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

大定府城防建設從一開始就是按照趙禎的標準來的,他要把這裡建設成爲大宋的北方重鎮,可以說到了大定府基本上就是草原了,這裡也是剋制遊牧民族的前線。

當然大宋的實際控制區域也只能延伸到這裡,再往北或是往西都難以實際控制,不是大宋的軍隊到達不了那麼遠的地方,而是交通通信跟不上。

華夏王朝的實際控制地區遠沒有大宋這般遙遠,或者說集權於中央的地區沒有這麼遠,即便是盛唐已經把手伸到了貝加爾湖的安北都護府,但實際能控制的地區也是少之又少,除了關中地區之外,便也所剩無幾。

並不能如趙禎這般以飛騎公路傳達旨意朝發夕至!這已經是漢家王朝對疆域的控制極限了,至於南方,實在是因爲不好叛亂,一旦出事,來自北方的強大兵力可以完全碾壓南方的起義。

趙禎的大宋則不同,每一個地方都有特殊的運輸傳遞線路,往南可用漕運,可以用火車,甚至是快馬,自從大宋有了公路之後,皇權下地方更加的便捷迅速了。

而從地方上傳遞情報到中央也是相同的速度,趙禎改革路政的同時,也加強了對遞役的建設,他把大宋的遞役打造了成了後世的郵局,不光能運送貨物,也能載客和匯鈔。

如果你是川陝四路的百姓,想要把錢匯給遠在神都的人,那算是你運氣好,錢莊每月初一,十五會有兩次回款的轉車,當着你的面把交子裝箱封存,並給你衙門開具的收據,然後在十五日後運送到神都,你不用擔心錢款的安全,待下月可查詢回執,若是途中有遺漏和損失,朝廷的錢莊會全數賠給!

這就剩下許多事情,最少你一路上要用一個月甚至是倆個月的時間,錢莊半個月便能完成。這不光給了百姓以便利,更是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四川有着大宋最好的蜀錦嘞!

眼下的大定府也是如此,這裡有着往來不絕的遞役,也有着整個大宋最爲堅固高大的城池,任何人站在這裡都會覺得自己的渺小,和神都相比這裡更加嚴密和充滿威脅。

神都畢竟是大宋的都城,皇帝的宮殿所在,即便是再過嚴格也不彰顯與外,而大定府不同,這裡的城牆就是被宋軍徹底摧毀的,而要重建自然要以它的作用爲主。

何況自從宋遼之間的戰事結束,雙方之間也恢復了往日的通商,商賈往來熙熙攘攘,各族百姓往來不絕,安全自然要放在第一位。

蔡伯俙非常識時務的把這裡按照趙禎的要求打造成了邊關重鎮,神都鎖鑰!同時也用上了他的所有商業才華讓大定府成爲宋遼之間的生意場。

蕭滿站在大定府的城牆下,高高的城牆彷彿要刺進白雲,五丈高的城牆簡直是聞所未聞,這樣的高度已經趕上大遼最高的宮殿宣政殿的高度,而這只是大定府的城牆而已…………

不敢想象在如此高的城牆上射下一發弩箭是何威力,城牆的拐角處不是棱角分明的模樣,而是一個巨大的圓形平臺,上面安置着的八牛弩,拋石機,甚至是渾身黝黑的火炮。

伸出的炮口就像是猙獰的獠牙,讓人望而卻步,蕭滿可以想象大量騎兵衝擊這座城池時所付出的代價…………

城門口以吊橋設計,寬寬的護城河圍繞在周圍,雖然還沒有注水,但下面勞役還在不斷的挖掘深度,並用磚石修砌四周加固,這就有些過分了,誰不知道草原上的契丹人大部分是旱鴨子?!

反正蕭滿不覺得自己游過去,何況城牆邊上連借力的地方都沒有,更別說攀登了,穿過眼前的巨大吊橋,如手臂粗細的鐵鏈紋絲不動,這需要多大的力量才能拉起?

最讓他驚恐的是,宋遼之戰纔過去多久?大宋便在大定府的廢墟上造出瞭如此堅城?!

幽深寬大的城門洞是一道重要的關卡,在這裡宋人的管理檢查着每一個來往的行人,所有人都要拿出邊關州府開具的文書才能進入大定府,這和當年的大同府相差甚遠。

大抵是因爲宋遼戰事才結束不到半年的原因,這裡的檢查遠比松山城要嚴格的多。

幸好王安石在送別的時候給了蕭滿文書,否則他連這座大定府都進不去,但四周的百姓卻可以拿着戶籍冊子進入大定府之中。

無論是漢人還是契丹人在這裡都是一視同仁,所有人都要接受檢查,不過只查進城者,對於出城之人卻不會嚴加盤查,顯然這是宋人對自己的盤查很有信心。

穿過城門洞子來到城中,蕭滿便覺得豁然開朗,相比城外密不透風的城防,城中卻是另一番景象,寬敞的有些不像話,他是來過大定府的,原先的府城和現在比起來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剛走過內城的崗哨,便有一隊人快速的走向蕭滿,仔細的看了看他的臉後道:“你便是蕭北天吧?安撫使正在大定府府衙等你。”

蕭滿微微一驚,蕭北天便是王安石給他文書上的化名,而眼前的着個人居然一眼就認出素昧相識的人,可見蔡伯俙早已收到了松山州的消息。

這麼一想他更加肯定王安石早已把他的去路都安排好了,若是不去尋蔡伯俙,自己怕是在大宋境內寸步難行,那看似老實一板一眼的王安石端是好深的城府心機!

跟着眼前的幾個漢子一路行走,蕭滿的僕從早已發現了不對,壓低聲音的對他道:“主人,這幾人出生軍伍,身上煞氣很重!”

蕭滿點了點頭但卻無奈苦笑:“人爲刀俎我爲魚肉,靜觀其變吧!若是真的要置我等於死地,也沒奈何。”

他早已看出這幾人不同尋常,眼神如鷹,呼吸內斂,這樣的人他見過,也交過手,當是宋之踏白。

能驅使他們這樣的人也只有蔡伯希這一方安撫使了,蕭滿倒是從容淡定,該來的總會來,即便是蔡伯俙要他的命也沒有辦法,他只是希望能見蔡伯俙一面,他相信自己手中的籌碼能打動他。

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
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