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

凌霄宮闕樓萬重,這句話描述大宋神都城的皇宮再適合不過,神都城的皇宮在遷至神都後便一直沒有停下建造,這是一個超越漢唐規模的龐大建築羣。

每個朝代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大朝正宮,漢有未央宮,唐有大明宮,到了大宋的皇宮自然也有一個威武霸氣的名字,紫微宮。

紫薇乃是帝星之名,因爲對帝星的避諱,歷朝歷代都不會用它爲正宮名號,但大宋卻反其道而行之,以此爲皇宮之名號爲的就是彰顯大宋的強大和與衆不同。

紫微宮對應紫薇帝星,在乾宇殿前巨大的廣場邊上豎立這一塊用各種各樣石塊堆積起來的假山山體,而在山上刻着紫薇二字。

這座小小的假山看似沒有多高,也沒有多大,更沒有什麼精美絕倫的雕刻,以及爭奇鬥豔的花卉,有的只是普通的不能再圖普通的石塊,但這塊石頭的山體卻意義不凡。

每一位路過的朝臣都要向它躬身行禮,並不是因爲上面的紫薇二字,而是因爲因爲這座假山的來歷不凡。

每一塊組成山體的石頭都是從大宋南征北戰之地而來,每一塊都沁染了大宋將士的鮮血,都是趙禎這位皇帝曾經御駕親征的地方。

這座小小的假山就是大宋現在的疆域,是大宋這個盛世王朝的縮影,它是漢家王朝的巔峰,是漢家文明傳播四方,用刀劍築起的豐碑!

用它來代表華夏文明心中信仰的紫薇帝星並與之呼應實在太適合不過。

而在紫薇宮石的對面便是大宋最大,最宏偉的宮殿,乾宇殿,雖然它只是一座大殿,但經過這麼多年來的不斷擴建和改造,乾宇殿已經是這個世界上無法超越的宏偉建築奇觀之一了。

乾宇殿承襲了唐代的端莊威嚴,又採納了漢代宮殿的對稱和大氣,與後世的明清建築完全不同,並且裝飾極盡華麗,無論是窗棱上的刻繪,還是柱子上的盤紋,甚至是瓦片上的翹起和飛檐都是經過能工巧匠精雕細琢。

在大殿的地基上更是鐫刻了無數的祥雲,甲士,以此凸顯乾宇殿這座本應屬於天庭宮殿的不凡。

朝臣們向紫薇宮石行禮後,便在乾宇殿外的廣場上按職務高低,身份尊卑開始列隊,文官之首不是范仲淹,而是太子趙旭,作爲太子的他現在要參與大宋每日的政治生活之中。

每一場朝會,每一次典禮,每一次接見外使甚至每一道奏疏都能讓他從中受益,這小子也算是歲數越大越開竅沉穩,知道自己的不足開始瘋狂學習。

趙禎對此是看在眼裡喜在心中,誰有一個這樣懂事的兒子心中都是高興的,而趙昀的消息也不斷傳來,作爲皇帝的小兒子,他雖然不能繼承皇帝位,但趙禎把一塊大陸的開發與建設權交給了他。

並且趙昀在趙禎心中的喜愛是超過趙旭的,這一點即便是趙禎對外否認,對後宮否認,在自己的心中也無法否認,人總是難以做到一碗水端平,即便是表面上絕對的公平,但心中卻是難以騙過自己。

趙禎最喜歡的兒子還是趙昀,心中最爲牽掛的也是遠在海外異鄉的他。

不過趙昀並沒有讓趙禎失望,這幾年不斷換着花樣的送來各種各樣的特產,尤其是袋鼠皮和奧寶這兩樣,不光是深的後宮和皇族的喜歡,更是成爲與大宋之間通商的重要貨物。

當然通商最大的還是羊毛,羊骨和牛皮,牛筋之類的東西,大宋的方丈洲也就是後世的澳洲,自然資源豐富,勤勞的宋人到達之後,漁獵自然不用說,放牧耕種乃是他們的本。

和當地土著簡單的交流之後,趙昀便用了最爲簡單有效的手段讓對方屈服,一個不願和你交流極度排外的種族用戰爭才能讓他們“好好說話”。

趙昀採用僱傭的形勢與當地土著的首領達成交易,糧食,貨物都成爲大宋的本錢,在經歷過大宋軍事力量的征伐後,當地土著已經知道了這些外來人的強大不是他們能抗衡的存在。

並且這個外來的首領地位崇高,據說是天神兒子的兒子,手中有着精美到無法用言語形容的貨物,瓷器,絲綢,玻璃製品,茶葉,毛衣等等都讓當地土著目不暇接。

很快他們便同意與大宋合作,爲他們提供勞動力的同時也不斷的學習來自遙遠文明的技術。

這麼多年經營下來,趙禎從奏疏中看到的是一個逐漸強大,繁榮起來的方丈洲,一個大宋唯一實封的土地,並且這塊土地的將來會越來越好。

現在大宋的百姓已經有一些開始主動要前往方丈洲了,得益於航海技術的不斷髮達,遠渡重洋已經不算是什麼太過危險的事情。

經驗老道的船長只要掌握好時間和水文,利用大宋先進的海船和航海科技,便能安穩的抵達方丈洲,當然海船不可能直接從泉州或是杭州直接前往方丈洲。

而是要先一步抵達麻逸前往南海諸國的最東南的三佛齊補充之後再次南下,如此才能抵達方丈洲,所以前往方丈洲的土地其實並沒有太過遙遠的航行,都是沿着大宋的土地不斷向南的一個過程。

對於方丈洲的瞭解大宋還處於一個探索的階段,直到現在大宋的船隊到達方丈洲數年的時間依舊沒有探索完這片神奇的土地。

輿圖的測回依然在繼續,趙昀到達方丈洲的第一件事便是製作當地的輿圖,他要把整個方丈洲的輿圖掌握在手中。

否則連自己的封地大小,山川河流的情況都不清楚還怎麼治理?

但隨着不斷的探索和發現,趙昀終於意識到一個問題,父皇給了自己的是一塊堪比大半個大宋疆土的封地!

這裡的自然資源太過豐富,土地肥沃的簡直插根筷子都能長出莊稼,船隊是在方丈洲的最北面登陸,在船隊登陸並開始拓荒的半年內便發現了金礦!

即便是常常發生雷暴和大風,也使得大宋的船隊不捨遷徙,金礦的誘惑比什麼都大,當地的土著幾乎不會開採技術,完全靠撿也儲存了大量的黃金。

這樣的金礦對於剛剛起步的方丈洲和趙昀來說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也就是利用這座金礦,趙昀獲得了發展的資本,也使得大宋的商賈源源不斷的抵達這片財富之地。

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三百章悲歌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
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三百章悲歌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