軟,微微苦笑,說到底還是自己沒有一顆鐵石心腸罷了,父皇教導自己不可爲獨夫,王旦如是說,寇準如是說,可現在看來有的時候還是要做一個能狠下心來的人啊!

這是趙禎第一次除了射獵之外騎馬奔馳,還有那十萬精兵強將相隨,一時間豪氣滿懷發出長嘯,這也算是他擺脫大慶殿御座的束縛在大宋的萬里江山上馳騁了。

親軍見官家如此快意豪放,無不大聲附和,一時間十萬大軍聲浪如潮虎視何雄哉!

這纔是出征的氣勢,這纔是皇帝的威儀,狄青和楊懷玉相識一眼哈哈大笑,看來他們之前的擔心是多餘的,官家御駕親征非但不會成爲大軍的拖累,反而成了大軍的興奮劑。

王語嫣的鳳駕一路趕到封丘軍營,此時的軍營早已是人去樓空,只留下少許兵丁守備,大大的校場之上只有三才跪地不起!

王語嫣幾人此時也顧不得往日威儀,環佩叮噹的上前嬌喝道:“官家人呢?!”

三才跪地道:“皇后娘娘,官家御駕親征揮師北伐了!”

“爲何不留住官家!”

三才哭訴道:“大軍開拔,狀若雷霆,天子出征,龍騰虎躍!何人敢阻……”

王語嫣一時呆立,望着遠去的大軍默默不語。見她身型微晃,楊采薇上前扶住她道:“既然官家決心已定,那是誰都阻攔不了的事情,朝政自有兩府相公們操勞,咱們只要護好皇嗣,靜候官家凱旋即可!”

都到了這個時候,王語嫣也明白不能強留趙禎,心中雖然擔心,但也要維護好天家威儀,待官家御駕親征之事大白於天下之時,維繫好大宋的日常秩序!

“本宮明白了,三才起身,擺駕回宮!”

三才低頭道:“尊娘娘鳳旨,擺駕回宮!”

連楊采薇都沒想到王語嫣的轉變如此之大,剛剛還是一副悽惶的模樣,現在卻一下變得成熟許多,她哪裡知道,王語嫣現在已經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一旦官家御駕親征的事情暴露,宗族中還不知會是什麼模樣,她現在要做的就是穩住陣腳,即便趙氏宗族出了什麼幺蛾子,她也能鎮得住!

皇帝出征最大的威脅不一定來自外敵,國家內部的威脅也很大,趙禎的旨意很明確的對王語嫣交代了大宋國內的兇險,並希望她能擔當得起母儀天下的職責,內鎮宵小!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