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

趙禎在下一盤大棋,現在沒人清楚這個大宋帝王心中的想法,因爲他根本就不在神都城,但整個大宋都在忙活,忙活這位官家早早便設下的佈局。

東京城的皇宮和神都城的皇宮大差不離,在神都城能找到的東西在這裡也能找到。

三才舉着燈籠在前面行走,趙禎跟在後面,這狹小的通道在神都城的密庫中可沒有,趙禎當初在皇宮中修建密庫也算是破費心機,當初他認爲這裡已經完全足夠,但現在看來當初的自己還是把進出口的密道設計的小了。

當然這和當初皇宮的財力有關,那時候大宋的國庫也不富裕,何況是趙禎的密庫?

其中大多數的財富在那時或許是無價之寶,一顆來自西域的寶石便足以讓人心動,但現在這些東西在神都城的密庫中根本算不上是奇珍異寶。

但這裡依舊是趙禎的“寶地”,對於這條密道同樣熟悉的人除了趙禎之外便是三才,即便是皇后都不知道這條寶庫中有什麼。

皇后是隨着趙禎遷都北平府之後才掌握了內庫的財權,也是在那時候開始她才接手的蔡記和官營買賣的業務。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皇后甚至比蔡伯俙還要後看見趙禎的財富。

機關的聲音卡卡作響,趙禎看似隨意的在拉動槓桿但事實上卻是開啓密庫的密碼,這東西據說是魯班的後人所做,這人現在就在神都城的格物院中。

據說他在做了這個鎖之後便開始深居格物院,同時還把酒個戒了,燒掉了圖紙,發誓此生再也不做這東西。

當然這和三才的威脅不無關係,作爲入內內侍省的都都知,三才絕不會讓人再製造一個和東京城皇宮一樣的特殊鎖具來,除了神都城的皇宮。

槓桿和機括相連,這是鋼製的鎖具無論過了多少年,可能會生鏽但卻絕對能用。

趙禎拉動每一個槓桿都是小心翼翼的,他知道這些槓桿拉錯了一個之後的結果是什麼,無數的飛蝗會把密道里任何東西射程篩子,而這些特製的弓弩完全是機械結構,沒有用上一絲的木料。

這就是格物院的手筆,大氣到了敗家子的程度…………

咔嚓…………隨着機括聲的響起,大門終於打開了,這處密庫屬於東京城的御書房,裡面的面積不大也不小,只不過趙禎之所以牽掛不是因爲裡面的財物,而是那幾個傀儡木偶。

每一個傀儡木偶上的名字都使得三才不敢用正眼去瞧,頭一個穿着通天冠服,腆着個肚子腰間配着寶劍的大鬍子便是鼎鼎大名的始皇帝嬴政………………

三才知道,自己是唯一知道官家這個秘密的人,別人甚至是皇后都不知曉這御書房中的秘密。

想到這裡三才便有些緊張,畢竟伴君如伴虎,這事情官家是定然不會讓人知曉的,而自己………………

趙禎哪有心思去管三才,事實上他並沒有覺得三才出現在這裡有什麼不合適,哪個帝王身邊沒有一兩個忠僕?

便是唐玄宗還有高力士爲伴,自己帶着三才也沒有什麼。

這裡是趙禎的密室,也是唯一屬於他的地方,許多不能說的話,不能罵的街在這裡都可以暢所欲言。

待三才把一切都準備好之後,他便悄悄的去了邊上的等候,他知道官家又要和這些前朝帝王“說話”了。

“北方的草原朕已經拿下,遊牧民族對漢家的侵略再也不肯能出現規模化,這是一大喜事,你們當爲朕賀!爲大宋賀!爲華夏賀!”

趙禎面對秦皇漢武滿飲一杯酒,這酒是數十年前便藏在這裡的,現在喝起來酒香濃郁而純正,別有一番風味。

三才已經跪在邊上給趙禎滿酒了,他知道這些雖然是木頭的人偶,但每一位都是漢室帝王,都是華夏所承認的無雙帝王。

趙禎很滿意他的態度,這就對了,別說是三才,便是任何一個華夏子民在見到這些雕塑的時候都應該虔誠一拜。

這是華夏的傳承,是文明的延續,是血脈在流淌,趙禎從來沒有高高在上的感覺,因爲他繼承了華夏的文明,繼承了這些君王的傳承。

沒有他們就沒有華夏偉大的歷史,沒有他們就沒有遼闊的疆域,也自然沒有了“自古以來便是中國領土”這句話。

趙禎一直覺得自己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大宋也同樣是如此,只不過有許多人在這個時代還未出現。

華夏漢室從來就不缺英明的帝王,這一點在歷史上早有論斷。

“朕要做一件你們都沒做過而後人做過的事情,吐蕃高原必要納入漢家的疆土,這是毋庸置疑的,李世民,當年和親也沒能換來吐蕃的歸附,但朕不要和親,朕的大宋比你的盛唐更加強大,朕要用槍炮打開吐蕃的天塹,用戰馬去征服高原!”

微微吐了一口酒氣,趙禎覺得今天的酒喝得暢快,而邊上的三才已經顫抖的說不出話來,他是真的怕了。

官家的話有些前言不搭後語,什麼叫前人沒做過而後人做過的事情?後人是誰?官家怎麼知曉後人征服了吐蕃?

但三才對於這段話選擇自動忽略,官家是神仙般的人物,自己是凡夫俗子,哪裡能理解?

而趙禎接下來的話便讓他更加篤定:“朕的計劃如何?東城的勳貴們養肥了,就應該割肉,這些人的存在一直是你們頭疼的問題,楊廣你滅陳朝、徵吐谷渾,開科取士、修隋朝大運河功大於過,朕不說什麼,但你卻沒有徵服吐蕃,否則朕便能理所應當的收復高原了。”

趙禎現在很糾結,萬事俱備的情況下,居然出現了一個天大的漏洞,禮法問題,也就是大宋發動戰爭的正義性問題。

有道伐無道,這是華夏傳統,也是出兵時檄文書寫的依據,吐蕃在某種程度上佔據了優勢地位。

因爲從秦朝開始一直到五代十國,吐蕃都是獨立的存在,並沒有被漢家王朝征服過,沒有了前車之鑑,大宋征伐吐蕃就沒有了合法性。

吐蕃是和大唐發生過戰爭並且雙方之間拼的是你死我活,但最終的結果是誰也沒有奈何誰,這下就尷尬了,尤其是吐蕃剛剛統一,對大宋的態度相當謙卑,甚至連大宋佔據了青塘,他們也忍氣吞聲了。

趙禎手中唯一的把柄便是角廝羅背叛大宋,但這件事當真是不好做文章。

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
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